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K双向网络改造解决方案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8:38
1、概述
随着用户对高速上网、交互电视、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的增长,企业与个人都对接入带宽和网络Qo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c.LINK接入方案采用了宽带接入领域的成熟技术和创新思维,基于CATV网络,提供了一套可运营,可管理的数据接入系统,为广电增值业务的开拓和现有网络资源的增值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2、c.LINK方案简介
c.LINK接入方案采用MoCA标准,根据同轴网络特性设计,是一种能满足双向网络改造要求的新型同轴宽带接入方案。可以利用原有的同轴电缆分配网为用户提供130Mbps宽带接入,为IPTV、Internet、VoD、VoIP等业务提供一个高速、稳定的接入平台。
c.LINK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局端(NC)、用户端(CPE)、网络管理系统。
2.1、c.LINK优势
2.1.1、即装即用的解决方案
c.LINK方案无需改变已存在的网络布线,也无需增加新的接入点装置,组网灵活,能够快速对热点地区实现双向覆盖。
2.1.2、能在同一个同轴节点同时提供CATV和以太网接入
c.LINK设备内置了高低通滤波器,低通频率为5MHz~860MHz,高通频率为975MHz~1500MHz,混合频率为5MHz~1500MHz,从而保证了CATV和Ethernet的同时接入。此外,局端提供了两个100M以太网口接入,一个为上联以太网口,一个为本地维护以太网口。便于整个网络的管理与维护。
2.1.3、工作在高频,有效的避免了低频汇聚噪声
双向传输状态下,各用户终端(如各种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与光电网络的低频噪声混合在一起,使传输通道受到严重的堵塞。而c.LINK系统工作的频率在850~1500MHz,有效的避免了低频各种噪声的干扰。
2.1.4、专门为同轴电缆设计的技术,非移植技术
c.LINK是按照同轴电缆的特性而量身设计的接入传输技术,对同轴电缆适应性远比移植技术强很多。
2.1.5、高带宽接入,为IPTV、VoD等业务提供了支持;
c.LINK系统在物理层的双向传输速率为270Mbps,数据链路层为130Mbps,UDP大于100Mbps,TCP大于85Mbps,为高清流媒体传输提供了带宽上的支持。
2.1.6、完善的QoS,为开通多媒体业务提供了保障;
c.LINK系统支持8个VLAN优先级,支持TOS、DiffServ、DSCP,能根据这些标识对数据包进行不同优先级的传送,以保证上网业务、互动电视业务、专网业务等不同业务的优先级;同时支持用户端口限速和动态带宽的分配。
2.1.7、完善的网管系统为运营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电信级网络管理系统,完善的五大网络管理功能(配置管理、用户管理、性能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为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2.2、c.LINK技术指标
工作频段:800~1500MHz
信道带宽:每个通道占用50MHz
调制方式:OFDM,子载波调制BPSK、QPSK、16-256QAM自动选择
多址方式:TDMA
双工方式:TDD
子载波:256个
子载波带宽:195KHz
发送电平:典型0dBm,最大+8dBm
接收电平:0~-75dBm
网络延时:典型3.5ms,最大5ms
传输速率:PHY层270Mbps,MAC层130M,-10dB时大于250Mbps,-50dB时大于250Mbps,-75dB时大于30Mbps,
不同衰耗下物理层的传输流量:-10dB时大于250Mbps,-50dB时大于250Mbps,-75dB时大于31Mbps
功耗:局端小于10W,用户端小于5W
2.3、c.LINK网络特点
基于MoCA技术的c.LINK系统可在星型、树型同轴分配网进行高速数据的传输,不用改变现有网络结构;
信号频段为850-1500MHz,无噪声频段;
反向穿透现有分支分配器,实现网络双向传输;
使用双工器可旁路掉电缆放大器;
通过非重叠RF通道,支持多重、独立的网络连接;
采用了先进的OFDM调制方式和多址方式TDD/TDMA;
扩展性强,同缆叠加频道即可轻松完成用户的扩容;
上行和下行都具备高达270Mbps的实时数据传输速率;
在一个频道上可以提供有效数据速率高达130Mbps;
是目前唯一在同轴电缆上提供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大于100Mbps的成熟技术。
2.4.设备网络业务功能
QoS支持TOS、DiffServ、DSCP、802.1p,能根据这些标识对数据包进行不同优先级的传送,以保证上网业务、互动电视业务、专网业务等不同业务的优先级;
数据透传功能,能支持IP电话、VoD视频点播、PPPoE拨号接入、DHCP方式接入、FTP上传下载、Email收发等功能;
支持IGMPSnooping,以支持类似IPTV的组播视频业务的开展。每个局端支持63个组播组,每个用户端支持10个组播组的接收;
支持VLAN透传,并可根据VLAN划分用户端,只有划分在特定VLAN的数据才能传给这些用户端;支持双口用户端端口的VLAN划分。每个局端支持63组VLAN,每个用户端支持6组VLAN数据;
支持按照指定的用户端将下行的VLANtag去掉;
支持按照指定的用户端将上行的VLANtag打上,以兼容现有的不具备VLANtag的设备(如u机顶盒,普通PC);
可对上联网口或下联网口进行属性配置,以便和现有的上行设备(EPON等)或下行设备(机顶盒,PVR,PC等)兼容连接;
局端支持根据MAC地址进行交换,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同时提供开关将此功能关闭,以满足某些特殊二层业务的需求。
2.5.设备网络安全功能
支持下行广播限速;
支持上行广播限速,并可选择自动断开此用户端,以防止用户PC的恶意攻击或*侵扰;
支持对未知数据包的限速;
支持用户端CPE环路检测;
用户端之间相互隔离;
局端软件和配置为双备份,升级失败或因其它原因导致系统崩溃后能自动重启恢复正常;
局端意外断电后能恢复正常;
终端意外断电后能恢复正常。
3产品介绍
3.1局端设备EN100
功能:EN100位于用户终端与汇聚设备之间,是c.LINK接入方案的网络节点。每一个EN100可对应1~31个用户终端。
EN100主要负责完成用户终端的接入、控制和管理,数据信号的调制解调,数据报文的转发,数据信号和CATV信号混合及传输等功能。上行链路是通过100Mbps以太网接口与LANswitch相接,下行链路是通过同轴射频接口,经过现有的CATV同轴网络与用户终端相接。
3.2用户端设备E1000
功能:用于用户接入,完成数据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数据报文的转发,数据信号和CATV信号混合及传输等,配合EN100、双通道局端设备实现100Mbps高速数据接入,具备本地交换机功能,可进行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
3.3网络管理系统
c.LINK系统提供GUI、SNMP、WEB、TELNET、RS232多种网管方式。其中我们专为c.LINK系统开发的GUI网管系统,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操作方便,界面直观,针对性强,获得了广大运营商的认可。
3.3.1网管协议
设备提供本地网管功能,建议为Web,可选为telnet或串口;
支持SNMP标准的远程网管协议,开放MIB库;
有完整的远程网管图形界面。
3.3.2网管内容
c.LINK网管系统功能强大,除配置管理、用户管理、性能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对网络中的局端、用户端进行相应的配置和管理。此外,c.LINK网管系统还具备告警提示、日志管理、操作人员设置等功能,使整个网络的维护更加方便。
4应用案例——EPON+有源同轴网络
有线电视承载网由数字电视平台、总前端设备、分前端设备、光节点、同轴分配网组成,数字电视广播CATV还是在原来承载网中传播,HFC双向网改造解决的是VoD、IPTV、VoIP、宽带上网等其他新业务的需求。
c.LINK系统为HFC的双向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和双向高带宽。c.LINK位于广电网络中的接入层,上联光传输网络,光网络可为当前主流PON技术,亦可是光纤收发器实现用户的双向高速数据接入。EoC局端可放置于野外广电网络交接箱中光节点,亦可放置于楼道广电网络交接箱同轴分配网节点,EoC终端放置于用户家中,c.LINK网管系统放置于广电机房即可远程管理、配置、维护c.LINK设备。
c.LINK系统方案设计概要:在不改动现有同轴分配网的情况下,加入EoC局端设备,将EoC局端到EoC终端链路衰减控制在75dB以内;根据业务种类、入网率、在线率灵活配置EoC局端的网络位置及其数量,即可得到用户所需带宽。在不干扰现有电视业务情况下就可实现Internet、SDTV、HDTV、VoIP等业务的接入。
c.LINK系统方案实现方式:将光接收机、ONU和EN100放置于小区交接箱,ONU提供EN100的上联接口,将光机输出的CATV信号接至EN100,在线路放大器接入双工器,在不影响原有电视信号前提下,即可为远端用户提供双向数据传输通道。用户端配置E1000,即可实现高速宽带接入。
----------------------------------------------------------------------------------------------------------------------
目前,全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一直稳步推进,然而,一波平移浪潮过后,简单的模数转换根本体现不出优越性。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受制于自身单向性,既不能承载丰富的多媒体交互业务,也不能实现有效的网络、业务和用户管理。有线网络要如何支撑后续增值业务的发展,实现ARPU值的良性增长?在“三网融合”的大格局下,有线电视行业同时面临着“内外纷争”的困境,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IPTV都企图“侵略”有线电视的“领土”。有线电视又要如何捍卫这岌岌可危的地盘,避免大规模的用户流失?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尤其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提出,广电的发展之路愈加明朗化,一场网络建设和改造的技术革命席卷整个行业,广电开始向全业务运营商迈进。
面对网络改造成本的资金压力,各地运营商纷纷尝试EPON+EOC技术,充分发挥现有HFC网络的资源优势和功能,利用现有的广电HFC网络无缝延伸至家庭网络,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安全、高效的双向接入,为用户提供互动业务和宽带服务。本文阐述的c.LINK双向网络改造接入方案是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同轴网络特性量身定制的接入传输技术,是EPON+EOC的一款主流方案。
一、c.LINK接入方案应用基础
c.LINK双向网络改造接入方案采用MoCA1.0规范,针对同轴网络特性设计,对同轴电缆适应性远比移植技术强很多。MoCA即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在同轴电缆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稳定。c.LINK接入方案在不影响原有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业务的前提下,以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借助数字解调技术和特有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建立从位于楼道的数据接入模块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透明数据通道,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130Mbps宽带接入,为IPTV、Internet、VoD、VoIP等业务提供一个高速、稳定的接入平台。
二、c.LINK接入方案技术原理及特点
c.LINK接入方案物理层采用高频传输技术,占用频段800-1550MHz,每一频道带宽为50MHz,每段同轴电缆最多支持4-8个频道,每个频道上可同时连接31个终端客户,在每个50MHz频道内双向物理传输速率可达270Mbps,有用数据传输速率为135Mbps,UDP大于100Mbps,TCP大于85Mbps,距离可达300m/600m,为高清流媒体传输提供了带宽上的支持。
系统采用OFDM调制方式,在其工作频段使用256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可以单独进行BPSK、QPSK、8QAM、16QAM、64QAM、256QAM调制,OFDM中各个子载波频谱有1/2重叠正交,这样提高了OFDM调制方式的频谱利用率,而每个载波上的通信由时分多址(TDMA)按照时分双工(TDD)的方式来完成。
系统采用点到多点的网络拓扑结构,1个c.LINK局端可以支撑31个c.LINK用户端,局端和用户端之间建立主从模式,从而实现局端对用户端的管理和控制。在链路层运用多点控制以太网通信技术,承载同轴网络中的数据信号,以适应广电最后几百米网络特点。
基于以上技术,c.LINK接入方案具备以下特点:
(1)组网灵活、即插即用
(2)能在同一节点提供CATV和以太网接入
(3)可在星型、树型同轴分配网进行高速数据的传输,不用改变现有网络结构
(4)反向穿透现有分支分配器,实现网络双向传输
(5)使用双工器可旁路掉电缆放大器
(6)通过非重叠RF通道,支持多重、独立的网络连接
(7)扩展性强,同缆叠加频道即可轻松完成用户的扩容
(8)工作在高频,有效避免了低频汇集噪声干扰,也避免了信道拥挤的问题
(9)高带宽接入,为多业务的接入提供了技术保障
(10)完善的QoS,为开展多媒体业务提供了支持
(11)完善的网管系统为运营提供了保证
三、c.LINK接入方案实现

c.LINK接入方案实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有线电视承载网由数字电视平台、总前端设备、分前端设备、光节点、同轴分配网组成,数字电视广播CATV还是在原来承载网中传播,HFC双向网改造解决的是VoD、IPTV、VoIP、宽带上网等其他新业务的需求。
c.LINK位于广电网络中的接入层,上联光传输网络,光网络可为当前主流PON技术,亦可是光纤收发器实现用户的双向高速数据接入。EoC局端可放置于野外广电网络交接箱中光节点,亦可放置于楼道广电网络交接箱同轴分配网节点,EoC终端放置于用户家中,c.LINK网管系统放置于广电机房即可远程管理、配置、维护c.LINK设备。
1、c.LINK系统方案设计概要
在不改动现有同轴分配网的情况下,加入EoC局端设备,将EoC局端到EoC终端链路衰减控制在75dB以内;根据业务种类、入网率、在线率灵活配置EoC局端的网络位置及其数量,即可得到用户所需带宽。在不干扰现有电视业务情况下就可实现Internet、SDTV、HDTV、VoIP等业务的接入。
2、c.LINK系统方案实现方式
将光接收机、ONU和c.LINK局端EN100放置于小区交接箱,ONU提供EN100的上联接口,将光机输出的CATV信号接至EN100,在线路放大器接入双工器,在不影响原有电视信号前提下,即可为远端用户提供双向数据传输通道。终端用户配置c.LINK用户端E1000,即可实现高速宽带接入。
c.LINK系统为HFC的双向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和双向高带宽。该项改造方案对原有网络的改造很小,并且网络结构简单清淅,易于维护。网络的覆盖成本在同类技术中是最低的,当有用户开通双向业务时,只需购置相应的终端设备就可以即刻开通。前期投入较少,可以实现网络的平滑扩容。c.LINK技术的巨大优势为其确定了它在未来市场上的绝对竞争力,并且为推动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