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钱伟长的“跨界冲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7 10:44:37

杨东:钱伟长的“跨界冲动”

2010年08月02日 09:31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特约评论员杨东

7月30日,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是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人,他的四叔是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钱穆。他的求学生涯具有传奇色彩,家学渊源,钱伟长属于“偏科生”,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据钱伟长自述中说,他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但中国的国运变故刺激一批有志之士,有人弃医从文,治疗民众灵魂;也有人弃文从理,文艺历史不如飞机大炮来得重要。钱伟长决定改专业,从历史系跳到物理系。当时和钱伟长一起而改学物理的学生共有五名,但能克服“跛腿学科”、迎头赶上并成绩优异至毕业者,仅有钱伟长一人,随后,他又考取了中英庚款会公费生留学生,在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跟随系主任辛格教授从事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学习研究,后又被推荐到加州理工大学的冯·卡门教授处做博士后,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研究工作。

钱伟长最令人感到迷惑的不仅是他从文变理,而是他回国后研究理由的广泛,用他在自述里面的话说,“我对什么都有兴趣,我是搞国家需要的,国家需要我干,我就去干,我是这样的人”。在海外的时候,他主要从事力学研究,代表成果是“浅壳大扰度方程”,又被人称之为“钱伟长方程”。但回国后,不仅继续空气动力学研究,而研究各种实际的工程问题,比如飞机颤振、潜艇龙骨设计、化工管板设计、氧气顶吹转炉炉盖设计、大型电机零件设计等。他还对水利工程非常感兴趣,1983年在福建参观马尾港时发现港口严重淤塞,已经弃用,他提出"束水攻沙"之策,用乱石从闽江对岸向江中抛投造乱石堤,用所造成的急流冲去泊位区的淤沙,从而不必营造钢筋混凝土大坝。他晚年则对研究高能电池发生浓厚兴趣。钱伟长广泛涉猎,使得有人称之为“万能科学家”,有异议者则认为他不服从现代自然科学的学术分工。

其实,“万能科学家”体现了钱伟长的一种特质,也是浸淫那个时代文史学术风气的自然结果,就是不懈的好奇心和追求成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姿态。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姿态不仅呼应了20世纪越演越烈的跨学科研究的潮流,而且持有这种姿态也表示对狭窄的苏联式教育分科的否定。“三钱”的由来正是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这三人在1956年国家科学规划反对苏联式的"繁杂对口"式的项目分科,将550个项目归结55项,再加上一项基础研究,共为56项。总理周恩来表态,“三钱是对的”。

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已经高度分工,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已然不可能,因为学者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不同领域不同膨胀的知识。钱伟长式“跨界的冲动”尽管不完全适合自然科学研究特征,但却适合现代教育的潮流。所以,钱伟长最大的贡献是在教育上的贡献。近年来热议的通识教育,只不过是钱伟长理念的重提而已。钱伟长一直反对“过早的分科,过早的专业教育”,他是通识教育的坚决捍卫者,他是最早提出将本科作为通识教育的重点,专业教育应放到研究生阶段。在科研体制中,引入“哥廷根风气”,强调自由开放的交流,理论转化为技术的能力,钱伟长本人就是个例子,他既有理论者眼光也是工程师思维。他最经典的谈话是“拆掉四堵墙”思想——拆掉学校和社会之间、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墙——这完全展现了他的“跨界思维”。他在主事上海大学期间,在全国率先推行学分制,并形成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有教学管理模式。概括地说,他在教育上理念的超前性要远远高于他的科学眼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