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资讯股评- GDP世界第四 为何咱钱包如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2:11
时近年终,捷报频传:“下周或者将是中国成为全球第四经济大国的日子”,因为国家统计局将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情况,修订去年GDP的数据,预计调整后的中国GDP数据将增加20%—30%,"中国GDP今年将一举超过意大利、英国和法国" 。真是形势喜人呐,这样的大步跨越让人想不高兴都不行。只是有一个问题让我的喜悦打了点折扣:GDP连跨三个台阶,但我们的钱包却依然如故。依然要为教育、医疗、住房等等问题犯愁,钱呢?钱都哪去了?
翻了经济统计的资料后,更加深了我的困惑:中国从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间,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但现在我们的工资水平却不到日本的5%,而且物价水平还有赶超日本的趋势;日本在1955年到1978年的18年间,GDP的年均增长率也超过了9%,但工资水平却赶上了发达国家,草根民众都分享到了GDP增长的实惠,差别出在什么地方呢?我又浏览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发现中国频频在海外有大手笔采购的动作:买大型客机、买高速列车、买国防装备等等,一出手就是数百亿美金。这些东西都是国计民生之必须,自己又造不了,只好到海外去买。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钱都花到这儿了。考虑到地球上能卖这些东西的就那么几家,所以价格一定是垄断的而不是市场的,因此估计还有一部分是冤枉钱。
看来,GDP和我们的钱包之间不能发生一一对应的关系,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重工业体系太弱了。重工业体系所能生产的技术装备、机电产品、和大型客机、高速列车等高档产品,都是高附加值的,而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的产品如玩具、牛仔裤等都是低附加值的。我们靠生产这些东西赚一点钱用来交换人家的重工业装备,当然留不住钱了。这就是我们的GDP在高速增长,但国民所得却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主要原因。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是:在1970年代,虽然中国的GDP增长不快,但当时中国的工资水平却相当于同期日本的10%,而且福利比日本更完善,物价水平也很低。可见重视不重视重工业,从民生的角度来看,也是大不相同的。
此外,重工业的水平也牵涉到国家能力和安全。打个比方吧,重工业相当于一个现代国家的心脏,而GDP不过是脂肪,一个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心脏,脂肪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中国的重工业不景气,和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盲目推崇"比较优势",导致我们在重工业方面自废武功是有很大关系的。最近有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委屈地说,不是他们误导了中国的经济改革。我们看看今日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在每天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之后,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时再摸摸瘪瘪的钱袋,你觉得冤枉了他们了吗?
伟大的德国政治经济学家李斯特曾经说:“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到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个人如此,拿整个国家来说,更加是如此。”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什么是财富的原因呢?那就是高度发达的重工业,就是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就是自主的民族品牌——中央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希望我们每个人,即便是仅仅看在自己钱包的份上,也要尽快地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