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2:04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念,对于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奠基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人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经历比名次更重要,付出比给予更重要,对话比对抗更重要,激励比指责更重要。
(一)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什么是成人,成人是指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全的体格,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各种规范,遵纪守法,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或大或小的贡献,做有益于社会、人民的事情。简言之,合格的公民就是成人。反之,缺乏健全的心理,缺乏社会公德,不尊重社会公共行为规范,违法乱纪,伤害他人,扰乱治安,酗酒赌博,打架斗殴,偷偷摸摸,行为习惯恶劣,给社会、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这就叫不成人,不成器。举凡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双差生”,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尽管有学生生性顽皮,易燥易动,违反校规校纪,胆大妄为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讲,责任不在学生一方,根源是我们的部分教师教育能力低下,投入精力不够,负担过重等造成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应该把成人放在首位。
再说成功。学生学习有成功,有失败,再优秀的学生也有个别失败的时候,优秀学生由阶段性的小成功积累为学段和不同学历期的大成功。差生一次一次的小失败累积成阶段性的大失败。然后丧失学科信心,放弃向上进步的要求,丧失求学欲望,导致厌学、辍学,甚至离家出走或其他事端。
对学校来说,最大的事情是教育每个学生成人,特别是差生,要降低对他们的学业要求,提高对道德素质和法纪意识的要求,无论将来干什么,首先要做个好人,本份的人,别给社会添麻烦。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班级,教师要把成人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过去也有过这样的教训,学生学业很优秀,大学毕业或出国留学后,因为谈恋爱、评论文发生冲突而导致杀人,毁容等犯罪行为,这也是优生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对优秀学生也同样存在成人教育的任务,教育他们有博大的胸怀,超凡脱俗的心境,激越澎湃的伟大的爱心。
(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该是第一位的。学生成绩是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好人,一个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追求做好人,而不是单纯追求成绩、分数。什么是好人,北大泰斗季羡林教授说:“替别人考虑比替自己考虑多的人就是好人。”已故两院院士王选先生说:“替别人考虑和替自己考虑一样多的人就是好人。”可见好人就是充满爱心的人。用充满激情的爱来包容一切,这是最高境界的好人,他的行为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些人是毛泽东主席说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大爱无我”,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临终遗嘱将自己的积蓄和房产捐给国家,不留给孩子,利人利天下而不利己。这是最高层次的好人,利人利己是王选先生说的好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利己后利人,也是好人;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害人利己则为坏人,走到这一步,就是成长出了大问题,不读书,不上进,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追求不劳而获,破坏校规校纪,暗地操纵他人,泻私愤,图报复,欺骗老师,恐吓同学,甚至勒索钱财,这也是成长中的大问题。当我们遇见这样的教育对象时,确实要把他们的成长问题放在第一位,成绩放在第二位,要配合家长、学校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追求做文明人,做高素质的人。
(三)经历比名次更重要
痛苦的经历,失败的经历,贫穷的经历都能成为人生的财富。
痛苦的经历给人以终生难忘的震撼,教人自强、自立,催人新生。失败的经历使人明智,改变奋斗方式,以求成功,贫穷的经历教人珍惜,教人懂事,教人抛弃懒惰,教人放弃平庸,教人自尊自重。
应试教育重考试,重成绩名次。分、分,学生的命根,没人否定这句话的现实性和真实性,高招差一分能名落孙山,中招差一分能拿上万元的择校费。名次确实重要。
只要有考试,就有动态的名次。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过成功和失败。只不过好学生的成功多,失败少;差生的失败多成功少;我们要把经历看得比名次更重要一些。成功后体验的是喜悦,失败后体验的是痛苦。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三苦精神”,即学习刻苦,生活艰苦,心理承受痛苦。家庭富裕的子弟学习多数不刻苦,城市的孩子学习没有县城以下的学生刻苦,这是普遍的,生活艰苦也只是贫穷的农民子弟和城市的下岗工人子弟。心理承受痛苦则不分城乡子弟和下岗职工子弟。以往差生心理承受痛苦多,优生心理承受痛苦少,差生挨批评,遭冷遇、讥讽,心理承受能力强,有的甚至麻木,破罐子破摔,弃学厌学。优生偶尔考试失手,名次下落,也导致痛苦,懊恼,遗憾的。但这种经历有的同学却把它当成机遇、提醒、警示,愈挫愈奋。悲伤,悔恨,挫折的泪水在学习上毫无价值,只有微笑可以换来心灵的平和,成绩的提高。是的,在失败面前谁都笑不起来,怎样使自己由笑不起来到笑起来呢?告诉你,于高天之外看春秋,世上种种到头来都会过去。心力衰竭时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穷困潦倒时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失意悲伤时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世上种种最终都必成空,为何对今天的得失而斤斤计较。昔日修建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头下面,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会埋在沙土下面。教师的责任是,为遭遇家庭的变故同学抚慰创伤,为遭遇精神打击的同学摆平心灵,找回宁静,为获得幸福体验的同学呐喊助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对话比对抗更重要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尽管教师付出了许多心血,倾注了许多的爱,有时学生并不领情,并不理解,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加之师生们文化修养与文化追求存在差异,看问题的思路方法并不一致,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引起冲突亦在所难免。师生间出现冲突,要多对话,多沟通,达成和谐谅解,教师须要更多的宽容和大度。不要老师骂学生不听话,学生骂老师太苛刻,你不理解我,我不理解你,形成对抗。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厌烦老师,不愿听他上课,由厌人到厌这门学科;老师也可能对学生态度冷淡,不管不问,最终老师无损毫发,学生却损失了一门学科的成绩,出现了瘸腿学科是学生沉重的包袱,6-1=0,学生有可能被剥夺到高校深造的机会,作为独生子女家庭,这损失可就大了。从关注师生共同发展,共同创造幸福的角度讲,对话比对抗重要,通过多次沟通,解决师生间的冲突,同学间的冲突应成为经常性的工作方法。
(五)激励比指责高更重要
学校教育中,无论对教师,对学生都要多激励,少指责。激励温暖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能让人产生热情,冲动,调动潜意识中积极的东西,迸发创造的火花。以往,教师对差生过多的使用指责,导致学生逆反心理,故意和老师对着干,破罐子破摔,不可救药,劝退,开除,转学,离家出走,等等。
高明的教育工作者善于用激励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魏书生总是让学生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一个差生告诉他找不到自身优点时,魏书生告诉他,找不到优点就是优点,这说明你很谦虚。对差生一有优点就表扬,激励,这就是转变的契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越夸他积极性越高,慢慢读书的兴趣就培养出来了,好习惯也就树立起来了。当然,一次激励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转变一个差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激励,持续调动其积极性。
(六)付出比给予更重要
当前的中学生,是很幸福的一代。家长、老师给予他们太多的爱,太多的关怀。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给予的爱,而不知道向别人示爱,施爱,自我中心,根本不知道替别人考虑,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很少对别人宽容、理解、支持。一个富有的老板,出巨资资助了一百多位贫困学生,在过元旦节时没接到一张贺卡,令他十分伤感。这说明不会“付出”,不是个别人,而是一代人的身上都缺乏这种付出理念。知恩图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以涌泉向报,这种美德不能丢失。
要让学生学会为班集体付出,为社会付出,为家长付出,仁者爱人,要让他们成长为有美好爱心的仁人君子,而不是自娱自乐,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者。
付出是快乐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为别人做事是快乐的,为别人服务,让别人得到你的温馨是快乐的:
为别人付出时间
为别人付出知识
为别人付出见解
为别人付出一切
乃至为别人付出生命
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
二、幸福人生的四点要义:有目标,有事做,有朋友,有储蓄
(一)、幸福人生有目标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调查了一组学生,是关于人生目标和后来成就的实验。他们发现那些有远大人生目标 的人后来成了社会精英,行业领袖,有中等目标的成了医师、律师、教师、工程师等,只有近期目标或无目标的人成了普通的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可见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对学生一生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目标分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譬如: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贡献;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贡献;为人类的教育事业作贡献;为人类的和平事业作贡献……这些是人生大目标。
为实现人生目标,决心在中学学习期间,刻苦读书,将来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这是中期目标。
为了实现中期中标,在每学期进入班级多少名,年级多少名,这是近期目标。目标导引,让学生步步走向幸福的人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要引导学生向完成目标的方向迈进,各位老师您作好准备了吗?
不少学生理想定位不够高远,设计如下:
一生想成为亿万富翁,
30岁想拿到博士学位,
35岁有自己的别墅、汽车、游艇
这是个人目标,是小目标,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
确立社会理想,社会目标的学生,在追求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经过团队拼博,经过个人努力 ,在实现目标的同时,票子、车子、房子、不期而至,财源滚滚,真正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从来没把个人物质需要当作回事。引导学生立大志,是宗师级人物才能做到的,中学领域宗师大师级人物也有的是,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去发现吧!
(二)幸福人生有朋友
有朋友四时如春,可尽情欢乐;可交流新鲜信息;有朋友关怀充溢,可在危难时节得到慷慨帮助;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指点迷津;有朋友热情洋溢,可在悲伤时得到心灵抚慰;可在狂躁时得到清醒的警劝。
同学,谁是你的朋友呢?你的全班同学是你朋友,你的任课老师是你的朋友,你的父母是你的朋友。你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是你的朋友。与老师做朋友,能得到信任之爱,宽容之爱,理解之爱,成长之爱,与父母做朋友能得到严格之爱,期许之爱,鼓励之爱。父母为了孩子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忘掉自己的一切。当受到父母、师长的严格管理时,无论多么不适应,不理解,都要以平静的心态,主动沟通,交流,千万不要对抗。
同学之爱是成长中的竞争之爱,伙伴之爱,是进步过程中的相互关心和支持。同学间真正相互给予爱不在今天而在明天。在10年后,20年后,在漫长的一生。今日如遇到冲突要保持冷静、谦让、仁爱、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如果今日破坏了同学间的和谐,到了社会上修补确实很难。天高地阔,来日方长,建设良好的感情需多宽容,需戒闲事、戒闲话、戒闲思、戒轻贱、戒嬉闹。温、良、恭、俭、让是目标,仁、义、礼、智、信是方向。高人雅士行为端,有高度修养的人气度资质自芳华。做个社会主义时期充满人文精神和文明气质的中学生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第一追求。
(三)、幸福人生有事做
世界上大概只有两种人不能做事;躺在病床上呻吟的病人,流浪街头的白痴;只有一种人不愿做事,十足的懒汉。有事做是正常人的第一需要。
没事做是痛苦的,没书读是更痛苦的。五六十年代,多少青年人渴望读初中、高中,但在文盲充斥的当时,同龄人能读高中的简直千里挑一,太不容易了,高中教育资源奇缺。六七十年代,多少青年人渴望读书深造,但在十年文革的极左思潮中,到处都狂热发烧,到处都“停课闹革命”,想读书,想做练习,可能吗?不能。
今天,大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赶上了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天天有书读,有练习做,应该把它看作一种幸福,比我们的前辈幸运多了。怎样把书读得更好,把事做得更好,应成为生活第一追求。
人到一定的年龄,总是怕退休,人总是要活到年老,退休也是一种法则,自然选择中无法避开的事。为什么怕退休呢?因为它意味着丧失了宝贵的工作权利,成为一个整日无事可做的人。唤醒人们潜意识中什么呢?珍惜!当你还能工作的时候,要珍惜时光,把工作干到最好。当你青春年少正值读书妙龄时,把书读好,别给人生留遗憾。书读不好久后连后悔都没有的人,只能是可悲可叹之人。
(四)幸福人生家中有储蓄
国人喜欢储蓄,社会保障体系不太健全。家中有储蓄能防生活中的各种风险。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想做到家有储蓄,首先要努力工作,建设一个强大的单位,和谐的单位,这样才有丰厚的待遇。单位实力强,个人社会地位随之升高,抵御各种风险的实际能力随之增高。对学生而言,要下决心建设一个强大的班级,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催人奋发上进,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个人,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实现人生幸福目标。
记于2009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