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高考题珍贵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16:22
标签:

作文题

高考题

成都中学

顾炎武

四川

文化

杂谈

谈天说地

佳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db67e40100l0y2.html

高考对于每一个考生和家长都是难忘的记忆。对于有些人来说,将成为终生难忘的回忆。

所谓“终生难忘的回忆”——那就是到生命的终结点都不会忘记的,深深铭刻在脑海中一辈子的那些记忆。对吧?

我的手中就有这样一份高考作文题,那是爸爸在临终前病重的时候背诵给我听的。那份高考作文题来自70多年前,抗日战争时期。

爸爸去世已经10多年了。那一年,爸爸病重的时候,我在他的病床前守夜。爸爸忽然对我谈起他年轻时代的那些往事。他并不是一个爱唠叨的老人,平时从不爱谈自己的事情。当时,我觉得这些一定很珍贵,于是就记录了下来。果然,不久后爸爸因脑血栓失语便不能够再说话了。再后来,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些就成为了最后的珍贵记忆。

下面的这份高考作文题是爸爸在抗日战争时期,投考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校址:原成都市五世同堂街)的考题。其实,爸爸高中毕业后投考了军校,考上了军医大学,自然也有考大学的考题。但是,这份考高中的作文题,因为来自国家兴亡的特殊历史时期,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

爸爸回忆起当年考高中时,那考场上的声势真是浩大,可谓恢宏。上千的考生席地坐在室外偌大的操场上,鸦雀无声。主考官手中高高举起一个牌子,那昂长的考题就写在那个高高的牌子上。主考官就这样举着牌子,走过考生们的面前,而考生必须凭着记忆,把那昂长的考题记在脑海中,然后,才有可能写出文章来。

考试题目有两个:

第一个考题是:

顾亭林云:“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今之中华大类明季,诸生忧国谅已尽心,其有以思明耻之教而振士气乎?各抒己见。

第二个考题是:世异事变人道不殊解。

下面,我试着解释一下这两道考题:

第一道考题说,顾亭林云:“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我们知道顾亭林既顾炎武字亭林。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顾炎武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考题后面的意思是:“如今中华的局势与明朝何其相似,各位考生忧国应该已经尽心了,但你们想过以明朝亡国之耻作为教训而振兴士气吗?各抒己见。”

第二道考题的意思是:“世道不同事物变化,人道却是不变的,请解题。”

从上面的考题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70年前的高考作文题也与当今的高考作文题有着十分类似之处。那就是无论何时的高考作文题,都与时事政治及时局紧密结合、息息相关。

想当年,正是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大片国土沦丧。上海、汉口等地纷纷沦陷,许多政府机构和商家都退守到了大后方四川。曾听妈妈说起过,当年妈妈才13岁,也跟着家家(武汉话,外婆)流亡到了重庆。而流亡学生当年在四川读国立中学是全免费的,只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

爸爸所留下来的考题就是在那个年代与时局下的考题。从考题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考题旨在唤起更多的莘莘学子,对抗日救国的热情与思考。爸爸高中毕业后,与一群有志于报国的热血青年投考了军校,希望能够报效国家。这与当年高中的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

可见,教育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无论何时的高考作文题都离不开时局与政治呀!

 

有关顾炎武的相关链接: “保天下者”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