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说满,事不做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0:37:33
适度的修炼:话不说满,事不做绝说话办事,为人处世,最难的恐怕就是如何把握分寸。凡事都有一个标准,所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达不到标准自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而逾越了限度则会过犹不及。适度的压力能帮助人们抵御某些疾病,适度的磨难有助于心理迅速成熟,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身体健康,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爱,适度的沉默是交流的一种技巧。因此,事事都要讲究个辩证法,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工作、劳动,抑或是娱乐休闲,都需要适度而行。热情的适度热情,不小心的时候是一个自焚的火焰。——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热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印度诗人泰戈尔热情是个好东西,对事物投注适度的热情,做事的效果会更好。但过度的热情,反而是一种失礼。热情,有两种解释:一种与理性相对应——是对某种理想、愿望的追求。比如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生活的高度追求,对困难的乐观态度等,这都是一种积极的表达方式。另一种与冰冷相对应——是指待人接物的大方、热忱。对事业的追求少不了热情的工作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少不了热情的待人接物。热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价值、最具感染力的一种感情。它能让人感到温暖,帮我们克服恐惧。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热情,没有人希望自己遭遇冷落。同时,热情能转换成思想力、行动力和富有激情的创造力,人类正是有了创造与追求的热情,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共享创造的成果。比如,被誉为推销之神的原一平,有行销教父之称的法兰克·贝格,他们原本的位置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凭借超乎一般的热情,他们成功了。这就是把热情转化成为了一种不可估测的力量。然而,凡是都要把握一个“度”的均衡,热情同样也是这样的,并非多多益善,上面提到的两位大师,之所以说他们是“超乎寻常的热情”,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很好把握这个所谓的“度”,他们知道在最合适的时间情况下,投入最合分量的热情。比如现在的“的哥”们,都十分地热情,为了使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无聊,与乘客聊天便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有的“的哥”就比较精明,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找一些有趣的小段子,时常把客人逗得开怀大笑,自然客人很高兴乘坐他的车,幸运的话还能留下电话什么的,没准还能结交一个有身份的朋友呢。但有的“的哥”就有点热情过度了,话题没完没了。有的客人比较喜欢安静,他却一直放着“欢快”得不得了的音乐。这样自然就会给对方一种无形的压力,巴不得快些到目的地,以后誓死不坐他的车了。同样是热情,但达到的结果却不相同。所以,不考虑对方的心理状况,投入超度的热情,也就是过了分,便会让人感到困扰。所谓,施情者强人所难,受情者尴尬不堪。“热情”的服务并不代表最恰当的服务。比如有些顾客去药店买一些“特殊”的药,本来就是很难为情的事,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得了什么样的病。若营业员忽略了顾客的隐私权与心理感受,热情地为顾客介绍这个药的主治病症,而这些正是顾客最不情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及的,当然会退避三舍了。还有餐饮业,向宾客提供周全的服务,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本无可非议。可是这里头也是需要技巧的,要会“察言观色”,能了解顾客的心情与需要。如果热情到“强人所难”、让人受宠若惊的地步,“热情”就会给对方造成心理负担。
由此可见,热情适度了,是真挚入心的,过了度,便失去了真诚。所以,热情是一把火,把握好限度会温暖人,把握不好限度会灼伤人!时髦的适度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所以倘若你追时髦,那么你老了以后,就会变成一个谁也不肯信任的、徒有外表的人。——法国作家舒曼我无法追随反复无常的时髦,它每天似乎要产生不同的风格。——英国诗人蒲伯时髦是什么?是对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其特征是新奇性、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的短暂性,譬如时尚界年年有其崇尚的流行色。社会成员对其所崇尚事物的追求,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到黎民百姓,大到帝王将相,从着装、饰物、语言、动作,甚至做事的方法等方面,都苛求一种时代的入流。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情面貌。可以说,追求时髦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历史积极作用的。但时髦依然要一个度的衡量,适度了,是跟得上时代发展变化的一种表现。过度地追求时髦,就是一种愚昧,古人在这个问题上也出现过认识上的误差,成为后人的笑柄。后周的独孤信打猎时,帽子稍微斜了点,结果百姓戴帽子都要学他将帽子斜戴上,以为时髦。隋文帝杨坚未当皇帝以前,因脖子上长有一肉瘤,怕人看见,便戴帽子以遮掩,竟流行为时尚。赶时髦本无对错,但时髦一样需要适度,若是把无度的赶时髦当成一种追求,以致自觉自愿地被时髦牵着鼻子走,这就有失偏颇了。不少年轻人认为,真正的“有味”,是从言行举止,到着装风度,都要达到“创意”、“新奇”甚至“另类”的境界,叫“老鸟”们频跌眼镜,让身边的人为之骚动,美其名曰“个性”。其实,服饰发型、说话做事,人人各有特点,只要不伤及社会,不伤及自己乃至他人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同社会环境、领域的需求。但是,有些“时髦”看似时髦,其实害处不少。有些人明知道文身所用的染料中含有多种有害身体的物质,可为了展现自己的另类时尚,依然还让那沾有毒物的针刺入自己身体,这样的精神真可谓痴狂啊!现在的文化市场上,高品位书的读者越来越少,倒是颓废的“青春文学”经媒介频频翻炒而风靡一时。诸多年轻人如痴如醉地购买这类书籍,结果非但获取不了什么知识,还浪费了大好时光。不但这些方面,有不少人就连理财也疯狂地追赶时髦,一看到市场“风吹草动”,就认为投资的机会来了,不顾一切拿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进行投资和理财,跟着别人的风去买股票、闯邮市、玩收藏。这样追赶时髦的理财方法,完全是一时冲动,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法国作家舒曼说过:“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所以倘若你追时髦,那么你老了以后,就会变成一个谁也不肯信任的、徒有外表的人。”毕竟,流行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所以,我们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因为没有人想被淘汰。但是,我们在跟随的过程中,要能够辨别出是非好坏,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就是最时髦的。在选择的过程中,能够去粗取精,也就是适度了。独处的适度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法国文学家雨果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日本哲学家三木清在喧嚣繁杂的环境中,人们的心会感到无助的疲惫,因为,整整的一天内,没有任何一个时间段是完全可以受自己支配的。所以,人们想到了独处一会儿。因为这一会儿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受自己的意识去支配的。在这个时间内,可以做想做的任何事,想任何可以去想的东西,哪怕是妄想,没有人能阻断你,打扰你,干涉你。这就是适度而有效的独处。它是一道清泉,洗涤你烦乱的心情,使自己轻松舒缓。它是冷静与理性的载体。
可惜的是,有些人无度地贪图这份安逸,将自身长时间地掷入独处中,甚至出现了逃避,感到了寂寞,以致自身与周围的任何事物都难以相融,自己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这便是过度的独处。古人云:“居不幽者思不远,形不愁者思不广。”所谓“幽”,所谓“愁”,大抵就是智者的独处之意。伟人们大多感受过难捱的独处,但他们能够以平常之心善待独处,这恰恰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所以高尔基才会说:“一个人越是不同凡俗就越伟大,也越孤独。”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独处。有时候出于某种需要,有时候则是由于无奈。比如失去了亲人,或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感情无所寄托,都会产生独处状态。独处是一种生活状态,能适度、坦荡地处理好独处的人,独处就会变成他们独立思考的美妙时光。当年执教中国男子足球队的米卢,就是最能在独处中创造灵感的“高人”。他常常在训练之后陷入独处的寂寞——人在他乡的思乡情结所致。但米卢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理念就是享受生活、享受快乐,所以,他能很恰当地度过自己的独处时刻,播放以前比赛的录像来“孤芳自赏”,这不仅可以研究情况,还能开解乡思,更不至使自己变得孤独。但对于心理脆弱、有悲观情绪的人而言,太多地选择独处则无益。他们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很容易将自己置于孤独的境地,使得情绪更加低沉;而这种悲观、低沉又会促使他们有意识地拒绝与外界交流,形成恶性循环,以致更加孤独。社会中一直就存在着一种疾病,叫做“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障碍性疾病。明显的表现是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有人说这也是因为独处造成的。其实并不然,自闭症形成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形式,是一个很复杂的质变过程。这和健康的,也就是适度的独处并没有关系,独处并不等于自闭,只是在享受着安静,或者观察事物。独处与孤独也并不是一回事。在考虑独处时,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避免把有益的独处转向有害的孤独。否则,就会使独处失度,进而变成地地道道的孤独。因而,我们适度地去独处,当幸福、悲伤、激情已经思考明白的时候,再将自己立刻收回到现实当中来,这时的自己是轻松的、是理智的、是具有力量的、是充满智慧的。喝酒的适度酒喝微熏处,花赏半开时。——中国谚语饮酒过度,丧生之源。——明代冯梦龙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既炽热似火,又冷酷像冰;既缠绵如梦萦,又狠毒似恶魔;既柔软如锦缎,又锋利似钢刀;既可敬可泣,又该杀该戮;既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又让人放荡无常,肆行无忌。可见,酒是一样利弊兼具的东西。酒作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为何获得的评价时好时坏呢?这样看来是很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所谓物极必反,万事适度皆宜。喝酒亦是如此,适度的饮酒,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健康,会使你交际顺畅,会展现出自身的品位与魅力,能增进与他人的感情。过度的饮酒,不但使你的体质逐渐恶劣,更是荒废了许多重要的事情,埋没你的能力,掩盖事实的真相。中国酒文化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历史上,众多文人骚客都喜欢饮酒,“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被称为“诗仙”,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东晋陶渊明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而白居易和苏东坡也都是有名的酒徒。可是也有人把酒列入人们口口相传的“五毒”中。喝“酒”算得上第二大“毒”。这倒不是因为酒本身是毒,而是因为一些嗜酒如命者一喝起酒来就失去常态,对个人和社会构成威胁。于个人,会危害身心健康,损害食管和胃黏膜,导致食管炎、胃炎、溃疡病,损害肝脏,致使心率加快,血压急剧上升,极易诱发脑卒中风;长期饮酒还会使心脏发生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而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而作为一种病态行为的酗酒,可能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酗酒肇事立案的高达400万起;全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车祸,而三分之一以上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酗酒及酒后驾车有关。
以此看来,出现了有危害的事,并不是酒精的错,而是贪酒者屡屡在“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一点点”之类的“酒言酒语”推助下,失去了自控力。孔子说:“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酒喝到不出乱子是为度。喝酒的“度”,贵在适量,少喝为宜。那么喝多少酒算是“适度”呢?我们的回答是最好喝到五六分。酒到五六分,叫做“点到为止”。这个度,应该控制在不会影响工作和伤害身体,头脑清醒、全身舒适,气氛融洽。若是喝到酒后失控、酒后失态、酒后失德、酒后误事,这酒就喝得过度了。所谓“酒到七巡三分醉”,这也是祖辈留给我们的谆谆告诫。喝酒要讲“度”。一是要对“度”做到胸中有数,不要胡乱逞能;二是对酒后自己将要做什么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见酒就贪;三是要讲喝酒的原因,在交际场上,酒是一种很微妙的筹码,酒精中含有深不可测的陷阱,把握不好度,缺乏自控能力,危也!羡慕的适度适度的羡慕会激发热情;无度的羡慕容易挫伤自己。——中国民间谚语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不要羡慕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光环。——美国文学家爱默生羡慕别人是一种很常见的感情。同样从“度”的均衡这个角度去讲,适度的羡慕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于一个人具有激励的作用,使人们做事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感。但过度的去羡慕别人,就是一种没有主见的表现,总是被那些所羡慕的对象牵着鼻子走,以那些不切实际的参照物作为自己生命的追求方向。这个参照物可以说是自身条件不可能达到的,自然就会生成自卑、抱怨甚至偏激等心理状态。长此下去,心理逐渐形成扭曲,使生活、工作变得紊乱。对普通人而言,那些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的人总是惹人艳羡的,而公众人物又羡慕百姓的不为名利所累;孩子总是艳羡成年人的权力和自由,成年人又总是幻想“倘若时光能够倒流!”小城镇的人羡慕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而身处繁华闹市中的人,又羡慕乡村的宁静生活。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羡慕别人的时候,同时又总会有什么地方惹人羡慕。比如篮球场上,有不少人很崇拜nba中的球星乔丹,也有很多人很羡慕科比。科比自己也很敬佩乔丹。可是当有人把科比比做“乔丹第二”时,科比对此“荣誉”却很不以为然,说:“乔丹是乔丹,科比是科比。我们是两个人!”我们把这种适度的羡慕称为健康羡慕。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周围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要么具有很高的学识,要么拥有巨大的财富,要么具有备受尊敬的地位。于是,羡慕他们,把他们作为自己心中的榜样,去学习他们曾走过的路线,学习他们身上那种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特质。也正是他们给了自己一种激励,一种力量,一种方向,让自己朝着好的终点走去。这样的羡慕,我们称之为有效羡慕,常常伴随它的是如学识、财富、品格、力量、地位等词汇,这些词汇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后天所能创造出来的。经过我们长期的学习,使本身不具备这些的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所以,适度的羡慕,是一样吉祥的东西。不切合实际,过度地羡慕外物,我们称为病态羡慕。虽然这种病态并非生理上的,但可怕的是,在当今这个追求精神文明的时代中,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所带来的折磨,要远远大于身体上的痛苦。病态羡慕,则是一种不祥之物。它所伴随的词汇常常是容貌、天赋、背景等,其共性为,都并非是自身所能改变的,都是先天因素造成的。看到别人天生丽质,便百般羡慕。突然有一天,一下子把所有的积蓄用在了自己的五官动迁上。结果好了自然不错,但大多数并没有整出个沉鱼落雁之容,也没有妆出个闭月羞花之貌,甚至弄得混沌一片,实在是得不偿失。原本整容的目的就是想得到别人的羡慕的,但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之过错呢?就是过度的羡慕。它已经笼罩了你那充满智慧的头脑了,你已经处于病态当中。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幸福,并且总是在互相羡慕。无论你多平凡,都有人羡慕你的健康、年轻、聪慧、家庭的温暖、有工作的乐趣!而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幸福,看不到别人幸福背后隐藏着的痛苦。所以,适度的羡慕会激发生活的热情;无度的羡慕容易挫伤自己。要知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抓住眼前的才是最重要的。忙碌的适度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忙碌使人更加充实;无事可做让人感到空虚。我们曾经都热衷于以“忙”者为楷模,想从他们身上学点“忙”的学问,从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在自己的岗位也着实地“忙”起来。但是,一个人如果忙到“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地步,就显得有些无奈了。所以,适度的“忙”是生活的充实,而过分的“忙”则是一种盲目,是不明智的表现。为了工作而废寝忘食、忙得不亦乐乎的人,我们敬佩,但我们不赞赏“闲不下来”的忙碌者。一个人可以活得很忙碌,但绝不可以因忙于工作而放弃生活,否则人也就失去了为人的乐趣,被异化成工具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如果不能科学地调节忙碌和休息的关系,就可能因为忙碌过度而积劳成疾,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忙”要忙得有章有法、有主有次、有条有理、有点有面,这样的“忙”才能忙出效率、忙出质量、忙出成绩、忙出快乐。其实,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都过着“实在太忙了”的日子。有人对这种忙碌感到充实,也有人感到困惑。这困惑在于,过于忙碌可能会导致我们心性的变化。很多人对过于忙碌的生活的感觉是:忙、茫、盲,忙到一定地步,人就变成茫然了,再茫然到一定地步,就变成盲目了。终日忙碌却没有目标的人,肉眼虽然看得见,但心灵却会麻木,精神却会失明。所以,在忙碌的时候,不要失去方向。很多人忙得一塌糊涂却没有成就感,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目标,没有意识到忙碌的意义。很多伟人终生忙碌,但他们既不为金钱,也不为名声地位,而是为造福人类、解放公众的心灵。他们的杰出之处在于,成就了诸多事业以后,并没有停滞不前,享受成功的快感,而是继续往前走,完成更大的使命。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忙碌的时候,未必想到忙碌中的意义,也不知道究竟为谁、为什么而忙。所以,在忙着向前奔跑的间隙,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给心灵一个沉静下来思考的空间。此外,我们还要避免以“忙”为借口,逃避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比如,不能因为“太忙”而拒绝给我们的孩子讲故事,不能因为“太忙”而把家务一脚踢开,不能因为“太忙”而疏远了曾经帮过我们的朋友,不能因为“太忙”而不兑现我们向他人许下的诺言。“忙”与“不忙”涉及时间管理问题。只要我们真的有心,任何想做的事都可以忙里偷闲地去完成。所以,让我们适度地去忙碌起来,这是能力的表现,在充实中显现出自己的智慧。切勿过度地疯狂忙碌,使工作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这是很盲目、很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忙碌是为了创造生活,空闲是为了享受所创造出的成果,这样才是健康均衡的工作,才是有质量的生活。健身的适度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害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利健身——前半句话是百年名句,后半句话是现代人的时尚提示。这句话完全正确吗?同样这里也有个“度”的均衡问题。应该这样说:生命在于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利于健康。反之,过度的运动有害于健康,甚至生命。如今,在林荫路、健身馆和田径场上,随处可见人们进行健身运动。确实,健身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它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能磨砺我们的意志品质,消解我们的工作压力与疲劳,提高我们的心智商数。所以现代人多崇尚健身,并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然而,体能训练虽然是预防文明病的最好方法,但是如果运动过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2006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猝死在跑步机上,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认识杨迈的人无不震惊。而公众对此事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杨迈的“名人”身份,更重要的是,他的死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怎样健身才能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为什么健身还会致死?健身运动专家告诉我们,合理、适量的运动有益健康,但急于求成或强度过大不仅达不到健身目的,反而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有的人急于求成,想在短期内想达到减肥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因而在锻炼中操之过急,不顾个人的身体条件,加大运动量,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美国健康专家的一项调查表明,有80%的业余长跑爱好者都跑得过快,跑速太快,有氧运动就变成了无氧运动,有益就成了有害。事实上,在快节奏的生活和重大的工作压力下,人的身心会很容易感到疲劳,如果再进行过量的健身运动,引发突然的心脑血管病而猝死的几率就比较大。那么,怎样的运动是适量的呢?适量的运动应使人感到身心舒畅,运动后有微汗,食欲和睡眠良好,虽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感觉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适当。如果运动时全身出汗、胸闷、气喘、疲劳,心跳超过130次/分钟以上,脉搏在运动后15分钟尚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缺乏运动欲望,这样的运动强度就“过度”了。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天都去健身房练习健美可能导致在生理上对健身的过度迷恋,进而成为一种健身瘾症。如果健身上瘾,即使停止运动,大脑也会处于极高的兴奋状态,而这种兴奋如果长期持续的话,就会使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基于此,我们参加健身运动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定,采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好运动的量和节奏,做到有张有弛、有节有度。所以,适度的健身运动有利于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但过度的运动,则是在损害你的健康,透支体力,结果是逐渐地减少你的寿命,更不要谈什么健康了。清高的适度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曾国藩清高本是褒义词,指不同于世俗、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范,以及不同流合污而能自持的高洁品质。但一旦有人冠予我们“清高”的评语,我们却往往感到有些不自在,这话是赞扬?是批评?还是讥讽?还是其他什么意思呢?有记者采访凤凰电视台主持人鲁豫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听很多人说你挺清高的,你认为是这样吗?鲁豫回答说:“可能应该是吧……不过我不太喜欢‘清高’这个词,总觉得它有点‘劲儿劲儿’的,或许应该说是有点小脾气、傲气,比如我碰到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就会比较冷淡。我不是那么快熟的人。”我们需要清高,但不喜欢对清高的过度渲染。我们都知道“清高”蕴含着超脱于名利世界的雅士般的审美趣味,而手无缚鸡之力的虚弱者,或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低能者,如果以此“唯我独尊”,似乎也可以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打打“清高”的牌。从这个意义讲,适度的清高是为褒,过度的清高则为贬。唐朝有一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他有着旷世的才华,鄙视功名利禄。透过李白的一生,我们也不难找到他过度清高的秉性。《红楼梦》里有一位清高的妙玉。有诗云:“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且不论妙玉“无瑕白玉遭泥陷”的惨境,“太高人越妒,过洁世同嫌”这一句却着实告诉了我们过度清高的弊端。过于清高就是孤芳自赏。举世皆浊唯我独清,这样的人常常会轻视别人,自高自大,也常常因此与旁人格格不入,陷入自闭、孤独的境地。恰如《男亲女爱》里的嘟嘟姐:严肃、呆板、神经质,已然忘记撒娇是女人的特权,办公室里的革命成功了,却没有等到幸福的生活和爱情。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我们崇尚适度的自然清高,自然清高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而不是为了做给人看;我们厌恶过度的非自然清高,因为非自然的清高往往庸俗苟且,却要做出一副清心寡欲、洁身自好状,让人越看越别扭。所以,清高应该是一种人格品位,而不是一面形象的旗帜。前者适度自然,后者容易因“高做”而失度。适度的清高能获得人们的尊敬;过度的清高就令人反感了。信任的适度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德国诗人海里公众的信任不能随便托付给人,除非这个人首先证实自己能胜任而且适合从事这项工作。——马·亨利信任——这是大到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命运,小到可以影响两个人之间的真诚度的事情。“信”的反义是“疑”,“疑”导致不信任。古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经典名句,说明信任是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但是,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信”与“疑”,适度的信任,能有效地运用一个人才或有效地处理一件事情,但过度的信任,就失去它的有效性,这样是很具有危害性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起用某个人,只有充分信任他的时候,他才会忠实于企业。但这里所指的“充分信任”是不是毫无原则地绝对信任呢?最近一些企业家提出来的“疑人要用,用人也疑”的观点,这对我们原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传统观点的确震撼不小。我们认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道理。也就是说,无论是“信”还是“疑”都要有个度,这个度,靠你根据具体情况去把握。在特定的情况下,疑人未必就不能用,而用的人未必就是可以毫不怀疑的人。信任不是一信到底,怀疑也不是只“疑”不“信”。在历史上,有过刘邦重用韩信、李世民重用魏征的佳话。对于他们,我们用“疑人也用”去理解也通,用“用人不疑”去解释也通。而三国的曹操边疑边用关羽去打董卓,同样也显示出军事家的智慧和风范。看来,“信度”和“疑度”既有联系又相互排斥,而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如果认为信任就可以完全不设防,或者某人有可疑之处就完全不相信他,某事有可疑之处就完全放弃,那就是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陷入了极端化的陷阱,或者会上当受骗,或者会与人才和机会失之交臂。事实上,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诚信危机”,防范心理越来越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有人提出“宁疑一万,也不轻信其一”的极端说法。据报载,一位老太太被汽车撞伤躺在地上,肇事者逃逸,行人多如牛毛,却没有谁肯停下匆匆的脚步。一个好心的司机想送老太太上医院,然而,在做好事之前,他首先要求老太太写条子证实自己不是肇事者。还有一种过度的信任表现在对权威的“盲信”上。专家、公众人物固然可信,但千万别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保持自己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远远比单纯盲目地信任“权威观点”更有意义。一位作家说,一个社会信任错位是很可怕的,该信任人时不信任,容易消解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不该信任却太信任,又会导致民主发育的迟缓,腐败的盛行。故而言之,适度的信任,是友谊的保鲜膜,是爱情的催化剂,是商场的润滑剂……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有效源泉。过度的信任就是一种无知,一种茫然,一种不理智,它会挫败你的工作与生活,会让你丢失很多珍贵的东西。上网的适度适度上网无可厚非,而沉溺其中却消耗了宝贵时光,无异于自毁前程!——本书作者在信息化社会中,没有一种媒体比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更大了。网络有什么好处?网民们会给出不下于10种的答案,并会极力向你证明“热爱网络等于热爱生命”。网络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和便捷的交友平台,而多种多样的互动游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上网的确具有可以拓宽知识面、接触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变化的最新动向等诸多好处,但是,同其他任何一种工具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使用,能够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否则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上网的最大坏处就是因为缺乏自控而沉湎于网络。网络的超文本链接为我们提供的海量信息,由一个内容可以链接到无数相关话题,浏览网页时,我们很容易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内容里。那些一上网就忘了“度”的人,点开一个网页后往往就被无数的“小手”链接拽着走,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在网络世界里“游荡”起来。而风靡一时的网络互动游戏更是吸引了不知多少玩家,“传奇”、“石器时代”、“魔力宝贝”、“仙境传说”、“天堂”……这些极具挑战与诱惑的游戏总是让意志薄弱者玩兴难消,通宵达旦也在所不惜,以致误了休息,误了工作。网络聊天是引起社会关注的另一个热点现象。上网聊天的人大都缘于工作紧张、心情郁闷、精神压力大等。网上聊天,能起到缓解紧张情绪、抚慰精神的作用,并且可以结识“遍天下”的朋友。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幻的空间里,不需要责任、义务,但无论它带给我们多少快乐,都不能替代真实世界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倘若长期沉溺于此,就会混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渐渐与现实脱节。譬如那些陷入“网恋”不能自拔的人,不仅使自己身心交瘁,还有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危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上诈骗事件让很多网民胆战心惊。网络陷阱利用一部分人防范意识差、爱贪小便宜的缺点,诱使他们上当受骗。譬如,在形形色色的网络骗婚、网恋诈骗案例中,一些人一上网便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本想轰轰烈烈地爱一场,结果却是大梦一场,醒悟时后果已无可挽回。更让人忧心的是,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如果接触到网络中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对性格的完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立无疑会有负面影响。一些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在网络中上当受骗,身心受到严重打击,这些血的教训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引以为戒,也足以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引起重视,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适度上网无可厚非,而沉溺其中却消耗了宝贵时光,无异于自毁前程!拇指的适度亲友之间发发短信,可以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随意,但若放任“拇指”,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短信聊天,不但妨碍自己的正常工作,也会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这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形成了另一种“生活垃圾”。——本书作者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电车等各种公共场合,随处可见被称为“拇指族”的年轻人。他们总是不停地用拇指按着手机键盘。“拇指族”这个词是源于日本,在中国也叫“短信一族”,指热衷于用手机发短信的人,由于发短信时,必须用拇指按键盘,所以就形象地用“拇指族”来指代这些时尚时髦的年轻人。他们不仅用短信联系朋友,还用手机来进行“户外工作”,享受手机结合internet的便利生活。用拇指轻轻按动手机键盘,新闻、天气、星座、股票、彩票……各种信息汹涌而来,与朋友的沟通也全在指掌间完成,还给工作、生活带来便利,何乐而不为呢?有媒体这样评论:短信成为一种新的语言文本,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的娱乐手段,一种新的人际运动,而“拇指族”就是这运动的主角。“我不说话也要让你知道我在想什么”,“不固守在电脑两侧也能随时打个招呼”,成为“拇指族”的新诉求。当“拇指族”风靡全社会时,与“拇指族”相关的“拇指信息”、“拇指经济”、“拇指风暴”、“拇指强迫症”、“拇指邮件”之类的新现象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拇指族”成员们体会最深的恐怕是“拇指强迫症”。大多数“拇指族”不拘人前人后,甚至不拘上班下班,都乐此不疲。一条短信一毛钱,一天发几条是算不上什么“族”的。能称得上“族”的,是每天十几、二十条甚至几十条不等。短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联系方式,而是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没发或是没收到短信,一整天拇指就会无处可放,心里都会觉得怪怪的。
亲人、朋友之间发发短信,可以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随意,但若放任“拇指”,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短信聊天,来来往往,短信就会泛滥成灾,不但妨碍自己的正常工作,也会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不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形成了另一种“生活垃圾”。比起“拇指强迫症”来,不良短信的危害更甚。搞笑信息、垃圾信息、诈骗信息、黄色信息等不良信息,像“牛皮癣”一样污染着我们的视听,对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能忽视。《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甚至在中学生中都流传着“黄段子”,他们觉得在同学中发黄色短信就像打个招呼问个好一样平常。而各种名目的诈骗信息产生的不良影响,丝毫不亚于传统媒体不良信息带来的后果,而且更频繁,更隐蔽,后果更加难以预料。恰如电影《手机》中的一句台词所说,“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嘴痒的适度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古希腊谚语在人体器官中,最难调教的莫过于嘴了。一张嘴,两片唇,分管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吃;二是说。然而人却因为贪吃导致病从口入;因为“爱说”导致祸从口出——这一入一出,嘴的弱点便一览无余。比如食欲:本来是为了伺候肚子的事,但味觉让人的嘴也“贪”了起来。而面对这种“贪”,如果没有自控力,虽然可以花天酒地海吃海喝天下美食,后果却未必都让人满意:吃光了“孔方兄”事小,撑坏了肚皮伤着了身体事大。有人认为吃出质量是为了活得有质量;也有人认为活得有质量是为了吃得有质量——前者爱思考,后者爱嘴痒。两种观点相比起来,谁比谁更理智,谁比谁更聪明呢?我们不主张为减肥无限制地节食,但同样也不赞成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暴饮暴食。再比如说话:沟通交流必不可少,但若无自控力,不分场合对象,都滥发议论,张嘴即来,或者一味地崇信“实话实说”精神,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考虑讲话的后果,有什么说什么,势必会给自己和别人制造诸多麻烦。我们不欢迎谎言和撒谎的人,但是,对有话便滥发嘴痒的“大实话家”也很惧怕。讲话、沟通需要技巧,不同的情境,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要使用不同的词语、语气、声调。韩非子在《说难》篇中作出的结论是:“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处在可能被怀疑或是不该发表意见的处境中,即使再正确的话也不能随意开口讲。中国人向来就不乏说话能力,但是对说话分寸与后果的考虑却不多。逢人遇事张口即来,不分场合地点,不分对象情境,实在是让人汗颜。鲁迅在杂文《立论》里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报,说必然的遭打。有人就犯难了,问,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可得怎么说呢?回答说:那么,你得说:“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hehe!he,hehehehe!”通常,我们都借此嘲笑这“hehehe”的圆滑世故,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说话的技术呢?这种技巧远远比张口就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好听得多。这么一细想,嘴的弱点并不是“嘴”的弱点,而是“脑”的弱点。口腹之欲要满足,思想观点要表达,如果出了问题,根源不在嘴,而是我们不能理智地控制、使用嘴。疾病常常患于“馋嘴”,防患于能够抵挡美味诱惑。祸出于嘴痒难止,益得于语言的适度。秀嘴的适度如果你的舌头变成刀子,就会割破你的嘴唇。
——西方谚语语言之美并不是耍贫嘴。——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美国有一位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叫拉什·林博,曾经在公众场合做了很多演讲,鼓舞了他的很多拥趸。他曾说,巧言令色不是好口才,能言善辩才是真正的好口才。拉什·林博之所以能赢得这么好的人缘,不只在于他出口便是妙语,更得益于他的言语间总能透射出丰富而扎实的知识底蕴。在中国历史上,从合纵连横的苏秦和张仪到板门店谈判中据理力争的陈毅,从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到万国会议上发言的周恩来——他们都因拥有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口才,为后人所景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副好口才,然而在一些处于话语权最前沿的名嘴、快嘴、学子嘴们的热力鼓噪下,很多人心目中对“好口才”的评判标准发生了“由深渐浅”的悄然变化。在这种变化中,真正能言善辩的好口才不再受到广泛重视,而恰恰是越能“做”、越能“秀”的“嘴”,越得到广泛的青睐。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所谓“秀嘴”,顾名思义:耍弄嘴皮子,哗众取宠。如今各类的“秀嘴”屡屡得宠,越来越多的人欲与其趋同,以致“秀嘴”之风愈演愈烈,愈“秀”愈轻,不但自己轻,也带着听者一起轻;不但“嘴”善“秀”,而且行动也变成“作秀”。比如,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庄重,热衷于用语态展示个人秀的表演;一些职能部门领导不干实事,成天带着下属四处喊口号;一些专家学者不潜心搞研究,却在媒体频频发表“思想秀”……对于“嘴秀”,古人不是没有,但却不像今天这般成风气。韩非子在《劝说》中称其“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求其功者,可亡也”。秦林先生在《管好你的嘴》中曾批评好“嘴秀”者“很看重精神的弘扬,因此口号喊得比谁都响,话说得比谁都多,但欠缺的正是意志品质。”秦林先生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性格作了比较,说是“中国人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还在呼口号斗嘴皮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把同样的事做完而且去领工钱了”。这种比较虽不免失之极端,但却把“嘴皮子”与“实干家”的实际差距彰显得淋漓尽致。“口头上无限度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耗掉了我们太多本应该付诸行动的精力。”“我们应该思考的恰恰是,在屡屡占尽‘嘴上风光’的同时,究竟什么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无疑,那些华而不实、只会耍嘴秀者,多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言而有实,这样的人自然受人喜欢。言而无实,莫如不言。靠耍“秀嘴”来赢得人缘,即使暂时能让你“风光”一下,这种“风光”又能维持多久呢?“嘴秀”应该要有个“度”。这个“度”,应该是建立在以能言善辩的基础上的以理服人,而那些工于无度地突出个人的巧言令色者,与其说是“嘴秀”,不如说是沿街叫卖的灵魂贩子!牢骚的适度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发牢骚,是表露心中不满的一种宣泄形式。发牢骚往往和讲怪话连成一条情绪抵触链,它的潜在意识是“看不惯”,因为看不惯心里就不服,因为心里不服,嘴就犯“痒”,就要说一说,骂一骂,刁一刁,贫一贫,以此求得暂时的心态平衡。若是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真的能求得心态平衡,发泄掉心底的怨气,那么,偶尔发一发这样的牢骚也未必不可。否则,即使你能将其忍住不发作出来,也未必能化解心中的郁闷,久而久之还会“积郁成疾”,甚至还会患上抑郁症。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可以不分人前人后,不管事情轻重缓急地随便发牢骚。发牢骚不是好习惯,偶发牢骚可以不遭苛责,但牢骚发得太随便,太无所顾忌,甚至粗言粗语,有侮辱倾向,这样的牢骚就严重了。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自我实现的人》一书中,把牢骚分成低级牢骚、高级牢骚和超级牢骚三种等级。他认为,牢骚的水平,即一个人的需要、渴望、希望的水平,可以用来表示他的生活的动机层次。譬如,低级牢骚是指在贫困的环境中所发的牢骚,“担忧、贫困,甚至纯粹饥饿,都是完全可能的,而这些又决定了工作的选择、老板行为的方式和工人们对残酷待遇的顺从,等等”。对上述情况有牢骚或怨言的人,往往缺乏最低层次基本需要的满足。而针对尊重以及自我尊重的层次,以及完善、正义、美、真等超越性需要的牢骚则属于高级牢骚或超级牢骚。
与马斯洛的三种等级牢骚不同,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一种叹世型牢骚。这种牢骚很杂,无所谓高级低级,大都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比如有企业新规则,员工往往因为理解力的不同,对新规则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对不同员工而言,新规则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从中获益,有的则可能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形之下,程度不同、级别不等的牢骚、怪话就“狼烟四起”了。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同样也会面临类似的情况。当然,并不是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乐意发牢骚!毕竟,一个社会之所以会进步,正是因为存在着为社会进步而鞠躬尽瘁者。因为他们知道,把时间花在发牢骚、讲怪话上,远不如花同样的时间,聚敛起自己的精力,去做些切合实际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但如今四处可见的是,极少数的人在忙得要死,大多数的人则在一边发着极少数的实干着的人的牢骚。你更乐意做哪一类人呢?牢骚可以发,但要适可而止。只发牢骚,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而一旦牢骚过剩,养成了抱怨的习惯,就会只看到缺点,看不到希望,心理被扭曲,结果也就只能是在慨叹中蹉跎岁月,什么事也做不好了。细节的适度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英国哲学家贝弗里奇“细节”这个词最近有些火,这源于曾经热卖的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被誉为“细节学”创始人的汪中求出书之后很忙碌,他把“细节”作为一个品牌不断延伸,携带着这本20万字的《细节决定成败》奔走全国,掀起“细节”旋风,宣扬管理中细节的重要性,并为企业管理者推介了“承诺制”、“口头复述”等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这场旋风让更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开始关注细节、关注执行。想来也是,当今社会,成功人士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尚未成功的人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浮躁,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一步登天,特别是一些刚走出高校大门的大学毕业生,急于找工作,急于报效父母,急于购车买房,急于攒些钱自己当老板,沉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苦练内功,积蓄力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这种忽略细节,甚至不把细节当回事的急功近利现象,强调细节的作用当然是有好处的。如果什么东西能够给你留下印象,印象中的东西一定是细节。没有细节的印象就是一大堆含糊不清的概念,那就不是印象。因此,无论多大的事情,从根本上讲都是由一个个小事组成的,伟大的业绩始于一点一滴的积累,由此看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怀远志,不畏近难”,以及最近流行的青蛙效应、蝴蝶效应等理论不无道理。强调细节,其实就是在为更大的成功作准备。但是,事实仅仅如此吗?据说最近有人买了一本《细节决定成败》,颇受启发,只可惜书中的图片竟有一张印反了,细节管理太不到位啦!但这点瑕疵似乎并不影响这本书迅速走红书市。有一家企业在办公条件很拥挤的情况下,专门设计了一间吸烟室,而且公司的墙上贴着各种激励人心的警示标语,这种布局自然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问题是这家公司由于抓细节没有抓到点子上,经营策略不对,最后还是垮掉了。美国在线的总裁罗伯特·皮特曼过度强调细节,对人要求太高,惹怒了不少人,很多人都在处心积虑地想要整垮他。结果没多久,皮特曼就倒在过分强调细节中。看来,细节是要讲究的,但不能把它当作制胜的不二武器,同时,关注细节也要讲“度”,这个“度”,首先应该基于执行一件事情的战略意图的可行性,不能只盲目地强调了细节,却迷失了战略方向。其次是注重细节要分清轻重缓急。在着手于细节之前,应该好好想想,事情的哪些环节必须讲究细节,哪些环节可以稍微粗放一些。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眉毛胡子一把“细”。这就像聪明人读一本书,遇到精彩的情节重读n遍,其他情节草草翻过去即可,何必要求从头到尾都“滚瓜烂熟”呢?
细节是要讲究的,但过分关注细节,势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细节而不能以宏观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而失去全局意识的决策必然导致失误。逞能的适度息争强好胜的急促之心,不逞无用匹夫之勇,杜绝鲁莽的行为,则灾消难减。——中国古代名言“表现自己”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欲望。一个人如果不敢表现自己,实际上是缺乏自信,就可能坐失良机。表现欲强的人,往往拥有高度的自信心,对自己期望值很高。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对成功而言是一种催化剂。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里,年轻人为了适应环境,立足社会,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如果只是为“表现”而表现,事事争先,不计后果地争强好胜,这就容易出问题了。为了突出自己,保持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势地位,以把周围的人“比下去”为乐事,这样极端的“排他式”表现自己,就会恶化人际关系,使自己四面受敌,失去支持者和合作者,从而给自己招来诸多不必要的烦恼。在职场上,太逞能的人一般都不受人欢迎。现代企业管理注重团队力量,侧重发挥一个团结的、群策群力的、集思广益的整体力量。过于强烈地表现自己,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会破坏团队协调的关系。因此,身在一个团队里,在注意表现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要多考虑团队其他成员,让别人也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发挥个人力量,还能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何乐不为呢?不能否认,表现欲强的人能给自己创造诸多成功的机会,但过度的好强则可能在创造机会的同时,招致不必要的负担——它可能会透支有限的精力,挫伤自己的锐气,以致样样事必躬亲却样样虎头蛇尾,筋疲力竭,这样自然就会危及自己的身心健康。爱逞能者对事业有着勃勃的雄心——这一点也让人敬佩,但一定是以拥有足够能力为前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掌握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施展真才实能。如果没有成功的有效途径,只是因为喜欢出头露面,或者只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或者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掩饰自己的缺点,企图给别人造成强烈的印象,用“印象主义”实现自己所谓的“抱负”,所谓的“自强”就变成了外强中干的面具,遇到真正富有竞争力的对手,就会措手不及,使自己陷于被动境地。因此,当有机会在别人面前“露一手”、“出风头”时,一定要理智地分析情况,审时度势,看一看时机恰当不恰当,方式对头不对头,否则,一不注意就会弄巧成拙。所以,适度的表现,既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又能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是自己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个人爱表现自己并不是毛病,但表现欲太强,到了无度逞能的地步,这就是浅薄了,从而会把自己搞得被动,掩盖了自身的过人之处。因为过分逞能的直接结果,便是让别人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自然一败涂地。玩笑的适度玩笑,是朋友交往中不可少的,取笑,却应当从交往中戒除。——佚名探求如何在一切事物前发出笑声和从一切事物中寻找出可笑之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渊之别。——英国伦理学家舍夫茨别利生活中,朋友和同事之间经常会开玩笑。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对开玩笑者有过多的指责,玩笑就好比一种精神“调节剂”,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情交流,这对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玩笑如果开大了就不是玩笑了。郑州的《城市早报》曾经刊发一篇新闻,在愚人节那天,郑州警方得到一则短信,声称当日下午“有人炸二七塔”。警方丝毫不敢大意,紧急出动查找消息源。后来这家报社也收到同一个移动电话发出的短信息——“今天是愚人节,对不起!”当警方将发短信的刘某抓获,并展开紧急讯问的时候,他仍然一再声称自己没有恶意,只是在流行的“愚人节”里闹点恶作剧,就想以这种方式“愚人”取乐。结果,他因恐吓罪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要想过得轻松些,就得及时排解压力,开玩笑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玩笑的分寸是很有一番讲究的。适当开开玩笑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朋友、同事之间适当地乐一乐,无伤大雅,让同事一笑了之,这没什么。但是,过度的玩笑就不同了,它往往经过精心的策划,为了把玩笑开得有情景、有韵味、有创意、有特色,刻意刁难、耍弄别人。其实,开玩笑的人和被开玩笑的人,心里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在玩笑中夹杂着贬损,甚至恶语攻击对方,并且伴随一些激烈的动作,就不仅不能达到情绪上“轻松愉快”的目的,反而使对方产生羞恼感,弄得对方狼狈、尴尬、难堪,使玩笑退化成愚弄。结果是伤了感情,丢了面子,甚至可能反目成仇,结为冤家。像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生活当中时有发生。有些人平时喜欢开玩笑,但是往往只顾自己取乐子,很少考虑对方心理所承受的限度,这就很容易使玩笑开过了火,甚至无事生事,使“玩笑”转变成了“战争”。适度的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剂,过分的玩笑则会破坏生活的和谐。没有分寸的玩笑会破坏自己的诚信度。从“狼来啦”的故事到那个“有人炸二七塔”的恶作剧,虽然故事的主角本身并无恶意,但是却传递了关乎生死的谣言,引起了别人的恐慌。这样的人,还有谁会相信他呢?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分寸与适度,要看对象、场合、性质。毕竟,并不是任何情景、任何人都经得起玩笑,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开玩笑,更何况你玩笑开出格了呢!贪功的适度贪食者消化不食,贪甜者牙齿易坏,贪利者灵魂会腐,贪功者人格变歪。——佚名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美国哲学家弗洛姆提起“贪”,我们往往就会联想到贪权、贪财、中饱私囊之类,并对其痛恨至极。殊不知,在我们身边,还弥漫着另一种贪——贪名贪功——对于这种贪,当局者有时迷而不悟,局外人也只是识而不透。功,是人们对一个人做出一定成绩后的肯定和赞扬。有功则有名。名与一个人的品德、成就等联系在一起。所以,一个人追求功名,本身无可厚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将建立盖世功业、留下百世芳名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并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实际功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他们的墓志铭里,都不乏“功”和“名”的记录。但也有因为有不纯洁的功名动机或过分贪功而误国误民的反例。《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昭重用钟会与邓艾,结果二人争功。先是邓艾采取冒险的行动,由阴平小道杀入成都,俘获刘禅,本应该是领消灭蜀国的首功;钟会却说,如果不是我在剑阁挡住了姜维的蜀军主力,你哪里占到这个便宜?二人互相告发对方谋反,互相倾轧。争功表现出的狂妄与焦躁,使本来堪称良将的钟、邓二人只贪一己之私利,对形势作出错误分析,以为胜券在握,疏于防范,最终死于非命。我们崇敬有功的人,也不否定对功名有所追求的人。但真正的功名要付出真本事去换取,而不是一味满足自己名利之心而强抢他人之功。争功不是竞争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有功者不夸功,功不可没;不居功自傲,功德圆满。如果单纯为贪功而走捷径,不求务实,只为贪己之功而不择手段,态度出了问题,“求功”的“度”就会变质,“求”就会变成“贪”。真正的功名不是抢来的,而是被实践证明出来的。那些无度的好大喜功、爱争风头者,大都会违背正常的规则,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最终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为邀功请赏,获取高额缉毒奖金,甘肃省某县公安局发生了一起咄咄怪事。原副局长张某、缉毒队队长边某竟然制造运毒假案,从毒贩子手里弄来一批毒品,经过一番安排,栽赃一位荆姓的出租车司机。张、边二人荣立二等功,并获得了丰厚的奖赏。后来,如果不是那个毒贩子落入法网,这出闹剧险些酿成冤狱。
所以,有求取功名的欲望并没有错,但要有章有节,有理守法。好大喜功,往往会让人失去理智。为求取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就会变成功名的奴隶,失去做人的尊严。过度的贪功就等同于贪财、贪色一样,一旦失去理性,会走火入魔。教育的适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古人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的社会,是不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立家、立业、立国之本。有一对夫妻生有两个孩子,老大出生后,他们对其宠爱有加,将他放在“玫瑰色的保护区里”,是“含在口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弄碎”,什么事也不让他做,事事依顺他,结果老大越长越骄横无理,脾气暴躁。从老大身上他们吸取了教训,老二出生后,便严格要求,规定九点回家不能超过九点零一分,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凡事都要请示汇报,结果孩子又渐渐性格内向,处处顺从,自己没有半点主张。这对夫妻不知道他们的教育究竟错在哪里?其实,这对父母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好家庭教育的“适度”问题,总是走向极端。学校教育也常会出现极端失度现象。我们说,教育下一代,是为了让下一代增长知识和智慧,而教育者本身,更需要具备教育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说到底,就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度”,使教育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心血不至于白费。但事实上,现在我国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都在“度”上出了问题。先说家庭的尺度。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和道德观念。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似乎越来越简单:要么实行太过苛刻的严格管教,要么以百般溺爱代替关心爱护,总是把握不好尺度,甚至陷入“因为爱你,所以害你”的尴尬局面。这是很危险的。再说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既有配合又有明确的分工。所以学校对学生教育的目标体系应该加以具体化、系统化。但是,学生的素质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因此,应该因人而异,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不应该只沿用教科书,一成不变地、程序化地施教。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变成没有个性的“标准件”。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这导致学生厌学、逃课等。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接受教育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提升和把握好对下一代教育的尺度,都责无旁贷。教育的度的内核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尺度的外延是人性化激励。这个道理不但在学校教育中适用,在当今企业的上司与下属关系中也同样适用。所以,适度的教育,就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启蒙,使孩子在良性的状态下去发展自己。而极端、失度的教育,则会让孩子的心理变得畸形,这样状态下的孩子很难学到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事物都形成一种仇恶与不屑一顾的心理,甚至恐惧感,即使再美好的东西在这样的孩子心里所映射出来的也是扭曲的形象。因此,为了孩子的将来,选择一种适合的适度的教育方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竞争的适度用自己的价值进行竞争不是坏事。——日本作家武者小路笃生活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大家尽可以在那里进行争取胜利的较量,但必须老老实实地遵守比赛规则。——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