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搬来徽州大院:上海老板是是非非"搜宅记"(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6:34
12幢徽派古宅从皖南乡间“搬”至大都市重建——
记者 吴 焰
在上海郊区重建的“徽州大院”。
搬家前摇摇欲坠的“宰相府”。
拆来的古宅木雕细腻生动。本报记者 吴 焰摄
王卫和他的集藏古宅计划,最近颇有点引人关注。
自称“越来越像农民”的这位上海民营企业家,这几年,时不时开着车从市中心往北郊一片园林地里跑,“弄弄石头,种种树,盖盖老房子”——当然,这是位开着宝马、常打高尔夫的所谓“农民”。摆弄的石头,也都是奇珍异石。
上海滩大亨云集,王卫实在普通。不过,他最近折腾出了一些事儿,还就与“农民”有点关系。
上海园林里搬来“徽州大院”
有人认为是异地保护,有人指责其“大肆收购”
5年前,因为个人兴趣,以贸易起家的他,开始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以租赁土地的方式准备打造一片1200亩的“文化生态休闲园林”。一年后,他又萌生了新想法——这就是有人戏称的“集宅计划”。  集什么宅?老宅,老得尘封着历史的徽式古建筑。不是仿建,而是用当地老房子的原木料、甚至是原结构,完成一次在上海的“拼房游戏”。
有人发现,罗店镇的那个尚在修建中的“文化生态园”里,慢慢竖立起了一幢、两幢的徽派建筑。有好奇者前去探访,回来奔走相告:入园即见清道光六年皇帝赐封的古牌坊;抬眼望去,是一座刚刚把木结构修复完毕、门前石碑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宰相府”……
尽管园林里竖立起来的老宅屈指可数,全部建完也不过是12幢,但这足以让上海人心动。听说这些老房子在当地大多濒临倒塌,有人甚至认为王卫的“集宅”,其实是一种“异地保护”;但在安徽人眼里,王卫的形象就变了,一些古民居保护者和市民闻之痛心疾首:这里面有的可是具有一定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徽州古建精品呀,如此“大肆收购”,简直就是一场对皖南古建的“毁坏”!
王卫和他的“集宅行动”,就这样同时被戴上了两顶“帽子”。
“一幢幢消失,看着真让人心痛”
为找合适的老宅子,他雇请了一批“线人”
王卫的“集宅计划”说来有些偶然。
还在“生态园”项目启动不久,王卫前往浙江淳安探查深山树种。当地人闲聊中提起,山顶有幢半塌的大宅子最近被台湾商人相中了,准备买下拆到台湾去重建。王卫顿生好奇,攀到山顶一看,450平方米的徽式老宅子,木椽精雕细琢,墙线错落,一看就是当时的“大户人家”。
史料随后证实了这座宅子的“特殊身份”。300多年前,当地有一位大地主,为11个儿子各建了一座宅子,留存至今的独剩这一座,而且年久失修,早已荒弃,屋面大部分结构坍塌,“看着真让人心痛”。  回到上海,王卫跑去找建筑学专家,带他们去实地考察。专家们大吃一惊,想不到深山中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宝贝”,当即答应免费为老宅设计重建。王卫招募了一批有经验的老工人,用了一个月时间,将宅子全部测绘标注好,拆下运往上海。
“大件600件,小件2000件,每一件都是工艺品。”从此之后,王卫着迷一般爱上了老宅子。他开始有意识地到安徽、浙江、江西一带看老宅。一路寻访,越看越心痛:“眼睁睁瞧见好多古宅已经被用作猪圈、养蚕场、茅草棚了,真让人急!”
他曾在一处偏僻的山区看到一座老房子,表示愿出一两万元钱,无偿帮助修复,但被拒绝了。老乡说,我们守着这样的破房子,住也没法住,连老婆都讨不到。你要真喜欢,我把房子拆了卖,还可以在宅基地上盖新房。
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王卫的助手、生态园项目的刘经理,一起参与过“收购老宅”,一个劲儿地直叹:在安徽的西递、宏村、屯溪一带,文物保护意识比较强,老百姓的商业意识也强,“你就算想去买个茅房里的东西,他都能开出高价”。但那些偏僻山区的老宅子,命运就大不同了,“这并不是说谁的保护意识更好,其实大家都很现实,都是为了改善生活状态。”
当然,王卫同样很现实。
近年来,北京、香港以及“长三角”的很多民间资本都有兴趣物色这类宅子,包括收购一些精美部件,这使得古宅的价格急升。为了能找到“物美价廉”的老宅子,他在安徽等地雇请了一批有眼光也有精力的“线人”。而且还得把握最佳时机——一场大雨过后,一些老屋就会倒坍,“这时候,价钱往往比较低。”
“准文物建筑”还没有引起重视
保护的“真空状态”,为“搜宅”带来了空间
王卫是个有心人。
他随手打开自己的电脑。每去拆建一处旧屋,他都会拍下很多实景:“留下这些资料照片,也是想给这幢楼的‘前生后世’留下完整注解。”不过,据身边的人透露,这样做,也是为了应对一些“毁坏”的诘责。
去年,安徽石台县一个名叫翠屏居的古宅欲卖给国外的贸易伙伴,整体搬到瑞典做茶楼,惹起一场轩然大波。王卫也曾从“线人”处打探过这幢楼,还去实地看过,“处境不堪”,他回忆道,“如果不是要卖出国了,肯定会无声无息就此毁坏。所以,不管它是否卖了,最重要的是引起了关注,命运就此有了转机。”
像翠屏居一样,一些散见于民间、正处于风雨飘摇、但还没有引起政府重视的“准文物建筑”,在安徽还有不少。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真空状态”给王卫们留下了“活动”空间。就连指责王卫们的一些专家也不得不承认:到现在,谁也说不清黄山市到底有多少需要保护的古民居。
集宅的人其实相当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寻访并拆建的古建筑价值越高越好,一方面又怕“树大招风”。就拿那幢“宰相府”来说,王卫直言不讳:不敢在当地查询具体资料,“我怕在当地查,惊动过大,本来没事儿就闹成了事儿,就没戏了。”
这几年,王卫花在收购旧宅、拆建、运输上,林林总总花费了1000多万元。不过,修复的费用同样惊人,“恐怕也得1000万元吧”。
修复是件复杂事。为了那幢“宰相府”,王卫就特地请来两个工匠,花了整整两个月。
王卫断然不肯承认自己是一个“毁坏”者。有意思的是,对于那些力挺他、认为他是“保护”者的说法,他也不肯认同。他拒绝戴在自己头上的这两顶“帽子”。
他认为,古建筑与周边环境、民俗风情是不可分割的,搬离,其实是一种剥离。“我其实没有过多考虑过保护问题,而是更想开发这些古建筑的功能,或者说,是尝试在商业开发中引入古建筑的元素,发挥出它的新价值,这是我的目的”。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