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会称霸科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9:49:43
为什么中国不会称霸科技

(Ray Kwong我的一个朋友)在福布斯中国发文题为“中国将统治科技的五个理由”,我实在是不能苟同,即便是部分。

Ray的文章分析过于草率也不大准确的。我下面列出Ray的五个理由(粗体显示),然后是我的分析。

1. 中国的领导层理解工程技术。在中国,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9个常委中有8个具有工程学位,一个具有地质学学位。而在美国,15个内阁成员,6个具备法律学位。只有一个内阁成员有一个硬科学学位——能源部长史蒂芬朱,他得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一个物理学博士学位。奥巴马总统和副总统拜登都是法律学位。

那又如何?治国就是治国,没有证据可以表明,那些能够设计更好电视的人管理国家也比其他人管理国家更好。卡特(至少在布什之前就他),无可争议是自胡佛以来最差劲的美国总统,他(我认为)只是一个工程师。而美国内阁成员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的技术走向起过决定性的影响?硅谷在技术方面一直引领世界,而其管理层的并非工程师组成,为什么不继续这样呢?

2. 中国的领导试图在创新超越美国,中国政治领导层以科技创新为领导目标,包括从超级计算机到纳米技术。这方面的一个亮点是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投资。

同样的,那又怎样?美国的领导也要创新超过中国,而且也以创新技术为领导目标。更实质性的说,这一分析错误在于假设了政府最终获得了创新,只是事实并非如此。

3. 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人才储备是巨大的。在中国,技术劳动力资源是如此之大,总部位于上海的离岸外包公司博朗可以使用智商测试筛选应聘人员,是以140分作为中国新的计算机科学毕业生的门槛分。不超过1%的人口达到这个分数。而博朗已开始雇用美国工人,但只有125分作为筛选门槛。要注意的一个数据:2005年,美国工程学位授予是13.75万,而根据去年的劳动力研究,在中国则是351500。

这完全是瞎扯淡。毫无科学根据的扯蛋。这个论点是很不可信, 我看不出个头绪来,但我们继续看。
中国之于美国,有4倍的人口,所以正常的情况下中国也应该有美国4倍智商在140以上的人数。
难道你真的持有这样的观点:中国人比其他人更具备优良基因?天哪,这听起来更像种族主义论调。
如果我们假设中国智商过140的人群比例跟美国一样,我绝对希望对这些人对技术工作感兴趣的比例要比美国更高。我这样期望,是由于中国在发展经济。在美国(生活水平比中国高这么多),那些智商超过140人的会有相比中国更多的选择机会。
Ray的分析深信不疑地(错误地)将智商作为个人对于技术的价值的唯一而完善的决定因素。我在软件,游戏和工程公司工作多年,深知方法途径比纯智商更有助于业务。这些企业除了纯粹的技术, 运作还依赖于创新,管理,营销,财务等。坦率地说,任何一家公司的招聘基于纯粹的智商测试,我都十分怀疑。智商和想象力之间有相关性吗?
工程学位人数远远没有学位质量重要,而在质量方面,美国仍然保持着一个巨大的差距。Ray,你不熟悉杜克报告还是你只是选择性的忽略以支持你自己的观点?

4. 美国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很失败。对美国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失败评估是由美国参议员凯贝利哈钦森在5月参议院听证会上作出的,她将德克萨斯州的学生跟中国学生的表现比较之后得出此结论。

哇,如果是政治家说的,那就一定是真的!而更严重的是,如果美国教育这么不好,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金钱挖空心思的把他们的孩子送来美国学校?(甚至是连微软某区前CEO都曾飘洋过海饥不择食的来拿野鸡大学文凭?——译者)

5. 中国不断获得美国的技术,在方方面面。 2008年,索尼公司关闭了宾夕法尼亚州威斯特摩兰的工厂,这工厂被称作是美国最后一个电视制造工厂。他们转移生产工作,在墨西哥组装,但电视的电子元件,绝大部分是在亚洲生产。 (比如,戴尔每年有250亿美元零部件来自中国)。如果说美国正在失去电视制造业就等于必定落后于最新技术,那么我猜这说法就是确是板上钉钉的事。

我不是说中国的技术没有前进,我也不能保证中国不会有一天超过美国。不过,我是说,Ray这样的观点,跟60年代和苏联的对比以及80年代跟日本的对比没什么两样,而那个时候在技术领域,而这两个国家并非什么都是。

最后,如果我不得不选择一个可能的国家领导自现在起10年,20年,30年甚至50年内的技术,我会乐于选择这样的国家——在文化和人口结构上接受多元化 (我尽可能的用最纯粹资本主义最少矫饰的措辞),而在理念上超越政府,这样法令创新才会开始发生。

What me worry?
有啥好担心的?(布什名言)

What do you think?
你的想法呢?

更新:刚刚发现一个在ChinaBizGov由GE Anderson 撰写的出色文章,题为“美国堕落,中国崛起?”,也是找Ray的茬,安德森描述Ray的结论为“透支方式”,而且显然他着重于Ray的数量高于质量的问题:

”这更多的是一个质量与数量问题。我花了两年时间在中国大学任教,我还继续与那里的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虽然中国确实在数学和科学通过高校提高了水平(平均水平的中学生都可以描绘出非制导导弹的轨迹),但却没有为创新而培养这种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那些攻读工程学位的中国工程师,也没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热情。这并不妨碍我的想法:美国学生相对少数选择科学技术,但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是因为热爱他们的选择,并且他们最终用自己的方法来到了硅谷,奥斯汀,德州或其他类似的人才济济的地方。这就是创新的来源。“

Anderson does throw Ray the proverbial bone, however, by noting that his article “may have been intended somewhat as hyperbole to shock our leaders into action.”

Yeah sure. Whatever. I guess I do hope that was Ray’s intention all along as this same sort of off-the-cuff fear mongering arguably did help drive the United States to beat the Russians to the moon.
不过,安德森还给Ray个台阶,他文章指出,“有可能已经敲醒了我们的领导人是时候采取某些行动。”

是的,肯定。不管如何,我想我很希望这是Ray的意图,就像过去那种临时的恐惧散播最后无疑地帮助推动美国,在月球上(登月计划)击败俄罗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