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双重人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52:22
文章提交者:世纪婴儿(作者网络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star=13&replyid=10575467&id=1025681&skin=0&page=1
六十三、汉语的双重人格
汉语实在发达。以前是外来语,现在是网语,还有很多政治社会商业广告的生造,真是众声繁华。而汉语的发达,还在于其双重人格的构造。
以下举些例子。请看:
有“士可杀不可辱”,则
有“大丈夫能屈能伸”。
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则
有“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杀身成仁”,则
有“识时务者为俊杰”。
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则
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井底之蛙焉能知大海”,则
有“一叶而知秋”。
有“富贵不能淫”,则
有“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公仆”,则
有“父母官”。
有“华山自古一条路”,则
有“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义无返顾”,则
有“好汉不吃眼前亏”。
有“士为知己者死”,则
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就是汉语的双重人格。它和语义褒贬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更多地表现出汉语思维的两面性。这些“泛成语”其实是历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先人和同代们在各自的生活社会实践中根据具体语境说出来的,一定很是掷地有声。
每个人,当他得到汉语系统的完整教育之后,就能在大脑里形成完全不同的两套思维模式。一套是儒家式的义理哲学,一套则是世俗的明智文化。两套价值体系并存,常能令人不知取舍。
每个人都可以从汉语里找到自我辩护的“泛成语”,其实也就是找到了在“泛成语”及汉语背后存在的道德支撑。因为汉语的很多“泛成语”都来自于历史事件,都是从典故而来,都是五千年文明的积累。每个“泛成语”能够流传至今,正说明其道德价值为中国历史社会所容,说明这是世人所遵守的某类规则(无论是法则还是游戏规则,也无论是明规还是潜规则)中的一款。
更为复杂的是,两套体系又能交叉互动,形成许许多多的子体系。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汉语道德的依据。汉语道德与根本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不同在于,它只是一套说辞,一套宽解自己与他人的话语。它不是真正的道德,它只能在精神上得到一点点的胜利。
探讨汉语的双重人格,其实质是映射出道德本身的不确定性。我们的道德似乎正处在一个与汉语同步更新的时期。外来语带来国际的观念、世界的良知,网语影响到新一代人对社会的认知,而商业文化媒体生造出的新词汇更是令人莫测高深。
众声的喧哗意味着众生对话语权利本身的敏感。每个人在今天都逐渐有了发言的权利,甚至是制造新词、新的“泛成语”的权利与机会。
因此,汉语的这种二元人格也会更加多元化,体现出现世道德的多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