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非洲的“中国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48:59

来自非洲的“中国学生”

李新烽《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02日   24 版)

  当房门开启时,她微笑着示意我们进房间,与几年前相比,她显得有些瘦,但透露出一种精神气,增添了几分成熟感,一身中国大学生的入时装束,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让人怎么也无法把她与遥远的肯尼亚小岛上的姑娘联想在一起。她就是姆瓦玛卡·沙里夫,她的中国老师为她取名夏瑞馥,她自称“小夏”。

  这是一个时间久远、距离遥远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四赴非洲,当年的一艘船在航行到肯尼亚沿海时触礁沉没,船员利用大船上携带的小船逃生,登陆附近的帕泰岛,将自己所带的中国宝物丝绸和瓷器与当地居民交换以谋生,继而落地扎根,与当地女子结婚,延续后代。至今,当年中国船员的后代还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中国传统,承认自己的中国血统,并用从自己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医术——中医按摩和中草药,为当地岛民救死扶伤,驱赶病痛,赢得交口称赞。当地居民还把中国船员当年最早居住的村庄称为“中国村”,把中国船员的后代称为“中国人”。夏瑞馥就是当年中国落难船员的后代之一,当地师生叫她“中国学生”。

  2002年3月,我走进了“中国村”,并在相邻的西游村见到了“中国人”。当时,夏瑞馥的母亲下地劳动,她哥哥将我拒之门外,理由是母亲说过不让生人进家门。既然有如此严格的家教,我就只好望门兴叹了。

  第二次是2003年5月,我第二次去帕泰岛,当我来到夏瑞馥的家时,她母亲巴莱卡·谢就像接待中国“老家”的客人一样,亲切友好之情溢于言表。她先带着我参观她的房子,接着我们就拉起了家常。在她讲述了自己祖先那段充满传奇的经历后,我们的话题转到了她家中目前的生活状况。她告诉我,家中经济困难,主要靠丈夫捕鱼为生,除养家糊口外,还要供养夏瑞馥上中学,并加重语气表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夏瑞馥是她的“惟一希望”。

  当天傍晚时分,我一回到下榻的拉木岛,就直奔夏瑞馥正在就读的拉木女子中学。该校位于沙城拉木郊外,当我沿着沙路深一脚浅一脚来到校门口时,迎接我的是威严的铁将军。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夏瑞馥,因该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我们只能隔着栅栏式的校门谈话。于是,我约定次日上午再去学校。

  次日上午,我见到了她和她的班主任老师。老师对“中国学生”评价颇高:“夏瑞馥是高二学生,学习优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顺利通过来年的高考。”为了让她安心学习,我给她赞助了1万肯尼亚先令(约合1000元人民币),让她支付下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为打消她的疑虑,我向她解释:“中国有一项希望工程,帮助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你是‘中国学生’,我的这点心意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海外希望工程吧!”她笑了,发自内心的微笑,带着几份感激和温暖。我当时还告诉她,如果读高三或是上大学需要帮助,就直接与我联系,或者与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联系。

  2005年7月,夏瑞馥应邀来江苏省参加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2005年9月,受到中国政府资助的夏瑞馥再次来华,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留学生。此时,早已适应大学生活的她坐在宿舍床上,笑言自己刚来时就像生活在梦中一般,并说自己知道“很幸运,来中国学习是一路绿灯”,言语中充满着感激。

  当我问起她的学习情况时,她告诉我,前两年学习汉语,接着学习专业课,截至目前已学习了针灸、中医内科、西医诊断学等课程,还有体育课学习了太极拳,“我学习太极拳比别的留学生快,动作也相对标准”。“别忘了你是‘中国学生’!”我的话音刚落,她就笑了,笑得很甜美。她说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学校对她也十分关心。她的家乡常年高温,她习惯南京的夏天,尽管宿舍安装着空调,公用电费,但她也不用。宿舍冬天有暖气,解决她怕寒冷的问题。同时,给她安排的房间带有卫生间,十分方便。她买了一些炊具,节假日自己也做饭,放松调节一下。

  来华近五年,她在2007年回过一次家,给家人带了一些中国特产。“回家太激动了,我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家,家人也想念我,特别是母亲。”她还高兴地对我说,“我们村的人看到我去了中国学习,现在都说‘我也是郑和的后代,也要去中国’。”说着说着,她自己先开心地大笑起来,室内荡漾出爽朗的笑声,宿舍顿时充满欢快的气氛。

  “你计划毕业后做什么?还想当医生、实现当初的理想?”她坚定地回答:“是的。我还保留着自己学习过的全部书本,回国后再教别人,我们那里太缺医生了。”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表示自己要上医科大学,学好本领,为民除病。我相信,今天已经如愿以偿走进高等学府刻苦学习的她,毕业后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美好的人生蓝图,让中非友谊的花朵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