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佛不要急着找法门,不要急着拜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5:23
初学佛不要急着找法门,不要急着拜师,因为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择法眼。刚开始多看历代祖师的概论和净空法师的开示,净空老法师针对在家居士的方便开示较多,有些人听不懂,错解其义,就诽谤老法师,真是罪过。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佛说的究竞义、第一义谛,应该进一步看慧律法师、大安法师、宣化上人、永明延寿禅师、印光法师等高僧大德的开示,多看古德的开示,以古德为师最保险。在修学路上,具备一定的正知正见后,有一定的辩别能力和择法眼,才适合拜师求法门参学等,师缘不好的同修,为了避勉新的烦恼,可直接以阿弥陀佛为老师,信愿持名,修念佛法门,也最保险,最妥稳可靠。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即然是真理,必须放之四海而皆准。要符合四个条件,第一普遍如此,第二本来如此,第三必然如此,第四永恒如此。而印证佛法是否符合这四个条件的依据,就是三法印,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分辨正法与外道的区别。三法印也是与印度婆罗门教的主要区别。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后来发展为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世界万物每时每刻都在生生灭灭中。宇宙的成住坏空,天道四季交替,人道的生老病死,无不是在生生灭灭之中。体现了周易中的阴阳循环往复,此消彼长的规律。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和无为的诸法中,根本没有我的实体存在。所谓的我,只是四大五蕴暂时的因缘聚合,招感来这样的一个人身。
涅槃寂静:是说涅盘的境界,灭了烦恼障和所知障二种惑障,了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获得究竞的安乐,故涅盘是寂静的,不生不灭的。
涅槃分四种:
1:自性清静涅槃,人人具足,一切众生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无有分别。个个本有的清净自性,不生不灭的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没有一点差别和不同的地方,这叫做自性的清静涅槃。
2:有余依涅槃,我们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虽然已经断了见思烦恼的束缚,但是色身的束缚,仍然存在。因为还有这个身体的躯壳存在,作分段生死的依靠,这就是有余依涅槃。
3:无余依涅槃。我们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把见思二种烦恼断尽。无因不会感果,这个余依束缚的身体,当然也是要消灭掉。我们的色身,本来就是众苦的根本,身体没有了还有谁来受苦?二乘圣人能够灰身泯智,灭色归空。这是罗汉、辟支佛二乘圣人所证的涅槃,叫做无余依涅槃。
4:无住处涅槃。我们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悲智双运,断尘沙烦恼,破无明。又不住于不生不灭的清净涅槃,另一方面大悲大愿大智大行渡化众生,上求下化。这是佛菩萨所证的涅槃,称为无住处涅槃。
一切皆苦:就人道来说,有人生八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三界总括来说,就是苦苦、坏苦、行苦,是对三界六道轮回的深刻认识。有了苦谛的认识,才会产生厌离心,修炼佛法,用灭谛去消灭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就是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苦因不再生起。以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守五戒,修持十善为基础,以上求下化为本怀。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向圣位道谛迈进,不再堕生死轮回的苦海。
三法印是大小乘修行者的指路航标,在修行的道路上,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具体细节上是否如理如法,则有八正道为依据。
正见:正当的见解、知见。认清宇宙万事万物的真实相,本来面目。如:认识一切
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彻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宇宙人生的真象。
正思惟:正确的思维,彻底认识事物的真象,一切皆缘起法,缘生法。缘起缘灭,缘起性空,以正见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能实现自己的正欲,正当的欲望,所以称为正思维。
正语:一切语言都必须不离一切善法,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修四无碍辩才。
正业:除去身上一切不正当的动作行为,常行清净的身业。不因爱恨情仇而生烦恼,起行为上的肢体冲突,不偷盗、不邪淫等,常保持行为上的清净,远离是非旋涡之地,尊守佛陀的教诲和戒律。
正命:远离一切不正当的生活、营生,不杀生,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只做利人利己的职业,如,教师、医生、高尚的服务行业等,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如果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做杀生的职业、生意。拿一些经营所得的利润出来供养三宝,助印经书等。自己可常受持地藏经、念佛,忏悔求消罪业。
正勤:契机契理的运用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法门,每日勇猛精进前行,不懈怠,向一切圣人学习,以往生或成佛为目标。
正念:保持正确的思想,欲望和念头,时时不忘众生,不忘三宝,不忘报佛恩,父母恩,等四重恩。不起任何邪恶念头,随时观照,看住自己的念头,邪念一起,就用般若智慧观照或佛号将其代替。
正定:契机契理的运用正确的方法修炼定力、或禅定,将心念止于正念,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正念正定现前,不被烦恼所左右。修定力的方法很多,法无定法。上上根根基的人适合参禅打座,顿悟禅。上根基的人适合参话头,渐修禅。中根基的人可以读经或是念佛,下根基的人要老实念佛。念佛号可修定力,定力足得念佛三昧,而念佛包括了戒定慧三学。
初学佛子,在依止善知识方面,一定要严格尊守四依念处。当年祖佛涅槃之前,悲悯后世众生,特意交待要“以戒为师,以四依念处为住”。即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
观身不净:我们的身体,是四大五蕴的因缘假合而成,终归要破坏、消亡的。体内也很脏,九窍常流,流的都是污垢之物,所以我们天天要洗澡。年纪稍大,就头昏眼花,疾病缠身。体内零部件消耗,磨损怠尽,走向死亡。
观心无常:心念念无常,念念迁流。凡夫的心是妄想、分别、执着,时时刻刻处于颠倒的壮态,与清净寂灭的自性相背而弛。
观受是苦:受是感受,一切感受都是苦的,是虚妄不真的,总括来说就是苦苦、坏苦、行苦。痛苦和烦恼人们容易理解和感受。可是快乐与幸福也是苦的,都是短暂而抓不住、留不住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阴阳相抱,祸福相倚。不要以为享受是快乐,其实享受是不好的,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宁可受苦,早点把债还完。如果享福过了头,就会乐尽苦来,过惯了贵族生活,是很难过贫穷日子的。
观法无我:我们的身体,是四大五蕴的因缘聚合而成。因为有个假我在,分别、妄想、执着,狂心不息。我慢、我见、我执猛烈的去追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破除我执,无四相,凡所有象,皆是虚妄。诸法缘生,了不可得,皆无自性。观法无我,万法皆空。
世尊涅槃时,教给众弟子四依法,只要后世四众弟子,严格尊守四依法,即为正法住世,与佛陀在世没有两样。现今未法时期,魔强法弱,魔多佛少,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我们怎么来辩别呢?得严格按佛陀的遗教,用四依法来作参照,才不会在修行路上迷失,误入魔道。
依法不依人:正法时期戒律成就,象法时期禅定成就,未法时期净土成就。现在是标准的五浊恶世,杀盗淫层出不穷的未法时期,众生根性低劣至极,贪嗔痴无限放大,定力严重不足,很容易被邪师所诱惑。一不小心,就入了魔道,成为魔子魔孙。佛法是真理,是自然法则,不需要遮遮掩掩,如果不是纯密宗的上师,在传法时候故造神秘,秘法。或是只充许依止本人为师,不充许拜别人为师,搞个人崇拜,离开他就难以修行,见一面就能了生死,这些都是大妄语,值得怀疑的。印光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在来,当年一个女同修梦中得到观世音菩萨点化,赶快去拜见印光法师,说出他的身份,当场遭印祖痛批,不充许宣扬出去,泄佛密因。真正的佛菩萨在来,绝对不会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告诉别人自己是乘愿在来的,只有离开世间,才会留下殊胜异象。现今证果的圣人,了了无几,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是遇不到证果圣人。禅宗开悟,明心见性的人,也极为少见,世人福薄,为了三餐温饱,几十平米的住房,要耗尽心血辛苦一生,那有精力财力去遍地寻访善知识。佛陀不在世了,证果圣人又稀少,你能到哪里寻访善知识呢?宗门的信解行证,没有正知正见,正确的见地,皆是盲修瞎练。这个时代的众生,绝大多数人已不适合修禅宗了。即然不具备靠自力竖出三界的能力,就应该老老实实严格按照《大藏经》的经典为标准。依法不依人,尽量依过去祖师大德的开示,依圣言量为标准。《大藏经》中没有的经书,最好是少看,要谨慎。实在找不到好的老师,就依止阿弥陀佛为老师,专修念佛法门,简单易行,下手容易,生活修行两不碍,了生脱死,今生有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获证无生法忍,即可达到八地以上不退转菩萨,一生成佛,更不用经历三大阿僧祗劫。
依义不依语:义是指佛陀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最究竞圆满的真理,也就是第一义谛,中根和上根的人,有机会还是要尽量了解。契入悟入佛的知见,佛法的空性,真空妙有、缘起性空的中道实相。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智慧的提升,对修行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是指后世记录佛陀所演说的文字,语言。佛经在记录整理方面,是经过证得阿罗汉的众弟子们一至认同的。但是文字毕竞不能在现佛陀当年说法的现场情景,只能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以求达到传神功效。佛法传到中国,在经过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了契机,翻译佛经在语言文字上,必定有所适度的更改。比如,大家熟习的《心经》就有好几个版本,现在流行260个字的版本,是唐朝玄奘大师所译。我们要依的是究竞义,而不依方便语,方便义。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指能帮我们了生脱死,出三界,断轮回,成圣成佛的法门,方法。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从最初的四圣谛小乘法到大乘佛法,最终是引导众生一起成佛。佛陀说的法,观机而教,是契机又契理,能有效对冶众弟子的毛病和陋习,所以尊称为“经” 。祖师大德说的开示,契理但不一定契机,所以称作为“论”。《大藏经》中,了义的佛经和法门众多,但是能不能契入自己的根性,这很关键。未法时期的众生,根性普遍低劣,象顿悟禅,渐修禅,已不契合当今大多数人的根基。唯有修净土,念佛法门,三根普被,顿利全收。简单易行,五经一论,少之又少,不需要大量精力信解行证,只需信愿持名,发愿往生,就可以顿超修通途法门的人,一生成佛。佛祖演说三乘法,佛弟子要知道,哪些是方便法,哪些是第一义谛,是究竞义,我们要依的,弄明白的是究竞义,而不是方便说。现在一些大德高僧,我们也要分清那些是方便说,哪些是究竞义,不认同可以选择离开、远离,不听不闻,但是千万不要诽谤。
依智不依识:智是指智慧,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学佛,要悟入佛的知见,以佛的思相言行去生活工作,安份守己,借事炼心,六度万行,人成佛成。多看历代大德高僧的开示,要依圣言量,依究竞义。识是指六识感情,生活相处久了,容易产生感情,产生信任,我们要妙用般若智慧,转识成智,化秉性,圆满天性。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买台家用电器,一定是先了解,问问身边熟习的人,对某个牌子的电器评价如何,如果身边人评价好,就决定买。生活中办事情,有些是合情,不合理,有些是合理,不合情。合理合情的比较少,大到家法、国法无非都是尊循合理合情的原则来制定。我们凡夫,更多的时候是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所左右,所影响。理智、理性的时候少,感性、感情用事的时候多。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伦亲情重视家庭感情,是个典型富有人情味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