饭后百步走,助你“肠”轻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4:37
 

  据《重庆时报》报道,重庆市民李先生被查出患有直肠炎和直肠息肉,经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他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发展成直肠癌,每天吃不下、睡不好,精神恍惚,甚至担心自己会过早离开不满两岁的女儿,开始每天为女儿写日记,希望借助这种方法让女儿长大后依然能感受到自己的爱。

 

  其实在专家看来,李先生有点“杞人忧天”了。

 

  肠炎     肠癌

 

  专家: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直肠炎会引起癌变吗?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胃肠道外科专家李智表示,直肠炎与直肠癌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李智介绍,在医学上,李先生患的病应该被称为“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的肠道炎症性反应。“炎性肠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炎性肠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发展成癌症。”

 

  但李智同时指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炎性肠病病史的人,因为肠道环境和肠道功能发生了变化,得直肠癌、结肠癌的比例要高于正常人。

 

  息肉     肠癌

 

  专家: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

 

  李先生同时还被查出患有直肠息肉,这也是他担心自己患上直肠癌的主要原因。李智介绍,肠道息肉有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一种是炎性息肉。后者是良性的,而前者已经被确认为是癌前病变,“只要患者生存的时间足够长,腺瘤性息肉一定会发展成癌症。”李智说。

 

  李智建议,和李先生有同样困惑的,可以通过肠镜取一部分息肉组织做活检,就可以区分所患息肉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再由医生对症处理。“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彻底治疗。”李智说,对于散发的腺瘤性息肉,可以采用切除、激光、橡皮圈套扎等方法进行处理;但先天性腺瘤性息肉在肠道内多达数百甚至上千个,必须要切除生长腺瘤性息肉的肠段。

 

  生活习惯     肠癌

 

  专家:高纤维摄取能降低肠癌风险

 

  尽管目前的医学研究还没有发现炎性肠病、肠道息肉和肠癌的发病原因,但李智指出,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问题的发生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

 

  “世界上,欧美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在中国,江浙沿海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这说明,肠癌的发生率与脂肪的消耗量呈正相关。”李智说。

 

  这是因为,肠道本来是储存人体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的地方,肠道内已经形成了适应这些废物的内环境,从饮食中摄入的脂肪越多,会使得食物残渣的成分发生改变,刺激肠道内环境,长此以往可能诱发大肠癌;另外,粪便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有毒物质对肠道的刺激和损害就越大,而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形成的粪便较少,排便频率也会相应下降,无形中增加了肠道“受毒害”的时间,也会提高大肠癌的发生率。“同理,便秘也是一种危险因素,但其危险性远远低于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习惯。”李智说。

 

  因此,要预防肠道疾病以及大肠癌的发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李智建议,平时大家可多吃红薯、玉米等粗粮,还有水果、新鲜蔬菜等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出;尽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运动量,“我们常说的

‘饭后百步走’就很好。”

 

  提醒

 

  肠镜检查最好每年一次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减少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李智指出,无论是炎性肠病、肠道息肉还是肠道肿瘤,既然发病部位相同都是肠道,三者的症状也很接近,都会出现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习惯的改变,如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出现便次增多或减少;大便形状的改变如变扁、变细等症状。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大肠癌常被患者自己耽误,出现大便带血认为不是什么大病,拖个一两年就到了晚期。“尤其是有痔疮病史的人,很容易把便血当做痔疮复发,结果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李智建议,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最好能够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肠镜检查,以提前发现病变、及时处理。

 

  此外,李智还列出了大肠癌的高危人群——30岁以上有消化道病症状者、大城市中老年人、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或膳食结构不平衡的白领人群。他建议,高危人群最好每年能接受一次肠镜检查,费用在200元左右,而且并没有太大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