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可被巨大的安全成本难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17:49
2010-07-19 09:06  来源:环球时报  评论 条查看评论 【字体:大中小】
大连油管爆炸事故再次震动了中国。不能再泛泛地谈中国的各级政府重视或不重视安全了,以往已经有无数官员因各种事故落马。事情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或者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中国社会必须认真思考,我们究竟要把安全放在什么样的位置,现在是否确实到了要把它放在社会运行头等位置上的时候了。
准确地说,中国社会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追求工业安全的成本十分高昂,追求绝对安全的成本尤其大。迄今为止,中国的粗放式发展创造了很多财富,但得到这些财富多少是“冒了险”的。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对安全的总体投入大大小于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只要是比较穷,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一个国家,对安全的投入都不及对发展的关注。
但今后的中国还是一个可以冒险发展的国家吗?看来不是了。同时中国已经是一个愿意为安全付出任何代价的社会了吗?似乎也没那么简单。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各地、各人群的第一诉求相当复杂,这使中国实际处于患得患失的模糊地带。
把中国经济的各种安全隐患通通筛检一遍,需要多大投入,普遍提高一个安全等级又需要多大投入,大概还没有人算过。但出一个大连油管爆炸事故,出一个铜矿重大渗漏事故带来多少损失,却可以清楚地计算出来。现在大概还搞不清楚,究竟是提高安全系数的成本高,还是事后收拾残局的成本更高。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预防的成本大多由企业承担,收拾残局的花费国家却不惜投入。要改变这样的分担模式,也不是一件说了就能做的事。
还有一个疑问,bp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那种重大事故,在中国有可能发生吗?或者再进一步问,中国有可能发生比bp漏油案更严重的生态灾难吗?
一个更严峻的道德质问是:预防事故花的是钱,一旦出事死的是人。这两个“成本”是可以相互对比的吗?
有一项科学研究的数据会增加我们的困惑:一起重大飞行安全事故的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一个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又有1000个事故隐患。那么石油化工行业、煤炭工业的事故逻辑又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中国社会这些年忙着处理事故,忙着撤官,忙着愤慨,但我们没有认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追求安全与追求发展的平衡点究竟在哪里,或者这个平衡点应不应该有,从来就没有过答案。
我们也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在此我们提一个谨慎的建议:把中国的更多资源向保障安全的方向倾斜。因为对健康及安全的需求,是中国增长最快的需求。而创造安全的过程,也并非总是对资源的消耗,这一过程完全有可能创造出新的财富链。由于安全涉及的是生命,珍惜生命对社会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让社会在涉及复杂利益的问题面前达成共识是很难的,有时表面的共识未必就是真的。这时政府的决策和引导是决定性的。艰难的决策必须由政府承担,这是中国社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