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21:46

2009年8月10日

心情记录 2009-08-10 19:52:18 阅读5 评论0 字号:大中

                                学习《论语》

 

最近我在学习《论语》。

《论语》成文年代久远,且用古文书写,言简艰深,要弄懂颇不容易。所以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大家进行注解和解释,但正像苏轼《题西林壁》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同的人,对《论语》的解释,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论语》的真面目只有博采众长,自己做出判断。

朱熹《论语集注》,以古解古,学习起来,也颇不容易。

我搜寻了一些辅助读物,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钱穆《论语新解》。

二、国学大师陈寅恪鼎力推荐:《论语疏证》。

三、南怀瑾《论语别裁》。

以上三种都是大师级的作品,对学习论语都很有帮助。但正因为是大师级作品,离寻常百姓似乎太远,读起来仍显艰深。

今天,看了李里《论语讲义》,只看了序言以及学而第一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喜欢上了。讲地浅显易懂,很适合我的口味。特别是关键词,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抠得很细。我想,以李里《论语讲义》为基础,先求弄懂,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大师们的作品,进一步提高。

李里,何许人也?

下面是一篇介绍李里的文章:

 

 

李里:2006年,长衫教授30岁

 

 

 

 

中原新闻网http://www.zynews.com 2006-04-13 11:51中原教育 来源:河南教育网/青少年与法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在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一间大教室里,一个声音抑扬顿挫地诵读着《诗经》里的句子,诵读者是一位穿长衫、戴眼镜的年轻人;教室里形形色色的学生被他的语音和神情所感染,不禁唏嘘。

  这位着装

复古的年轻人是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里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谁能想到,他却仅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呢。

 

  痴迷国学,钻古文穿长衫内外兼修

  1976年11月30日,李里出生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母亲是重庆市公安局一位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外祖父黄敬诚,曾是重庆一家杂志的编辑,又尤其喜好古诗古文;外祖母苏应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后人。

  也许是家族的基因遗传,李里从小就对琴棋书画很感兴趣。在他5岁之时,一直喜欢文学的母亲给他读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母亲声情并茂的诵读深深地打动了他,从此后,他就开始喜欢文学,尤其是古文学了。

  虽然不少家长认为,《红楼梦》里面有一些少儿不宜的东西,可是李里的外祖父却积极支持他看《红楼梦》,于是从5岁开始,在三年时间里他看了无数遍《红楼梦》,其中的故事情节不仅娴熟于心,书中的诗词也被背得滚瓜烂熟。

  那段时间,他还在外祖父的辅导下读完了《孟子》、《论语》、《大学》、《诗经》等古书。开始学习古文古诗的那段时间,他认为古诗古文晦涩难懂,但渐渐地,他就觉得有趣了,古文有古文的妙趣;古诗古词更有其独到且余味无穷的韵味。

  李里的画也画得好,从小学到初中,他的画作在国内外多次获奖:9岁时他根据《西游记》故事所画的同名画作长卷,不仅在美国五大城市巡展,还被美国西雅图博物馆收藏;根据《三字经》所画的儿童画也在美国引起轰动,并被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0岁时他的画作长卷《神仙卷》曾在法国国际儿童画展上获得银奖;11岁时他的画作《山城动物市场》又在土耳其第四届国际和平画展荣获铜奖……

  自己的画作能被美国著名的收藏馆所收藏,李里感到非常荣幸。但美国收藏方的有关人士告诉他说:他的画被收藏除了很出色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那些画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画中人物长衫里面包裹着一个伟大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夺目的文化,小小年纪的他能画出这么漂亮而又有内涵的画作,说明他也是一个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少年。因为这个原因,他更喜欢古文,喜欢国学了。

  李里除了狂热地爱国学外,他也喜欢上了长衫———关于长衫,自从第一次从银幕上看到电影里那些穿古装的男男女女时,他就喜欢上这种衣服了。为了体味那种穿长衫的神韵,他甚至将家里的毯子披在身上,学着古人的样子踱步。

  于是13岁那年,他用自己三个月的零花钱来到一家戏剧服装店,找到一位老裁缝,请老裁缝给他缝制一件长衫。同时又从商店里买了一双圆口布鞋,衣服缝起的第二天,他就迫不急待地将之穿在了身上。

  一个大人穿长衫,别人会以为是唱戏的人没卸装,可是一个13岁的小孩子穿长衫却怎么也让人猜不透。但李里却一点也不在乎人家怎么看自己穿长衫的事,只顾一个人偷着乐。他觉得穿长衫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特色,数千年的风风雨雨里,长衫一直伴随中华民族,因而长衫最能代表中国文化,长衫的文化内涵也能给人们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儒雅的心境。

  从此以后,李里就开始穿长衫了,当别人问他为何喜欢穿长衫时,李里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李里认为质是内容,文是形式,彬彬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的统一。自己穿长衫,就是为了让自己内心恬适,也能彰显自己那热爱传统却又与众不同的品位。

  遵从古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因为热爱文学,李里的作文写得很好,常常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品读,他曾经写的一篇回忆外公的名为《这里风光独好》的文章,虽然只有几百字,可语文老师周代远却给予了高度评价,且为这篇文章所写的评语竟有满满8页、5000多字,远远超出他本人所写的文章本身。

  李里的绘画好,作文以及语文好,可他的数理化却差得一塌糊涂,1991年初中毕业时,他以20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中学。

  “儿呀,你爱好国学不是坏事,可是如果因为爱好国学而影响升学,那可能就不是好事了呀!”落榜之后,身为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李里说。

  “行行出状元,里儿一定会有出息的!”在这个问题上,母亲一直支持他,因为自己是才女,且出身于书香门第,她也对李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她希望李里没有考上高中,能够在家里潜心自学,也一定会学有所成的;如果李里厌倦了在家潜心苦读的日子,而向往昔日的校园生活,他还可以重返校园,因为他年纪小,一切都来得及。

  李里却对父母说,他不想在家苦读书,他要游历四方,他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见识能让自己更深刻地认识国学,也能让自己更深刻地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这次母亲却又为难了———李里是自己的独生子呀!也才15岁呀!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她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远行。于是身穿长衫的李里踏上了他的全国之旅,西子湖畔、寒山寺外、拙政园内、咸亨店里……一处又一处名胜留下了他的脚迹和思索。

  为了更深更真地理解生活的滋味,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古诗古词的含义,旅游归来的他又加入到了打工仔的行列———成了一名“报童”,风里雨里地在大街上跑。虽然在这一年多的卖报时间里,他很辛苦却又挣钱不多,但却收获不小———他深深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

  李里是一个卖报者,却又不仅仅是一个卖报者,他除了白天卖报以外,晚上还总是回到父母那装修豪华的家里,在案头奋笔疾书,为报纸副刊写稿。当时的《重庆晨报》副刊就几乎是专栏似地发表他的文章,他的《花的更生》、《新鲜》、《拜读舅公》等一系列文章都发表于那个时期。他的文章意境优美、字词华丽,有“五·四”遗风,很多人都以为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学究。

  他的文章发表得多了,报社编辑对作者本人感兴趣起来,在他18岁的那一年,为了请他在报纸上开一个专栏,报社编辑在专门上门向他约稿且费尽周折找到他时,顿时吃惊不已:那一篇篇有如此厚度、深度的文章的作者竟然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一个“报童”!

  报社领导知道这事后,也特地考察了他的实际能力,发现他果为一个少见的才子,于是在他没有文凭的情况下,破例将他招聘为报社记者。

  然而李里在报社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又主动辞职了,他辞职的原因是觉得当记者虽然很受人尊重,收入也不错,却没时间潜心研究国学。而且,他狂热地爱上国学的原因,也是想振兴国学,而非借此混饭。因而,当重庆市第29中学请他去教授语文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辞去了令人羡慕的记者工作,当上了一名为学生们授业、解惑的代课语文老师。

  在重庆市第29中学,李里是最特别的一个老师:他时常带着学生们在上课时间去看川戏,或者喝茶聊天,虽然表面上看孩子们该学习的时候没有学习,可是成绩却一点也没受到影响,师生情谊很好,而且孩子们还对看上去很枯燥的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代课老师毕竟不同于正式老师,当他所代课的那个女老师休完产假重新回到学校上课时,他的代课生涯也就结束了。由于一时没有更好的工作可找,他又重新回到了一个“报童”的职业中去了。

  在当“报童”时,李里发现,在卖报者的人当中,有一部分人是下岗工人,而绝大部分人却是农民。

  “卖报挣不了多少钱,你们为什么将这个职业做得无怨无悔呢?”跟同行们成为朋友后,他好奇地问他们。对这个问题,那些来自农村的报贩们几乎都回答得众口一词:虽然卖报挣不了多少钱,可是怎么着也比在农村当农民强。

  听了朋友们的话之后,他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自己的理想是弘扬国学,而农耕文化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体验农民的生活一定能够更有益于自己弘扬国学。于是1996年,身穿长衫、20岁的他再次果断地做出决定,到偏远的、生活状态异常艰辛的农村去体验生活。于是不久后,他来到了四川省安岳县李家镇和平村苏家沟当了一年农民。

  他住在农民家,与主人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挑水挑粪,耕田耙地,栽秧打谷、春种秋收……“知行合一,乃治学之上法”,在这一年中,他觉得自己的收获比读多少书都强———别的农民种庄稼时只是用体力,而他却是既用体力也用脑力。

  一年过后,从农村重回重庆,皮肤黝黑、身强力壮的李里在一时不好找工作的情况下,又去当了一名给人扛货物的棒棒(搬运工)。

  感动泰斗,与季羡林等国学大师成为朋友

  那段时间,李里也写东西,也时常抽出时间出外旅游,依然去感受先贤们所留下的足迹,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不同于以前的是,他在路过一些宗师级的国学大师所在的城市时,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前去拜望他们,感受他们的博学多才,以及人格魅力。

  2001年夏天,他在旅游北京时,三次拜会了90高龄的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

  第一次拜会季老先生时,因为正值午饭时间,他怕影响了季老的午膳和午休,只是在季老的住所外徘徊,跟季老家的白猫玩,3个小时后,他前去敲门时,季老家的保姆却告诉他说,季老回山东老家了。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前往未明湖畔季老的家拜访季老。去之前,他一直在琢磨着给季老送什么礼物:季老是国学大师,自己是国学晚辈,从中华传统文化来讲,晚辈拜访长辈,给长辈送些见面礼理所应当;但季老是超脱的大文人,讲究君子之交,因而要送礼物也得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他想起了孔子语录:“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不诲焉。”意即凡是送我十块干肉的,我没有不教他的。于是他买了十块干腊肉,并附文言书信一封又去拜访。遗憾的是,回山东老家祭祖的季老仍未回京。但季老的私人秘书李玉洁代季老收下了他送给季老的礼物。

  第三次去拜访季羡林,季羡林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他的到来了。季老如此礼贤下士,感动不已的李里倒头便拜。见此情景,季老连忙上前扶起,一边扶一边说:“别客气,你是孔子荐来的,我焉敢不见?”本来事先约定的只有5分钟会客时间,季老却跟他谈了足足2个多小时。

  得知李里初中毕业以后一直自学国学,季老非常感动,他鼓励李里说:“自学很好呀,我也曾经有过自学的经历呢,我曾师从陈寅恪。你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羡慕那些硕士博士,你走的是和他们不同的路,我相信以你的天赋和刻苦,一定能够脱颖而出的……以后如果再写什么文章的话,你都要寄过来让我看看。”听了季老的鼓励,李里感动不已,也从此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

  2004年4月,李里又专程前往北京拜望了94岁高龄的张岱年老先生,并将自己的一部名叫《国学通观》的初稿呈给老先生看。

  当时张岱年的身体很不好,平常很难出门。可是当他看了李里的《国学通观》的部分内容后,却激动得站起来:“很好啊,年轻人,很有出息,这部书稿我希望完整、仔细地慢慢看。”

  几天后,当李里再次登门造访时,张岱年不仅对他的这部书稿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且还在书稿上题了词:“诠释国学要义,阐扬中华文明。”能被张老接待已经很荣幸了,却还能得到他的亲笔题词,李里真是感激涕零。

  临别时,张岱年又送给了他一本《中国哲学史方法研究》,并将他送到大门口,爱惜不舍地看着他离去,张老的厚德载物让李里感动得眼睛也湿润了……

  就这样,在几年间内,李里先后拜望了季羡林、张岱年、侯仁之、贺嘉寅、杜道生、刘克生等国学大师。在与大师们接触的过程中,他不仅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而且还与他们成了朋友。此后他们常常通信,通电话,或者互寄贺卡。

  已故国学大师贺佳寅先生,在其自述《影尘记事》出版时,还特地请李里为之作序,读完他写的序作,贺老先生感慨不尽:“真千古知己!”

  中国地理学创始人92岁的侯仁之先生,与前来拜会自己的李里交谈后,称其为“青年学者,儒家风范”。

  中国诗词古文家周汝森曾在认识李里之后为他赋诗一首:“少无流俗韵,赋诗性同伦。古籍胸中蓄,华章笔底新。翱翔师鸿鹄,游处友龙鳞。求索如饥渴,时时获至宝。”

  在2005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季羡林老先生还特地给他寄来了一张贺卡,上书:“天道酬勤。赠李里友。季羡林。甲申冬。”

  学有所成,初中生当上大学教授

  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却在风雨里当一个给人扛运货物的棒棒。知道李里的人都为他感到不值。他的父母也想帮他找个更好的工作,可是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认为是金子,早晚会发光,他要靠自己的努力找工作。

  2000年初,就在他再次四处找工作时,突然有一个看上去似曾相识的人找到他,请他一起参与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筹备工作。

  自己仅是一个流浪汉,怎么可能参加大学的筹建工作呢?当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时,被感动了。

  原来这个人是全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林木。李里曾经在自己还是孩子时跟林木接触过。当初没有考上高中,他曾打算报考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想到自己的画作在全国和世界上得过一些奖,考上美术学院附中应该没问题,谁知最终却名落孙山。落榜的原因是附中的美术老师认为他的画作固然很好,可是画风传统,没有西洋画的梦幻和灵动。

  落榜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后,他的语文老师周代远觉得很难理解:李里应该是非常有前途的艺术天才呀,他不仅对绘画有天赋,也对文学有天赋,怎么就没有考上呢?想不通的他将李里的部分画作和文章寄给了他的大学同学林木,请林木认真斧正。

  收到老同学寄来的李里的画作和文章后,林木吃惊了:这些画作很有灵气呀!文章更是写得深刻老道,令人耳目一新。十分爱才的他特地见了李里,给了李里很大的鼓励。

  从此后,林木就开始关注他的成长了,每当他在重庆的报纸上看到李里发表的文章,都会特意将其剪下来收藏,他也相信李里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一定会有大出息的人才。因而,当他被四川师范大学请去负责筹办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后,他特地给李里发来了英雄帖。

  “我只是一个初中生,我哪有本事可以去筹办大学呀?”看到林木教授如此器重自己,李里感激不已,却也诚惶诚恐。

  “我知道你是人才,我也更相信自己的眼光!初中生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没有本事,为什么国学大师出版自己的专著还会请你作序……虽然现在只是筹办,可是等到学院建成后,你就可以将你的国学弘扬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弟子了呀……”

  听了林木诚恳的话语,李里有些动心了,他知道自己能够教好象牙塔里的天之娇子的,他也相信自己一定是一个不错的老师。可是,他还是婉拒了林木的盛情邀请。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当一个好的老师,却未必能够当上一个称职的筹建者。

  看到李里果非凡夫俗子,林木邀请他到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任教的信念更强了,于是学院建成后,盛情难却的李里便在林木的再三邀请下,到了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成了令人羡慕,也备受人尊重的一名特聘教授。

  李里的授课方式很有特色:他上课时写的是竖排繁体,讲课也总滔滔不绝,却又从来不用教案;而且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博古通今,声情并茂;讲课时也往往又写又画,将自己曾经在国际上多次获奖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了正常的上课以外,每逢周末,他还在校园里举办《四书》、《五经》讲座;虽然他年纪轻轻,可因为博学多才,诲人不倦,又宽容沉静,恭谦礼让,前来听他讲座的学生人山人海,其中不少人是硕士、博士。学生们在听了他的课后,都觉得心灵得到了净化,境界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因为李里讲的课学生爱听,他的名气很快在高校中流传开来,他在给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上课的同时,又被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大学等高校聘请为客座教授,时常请他前去讲学。

  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大学教授,生活在思想前卫的校园之中,李里依然固守着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他没有住在大学校园里,而是在校园外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乡租了一个农家小院居住,院子不大,有房大小六间,正堂是书房,墙上挂着孔子画像,屋内清一色老式家具,卧室那张雕花木床年龄已有100多年,小院里挂着皮影、葫芦、瓜瓢、蓑衣等饰物……

  李里崇尚国学,可是他并不排斥现代时尚以及科学技术,他所租住的农家小院虽然古朴典雅,里面挂着孔子的画像,所使用的坐、卧具也都是些古董家具,可他的房间里也有电风扇、电视机、日光灯等现代电器或者日用品;他所使用的通信工具也并非信鸽传书,或者鸡毛信,而是一只漂亮时尚的手机。

  李里说,“他推崇国学,只是想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借古推新。因为越是民族化的东西,越有世界性。人要有个性,国家也一样。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才能真正让中国的未来傲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