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36:08
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3期 作者:杨志、盛普
[摘要]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转型逐渐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但单纯技术手段无法达到减排目标,还需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引领资本向低碳行业配置,碳交易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机制。国际主流商业银行早已深入到碳交易的各个环节,控制碳金融市场定价权,而中国商业银行在该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极可能面临丢失石油定价权的前车之鉴。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把握市场机遇,不断完善自身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参与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提高自身参与碳金融市场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碳金融衍生产品,逐步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支持体系,不断增强国内金融机构在国际碳市场领域的话语权。
[关键词] 低碳经济;碳交易;商业银行
一、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其本质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单位、家庭、个人的生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
低碳经济最终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但在目前,大部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成本高昂,远远低于市场追逐的基本回报率。在技术商业化尚不成熟,而减排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一方面除了政府采用传统的财税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要采用市场化的机制来引导私人资本投向低碳行业,这正在成为各国极为重视的手段,而碳交易就是其主要方式之一。碳交易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低碳经济必须要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从国际金融的角度看,需大力推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正是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交易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连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是必然选择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只需进行自主的减排行动,故中国并不需要承担具体的减排义务。但中国政府始终把减排视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不仅把减排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更为减排行动制订了综合性的措施与方法。在战略层面,党中央不仅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而且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系统工作之中,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等的高度,把应对气候问题纳入到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总体战略之中。在以上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制定了相关政策,不仅在国内实施了具体可行的减排措施,还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当中,将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并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当前,中国正通过各种努力向低碳经济迈进,但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在论及低碳发展战略时,不能忽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还很薄弱。中国资源消耗强度大,低碳产业占比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碳减排技术;在碳交易市场,中国所占份额很小,没有碳交易定价权,在碳交易整个链条中处于末端,在碳交易市场金融衍生品环节更是缺乏。在未来全球碳市场中,中国很可能面临着在国际石油市场丧失定价权的前车之鉴,由于没有碳市场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中国的核证减排量的价格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的买家人为压低,又由于没有自己的碳交易体系,无法获得相应的定价权,而没有相应的碳市场规则和制度,就无法建立自己的碳市场。因此,一定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从长期来看,中国是否发展碳交易是一个争夺未来新型碳金融市场话语权的战略问题。碳交易本身就是金融运作,它是对排放权额度的一个转化,排放权是一个产权交易,本质上它属于虚拟交易,但其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引领实体交易,是实体经济的方向标。中国必须认识到在未来低碳经济战略中,建立碳市场的重要性,只有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设计合理的碳交易机制,才能引导低碳经济从政策扶持走向市场驱动。[1]
应该注意到,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顺应经济增长方式从“高碳”向“低碳”转型,逐步构建低碳社会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出现了新的动向和趋势,而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金融机构也不断融入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呈现快速繁荣,投融资途径日益增加,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中最主要、最典型的经营实体,为寻求发展,突破原有专业化分工,业务多样性和复杂性都在提高,其职能和业务功能也在发生演变,影响力也更为广泛,国内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面对中国构建有中国特色低碳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要求,商业银行尤其应迅速调整发展战略,把对经济、环境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追求纳入自身发展目标,进行金融创新,营造更强、更具弹性的金融市场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断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结构的内在转变。
三、 中国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机遇
1.气候变化风险成为商业银行自身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外部力量。气候变化及其主要诱因之一环境问题带给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与此相关的气候变化信贷风险、环境信贷风险、环境法律风险。[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企业受此影响日益加剧,气候变化信贷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剧增,甚至可能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巨额财产损失,从而最终造成银行贷款无法正常收回。环境信贷风险是指环境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偿还贷款的能力,或是使得企业在银行的抵押资产价值受到削弱,甚至可能使银行受到因企业环境问题而带给自身的连带责任,从而损害到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例如,山东省一家造纸企业由于污染严重,被勒令投入1.1亿元的巨额资金治污,导致该企业的现金流入为负,根本不可能按期偿还当地银行的贷款。[3]环境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因违犯政府的环境法规被关停或处罚,从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以上三类风险都会直接或间接的给商业银行的资产带来损害,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当前世界,在中国可能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的政策背景下,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求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商业银行无疑应重视此类风险,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落后企业的信贷风险予以足够的警惕。事实上,中国主要的四大国有银行才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革,除了在体制上进行改造外,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和流程改革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风险控制体系才初步建立,距离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严密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还很远,气候与环境信贷风险无疑是完善自身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契机。
2.低碳经济大大激活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及不断调整能源结构等。必须注意的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碳排放主要还是来自于一次性能源的使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着力提高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效率。事实上,当前已经有许多可供选择的低碳技术,如煤炭液化、煤和天然气的净化燃烧、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但由于技术成本过高,企业缺乏技术推广的动力,虽然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减排,但单纯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却无法达到减排目标,因此,政府需要一方面通过财税、金融等手段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及利用,促进低碳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利用市场化机制来引导私人资本投向低碳行业,如碳交易机制。在该过程中,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被激活。
(1)充分利用低碳行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金融需求。在2009年11月25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了做出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外,还要求,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可以预见,在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中,会产生对商业银行产品及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投资低碳行业,会增加自身新的赢利增长点。低碳行业表现良好的例子有,从2002年7月到2007年7月,新能源环球创新指数(NEX)的表现,一直好于环球股票指数。摩根士丹利欧洲指数上升幅度大约为140%,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上升幅度不足100%,而新能源环球创新指数(NEX)上升幅度约为270%。[4]事实上,通过信贷投向逐渐向符合低碳要求的领域和行业倾斜,符合中国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和长期转变经济方式的双重目标的有机结合,还能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在当前金融危机阴霾尚未完全散去的背景下更具实际意义。
(2)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构建,占领低碳领域制高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多个场所表示,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探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事实上,中国正在探索性构建自己的碳市场,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相继成立便是迈出的重要一步。众所周知,银行属于间接融资,证券市场属于直接融资,商业银行通常更乐意将资金给与产业度过孵化期、进入成熟期的企业或项目,目前三大交易所可被视为政策扶持,在中国发挥着碳交易布道者的作用,但一旦市场成熟,众多商业银行必将激励竞争,握住市场机会。
(3)适时推出与低碳相关的金融产品。目前,国际主流商业银行已经成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已经渗透到该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除了为项目开发提供贷款、担保和中介服务,还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并且开发了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或者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金融投资工具。正是由于商业银行的积极介入,使得金融产品创新成为了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大致概括起来,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所交易的衍生产品,除了最基本的排放权远期和期货交易外,还包括应收碳排放的货币化、碳排放权交付保证、套利交易工具以及与排放权挂钩的债券等。[5]
在过去几年中,国内一些银行也尝试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2007年8月,中国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挂钩的具体对象是欧洲气候交易所上市的“欧盟第二承诺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期权期货合约(2008年12月合约)”。该产品与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的价格挂钩,但并不直接投资于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同月,中国银行推出挂钩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基金。未来,中国商业银行应继续研究开发环境与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创新,如:倾向于低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环境产业投资基金、碳金融市场的对冲基金、社会保障型基金长期投资的环境金融产品选择、挂钩巨灾债券市场的基金、碳信用卡等。
(4)通过自身“碳中性”实践不断进行管理体系创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是当前全球主流银行的主要依据,银行依此建立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碳中性”要求嵌入到各组织机构和各业务条线的政策、程序和流程中,系统化的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使“碳中性”落实到银行日常运营过程中。如:荷银集团,通过节能、削减纸张消耗量、建立视频电视电话系统减少差旅活动等,在总运营收入从2004年的1628.6亿欧元增加到2006年的2265.8亿欧元(增加39.13%)的同时,日常运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仅从2004年的406834吨上升到2006年的414720吨(上升了1.94%)[6]。中国商业银行规模庞大,以五大国有银行为例,员工总数达近百万人,机构遍布全国,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惊人的,随着低碳社会的到来,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并且切实通过“碳中性”实践降低排放,不断提高资金营运水平,推动自身管理体系创新。
四、 中国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广泛而深入的介入碳金融业务,或者说,即便介入,也是较为单一的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究其原因,中国商业银行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还面临着以下挑战。
1. 自身对于对低碳经济认识不足。虽然低碳经济的概念早已不再陌生,而且英国实行向低碳经济转变的实例也提供了很好的佐证,但中国商业银行对于低碳经济和碳交易的认识还不够,尤其是对于技术、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还缺乏清晰的认识。目前,国际主流商业银行早已深入到碳交易的各个环节,以至于国内的CDM项目中介市场也几乎被国际金融机构垄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商业银行在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主要盈利一方面来自于息差,其余则主要通过中间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来获利。
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对于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由于占据绝对主体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也才起步不久,尽管中国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重要的新兴力量,但在公司治理、营运水平、风险控制以及流程管理等诸多方面还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投资理念都亟待完善。此外,更重要的一点,中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控制的影子,管理及决策成本较高,对于新兴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
2. 缺乏低碳领域的专业机构及人才。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缺乏针对低碳领域的专业机构,在商业银行内部,应该充分重视中国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机会,在内部机构设置上成立专门机构以处理此类业务,甚至有必要成立大事业部制的机构,使其在经营和核算上有更大的自主权,积极开拓低碳领域的金融市场,并逐步参与到国际金融合作,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市场经验,培养自己的碳金融人才,在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获取更多话语权。
中国商业银行流程银行改革正逐步推进,但由传统的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不仅仅是在组织架构上实现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业务流程层面进行重构,按照前中后台进行划分,一改过去部门银行林立的态势。流程转型后,前台部门将重点负责市场及客户营销,中台部门提供风险、合规及产品评价等,后台部门负责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收益分析等方面的支持。
针对低碳领域而言,商业银行前台的投资银行部、信贷管理部门、电子银行部门以及金融市场部门等应该着力进行低碳投资、低碳信贷、低碳信用卡、碳交易市场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开发,如有必要可成立低碳事业部门对以上统筹管理;商业银行中台的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等部门应针对前台业务变化,完善自身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后台运营管理等部门则需要在账务核算、资金清算、收益分析等方面为碳金融业务开展提供保障。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前台部门要求对碳金融的本质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中国商业银行无疑在该方面有着巨大的金融人才缺口。
3.缺乏法律环境及激励机制的支持。从法律环境层面而言,欧盟颁布了《欧盟排放交易指令》和《链接指令》,从而构成了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法律基础,并且搭建了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与京都机制和其他国家排放交易的桥梁;而国内还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使得中国构建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存在法律缺失,也使得金融机构尤其商业银行缺乏向碳交易市场要素各方提供金融支持的动力。
从激励机制层面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制度层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推动碳金融理念的建立,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应综合考虑金融方面的多方因素,不局限在现有金融体系内制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标准,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与社会效益,应通过政策手段激励商业银行提高自身低碳意识,增强捕捉低碳经济下商机的能力,鼓励商业银行适时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碳金融产品,最终实现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统一。
五、 小结
在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共识的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转型逐渐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中国不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下一阶段减排的庄严承诺,而且在用实际行动来探寻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在向低碳转型过程中,单纯技术手段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还需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来引领资本向低碳行业配置,最终通过技术更新利用实现碳减排,碳交易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机制。由此,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由碳交易引发的一系列碳金融活动中便存在较大的商机。
国际主流商业银行早已深入到碳交易的各个环节,控制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定价权,而中国商业银行在该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极可能面临丢失类似石油定价权的前车之鉴,由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冷静应对各种挑战,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积极参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创建,提高自身参与碳金融市场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碳金融衍生产品,逐步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支持体系,提高国内金融机构在国际碳市场领域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王卉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3]刘胜利:《环境问题与商业银行的业务运作》,2004年10月17日毕业于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工业环境经济学院的硕士论文。
[4]刘秀德:“环保新能源基金前景看好”,《中国证券报》2007年10月28日。
[5]世界银行编,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译.:《世界碳市场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北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第310-400页。
[6]杨志、郭兆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中国的对策》,《中国经济报告》2009年第7期。
[作者简介] 杨志(1952- ),女,天津人,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盛普,男,河南濮阳人,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