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社会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0:59
作者:陆俊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
来源日期:2010-3-10
本站发布时间:2010-3-10 22:49:30
阅读量:23次
“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吉登斯在《社会学》一书中对其的界定是:“涉及极大一群人的实现或阻止某种社会变革的过程。社会运动通常存在于目标和观点对立的组织之间的冲突关系中。然而,成功挑战权力的运动一旦变得制度化,就可能会发展成为组织。”因此我们看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运动”大致具备运动主体的群体性、目标诉求的社会性(公共性)、实现过程的组织性和效应的广泛性等特点。而一旦一场完整的社会运动得以实现,它必然对社会的变革和变化产生某种影响。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和形态的变化,社会运动的形态、内容、组织和动员方式等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新社会运动”(new social movements),如自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出现的女性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反核运动、对转基因食物的抗议、反“全球化”的集会等等。近代以来,社会变化与技术变革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交织关系。而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更是把社会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赋予社会运动各种新的特点和形态,因此,研究“网络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s in network society)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社会运动的新平台
任何社会运动的过程,除了必不可少的运动主体之外,使运动得以产生、组织、扩展和实效化的方式、为社会运动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而网络恰恰为当代的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这些因素提供了这样一个技术平台和生长空间。
计算机网络在构建人们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社会活动网络化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络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第一,人们的社会联络的广泛性。在“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中,人们常用“脱域”(解辖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来指称“个人和团体摆脱压抑性社会规则之控制、创造新的生活和存在模式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在非严格本原意义上用这一概念来描述网络社会和网络交往的特征,即网络打破了过去人们由于空间、阶层、种族、文化、国家等现有因素的约束而形成一种全面的交往。无论什么样的利益诉求,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拥护者、同路者或同情者(当然也会有反对者),现实的许多限制在网络上要么不存在,要么无法限制,这为网络社会运动的形成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
第二,虚拟社区形成的便捷性。从理论上讲,赛伯空间(cyberspace)中的信息传递是以光速进行的,只要有适宜的网络空间,具有相同或不同旨趣的网民们便可在一个网络空间或不同的网络空间群聚为意见的集散地。因此我们发现,许多网络社会运动在人们的感觉中“几乎”是瞬间形成的,它的孕育和发展过程往往在网络技术平台支撑下迅速完成。人们在网络空间集结,形成往往是松散的、却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组织,由此展开它们的社会活动。
第三,对既有交往权力结构的颠覆性。通常,社会运动缘起于普通民众或公众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一定体制框架内得不到体现,所以要通过社会运动这一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而既定的社会体制已经形成特定的权力结构,底层或公众的意愿会被既有社会结构控制、规范甚至扼杀。网络从理论上讲由于其平行的信息传输方式,打破了现有权力结构自上而下的控制方式。
第四,社会参与的自由性。网络的灵魂在于自由,与现有的其他技术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交往自由程度而言,网络具有其内在的优势。人们之所以倾向于网络交往,或者按“技术批判理论”的视角发问:“网络技术为什么得以流行?”正是因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正是这种自由性使得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社会运动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实现。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种种的“网络”效应都可以很自然地转变为“社会”因素,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技术手段的社会应用,即推动种种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并为社会运动提供网络技术平台。进一步的思考就是,在考察当代社会运动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技术发展对它的影响,它们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互动。作为当代社会运动新平台的网络技术本身的进展,实际上也是“社会运动”的结果。北美著名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写的“技术批判理论”三部曲之一的《可选择的现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一书中就对此做过详尽的分析。他的主要分析对象是法国最初的信息网络系统Teletel,原本按照政府、通讯公司思路设计的技术系统,在公众带有社会运动性质的改造下,成了一副新的模样,成了新的社会交往网络。
二、网络社会运动的机制
因特网(Internet)无疑是当今信息技术网络的基础和构造网络社会的主要技术前提,因此网络社会运动研究所依据的样本就是因特网所架构的社会网络结构。本文所说的“网络社会运动”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通过网络而实施、完成的社会运动。在这个意义上,是把网络看作社会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即social movements by Internet。二是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种社会运动,即social movements in Internet。当然,由于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社会中,所以硬性地把“网络”和“社会”分开会影响我们对网络社会运动的认识,因此必须把“网络社会运动”作为一种一体的、系统的、统一的社会现象来研究,即本文开头提到的social movements in network society,或movements of network society。
在新的技术平台上,社会运动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一些生成机制之外,也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其运动机理也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社会运动产生机制看,多种因素促成网络社会运动的勃发。到目前为止,关于社会运动的引发机制,学者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而出现了诸如“资源动员范式”(resource mobilization paradigm)、“社会建构理论”等等。我们认为,之所以对社会运动的起源有如此众多的看法,是因为现实的社会运动发起的原因本身就是多样化的,不可能用某种单一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来解释说明。例如,网络上“孙志刚事件”所引发的要求修改有关遣返法案的声浪与抵制某国际商业连锁店的活动,显然不能归于同一种动因;而网络签名、网络救援、网络“人肉搜索”、反CNN辱华言论的抗议运动,也显然不是哪一种模式所能完全概括的。
从社会动员组织机制看,网络社会运动既是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也有偶发的群体性运动。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活动常常被“社会网络”所限制,人们从属于某个国家、某个单位或组织,并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地域。而网络却为我们生活其中的物理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重新“布线”,现实中生活在欧洲某个国家的网民完全可以是拉美某个国家社会运动的发起者、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网络上,墨西哥萨帕塔人民运动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以至于曼纽尔·卡斯特称之为“第一场信息化的游击运动”。网络的虚拟社会组织或虚拟社区,完全可以是打破空间限制的全球化组织。也正是网络架构的特点,使得任何一处发生的单独的、个别事件被网络“放大”成全球性事件,偶发的事件演变成一场运动。
从社会运动进展机制看,网络社会运动具有一般社会运动的流程:设计→组织动员→实施→演进→完成(成功或失败)。尽管我们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时空,但存在的“时间性”却是人类永恒的“宿命”,网络时代的人们不可能超越时间所赋予我们的生存特性。因而网络社会运动也是一个按照时间维度延续的过程,只不过网络使得这个过程得以加速而已。过去在非网络时代社会运动所要达到的效果,现在借助网络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迅速形成规模和反响。
从社会运动的效应机制看,网络社会运动表现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互动。网络中流动的是一个数字化的符号,它不管怎么生动丰富,毕竟只是一种“信息”,要使“虚拟”成为“现实”,还必须影响现实的社会体系和运作方式,因此,网络社会运动离不开现实的社会运动。反过来,正是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问题、现实的组织过程才使得网络信息产生如此巨大的效应。
三、网络社会运动的特点
从上述有关网络社会的机制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网络社会运动的一些特征。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曾经把“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的社会运动的特点概括为“片断化(fragmented)、地域化、单一议题取向,以及瞬间即逝的倾向。”而我们认为,由社会网络化而形成的社会运动事实上是一种具有似乎彼此矛盾、但同时并存共生的特点构成的社会现象。
第一,“多中心”和“统一性”并存。网络结构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无中心性”,从网络结构上看,任何网络上的节点彼此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地位”,这样的结构使任何网络节点、网站、网页成为一场运动的中心。网络信息的传播,通过网络特有的链接、镜像等方式,形成多个中心。因此人们看到,某些社会运动(如环境保护运动)的网络运行,似乎组织机构的行政地点在某个地方,但它通过网站信息可以把信息传播到网络的任何角落。
第二,“偶发性”和“常态性”并存。如设立某项特定社会运动的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持久性的社会运动组织机构,它的数据库的建立、信息的及时更新,成为社会运动持续的固定阵地,保持了网络社会运动的常态性。但是,有些网络社会运动却是偶发的,一段网民不经意间发到网络上的信息,或许引发一场网民的集体行动。这就是谁也不会预料到明天将会发生什么网络事件的原因。
第三,“地域性”和“跨域性”并存。网络传播特有的结构使得人们无法分清许多事件是局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过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很多时候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我们认为,只有在网络中,才能真正实现这两者的结合。
第四,“盲目性”和“目标性”并存。从以往社会运动的一般过程看,它是运动主体的某种有意识的活动。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网络社会运动,能够兴起和勃发,却是运动肇起者始料不及的。在网络社会运动中,既有发起者有意挑动的浪潮,也有网民无意间的、无序的网络行动形成的集体行动。
第五,“无主体性”与“虚拟主体性”并存。一场网络社会运动的发起者,如果不是刻意标明自己的身份,或是网民们不去深究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网络交往的匿名性特征让我们无法知晓网络社会运动主体的真实性。就像引起社会关于艺人道德形象大讨论的“陈冠希艳照门”事件,至今人们无法知晓把照片发到网上者是谁,似乎谁都参加了一场道德谴责运动,可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参加了这场口水盛宴。一个个虚拟的网民,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运动,就像一场幽灵演的化装舞会。
总之,网络社会运动具有现实社会运动所没有的许多特点。而这些无法完全厘清的纷繁复杂的特征,让人们在认识、参与和研究网络社会运动时遇到众多困惑和迷茫。由于上述特点也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网络社会运动呈现一种扑朔迷离的景象,也正是这种网络社会运动戏剧性、游戏性、捉摸不定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网民参与到五花八门的网络社会运动的“游戏”之中,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四、网络社会运动的社会效应
我们在关注网络社会运动时,不能把“网络”与“社会”分开,即用一种新的“网络-现实”二元结构论的视角观察今天“网络社会”的诸种社会现象。而应该把网络视为社会系统本身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网络自身就是现实社会型构的一种动力和组织机制。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就不仅是社会变化的独立技术力量,而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结构”,卡斯特称之为“网络社会”(the network society),“社会演变与信息技术的汇聚,创造了整个社会结构活动展现的新物质基础。在网络中建造的这个物质基础标示了支配性的社会过程,因而塑造了社会结构自身。”
首先,网络社会运动会引发公众社会政治意愿的“共振效应”。现实社会中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诉求,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他的政治意愿要么得不到表达,要么得不到认同。由于信息传输渠道和方式制约,即便具有相同意愿的人也往往远隔千里而只能顾影自怜。网络可以把他们紧紧地联系起来,我们过去的理想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而网络社会运动则是“全世界网民联合起来”,Internet就一定会实现。
其次,网络社会运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有时会导致现实的社会行动。我们一再指出,尽管我们可以说存在着“网络”、“现实”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但两者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网络形成的舆论环境,以及对政策制订者、当局、当事人造成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轻视的。任何行政手段、任何技术措施、任何规章条约等都无法阻止网络舆论的传播。而网络主体、网络信息与现实无法割裂的联系,又会在现实中改变社会的某些结构和运行。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社会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
再者,网络社会运动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造成社会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甚至分裂。各种社会集团、利益群体和组织,由于看到了网络的巨大社会效应,纷纷在网络上开拓自己的疆域,而这些表达自身意愿的网络领地彼此并不是隔绝的,这样就形成各种力量的交锋、碰撞和冲突。
最后,网络也是社会运动的历史数据库。社会运动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之中的,而随着时空的迁移,不管何种社会运动都会成为历史。它们或许仅仅成为一种“历史”事件,表现为文献或口头的记载和传承中,或许成为制度性的结构而保持下来。就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而言,他们会在继承这些传统中,把它们变成自己知识或行动的一个出发点。过去人们的“历史记忆”和“社会回忆”由于文献传承和传播的限制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阻碍,而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社会运动的历史和过程如今在这一无限量的“社会记忆”库中得以保存,它为今天的社会运动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经验。如40年前的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而如今在网上有关那次学生和社会运动的资料比比皆是。2007年7月14日星期六下午,有个人在波士顿公园演讲。“如果听众中有人感到一种时间上的荒谬感,那再正常不过,因为演讲稿是1971年的,主题是呼吁全民抵抗越战。这个对历史演讲的重现是一种表演,题目为《休伦港2:问题是全民服从》。表演过程制作成DVD,也会在网络上发布。”而1964年9月24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2岁的哲学系学生马里奥·萨维奥发起了“学生言论自由运动”。他站在校园里演讲的场景很容易就在YouTube上找到。德国学者哈拉尔德·韦尔策指出:可以把“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更重要的是,“社会记忆”不仅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实践”,而且会在现实社会中延续或构造新的社会实践。
结论
因此,关注网络社会运动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运动受既有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往往带有“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色彩,网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的社会运动生态,使社会运动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伸展。我们更要注意的是,网络社会运动的扩展,可以带来社会组织形式的某种变化。社会生活的型构方式日益从行政管理型、政府主导型、政治动员型向社会自组织型、草根型、公民社会型转变,日益出现现代公民社会的特征。这就对我们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运动”中,“积极的”或“消极的”的社会运动都已经在网络和现实中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在当代中国已经数不胜数,如“孙志刚事件”首先在网上披露后,引起网民们的极大关注,掀起了国内外对旧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质疑浪潮,直至国家有关机构于2003年6月正式发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网络是“虚拟”的,但绝不是“虚假”的。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和信息空间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网民、一个个生动的主体、一个个有自己意愿的个体。透过网络社会运动,我们能够看到其中的真实社会运动场景,把握技术变革中所产生的社会转型。
Web2.0时代的民意表达
作者:张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来源日期:2010-3-10
本站发布时间:2010-3-10 12:31:31
阅读量:13次
近年来互联网凭借自身的匿名虚拟、广泛参与的特性,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充当了公共话语表达较为畅达的平台,成为普通民众维护权利的重要渠道。社会在前进,网民在发展,网络自身也在进步,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正在逐步显现,互联网将告别单纯的发泄和娱乐场所而演变成社会生产工具,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网络民意表达的新特征
Web2.0的真实性:实名伴随责任。真实性作为Web2.0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Web2.0的核心价值所在。Web2.0通过提供各种网络体验,从博客、即时通信,到视频分享、P2P下载、社区网站,这些体验吸引用户留下真实姓名。Web2.0作为自媒体就是要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我的媒体我做主,我负责”,用户选择了实名,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这种责任感是信任建立的基础。另外,Web2.0的用户是通过六度空间理论,即通过结识“朋友的朋友”来拓展自身的关系网络。朋友之间传递的除了信息还有信任,Web2.0正是借助六度空间理论的信任传递而建立起一张可以信赖的网络,这张具备信任的网络将发挥不菲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Web2.0的聚合性:激活长尾的民意价值。互联网上究竟匍匐着多少人这很难统计,这些分散在各个角落的个人智慧,由于缺乏整合往往为社会忽视。而驾驭集体智慧,聚合长尾,这正是Web2.0的核心模式之一,Web2.0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参与的架构,它通过有效的触发网络效应和回馈来创建一个让人们能够更好使用的系统,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架构起来的。
为群体观点的聚合提供便利
借助RSS(一种新闻聚合模式),不会错过与某个话题相关的任何信息。RSS使得信息传播从以前的由传播者向受众推(push)的方式演变成受众按其兴趣自己主动将信息拉入(pull)的方式。用户只需设定感兴趣的标签(tag),相关的信息就会自动呈现眼前而无需费力搜索。
社会书签的“集体鉴识”更容易众志成城。社会书签模式强调大众的集体智慧,用户通过集体的保存、发现和分享能够有效挖掘和整合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形成社会声势。一两个博客作者的单打独斗力量过于分散,也不容易造成什么声势,更谈不上对意见对象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力;然而,如果是许多博客作者在同一网站上共同发表意见,彼此互相链接、对话,将极易发挥“众志成城”的威力。
维基模式提供更加直接和集中的聚合。相较于RSS和社会书签,维基模式提供的聚合更加直接、更加集中,能够针对某一特定主题集中和全面呈现不同的观点,在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和协同下,最终达成站得住脚的共识,维基百科更加直接呈现出了用户关于某一主题的整体智能。
客观呈现社会合意的形成过程
社会书签模式的标签云提供了客观地呈现社会合意形成过程的可能,标签云中标签字体的颜色和大小体现了个体意见和整体意见的不同重叠范围和程度。标签云类似于“沉默的螺旋”假设中所指的人所具有的“准感官统计”能力。“准感官统计”是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指的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判断“意见气候”的能力。借助社会书签网站提供的标签云,用户可以从关键词的分布上感知什么是优势意见,从而对总体的意见气候有所了解。维基模式对于特定议题社会合意形成过程的呈现更加具体和完整,其保留的记录能够详细提供某一特定议题下每一条不同意见是如何呈现、如何修改、如何删除的。Web2.0提供的这样一种能够客观中立达成社会合意的可能机制,使得哈贝马斯所设想的作为公共领域的公共媒介距离现实的存在又得以迈进了一大步。
普通大众与政府力量关系的新图式
目前网络民意表达对许多群体仍然存在障碍,例如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民工等,从利益身份来看网络民意是有局限的——但我们常说网络声音代表着一种民意,主要不是从利益身份,而是从言论表达的透明和开放来说的。相对于其他通道,它更开放、自由、快捷、原汁原味和草根,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无限拉近了执政者与民间的距离。当前的条件下,网络民意价值不局限于具体的表达主体及表达结果,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意见能够通过一个渠道畅通地表达出来了。在许多群体权利伸张能力非常“贫困”的语境下,表达渠道的民意价值远远大于利益身份。
互联网提供的话语空间,是一种被社会权力再结构的产物,它绝非一个均质化的公共场所,而是反映了社会中多元异质的社会群体。我们认为,通过Web2.0提供的全面交流和沟通,将形成一个市民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以此改变近代以来“个体”直接面对“公共”的虚弱,它的互动性、直接性和快捷流动,自然将成为政府与普通大众在某些领域力量关系的新图式。
法治框架下的网络民意,具有博弈和对抗的特征,因而能够在目前的限制条件下取得最大的言论自由度,最大限度地接近底线。互联网提供的民意表达平台建立了一个新的大众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模式,从而重新设定了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因此大大增强了民意表达在政治决策方面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
中國草根網絡詞語力量
《争鸣》杂志
传播学参考
王洛莞
網民發現中國已經進入「被時代」
最初,許多人見到「被代表」一詞,還不算有什麼特別感覺。不是有「三個代表」嗎?「被代表」早已經是中國人的常態,都習慣了。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國人在鋪天蓋地的語言文字的反覆熏陶下,就都深信不疑自己是「被壓迫」、「被欺負」、「被剝削」需要「被解放」的一個可憐民族,像命中「被注定」的,需要被代表自己的偉大的救世主救世黨來拯救。
開始讓人極其震撼的,是去年網上流傳的一個詞:「被自殺」。這個詞邏輯不通,卻用得非常形象非常深刻,以表示對一些非正常死亡案件的強烈憤怒的質疑。後來網上為了表達類似境況類似質疑而發帖仿製的新詞就多了,如「被和諧」、「被就業」、「被自願」、「被捐款」、「被富裕」、「被同意」、「被迷路」……等多種「被XX」詞語都在網絡上流行起來。誰都看得出,二○○九年「被」字被廣泛使用並不是某個人的心血來潮,而是社會時勢的發展變化,讓這「被」字十足十地與時俱進,「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一位網絡作家說,這個「被」字的語義變遷,說明漢字的博大精深和潛力無窮,所以要選出二○○九年一個有代表性的漢字,他就認為這個漢字非「被」莫屬。他聽說台北的馬英九正在拿中國人老祖先的繁體字申遺,便建議這「被」及其變幻莫測的用法,也應該申遺。更有許多網友戲言:中國已經進入了「被時代」──但不幸的是,這是一個讓人笑不出更讓人越想越痛苦的戲言。可以預言,因此而導致的思考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成語新解 成語新創
網絡上說,因為要與時俱進,中國許多成語的原意已經過時,需要糾正,需要賦予新的解釋,並戲言教育部已經「通過了」。這些成語包括:
「知書達禮」:僅知道書本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學會送禮;「渡日如年」:特指當公務員的日子,非常好過,每天都像過年一樣;「杯水車薪」:形容公務員的工作,每天辦公室喝杯茶,月底可以拿到可以買一輛車的工資;「知足常樂」:知道有人請自己洗腳,心裡就感到快樂;「見異思遷」:看見漂亮的異性就想搬到她那裡去住;「語重心長」:別人壞話講得重了,心裡懷恨很長時間;「有機可乘」:出門考察有飛機可以乘坐;「不學無術」:不要白費工夫學那些不能弄巧致富升官的無用的策略;「夫唱婦隨」:丈夫進了歌廳唱歌,妻子跟蹤尾隨。
這些當然是搞笑,但不也是對當今社會亂象的諷刺嗎?!社會亂象經常化讓人們不知不覺間習慣了下面所列的一些詞語中的錯別字,或者這些詞語就是這樣使用的:「植樹造零」、「白收起家」、「選霸幹部」、「任人為閑」、「擇油錄取」、「檢查宴收」、「大力支吃」、「為民儲害」、「提錢釋放」、「攻官小姐」、「得財兼幣」、「勤撈致富」……等等。
網絡上還出現不少很有典型意義的新造成語,如前兩年被大量引用的「正龍拍虎」、「秋雨含淚」、「兆山羨鬼」……等。最新的新造成語則是「非法送花」了。此詞源起於近日風傳「谷歌」(Google)考慮關閉中國網站。消息傳開,不少網友自發到在北京清華科技園的「谷歌」中國辦事處為「谷歌真漢子」獻上鮮花,表達對「谷歌」可能退出中國的不捨。不料獻花的網友遭到保安驅逐,宣稱「未經批准」屬於「非法獻花」。此詞上午出爐,下午已經傳遍整個網絡,成為貓撲等眾多社區熱帖,百度百科、互動百科均已出現百科詞條。「非法」和「獻花」兩個詞組合在一起,讓中國互聯網又創造出一個繼往開來的新詞,又是一個讓人笑不出的黑色幽默!
新造成語「臥槽泥馬」則是另一番味道。本來「臥槽泥馬」、「草泥馬」等等所謂「神獸」,不過是網友為發泄不滿,杜撰惡搞,由罵人之語的諧音演繹而來,後來又故意引經據典杜撰出其詞來源於《戰國策》,並添加到百度詞條,以此最大化地取得荒誕和諷刺的效果。只是真的有人被忽悠了,而且是個博士。他像模像樣地引經據典以「臥槽泥馬」來解釋職場「臥槽」之意,並堂而皇之登上上海的黨報!這樣,一個「臥槽泥馬」便具有雙重的巨大意義。
網絡事件與新造詞語
新造詞語都來源於網絡事件。成語之外,更有種種特殊短語說法,如上文說的多種「被XX」詞語;前些年有「很好很強大」、「很傻很天真」、「很黃很暴力」之類的說法曾在網絡上流行一時;後來又接二連三誕生三字詞語,如前年的「打醬油」、「俯臥撐」,去年的「躲貓貓」。日前,中國大陸十五家主流媒體與貓撲網聯合推出了二○○九年中國網絡大事件盤點活動,入選的十大網絡事件赫然以「躲貓貓」(出自雲南省晉寧縣看守所裡犯人死亡,警方假稱其受傷的原因是玩「躲貓貓」撞在牆上)為首。事件熱帖為:「俯臥撐、打醬油、躲貓貓──中國武林三大頂尖絕學。」
這十大網絡事件派生出來的新詞依次有:
二,「欺實馬」(出自杭州交警召開新聞發佈會的弄虛作假)。事件熱帖:「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請大家以七十碼的速度頂帖頂起五米高二十米遠。」
三,「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出自百度魔獸世界吧裡「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帖子)。事件熱帖:「哥頂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四,「玉嬌免責」(出自服務員鄧玉嬌刺死腐敗官員一案)。事件熱帖:「這是理解當代中國的一個讀本。」
五,「樓脆脆」,「壓力差」(出自上海閔行區一棟十三層在建商品房倒塌事件)。事件熱帖:「樓脆脆在做俯臥撐。」
六,「釣魚執法」(出自上海運管部門釣魚執法)。事件熱帖:「本車拒絕一切搭載求助。臨盆產婦、車禍、中風、觸電、溺水,都不關我事,尤其是胃疼的!」
七,「久耕雙規」(出自南京市江寧區房產局局長周久耕被網友搜查曝出腐敗一案)。事件熱帖:「頂他到雙規!」
八,「跨省追捕」(出自河南警方不遠千里到上海將網上發帖的王帥抓獲一案)。事件熱帖:「本人謝絕任何跨省、跨市以及本市內追捕行為,如有需要請直接聯繫。」
九,「替誰說話」(出自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一語:「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事件熱帖:「見過雷的,見過牛的,還真沒見過雷死牛的。」
十,「BT關停」(出自廣電總局掀起新一輪嚴查互聯網視聽許可證的風暴)。事件熱帖:「沒有BT怎麼活?」
中國草根網絡的力量
二○○九年中國網絡十大事件,是經過十天的網絡調查,吸引九百多萬網友的點擊而評點出爐的。從這些入選的網絡事件可看到民間網絡的力量,不少事件的發展都離不開網友的關注和推動。正是在網友堅持不懈的質疑追查下,鄧玉嬌能免予刑事處罰;「躲貓貓」死亡真相得以查出;製造「欺實馬」的杭州交警當局被迫公開道歉;遭遇上海「釣魚執法」的受害人獲得道歉或勝訴;被「跨省追捕」的王帥獲得賠償。也正是在網友群策群力的「人肉搜索」下,「替誰說話」的逯軍受到處分;特別是,周久耕最終被查出犯有極其嚴重的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