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木匠的成功转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44:54
周末,翻看一本杂志,读到有关画坛巨匠齐白石的一篇传记。他从一个小木匠成长为画坛巨匠的人生之路,使人颇受启迪。
齐白石在世界画坛的地位如何?世界画坛泰斗毕加索曾经说过:“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此言足见齐白石在世界画坛的不凡地位。
齐白石这个大画家,并不是从学院式的象牙塔中走出来的,而是从一个雕花木匠成长起来的。
齐白石在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族排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他少年时体弱多病,由于家里贫穷,他只读了半年书就不得不辍学帮家里干农活和放牛。他父亲见齐白石体弱力小,难学田里农活,决定让他学木匠手艺。据说,他15岁时拜粗木作齐仙佑为师,齐仙佑嫌他力气小扛不动大檩条,三个月后把他辞退回家。他接着再拜另一个粗木作齐长龄为师。后经齐长龄推荐,他16岁时转拜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学小器作。身怀绝技的周之美对这位徒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把全部雕花技艺都教给了他,齐白石从此开始了雕花木匠的生涯。由于他干活勤快、刀法娴熟、善于创新,他的手艺渐渐超过了师傅周之美,成为当地有名的“芝木匠”。有一次他在一个姓蔡的书香人家做雕花木活时,借到一部乾隆年间刻印的彩色《芥子园画谱》,就用了半年时间在油灯下用薄竹纸勾影,染上色,钉成十六本。从此,他做雕花木活,便以画谱为据,为雕花做各种各样的新样式,他的雕花技艺实现飞跃。
齐白石除了继续做雕花木活,还借鉴《芥子园画谱》兼练习作画。他按照画谱临摹了上千张手稿后,他的画在家乡也渐渐地有了些名气,越来越多的乡亲们来请他来画神像、佛像,到后来找他画画的人甚至比找他雕花的人还多。27岁时,他经好友齐公甫介绍见到了纸扎匠出身的湘潭画像第一名手萧芗陔,在吴道子的画像前举行了齐白石的拜师仪式。萧芗陔又介绍他认识了当地著名画家文少可。在萧芗陔和文少可两位老师的精心教育下,他开始正式学习画笔的选择、墨与颜料的调制和性能等等绘画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形写神”的技法。27岁时,被称为“寿三爷”的湘潭著名画家胡沁园看到他的画,起了爱才之心,正式收他为学生,让他到竹冲韶塘自己家里住下专心学习。拜胡沁园为师是齐白石一生中的最大转折点。胡沁园又介绍他跟续聘在胡家的湘潭名士陈少蕃学读书、写诗。两位老师为齐白石取名“璜”,取号“濒生”,取别号“白石山人”。又介绍他向谭溥(号荔生)学习山水画,并鼓励他“一面读书学画,一面卖画养家”。在胡沁园的极力推荐和提携下,找他来画像的人越来越多,他逐渐扔掉了作木匠的斧锯,改行专作画匠。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的体验,就如同无源之水。从1902年起,齐白石应朋友之约远游,六出六归,历时八年,历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陕西、江西、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等省市,走过很多江河湖海,探访过许多名山大川、寺庙古迹,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这次六出六归,对他之后的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生活素材。
1917年,55岁的齐白石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只身赴京卖画、刻印为生,在1919年正式在北京定居。齐白石在北京结交的挚友、画坛大师吴昌硕的高足、著名大写意画家陈师曾力劝齐白石改变以前的画风,用“画吾自画自合古”来激励他自创一格,并把他恩师吴昌硕的作品全部拿出来给齐白石看,让他慢慢研究。齐白石听从了陈师曾的劝告,努力改变画风,他追求“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不仅扩展了文人画表现的题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新篇。他的作品以写意为主,笔墨奔放、奇纵雄健,富有变化,善于把写意花卉与写生虫鱼巧妙结合,画面生机蓬勃,雅俗共赏,独树一帜,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的最高峰。自次,他被画界推上了与吴昌硕并驾齐驱的崇高地位,并称为“南吴北齐”。
齐白石是从木匠岗位上走出的艺术家;在上世纪,还有从木匠岗位上成功转身的著名政治人物,他就是李瑞环。
李瑞环生于天津宝邸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951年至1965年,他在北京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当工人,本行干的就是木匠。他在担任木工青年突击队长时,进行多项技术革新,创造出一套木工简易计算法,打破了木工先放样后下料的旧规,被誉为“青年鲁班”。正是他在木匠岗位上敢于创新,不怕吃苦,为他日后步于政坛打下基础。195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书记,开始不直接当木工而从事管理工作。“文化大革命”后,伯乐发现了李瑞环,他先后担任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以至中央政治局常委,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
无论是齐白石,还是李瑞环,他们的成功转身不是偶然的,其中至少有以下三点导致成功的因素:
其一、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拘一格用人才”有关。齐白石走出木匠坊是20世纪初,那时社会对人才的认同并不拘泥于是否有大学文凭,是否出自哪个名校?李瑞环走上领导岗位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干部的选拔尽管也考虑受教育情况,但更重要的是看本人所作的贡献,看自身能力。
其二、最根本的是与他们自身的勤奋努力有关。齐白石从乡村木匠成为大画家,是他不倦追求、不断进取的结果。他尽管没有进过美术学堂,但善于在实践中学,向周围画家们学,并广揽众长,融汇|贯通,终成大器;李瑞环当木匠不甘现状,不仅自学建筑学课程,并在实践中探索木工简易计算法,进行大胆的技术革新,在众木工中崭露头角,终于从企业管理层一路步入政坛高层。
其三、与身边伯乐的一路扶持有关。试想,如果当年没有“粗木作”齐长龄推荐让齐白石学雕花木,如果没有其好友齐公甫介绍他拜师湘潭画像名手萧芗陔,如果没有湘潭著名画家胡沁园、湘潭名士陈少蕃等等对他的培养与引荐,如果没有北京著名大写意画家陈师曾对他的指点……齐白石最多也就只是一个当地有些名气的雕花木工罢了。试想,如果当年没有北京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伯乐”对李瑞环的发现,没有北京以至中央有关领导对李瑞环的器重和一路扶持,李瑞环也不可能从普通木工成长为中国政坛一位知名人物。
呜呼,从木匠出身的两位名人的成长之路,我们不是可悟出许多有益的人生哲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