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7:03


    蛛网之一


    你可能是位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总是在回避未知事物。你可能总是希望知道自己在向哪里去,达到目的地之后会有什么结果。我们社会的早期教育往往鼓励谨慎,压抑好奇;提倡稳妥,反动冒险:“不要去做任何把握的事情”、“不要冒险”、“千万不要涉足于未知……”这种早期教育可能成为一种心理障碍,致使你在许多方面不能得到现实的幸福,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阿尔泊特·爱因斯坦是一个毕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他在《我的信仰》一文写道:“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事物便是神秘的未知,它是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其实,他还可以说神秘的未知也是人的发展和激情的源泉。
    然而,许多人将未知与危险等同起来。他们认为,生活的目的不过是保持熟悉的一切,因而总是希望知道自己在向哪里去。只有那些莽撞之辈教会冒险去探索生活的未知方面,而且当他们探索之后,结果往往大吃一惊,深感失望,甚至张惶失措,还是避免未知好,这样你永远不会落得可悲可笑的结局。还是稳妥点吧,别去冒险,你应该循规蹈矩,即使这些规矩是单调而死板的。
    也许你已经厌烦这些已知的肯定事物,不再愿意在每天到来之前便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如果在提出问题之前,你便已经知道其答案,那么你就不会发展。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刻,也许正是你本能地投身于生活,想做什么就作什么,并兴奋地期望神秘的未来的时候。
    我们一生中都在接受明确的文化信息的影响。这些信息始于家庭,在学校得到加强。学校教育教育不要尝试新的东西,并鼓励他们回避未知。“上街别走丢了!” “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你所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如果你至今仍持有这些观点,那么现在就应当奋力挣脱其束缚,你或许认为自己不能进行没有把握的新活动,你应该摈弃这种观点。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进行这种活动。然而,你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希望避开新事物的习惯性心理。

    惧怕未知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便有可能体验到人间的各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颇有作为的人,他们并不是仅精通一件事的人,也不是回避未知的人。例如,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耶稣、爱因斯坦、伽利略、罗素、萧伯纳、丘吉尔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伟人,他们都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
    他们和你一样,都是普通的人,唯一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另一位文艺复兴式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你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开心灵的窗子,进行那些你一向认为力所能及的活动;否则,你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你进棺材为止。事实上,伟人也是普通的人,他们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勇气上。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摈弃这种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也许你一直认为自己非常脆弱,以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是一种荒谬的观点。当你身处逆境时,你可以依靠自己战胜困难;当你遇到陌生事物、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不会经不起考验,更不会一蹶不振。相反,如果消除一些单调的常规因素,你就不会精神崩溃。厌倦生活会削弱意志,并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你就可能性在精神上垮掉。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增添未知因素作为调味剂,你就不会精神崩溃。
    此外,你也许还抱有这样一种心理意识:“如果这事异常独特,我还是躲远些。”这种心理状态使你不能积极尝试新的经历。例如,当你看见聋哑人用手势交谈时,只有十分好奇地观看,从不试图与他们交谈;当你遇到说外语的的异国人时,不是努力猜出其谈话的意思并以某种方式同他们交流信息,你很可能会悄悄溜走,避免用你母语之外的任何一种语言进行信息交流,从而避免许多可能不利的因素。
    你不知道应如何对待这些事情,因而干脆一避了事。
    你还可能认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种理由,否则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纯属谬论!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没有必要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寻找理由。你如果认为事事都要有理由,你就不能去尝试新的经历。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会逗蚂蚱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你喜欢逗蚂蚱玩。你或者还曾上山藏猫猫或到树林里“探险”,——为什么呢?因为你喜欢这样玩。可当你成为大人时,阻碍你成长发展,使你不能开放自己。如果你不必再向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就任何事情提出理由,那将是一种多么令人宽慰的解脱啊!
    爱默生在其1834年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四条蛇在洞穴里爬上爬下,我看不出它们这样做的用意何在,既不是为了觅食,也不是为了交配,……只是爬来爬去。”
    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过是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向你展现出新的活动前景,并将有助于消除你迄今为止养成的消极生活方式——惧怕未知。
    你是活了一天  还是一万天?    
    严格审视一下你的自发性。你是积极地尝试新事物的代表,还是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所谓自发性,就是能够随时根据兴致尝试你喜欢做的事情。你甚至会发现,也许这并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然而你还是喜欢尝试一下。当然别人可能会指责你不负责任或轻率鲁莽,但当你享受探索未知的极大乐趣时别人的观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思想僵化的人永远不会有所发展。他们往往按早已习惯的固定方式去干事情。在一个教师班里,执教者经常向那些已经执教三十余年,但仍需进修的教师们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是真的教育局了三十年书呢,还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三十次?”那么你呢?你是真的生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中致力于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时,应该向自己提出这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思想合理化会引起各种偏见,即“事先的判断”。产生偏见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嫌恶甚至厌恶某些人,观点或活动,倒不如说是由于固守已知因素——你所熟悉的人、观点和事物——要保险得多,容易得多。偏见似乎对你很有帮助,它可以借此回避未知的、因而可能产生烦恼的人、事物和观点。事实上,你的各种偏见对你是有害的,它们使你不能探索未知。要发挥能动性就要消除你的事先判断——偏见,并允许自己去接触新的人和观点。当然,事先判断本身是避免进入朦胧迷惑境域、防止发展的一种安全措施。如果你不相信任何人,你便不会出错可这其实是你由于某种陌生感而不相信你自己。
    
    保险的误区
    
    很早以前,你曾在学校里学过写作文。老师告诉你,要先写一个好的开头,然后写出有条理的正文,最后再写上结尾。遗憾的是,你可能将同样的顺序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将整个生活过程视为一篇作文:“开头”是为成人期作准备的童年,“正文”便是安排、计划得有条有理的成年阶段,而“结尾”则是退休阶段和幸福的晚年。所有这些有条有理的思维使得你无法生活于现时之中。根据这一计划,生活意味着稳妥的一生。然而,最终计划——安全感,中为死尸准备的。安全感意味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意味着没有激情、没有风险、没有异议;意味着没有发展,而不发展则意味着死亡。这种所谓的安全感是荒谬的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只要社会舆论不改变,你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全。退一步讲,即使这种安全感不是荒谬的观点,也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肯定的已知因素排除生活中的兴奋感,因而也排除发展的可能。
    上面讲到安全感是指外界的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或者是工作或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上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追求的安全感,这就是内心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物的安全感这是唯一持久的安全感受,唯一的真正安全感。财物终归毁坏,经济衰退支使你耗尽钱财,房产也会被别人占有,但是唯有你自己,可以依赖,可以依靠。你应该相信你的内在力量,而将财产,工作或社会地位仅仅视为生活中令人愉快、但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现在,请做这个练习。假定此时此刻,突然有人扑向你,把你身上的衣服剥光,扔到直升飞机上。假设直升飞机把你运到一片荒地上。你既没预先得到警告,也没有带任何钱财,除了你自己之外,一无所有。你将面临新的语言、新的风俗习惯、新的气候,而你的全部所有仅仅是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将生存下去,还是因愁困而死?你会结交新的朋友,找到吃的住的呢,还是仅仅躺在那儿哀叹自己多么不幸?如果你需要的是外部安全感,你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你的所有个人财物都已被人剥夺。然而,如果你具有内心安全感,并且,毫不畏惧未知,那你就会活下来。这样,我们就可将安全感定义改为:知道自己可以应付各种局面,包括没有任何外界安全条件的局面。不要跌入那种外界安全感的陷阱之中,因为这样你就不能生活、不能发展、不能有所作为。看看那些无需外界安全感的人,他们并不事事都订好计划,却可能事事走在前面,至少他们可以尝试新的经历并避开那种苟且偷安的思维陷阱。
    关于安全感的问题,一位作家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有那么一天
    我将出走,寻求自由
    让那些没有头脑的人,“保险”个够
    我将不透露我的去处
    我将探索荒凉的道路
    我将告别旧我
    然而无忧无虑地游荡
    ——就像卸下重担的阿特拉斯巨神
    
    尽善尽美

    惧怕失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从孩童时期别人就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将终生陪伴着你。
    你或许会惊奇地得知,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你也就不会失败了。
    然而,有时根据自己的标准也未能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这件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在某一具体事情中的失败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都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
    希望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你成千上万次地听到并使用的这四个字“尽善尽美”。
    关于“尽善尽美”,温斯敦·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这句话表明总想取得成功的心理会使你陷入何种惰性之中:
    “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完美,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
    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己制订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你如果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努力做好,因为这种要求会使小孩产生精神瘫痪和怨恨情绪。相反你可以和孩子们谈谈他们似乎最喜欢的那些事情,并可鼓励他们在这些方面努力做好。
    例如,应该教小孩打排球,而不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说:“我不行。”只要孩子喜欢,就应该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等。而不应仅仅因为他们可能做不到某件事就不让他们去做。不要教孩子们去竞争、去努力甚至去尽力做好。相反在孩子们重视的那些活动方面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和兴趣。
    儿童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将其自我价值与其成败等同起来,因此,他会避开自己做不好的那些活动。更为危险的是,他可能会养成自卑、寻求赞许、内疚等心理——由自我摒弃心理产生的所有个性误区。
    如果你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想一想托马斯·爱迪年,如果他以某项工作队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界的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将其视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我们的信念。”
    想想看,没有失败,我们就什么也学不到,然而,我们已学会将成功视为唯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惧怕未知因素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害怕失败,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任何事情。这样,害怕失败意味着既惧怕未知,也惧怕由于没有“尽力做好”引起的别人对你的不利看法。
    我们已经审视了由于惧怕未知而引起的一些行为,如回避新事物、僵化、偏见、盲从计划、需要外界安全感、害怕失败以及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都属于这一自我限制误区范围之内。下面,我们将列举这方面常见的例子,你可以对照评价自己的行为。
    ——一辈总是吃一种风味的饭。不愿品尝风味新奇的饭菜,总是吃自己熟悉的饭菜;经常说“我就喜欢吃土豆烧肉”,或者“我总是要一份烧鸡”。虽然每人都有某种嗜好偏爱,但回避没有尝过的饭菜则是一种僵化行为。有些人从来没有吃过“热狗”,其原因只不过是他们将自己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然而,他们如果愿冲击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便可以尝到各种奇异的美味食品。
    ——总是穿同样的几种衣服,从不试一试新的式样,也不穿些其它不同的衣服,称自己为“穿着保守的人”,从不改变自己的服装样式。
    ——总是看同一类型电影,拒绝去了解可以带有不同哲学或政治观点的事物,因为未知往往使人困惑,因而必须将其拒之门外。
    ——仅仅因为你的父亲或你父母的父母选择了其住所,就一辈子住在同一条街、同一城市,害怕搬迁到新地去,因为那里的人、气候、语言、风俗习惯等等会有所不同。
    ——拒绝听取不同意见,不是认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嗯,我可真没想到这一点。”而是一听到不同意见马上认为人家要么神经不正常,要么就是无知。这便是拒绝交流信息,避免与不同或未知的东西打交道。
    ——害怕尝试一项新的活动,因为你干不好。“我不会干这个,我就旁边看看吧。”
    ——强迫自己在学校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分数是至高无上的,工作评语比做好工作的乐趣更为重要;只求工作、学习的成功,而不去尝试新的未知事物;研究问题时,总是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因为“这样我会得5分”,而不愿冒着得3分的风险去探索一个新的学科;只想进行某种你知道将会成功的工作,而不愿冒失败的风险参加一种新的竞争。
    ——避免接触任何你认为异常的人,用贬义词语描述这些人,以使你免受因接触陌生事物而带来的恐惧。你不去试图了解这些人,而是将某些带有污辱性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不去和他们交谈,而仅仅在一旁谈论他们。
    ——即使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还是死守着这一工作,——不是由于你必须干它,而是由于害怕换一个新工作所带的各种未知情况。
    ——不管你干什么,总是用成败权衡,而不是用乐趣来权衡,即仅仅去做那些你能干得好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你可能失败或做不好的事情。
    ——以货币为标准衡量事物的价值。如果某件东西价格高,那么它的价值也就高,因而也表明你个人成就更大。要记住,既或你可以用金钱衡量已知事情的价值,但未知事物的价值则是不能用货币标准来评估的。
    ——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机会时,你不能改变原计划。如果你离开预先订好的计划。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持有刻板的时间观念,让钟表主宰自己的生活,严格按照时间表生活,而不去尝试生活中大量新的未知事物,无论何时何地,甚至在床上睡觉都戴着手表,并且受着手表的控制,按时睡觉、吃饭、做爱,而不论你是否疲劳、饥饿或是否有愿望。
    ——总是躲在同一群朋友中间,从来不去接触代表新的未知世界的其他人,总是与同一群人来往,一辈子都置身于这个小圈之中。
    ——当你和爱人或朋友一同参加晚会时,从头至尾都和他(她呆)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你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你觉得这样做保险。
    ——见到陌生人便畏缩不前,因为你害怕同他们谈到陌生的话题,总认为陌生人肯定要比自己更强、更聪明、更有本事或更善谈吐,并且以此作为回避新经历的理由。
    ——无论干什么事,只要失败了,就拼命诅咒自己。
    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其他类似的例子,你或许可以自己列一个单子,看看由于这种惧怕未知世界的心理而引起的不健康行为到底有多少。然而,花费时间列举这方面的例子有什么意义呢?你应该对自己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对付神秘与未知事物的一些方法

    努力选择并尝试一些新事物,即使你仍留恋着熟悉的事物。例如,在饭馆里点一道从未吃过的菜。因为这道菜与其它的菜有所不同,而且你或许会喜欢这道菜的。
    邀请一群观点极不同的人到家里来做客。多和你不大熟悉的客人交谈,少和你熟悉的朋友交谈,因为你对朋友已经太了解了。
    不要再费心去为你做的每件事找借口,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领这样做或那样做时,并不非得说出可信的理由使别人满意。你可以去做你决定做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这样做。
    试着去冒冒风险,使你解脱出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例如,你可以在没有预订旅馆、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到外地度假。这样,就要凭自己的能力来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不,你可以报考另一个工作,或者找一个你由于害怕其后果而一直避免与之接触的人,同他谈谈话。上班时走另外一条路,或在午夜吃顿夜餐打破常规。为什么?因为这与以往不同,而且你愿意这样做。
    设想一种美妙的情景:倘若你可以要什么有什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假如你有一大笔钱,足够在两个月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将会发现,你设想的所有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你不会去要天上的月亮或海底的珍珠,而是希望获得一些十分简单的东西,如果你不再惧怕未知并勇于奋斗,使同样可以获得这些东西。
    每当你发现自己避免接触未知事物时,问问自己:“如果我接触了未知事物,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这样,你很可能会看到,对未知恐惧往往大于探索未知而产生的实际后果。
    常常提醒自己,惧怕失败往往是惧怕别人对你的否定或讥讽。如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便能够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别人的标准——评估你的行为。你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将不是你的能力是否高于或低于别人,而是你的能力不同于别人。
    试着去做你一直以“我做不好”为借口回避的事情。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绘画,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画出的画不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下午。
    接触那些你认为使你惧怕未知的人,主动同他们谈谈话。向他们明确表示,你打算尝试新的事物,看看他们反应如何。你会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因素之一,因而你总是在这些否定态度面前陷入惰性。既然现在你可以正视这种态度,那么你便可以发表你的“独立宣言”,摆脱他们的控制。
    不要让你的观点阻碍自己发展。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看法并坚持这一看法,无异于无视现实。重要的是现在,过去的真理未必是现在的真理。在评估你的行为时,不要根据你的观点,而应该根据现时具体情况,根据你现在的经历。如果你重视现在的经历,并不是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现实。你就会发现未知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世界。    
    记住: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牢牢记住这一点,每当为保险起见面回避未知时,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当你发现自己回避未知时,马上警觉起来,同自己进行一场对话。告诉自己:在生活的具体关头不知道正在往哪儿走,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要改变一种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
    故意在一些事情上失败。如果你输了一场网球,或画了一幅糟糕的画,你的个人价值是有所减少呢?还是没有变化?你是不是仍然可以从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乐趣?
    同你过去一直避而接触的人谈谈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以前所持的偏见使你不再发展,并使别人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在接触某人之前对他作出评价。那么你便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他,因为你已对他有了成见。你所接触的人越多,你就越会感到,自己由于偏见而失去多少可以接触人、了解人的机会,那些恐惧感和偏见是多么荒谬可笑。认识到这点之后,未知将成为你不断探索的领域,而不是你所惧怕、回避的某种怪物。
    上述建议是消除惧怕未知心理的一些积极方法,要消除这种心理,首先要重新审视你的回避行为,然后对自己以往的行为严肃地提出质疑,最后积极地向新的方向发展。假设以前伟大的发明家、探险家、先驱者都惧怕未知,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整个人类可能依旧居住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历史表明,未知之中孕育着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
    假设现在走到一个三岔路口,一边是安全感稳妥的道路,另一条则是通向无人涉足的未知之路。你会选择哪一条道路?
    弗罗斯特在他题为《没有选择的那条路》的诗中回答了这一问题:
    林间的小路岔为两条小径,我选择了几乎无人涉足的那一条。
    这个选择是个多么重要的决定!
    要走哪一条道路,选择完全得由你做出。惧怕未知的误区在等着人以令人振奋有崭新活动来取代,从而使你的生活充满欢乐。在生活的道路上,你不必非得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走,——界要你在走,在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