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经验:妙用《易经》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2:16:16

汶川经验:妙用《易经》智慧 

已有 138 次阅读   2010-05-12 16:52       今天是5月12日,想起两年前的汶川,一场噩梦:数千万间房屋倒塌坏损,6.9万人不幸遇难,到处是断裂的道路、桥梁,经济损失高达2万多亿元。
      在生命救援结束之后,处处是帐篷、板房,生活在最低的保障线上,那些无家可归的群众要问:我们何时才有房子住?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进学校读书?我们的企业什么时候才会恢复生产?我们的心灵何时才得以平静?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今天不敢说全解决了,也解决了大半。有位记者写道:“去年秋季,重建的2960所中小学校三分之二已竣工,一多半中小学生已经回到新学校上课。今年元旦前,需要重建住房的120多万户农民99.8%已入住新房。截至去年底,四川灾区纳入国家重建整体规划的项目已开工27000多个,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已竣工;完成投资5500多亿元,超过概算投资的六成;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25万套,六成以上已竣工。灾区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部恢复生产,一些企业产值超过了震前水平。”

受灾的汶川县水磨镇

      在欲火中重生的汶川,建设速度让人震撼,目前已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不禁要问,为何如此神速?有人说批评中国人做事的速度太慢,也有人说中国人做事速度很快,那些猜测揣度,都不如汶川的实际经验。譬如中国修一条铁路只需半年,上级说修,立即动工;美国可能要三年,需要反复讨论取证,论证修它的理由就花费两年半。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废墟上对灾区对全国也是对全世界庄严宣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的信心百倍,速度能不快吗?
      《周易•系辞上》上说,“开物成务,以冒天下之道。”把人造物称为开物,其后,有《天工开物》就借用此语;“成务”是指事物开创后能为人所用,为人所成事立业,而且符合规律(冒天下之道)。汶川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快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了当地的文化、地质等特征,因地制宜,利材而建。他们意识到灾后重建仅靠一个标准是不行的,因为各个地方的差距很大,仅气候差距就令人头疼。怎样根据气候、地理的条件,考虑当地的基础发展和文化建设,开发出适合当地人人民需要的人居环境,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水磨镇的规划图

      在汶川受灾严重的水磨古镇,今天已恢复了原来的古色古香,曾经的大夫第、万年台、字库等历史遗存建筑焕然一新,与新建景点建筑春风阁、白塔、水磨亭,与灾区安置工程相结合,复兴老街的历史风貌,打造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古镇老街。把千年古镇变成了四川的“丽江”,一座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这是典型的“开物”理念,成功地运用于现代社会。
      水磨古镇有了商业街,自然有了消费的人群。该镇人口已达1.1万,今后将达到3万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生意日益兴隆。就一所阿坝师专,占地面积1100亩,在原来基础上多出了3倍,开学时在校师生人数竟达10000人。眼见这繁荣兴盛的景象,有人说古镇人们幸福的生活至少提前了20年。这些正是《易经》所讲的“成务”,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成功案例已在眼前。
      《易经》上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这是关于制造这些物质目的的回答。人造物或许是那些建筑设计和人民生活日用,无论是物质的各种器具,还是非物质的羌族图形符号,都出于一定需要和一定目的性。当你看到水磨古镇和很多重建区的成绩时,它已印证这个问答。

 今天水磨古镇

      汶川的经验,再让我们反观《易经》的思想。《易经》上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让“百姓日用”不知物质匮乏,充分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即“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备物致用”以利天下的造物观念,从帐篷、板房到今天楼房庭院、街道社区,处处是劳动者的智慧。在水磨古镇上,我们见到了“变与不变”的易学理念,有不断创新的洋楼和不变的羌西文化,古镇并不是昨日的老街,虽融入了新的血液,依然流淌在原来的管道里。让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变,一天一天的生活,乐而忘忧,使民宜之。

 

分享 举报
投稿到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