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是家长不自信的表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00:06
在新中国式家长学堂的讲座上,家庭教育著名研究专家赵忠心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打孩子是家长自己内心不自信的表现。
俗话说: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长打孩子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那么它能够折射出家长心理的哪些不自信因素呢?
不自信因素一:示弱心理,承认自己教育不力。
家长之所以采取打孩子的教育手段,是因为家长心中认为自己把能够用的方法都用遍了均告无效,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为了达到目的,只有跟孩子的屁股亲密接触了。否则,“打在儿身疼在娘心”,谁舍得打孩子呢?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位妈妈在无法阻止孩子行为后终于大怒,一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嘴里说:“我该拿你怎么办?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妈妈的这句“我该拿你怎么办”反映的正式家长的示弱心理: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感到棘手,不知道该怎么办,怎样教育孩子,最后只能打孩子,通过这种直接、原始的教育手段和肉体的疼痛让孩子接受教训。
不自信二:感觉到自己的威信被孩子挑战,必须通过武力重新建立。
家长通常都是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才会将巴掌落在孩子身上。家长情绪为什么会失控呢?因为孩子的行为超出了家长的接受范围,或者可以说是“许可”范围,是家长感觉到自己作为尊长的威信受到了威胁。其实孩子的本质不是挑战家长的威信,他的本质在于“实现自我”,通俗讲就是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不是别人叫他做的事情。所以矛盾出来了,孩子认为家长束缚了自己的自由,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太任性,一定通过打要让他记住教训,承认家长的统治地位。
事实上,“以理服人者,心悦诚服;以力服人者,口服而心不服”,家长的行为或许会使孩子表面上乖巧了很多,实际上亲子间的隔膜已经横亘在中间了。
不自信三:将自己的希望给予在孩子身上,难以承受孩子的失败。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家长语录:“我供你吃供你穿,你为什么不听话?”“你听不听我的?要是不听,我就再也不管你了!”家长这样的话说明一个问题,从古自今都是十分常见:家长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寄托在下一代儿女的身上,希望能够在儿女身上实现,那么心理上和自己实现了是一样的愉悦,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自信下的求偿心理。所以,当孩子表现出违逆父母指导、控制的意愿或者行为时,家长会感到失落,从而动手打了带来这种失落感的“不听话”话孩子。其实,尽管孩子是我们生的,是我们养大、教育成人的,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只属于他自己。背负着我们沉甸甸的愿望,他还怎样过自己的生活呢?
所以,打孩子,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家长不自信心理的外在表现。真正自信的家长,修炼的是一种智慧,犹如兵法中讲的“不战而屈人兵”,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懂孩子,又懂自己,可谓是知己知彼,自然是百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