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先生,您幸福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5:36

  任志强先生再次万言书,评说“80年幸福指数”。还是老习惯,我把6页的文章打印出来,认真阅读。数次为任总的直率言论拍案叫好,但是读完之后,我却陷入了深思。除了任总之外,我还和中青报总编陈一川(和任志强同一年代)交流过同类问题,我发现很多跨时代的长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见证了新中国之后的两个时代,切身感受到毛时代人民日常物质生活资料的溃乏,并且亲自参与了邓小平先生设计的改革开放,成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受益者,对改革开放发自内心的拥护,对于改革开放中一些不合理现象,也是为了保护改革开放成果而进行善意批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并不认可给任总贴上“人民公敌”的标签,只能说“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的性格”。正如某国家领导人所说的一样,“一代人做一代的事”。

 

  但任总此文关于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对比,也有很多偏颇之处。

  前30年,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有丰富的精神财富(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而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到底是谁更幸福?);

  前30年,既使没有幸福感,但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是最大的幸福感);

  前30年,即使没有效率,但有公平;

  前30年,即使没有个人效率,但有国家效率(否则无法解释“两弹一星”)

  再者,80后幸福指数下降,并不是政策预期造成的,没有一个年轻人会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国家的承诺之上。是否幸福来自于当时的比较感受,当然不是和过去的比较,“上一代人的不幸福,并不能成为80后幸福的理由”,这种比较更多的来自于同一时段内的横向比较,比如与朝鲜比,中国人就有很强的优越感和幸福感;与西方发达民主国家相比,中国人就有很强的自悲感和挫折感。在信息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透明”,这或许是80后幸福感下降的根本原因。

  另外,80后并不害怕竞争,否则就不会拼命挤进大城市且不想离开,我认为80后害怕的是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不甘于输在“起跑线”上。而80后的抱怨主要推动建立公平的环境,这恰恰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必须建立起的游戏规则,而通过合理抱怨来促进制度建设比任何其它方法都要好。

  总之,历史不要急于评价,当代人是无法正确评价,下一代也是无法公正评价,至少要等到下下代(比如现在的明史热…),所以作为见证人的任总对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评述,必然会受到个人意识形态的局限,而失去完全的公平。

  所以,任总也自嘲是“最中国应该揍的3个人之一”,那么,任总幸福吗?

  后记:我想到新买的一本书“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讲述孩子的人格和习惯要靠父母去培育,特别是要言传身教(而不是说教)。如果把任总那一代人看作父母的话,80后可以看作孩子,那么长者应更多的身教,而不是说教,而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和代沟。记得有一位网友说:你们老人总是说你们那个年代怎么样、怎么样?你知道我们这个年代怎么样、怎么样吗?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去思考,也建议任总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