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纪念剪纸泰斗王老赏诞辰120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1:51:24
  
观众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参观“蔚县剪纸艺术展”

  一百多年前,蔚县的一代农民压根儿也想不到,他们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制作出来的蔚县剪纸会在2010年登上世界博览会的舞台,接受来自世界各国参观者的隆重礼遇;一百多年前,剪纸艺术让生活在蔚县土地上的农民艺术家或单纯的喜欢或用它赖以谋生,如今,它有了一个令所有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的共同的名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在这些农民剪纸艺术家当中,“王老赏”这个名字格外响亮。就是这位农民出身的王老赏用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成就了今天的蔚县剪纸,使蔚县剪纸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饮誉四海,成为中国民间文化五彩缤纷的典型代表。

  1890年,王老赏出生在蔚县南张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生活清贫,只上了三年私塾的王老赏便辍学务农。那时,他常常因为看邻居刻染窗花而忘了回家和吃饭。在师傅的教导下,王老赏掌握了剪纸技巧,学会了染纸方法。

  生活在农村的王老赏与其他成功的艺术家一样,虽然生活拮据,却从不间断吸收戏剧、文学、年画等艺术营养,对剪纸艺术充满了创作热情。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特殊感悟力和才情,王老赏独创的宣纸镂刻染色的戏剧人物剪纸个性突出,色彩华美,造型严整,成为中国剪纸艺术的经典。蔚县剪纸艺术逐渐走向成熟,王老赏也因此走上中国和世界剪纸艺坛。2000年,“二十世纪中国剪纸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老赏是参展的全国16个民间剪纸大师之一。2004年8月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中国民间剪纸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王老赏也是代表人物之一。
星移斗转,岁月更迭。王老赏之后,蔚县剪纸艺人们始终让这一民间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从创意、题材、材质、推广等方面赋予了蔚县剪纸更强的生命力。蔚县剪纸不仅成为文化个性鲜明的艺术品,也成长为一个活态的、发展着的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政府把分散于各家各户的艺人组织起来,组建剪纸厂,流水式作业,规模化经营。随着市场的扩大,经营额持续增长,个体剪纸厂成了全国剪纸产品的加工基地。政府重视,艺人坚守,工艺上与时俱进,新一代有创作实力的剪纸艺人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蔚县剪纸有专业村28个,专业户1100多户,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剪纸500万套,产值1亿多元,产品远销欧、美、日、德、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蔚县各界为让蔚县剪纸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做出了不懈努力:

  2001年9月,蔚县的剪纸艺人应意大利都灵华侨华人联谊会邀请,参加在都灵市举办的“中国艺术节”。

  2003年8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工作会议在蔚县举行,拉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剪纸大普查的帷幕。会上,中国民协授予蔚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称号,挂牌“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国内的剪纸专家和学者汇聚在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方面,蔚县剪纸成了全国的范本。

  2006年5月,蔚县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蔚县9幅剪纸艺术作品亮相奥林匹克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广受各国运动员和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2009年10月,蔚县剪纸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2月,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和蔚县人民政府共同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举办了为期四十天的“蔚县剪纸艺术展”。

  2010年5月,第41届世界博展会在上海举办。以蔚县剪纸作品形式制作的《九州古地图》做为介绍河北省城市的历史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向世界展示蔚县剪纸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从二百年前贴在农家窗户上的纸质窗花到如今的不同材质的剪纸挂历、旅游纪念品、高档艺术珍品,蔚县剪纸走过了不同凡响的发展之路。而王老赏在其近五十年的剪纸艺术生涯中对蔚县剪纸艺术乃至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也转化为华夏民族的民间标志,延续着中国文化的民间情怀,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蔚县剪纸艺人在点彩染色。 宋英人 摄

  ●链接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

  蔚县剪纸相传草创于清代光绪年间或更早些时候,大部分作品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传统蔚县剪纸所表现的题材,主要是戏曲人物、翎毛花卉、鱼兽草虫以及其他一些吉祥图案等。蔚县剪纸以刻工精细、色彩鲜明、构图饱满完整、造型夸张生动而流传于世。作品系手工制作,经设计、熏样、镂刻、点染,以明快艳丽装饰的色彩精制而成,多取材于民俗风情,有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地方特点。
2006年,蔚县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蔚县剪纸以位居中国剪纸首位的身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全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评价蔚县剪纸道:“蔚县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丽的象征性的符号。它饱满的构图、丰富的题材、深切的寓意以及农人们的心灵手巧,都是典型的中国民间艺术的特征,并转化为华夏民族的民间标志。”名家评说王老赏     ○王老赏是蔚县一带最有名的窗花艺人,也是一个质朴的农民。他刻制的窗花,最受人民欢迎的就是戏曲人物。他把舞台人物的风姿神态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构图完整,线条细致,很多着色,鲜明而不刺激,绚烂而又雅致,象征着中和的性格。

  ———阿英

  ○他每幅作品的构图,黑白的处理,花鸟的姿态,人物的性格等都很生动出众。我实在佩服。能够见到这样一位天才的人民大众的艺术家,是很不容易的事。

  ——古塞

  ○蔚县有一位刻纸的老艺人叫王老赏。他生平所作的刻纸窗花,很多是精彩的,特别是彩色古装人物的刻纸,为群众所欢迎,流传很广。他的作品大部分都能做到姿态生动、色彩鲜明、构图完整。不仅成为当地民间刻纸艺术中最突出的部分,而对于全国的民间装饰美术来说也是值得我们推荐的。

  ———陈叔亮

  ○在南张庄村里我见到了王老赏,这位老人很朴实,一身庄稼汉的穿着打扮,头戴毡帽,外罩带大襟的粗布上衣。老人额上的抬头纹特别深,一双手布满了老茧,这些都是积年累月从事艰辛的窗花艺术创作留下的痕迹。王老赏的风格就是蔚县窗花的风格,蔚县窗花的风格也就是王老赏的风格。

  ———佟坡

  ○王老赏的作品写实,韵律感很强,通气,能呼应起来,达到“笔”不到意到的地步。王老赏最厉害的地方是他的结构线没有多余的地方,非常清楚、简洁,体现出一种协调美,韵律感,这是他高妙的地方。

  ———张道一

  ○我喜欢王老赏刻刀下的那些活灵灵的戏曲人物。那种朴拙中的灵动,还有古雅中的乡土味。王老赏是较早地登堂入室的一位民间艺人。尽管蔚县剪纸发轫于清代末叶,但王老赏使那一方水土生出的剪纸艺术,受到世人的倾慕。

  ———冯骥才

  ○农民剪纸艺人王老赏给蔚县剪纸的形成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他一生创作了二百多套戏曲人物以及数不尽的花鸟、禽兽、鱼虫剪纸,以点染的最为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王老赏的创造性为蔚县剪纸点染窗花的发展提高打下了基础。

  ———仉凤皋

  ○蔚县民间艺人王老赏独创的宣纸镂刻染色的戏剧人物个性鲜明,色彩华贵,造型严整。王老赏是公认的剪纸大师。

  ———靳之林

  ○河北蔚县五十年代出了个王老赏,一时成为河北剪纸的代表人物。他具有将一般画稿转换成剪、刻纸语言能力,并完善了传统刻纸及染色的技法,使之成为可脱离民俗背景而独立欣赏的工艺品。

  ———吕胜中

  ○蔚县戏曲剪纸的高度成就是群众聪明智慧的结晶,特别得益于王老赏的卓越创作。王老赏对待艺术的态度是严谨而执著的。王老赏及其作品作为那一时期的典范,给我们留下了一宗宝贵的遗产。

  ———薄松年

  (谢岩整理)

  记忆中的王老赏       点染《牡丹》喜不自禁    

  老冠是王老赏的干女儿。1948年3月,老冠一家搬到老赏的院子住,与王老赏相处了三年的时光。

  这三年,老冠见证了外地文艺工作者前来拜访王老赏,古塞和佟坡为王老赏和老赏婆画像的过程,见证了老赏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剪纸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这时的王老赏已过了创作的盛年,刀工心有余力不足了,他便在点彩染色上下功夫。有一天,王老赏染成一朵牡丹后,喜滋滋地拿了跑到她跟前让她看。这幅流艳欲滴的《牡丹》老冠很欣赏,王老赏自己也流露出满意的神情。

  “谁能像他那样下功夫!”周孝与老赏是近邻,曾在老赏家院学习窗花染色。周孝在王家帮忙了三个冬天,这也为他提供了一次近观王老赏的机会。

  王老赏年轻的时候,是又做农活儿又做窗花。上了年纪后,他就把整个精力和全部心思全用在窗花事业上,即使大年正月里他得空也要做他的窗花。有的人做窗花图热闹,兴趣来了就做一阵子。王老赏则对窗花艺术“以心相许”,把窗花艺术当作一生的事业,从未间断,让周孝感慨不已。

  (张怀远)

  神刀雕风雷妙笔染彩云       追忆蔚县剪纸艺术大师王老赏   

   

  张怀远

  2010年,是蔚县剪纸界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蔚县剪纸艺术大师王老赏诞辰120周年。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王老赏在中国文化界已经名满天下。近年出版的几部中国剪纸史,对王老赏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史论专家王树村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把王老赏列为全国七个“各创一格的剪纸能手”的第一位。

  王老赏(1890~1951)蔚县南张庄人。因祖父和父亲去世早,家境贫寒,他从七八岁就开始学习点染窗花,十二三岁学习刻制窗花,到二十岁左右就成为一名出色的窗花艺人。

  王老赏是农人,一生未脱离农业。他又是剪纸艺术家,因为剪纸是他的业余爱好。由于家贫,他常常头戴一顶白毡帽,身穿草灰色大襟袄,下身是传统大裆裤,脚蹬一双白毛毡鞋。老赏爱喝茶,老赏爱看戏,再有时间,老赏便是看书,《三国》、《西游》、《封神》之类。老赏不玩牌,常常一个人钻在家里刻窗花,倾心着力于剪纸艺术。

  王老赏生活的年代是蔚县剪纸由草创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在近五十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创作和制作了大量窗花。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刺绣花样、单色窗花、彩色花卉窗花、戏曲人物窗花等等。在他几十年的剪纸创作生涯中,他对于蔚县剪纸的造型体系、刀法语言体系、色彩语言体系等做出了自己的创新,创造了新的刀刻剪纸造型语言体系。

  在当时,蔚县的剪纸艺人已经形成一个有创造力的群体时,作为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剪纸艺人,王老赏因其刀刻之后又加以点染,遂在刀法语言体系之外又创造了一套色彩语言体系,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了蔚县剪纸独立于其他剪纸艺术品派的独特风格,为世间增添了一门新的剪纸艺术,被誉为蔚县剪纸艺术开宗立派的人物。

  王老赏是蔚县剪纸界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是蔚县剪纸艺术空前的集大成者。他在刺绣花样艺人使用的刻刀的基础上,通过打胚、锉型、开刃、淬火、细磨等一系列程序,创制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刀”;他把自己的七彩的心血合着自己的七情慷慨地泼洒出去,化作窗花上抢眼撄心的色彩,在锣鼓齐鸣的激昂情调中,让人们感受到荡气回肠的艺术灵气潮水的冲刷。

  中国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上,王老赏和一代剪纸艺人以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成果,做出变革意义的贡献,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王老赏诞辰120周年的日子,我们深情回顾王老赏对于蔚县剪纸艺术所做出的贡献,内心充满了敬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把蔚县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应该是对王老赏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