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起源的研究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3:48
关于宗教信仰现象,一直以来都颇受研究学者和哲学家们的重视。他们都把人看作是被信仰对象的造化物。故此,信仰也就成了人的一大本质特征之一。对于宗教起源的研究方法,我们有必要要在此加以详述,并对各派学者们的观点意见加以引证。
学者们一致认为,宗教信仰现象是人类精神里根深蒂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面对“唤起人们心里宗教信仰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时,学者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答复。由此,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研究倾向,都试着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旦拉兹博士总结出了六种研究方式,在下面,我们将概括性的提出来,同时希望专家和读者们一定要参阅原著《宗教》一书,因为它是当代阿拉伯世界内关于宗教和其产生的研究方式而写的不可多得——或许是最好的一本书。同时,旦拉兹博士——或许是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古兰经》中一大新的奇迹。他在书中肯定到:《古兰经》囊括了这些研究方式的全部。真主说:“我将在天地四方和他们自身中昭示我的一些迹象,直到为他们阐明它是真理”。
一:自然因素(规律和反常)
部分学者——其中包括德国的米勒斯认为:激发起宗教思想的第一因素,就是对自然现象尤其是天体的观察,对这些浩淼无穷的领域的静思与参悟,会让人感到自己从四方被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力量所包围,这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力量,宇宙万物都屈从于它的影响。然后,这种思想就通过现实实在转向(上升到)造化者(神灵)。因为,对世界奥妙的好奇,很自然地就会让人要追问其创造者,这个疑问就促使着人们对它——造化者的寻求。随后,就会转而以一种极度崇敬和神圣的方式——也就是崇拜来表达对造化者的渴求,包括以下两大特征:
1:所面对的是有资格受崇拜的对象,因为他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
2:该崇拜对象比人的地位更高尚、比人的属性更完美,因为他能够人所不能够的事情。
然而不同于这个观点的是,持续不断的某一固定格式的自然现象,很自然地就会使人认为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惯性事情而已。因此,有学者认为,唤起对精神的参悟,归咎于地上的一些突变事件和天上的反常现象,如闪电、雷鸣、狂风、日食、洪水、地震等等,这些现象就如象一具闹钟一样,能够唤醒人的感官,并产生及其敏感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促使人们不免要努力地寻根究底,究其缘由。如果这时他没有找到表面的原因时,他就会从理性的角度把它归咎于某种具有巨大力量的隐形因素。
英国学者吉分斯认为,宗教的产生源于害怕和恐惧感,因为这对心理的影响比起好奇感来说要更为深刻些。
可是,法国学者撒巴迪却认为:单纯对巨大力量产生的害怕与恐惧感,不足以解释宗教思想产生的起因。因为当惧怕占据人们的心灵时,就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灰心丧气,神情绝望。因此,就必然要有另外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感觉来使之趣于平衡,也就是在祈求和哀怜时所体现出来的追求和渴望,这才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实质。
二:灵魂因素
这里所指的灵魂,是指独立于动物之外而特有的、专属于人的灵魂。灵魂是生命、思想、意识、情感、良心的根本。因为我们发现沉睡者和昏迷者以及中风者,都能够呼吸、饮食和行走,但他们仅仅是象动物一样的生命体而已。当那种特殊的力量(灵魂)恢复人体时,他们又才能恢复感觉。因此,灵魂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的主张是正好相反的。这样以来,物质世界的影响就被这种对幽悬事物的探究所代替,灵魂说主张来自于自己行为的本身,也算是所经历的一种尝试。因此,这是一种伟大的灵魂,它能够创造精神式的秘密和奇迹。不用怀疑,它一定是有理智的、能于造化的,它能给人的理性赋予光芒,或是加以限制。
三:心理因素
持该派观点者一般都依据的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实践,从而证明出它——心理是在向往崇高的实在。萨巴迪对小孩的情绪进行过分析,发现在其感官和意志之间是一种本质形的矛盾关系。心理实践发现:精神同时既是有知的,也是能知的;既是审判官,也是受审者。这种实践和结果均说明:渴望知识,就说明承认自己的无知。渴望享乐,就证明卑贱。过分幸福就会失去稳定。这就好象自己承载着毁灭的细菌一样,归宿何在呢?
知识,并不是在自然和伦理法规二者的冲突之间获得幸福的途径。那么,走出这个困境的途径何在呢?除了采取宗教来作为是解决此危机的方法以外,恐怕别无它法。然而,布里根松却认为,社会责任感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基础。因为,当社会制度和团结要求个人要对自己的部分爱好作出一定让步,并对个人的自由作出一定的牺牲时,就必然会有另一种力量来督促人们去作出这种牺牲,这就是宗教信仰。同样,日常生活以及未来的事情,都在吸引着人们的心理试图了解到究竟是谁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商人希望生意赢利,病人期待痊愈,农民渴望有好的收成,每一位有需求的人都在试图满足自己的需求。所有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他们这些理想的产生,也就是源于对内心所仰赖的某种隐形意志,这就是神——人们所求助的主的意志。
在笛卡儿看来,确定主宰存在的其中一个途径来源于完美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先于不完美思想的存在。不认识一件事物的人,就不会去寻求之。他说道:“然而,假如不存在一种比我更完美的思想的话,如何才能认识到自己是不完美的呢?
四:伦理因素
该派的主张者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有充足的理由能够肯定自己主张的正确性。他认为:每个人,甚至是具有辨别力的小孩,都会发现自己能够区分出部分行为的好坏来,知道有的行为是应该做的,有的行为是应该避免的。在旦拉兹博士看来,这就是阐明康德主张的最简单的捷径。因为在引述这些例子时,他能够很直接地从所遵循的整体道德规则上升到在人的心里设置这一规则的(主宰)。
康德还有其他一些解释,由于与主题无关,故删繁就简,省略不谈。
五:社会因素
法国社会学家德勒卡伊认为:宗教信仰是社会因素的产物。他对此解释道:对诸如宗教这样的复杂现象的解释,最好的途径就是对它在和外界事物混合之前初期状况加以研究,而这只可能存在于原始居民的环境中。在他看来,就是其家庭还不具备独立特征——也就是建立在部落制度而不是家庭基础之上的民族中。
德勒卡伊从部落群体社会和其庆典活动中找到了支持该观点的证据。他认为,该群体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其中的生命体不具有个性特征,整个群体都融化在了一种单一个性——“集体个性”中。
因此,群体是信仰的起点与终点。无形之中,团体精神就受到其群体的顶礼膜拜。
当然,这种观点无可避免地就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批评与攻击,并使其根本得到动摇。
⒈:以如此方式(研究古老时代的宗教现象)来对宗教加以确定,是一种违背了正常逻辑规则的做法。因为,我们无法通过对胎儿成长的最初阶段的研究来对人的实质加以确定。
⒉:部分传述性、历史性的证据建立在和他的假设完全相反的基础上。象有关亚里安和闪族部落时代的一些记载,就证明了是建立在家庭制度之上。
⒊:研究人员罗伯特·史密斯对澳大利亚进行过细致地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部落是那里最为年轻和进步的部落。他们有着关于“最高神灵”的信仰。
⒋:孔德承认:澳大利亚一些部落已经达到了信仰“最高神灵”或“独一神灵”的思想境界,信仰该神灵是“无始的、无终的”,信仰太阳、月亮和群星都奉他的命令而运动。他能够鞭笞闪电,驱使雷鸣,他是人们在寻求雨水和给养时的祈求对象,他造化了动物、植物,从泥土中创造了人类,并给人注入了精神,是他教会了人们表达,启迪了人们开创能力,并给人们规定了功修,在人死亡以后,他将对人加以判决并奖善罚恶。
尽管如此,孔德却对此孩是有些不以为然,而仅仅依据一些部落在庆典中所干的一些非宗教功修的低级趣味活动来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六:启示因素
持该派观点的人认为:宗教,并非是人寻求到了它,而是它走近了人类。人类,并不是通过理智认识到了主宰,而是通过启示的光亮而才有所认识。
在欧洲漫长的中世纪里,都采用的是这种观点,这是部分历史学家所供认不讳的。一直到19世纪,这都是欧洲宗教人士所坚持的主流观点。对此,我们还可以从天降经典(包括《古兰经》、《旧约》和《新约》——译注)中找到肯定的答案来。
---------------------------------------
宗教起源的“社会”标签
——略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法国杰出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重宗教起源的“社会”标签
要代表作,可以说,它既是宗教人类学的一项丰硕成果,也是一部宗教社会学的理论巨著。该书洋洋四十万字,运用大量人类学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取自澳洲的一些原始氏族,但迪尔凯姆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澳洲原始氏族内存在的独特的宗教现象,而是一切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些基本形式。因为迪尔凯姆坚信,从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中更容易厘清一切宗教共有的基本要素。
这部书不仅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还运用了结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迪尔凯姆对宗教起源这个宗教学的重要命题所作出的思索和结论上。他从批驳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论的观点入手,一步一步引领读者的思维得出最终的答案。他首先论证了图腾制度就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图腾制度中最本原的并不是图腾事物本身在人们心中所引发的感觉,而是一种宗教力,力的概念就是宗教的起源。这种宗教力即神圣性,不是蕴含在图腾事物固有的特性之中,而是被添加上去的。这种力绝不能归结为人类在自然或宇宙面前的渺小感,而正相反,是最高尚、最理想的、确保人类能与自然抗衡争的一种信仰的力量。
那么这种宗教力又来源于何处呢?迪尔凯姆认为它不是虚幻的、神秘的、无法言说的,而是极为现实和清晰的;它也不是来自个体的感觉和经验,而是来自社会。迪尔凯姆解释宗教起源的钥匙是“团体意识”和“团体表象”。他认为,一切感受来自个体经验,一切理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超验的,而是属于“团体表象”,来自“团体意识”,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理性又分思维中的概念、范畴,伦理中的道德、宗教。这些均产生于团体生活,不是源于个人的心理机制。
在原始部落中,这种团体生活主要是氏族生活。原始人生活的氏族是社会的雏形,虽然这个社会很简单,但只要存在团体,就会有通过共同的习俗、规范方式存在的一种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人们都会感到那些行为和思想准则的约束力。社会压力是通过精神的途径传播的,原始人尚不懂得科学的分析,并不知道是谁在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只好自己创造出那些他们觉得与之有关的力量的观念来,观念的形式需要投射在一定的客体上即对象化,才会容易被人们记忆,于是在氏族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一些事物,主要是动物和植物便自然成为神圣化的图腾,成为信仰和膜拜所依附的对象。虽然也存在个人图腾,但集体图腾是先于个人图腾产生的,它有时凌驾在个人图腾之上。
在论述社会如何激起人们心中的神圣感这个问题上,迪尔凯姆讲得还不够透彻,他说:“社会只要凭借着它凌驾于人们之上的那种权力,就必然会在人们心中激起神圣的感觉,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社会之于社会成员,就同神之于它的崇拜者。实际上,神首先被人们认为是高于人自身的一种存在,是人的依靠。”人对社会是依赖的,对习俗、制度的遵守往往来源于社会的道德权威,但神圣感的基础还不能等同于道德评判,何况社会压力有时也压抑着人的本性,个体在此时体验的是焦虑和不安,甚至是反社会的心理倾向,而基于遵崇的神圣感怎能由此产生?迪尔凯姆对此并没有加此详述,我想唯一可行的解释是,原始人因为社会经济不发达,对集体生活、氏族社会比现代人更为依赖,因此一些消极情感往往被淡化。
迪尔凯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宗教明显是社会性的。无论是信仰还是膜拜,其本质是宗教力,而这种力从根本上说来源于社会,从而为宗教信仰来源问题贴上了“社会”的标签。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对宗教的作用的这种强调,使其与卡尔·马克思的宗教本质观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作用的结果问题上,两位社会学家显然是分道扬镳了。与马克思的阶级冲突论不同,作为社会学结构功能学派的开山级人物,迪尔凯姆所持的观点是鲜明的结构功能论,他认为宗教有利于社会成员对社会和群体的依赖,主要发挥整合社会的功能。
宗教的起源
宗教一词,一说为拉丁语中的religare,意为联结或再结,即“人与神的再结”;一说在拉丁语中为religio,意为敬神。在汉字语源中,宗从“宀”从“示”,意为“宇宙神祇(古‘祇’字作‘示’)所居”。宗也有“尊祀祖先”或祭祀“日月星辰,江河海岱”之意。宗教是奉祀神祇、祖先之教。在历史发展中,宗教一词被赋与了各种不同的意义。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经历了在不同形态下的各自发展阶段。在近、现代又有新的发展。在人类历史开端时期,没有也不可能发生宗教。宗教观念是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人的思维具有抽象概括能力时才出现的。
原始宗教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原始宗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0~前10000年间的中石器时代。从对尼安德塔人及其后的真人的考古发掘中,可知当时原始人对生、死、食物三者特别重视,形成一些与原始宗教有关的习俗,但尚无法断定当时是否已有神祇观念。继后,原始居民在严峻的生存斗争中,因不能理解自然界各种变化莫测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产生恐惧、惊惶和神秘感觉,认为在他们周围的各种事物中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他们便对自然物、自然力产生崇拜或进而将其人格化作为神灵加以膜拜,并企望以祈祷、祭祀、舞蹈、音乐等对它们施加影响。在氏族社会中除流行对自然物、自然力或自然神灵的崇拜外,还流行图腾崇拜,相信在本氏族与某些动、植物以及某些自然物间有一种超自然的血缘关系,因而某些动、植物便被认为是与该氏族有联系的共同祖先——图腾。随着父权制度家族的建立与灵魂、精灵观念的发展,还产生了对祖先和氏族领袖的崇拜。在氏族制度瓦解和部落形成时,氏族的神灵也随之演变或融合为部落的神灵。各部落都有各自的保护神,这些神不是统一的,也没有上下尊卑的隶属关系,威慑仅局限于本氏族或部落的范围;一旦氏族或部落衰亡,保护神也随之销声匿迹。在由部落过渡到部落联盟而形成最初奴隶制国家时,在部落联盟诸神中出现了主神和次神,主神往往具有全部自然和社会属性,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统一和无所不能的。这个“统一的神”往往反映了奴隶制国家专制君主的最高权威。恩格斯曾以印欧民族宗教的起源——《吠陀经》为例,解释原始宗教的发展过程:吠陀中的神大都是自然现象的化身,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以及动物等,但在《梨俱吠陀》的最后几卷中可以看到多神论向一神论的转化和发展。如因陀罗最初被认为是保护农业的雷雨神,后变为一个氏族的特殊保护神——武士贵族神。随着氏族的强大,吠陀又描写了因陀罗和另一氏族保护神婆楼那进行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因陀罗最终获胜,两个氏族联合成为部落,因陀罗即被称为“因陀罗-婆楼那”。嗣后,婆楼那逐渐销声匿迹,因陀罗取得完全的统治地位,又被尊为“世界大王”(svar╣j)。因陀罗性质的变化反映了印度由氏族而部落、由部落而向部落联盟合成的最初奴隶制国家过渡的历史内容。
作者: 沉思五千年  2007-1-26 00:12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宗教的起源
古代宗教 公元前4000~前2000年初,中国黄河、南亚印度河、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和埃及尼罗河流域,因青铜器的使用和农业灌溉的发展进入阶级社会,此后又在今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朗等地也相继产生了一批奴隶制国家。这些地区产生和孕育了世界最初的文明,产生了灿烂的科学和文化,同时也出现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宗教。如中国殷周时期崇拜天帝的宗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和随后的印度教,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宗教,巴勒斯坦的犹太教,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以上宗教被宗教史家称为古代宗教,也有人称其中迄今还继续流传者为历史宗教。这些宗教大部分由原始宗教演化而来,继续保持着对自然神的崇拜,出现了神的“天阶体系”(分掌不同职司的各级大小神灵),在诸神中形成了主神崇拜。主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随着民族、国家的更迭而变化。此外,还产生了原始形态的神学和宗教哲学,并创作了记述宗教神话、历史和教义的典籍和石刻。
世界宗教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趋频繁,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即宗教本身也在较宽广的视界下注意到人类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古代某些民族、国家中出现了超民族和超国家地区的宗教乃至世界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印度,初起时反对婆罗门教的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和实践,并以独特的四谛、八正道等教义解释人生和世界的问题。它在印度本土获得了巨大发展,公元前3世纪被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奉为国教,并传播到印度邻近地区很多国家。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中出现了大乘佛教,以通俗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佛教教义。7~8世纪后,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与印度教混合而形成密教。13世纪初,由于外来势力的沉重打击及僧伽内部的腐败等原因,佛教终于在本土消失。19世纪末,稍有复兴,20世纪40年代以后,又有新的发展。目前仍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
3 回复:宗教的起源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 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以后迅速传播于地中海周围的西亚、南欧、北非以至高卢、不列颠。早期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督教是犹太教神学、庸俗化了的希腊罗马哲学和东方一些流行的仪式的结合。罗马统治者最初对基督教严厉镇压,以后又加以利用并在4世纪末宣布为国教,5~10世纪间逐渐传遍全欧。11世纪,发生了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了西方的公教会(天主教)和东方的正教会(东正教)。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又从天主教会内分裂出了新教(中国一般称为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镇压和窒息了进步的科学思想和活动。在资本主义时代,基督教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传播到非洲、美洲和亚洲以至全世界。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神权国家。早期伊斯兰教主张消除血亲复仇,打破氏族壁垒,扶弱济贫,禁止高利盘剥,要求和平安宁,反映了当时阿拉伯各部落要求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不断对外扩张和经商交往,伊斯兰教遂由地区性宗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在中世纪由近东传入中亚地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世界三大宗教很早就传入中国,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扎根、发展,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和学派,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宗教及其特点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世界各个地区占着主导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另外,地区或民族性宗教如印度教、犹太教、道教、锡克教、耆那教、琐罗亚斯德教等仍在流传。原始宗教也还残存于一些社会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
在近现代,各宗教出现了一些新的倾向:①复古主义。如18世纪末要求恢复伊斯兰教原始信仰的瓦哈比派,这种复古运动目前在伊朗等地又以原教旨主义的形式出现;又如印度教19世纪后半叶有"回到吠陀去"的雅利安社复古改革运动。②改革倾向。这种倾向的目的是要使宗教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如19世纪下半叶,哲马鲁丁·阿富哈尼、穆罕默德·阿布杜在土耳其、埃及等地发起的泛伊斯兰主义运动,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和伊克巴尔在南亚次大陆提倡的阿利迦运动。在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后,天主教内部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出现了许多新思潮,如解放神学等。③对话、合作和合一倾向。现代以来,各派别乃至各宗教之间开始对话,原先相互隔绝的藩篱正在被推倒。如基督教各派在普世教会运动的推动下,不仅领导层开始重新对话,一些基层教会也有新的合作。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出现了许多新兴宗教或变种教派。如日本的世界救世教、生长之家、PL教团;朝鲜的圆佛教;越南的高台教、和好教;美国的统一教会、基督教科学派、毗湿奴意识国际协会以及形形色色的“瑜伽派”。这些宗教和教派渲染东方宗教、哲学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糅合世界各大宗教的教义和仪式,力图调和宗教与科学、理性与天启、无神论与有神论,以适应社会的演变。如高台教崇拜摩西、孔子、老子、佛陀、基督、雨果、贞德等等,并借用天主教的仪式;圆佛教企图以“一圆”为中心,把佛教的“法身”、儒教的“太极”、道教的“道”等各种教理统一起来;PL教团主张人的“完全自由”;毗湿奴意识国际协会宣传对神的虔诚、信爱,人在神前的平等等意识。
作者: 沉思五千年  2007-1-26 00:13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宗教的起源
宗教与科学文化 在人类的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宗教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的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大多表现为巫术、神话或者宗教观念的形式,表现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则有赞歌、娱神的音乐舞蹈以及表现宗教的绘画或雕刻等。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杰作大多是神殿、陵墓和纪念堂等。在这类文化中宗教的和世俗的精神互相交织在一起。
中世纪的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因此根本不是科学”(恩格斯)。中世纪的教会对欧洲科学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在基督教会内哥白尼、伽里略、弗·培根等不顾教会当局的反对,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近代资产阶级为摆脱宗教对科学的束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但即使在唯心主义经院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经院哲学内部的论战对欧洲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也起过重要作用。反经院哲学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派别的积极思想对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也曾发生过直接的影响。即使经院哲学本身,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因素,在以理性论证宗教信仰时,树立了宗教信仰的对立面——理性的权威。欧洲哲学正是通过这些曲折的斗争过程才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宗教和其他形式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而产生的宗教文学、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等,作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的财富。
在中国思想史上,佛教和道教一直是两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魏晋时期,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在神灭与神不灭之争中,使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达到了一个高峰。隋唐以后,佛教各宗派各自对佛典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对成佛的根据和途径作了各具特点的阐发,并且相互弥补和贯通,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独有的理论体系。宋明时期,儒家反对佛教,却又从思想上汲取佛教哲学,形成了理学,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就是脱胎于禅宗顿悟之说。而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则在对佛教的批判之中发展了唯物的本体论学说。在宋明时期,儒释道三者相调和,认为孔子之道与佛教所主张的无上菩提之道无异,“儒以治皮肤之疾,道以治血脉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张商英《护法论》)。近代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更有从佛教汲取养料而批判儒家理学的,如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思想渊源之一就是禅宗。佛教思想作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部分,对于推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佛教文化的精华,如敦煌壁画和经卷,龙门、云冈、大足等地的石刻,金代的《赵城藏》等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一页。
--------------
对于西方宗教学研究,麦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uller,1823—1900)、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1832—1917)、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艾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和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六人最为重要。
麦克斯·缪勒与"有神论":麦克斯·缪勒是学界公认的宗教学奠基人。他在1873年出版《宗教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Religion)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宗教学"的概念:"我们所谓的宗教并不是基督教的宗教或犹太人的宗教,而是指一种心理能力或倾向,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但它使人感到有‘无限者‘(the Infinite)的存在,于是神有了各种不同的名称,各种不同的形象。没有这种信仰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宗教,连最低级的偶像崇拜也不可能有。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在任何宗教中都能听到灵魂的呻吟,也就是力图认识那不可能认识的,力图说出那说不出的,那是一种对无限者的渴望,对上帝的爱。"他还说到:"只懂一种宗教的人,其实什么宗教也不懂。" "一切宗教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承认有神灵的存在,那既不是感性所能领悟的,也不是理性所能理解的。""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神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是人的信仰无限的功能。
爱德华·泰勒与"万物有灵论"(Animism):爱德华·泰勒是英国人类学家,被学界尊为"人类学之父"。在泰勒看来,"一切宗教、不管是发展层次较高的种族的宗教,还是发展层次较低的种族的宗教,它的最深层、最根本的根据是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 "所以,万物有灵崇拜乃是一切宗教崇拜的最终根源。"
爱德华·泰勒是英国人类学家,被学界尊为"人类学之父"。在泰勒看来,"一切宗教、不管是发展层次较高的种族的宗教,还是发展层次较低的种族的宗教,它的最深层、最根本的根据是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 "所以,万物有灵崇拜乃是一切宗教崇拜的最终根源。"
赫伯特·斯宾塞与"祖灵论"(Manism,祖先崇拜):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首次将"进化"观念引入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其中论述宗教最出名的著作是1876—1896年写成的《社会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说:"在这种超自然神的背后,也像在一切其他的超自然神的背后一样,都可以找到一位人格。凡是超越普通的一切,野蛮人就认之为超自然的,或神的,超群的著名人物也是如此。这著名人物也许是一位创立部族的远祖,也许是一位勇敢有力而成名的领袖,也许是一名很有名的巫医,也许是某些新东西的发明者,也许是一位带来了超越的艺术与知识的异乡人,也许是优越的胜利民族中的一份子。无论他是上述的哪一种人物,如果他们生前为人所敬畏,死后所受到的敬畏便愈增加,结果便形成为一种固定的宗教式的崇拜。......祖先崇拜就是一切宗教的起源。"
艾弥尔·涂尔干与"图腾论"(Totemism):艾弥尔·涂尔干是法国犹太人,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其涉及宗教的主要名著是出版于1912年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此书至今仍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涂尔干认为"图腾崇拜是迄今可能发现的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宗教"。"图腾制度是一种崇拜,但它不是崇拜某些动物、某些个人或某些图像,而是对某种不知名、非个人力量的崇拜。这种力量存在于上述物体之中,但又不混同于这些物体。没有一个人全部拥有这些力量,但所有人都参加其中。它完全独立于它所体现的个人,因而先于个人,比个人又存在得更久。个人死了,一代一代传下去,由别人代替。但是,这一力量永远是现时的,充满活力,一如往昔。它鼓舞着今天这一代,也激励过昨天那一代;还将激励明天的新一代。从广义而言,人们可以说,这一力量就是每一图腾祭祀所崇敬的天主。不过,这是一个无个性的天主,它没有名称,没有历史,存在于宇宙之中,弥漫于无穷无尽的事物之中。"
马克斯·韦伯与"卡里斯玛论"(Charisma):韦伯是德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写了不少与宗教相关的书籍,大都收录在《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合集中,其中《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影响最大。他把宗教视为一种"卡里斯玛"现象,但是随着宗教理性化、伦理化的发展,卡里斯玛要素势必走向衰落,宗教与俗世理性主义日益对立和冲突。他认为原始时代的宗教是由于原始人认为有些人物具有天赋的超凡能力,他名之曰"卡里斯玛"(Karisma)。"卡里斯玛"一词所指的是具有一种不平凡禀赋的人,无论这种资质是实际真有的,自称具备的、或是人们假设认定的。"卡里斯玛支配"所指的是一种对人的支配(不管支配的性质主要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被支配者是基于对某一特定个人之非凡禀赋的信仰,因而服从。巫师、先知、狩猎团与掠夺团的首领,所谓的‘凯撒政治的‘统治者,以及某种情况下,政党的领导人物等,都是这个类型的支配者,支配着他们的信徒随从。这种支配的正当性是奠基于人们对非凡禀赋的信仰与皈依,因为此种禀赋远非常人所能具有的,并且原先还被认为是超自然的。以此,卡里斯玛支配的正当性乃根源于对巫术力量、神启与英雄崇拜的信仰。
保罗·蒂利希与"终极关怀论"(Ultimate Concern):"宗教,就该词最宽泛、最基本的意义而论,就是终极关切。""我们的终极关切就是决定着我们是生存还是毁灭的东西。只有那些能把它们的对象作为对我们具有生存或毁灭意义的事物来加以阐发的陈述,才是神学的陈述。""在所有地方,也就是说,在人类精神生活所有机能的深层里,宗教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家园。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所有机能的基础,它居于人类精神整体中的深层。‘深层‘一词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宗教指向人类精神生活中终极的、无限的、无条件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