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的盛世危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6:37
http://www.quzhai.com/main/index.jsp?mypageid=117737Web 2.0 的盛世危言
Post by 若谷. Filed under技术瞭望台.
在走过了三年的发展历程之后,业界对于Web 2.0理解的越深入困惑却越多。加上不断有相关公司裁员、倒闭、团队解散的坏消息传出,令互联网公司对”Web 2.0″这个概念已经萌生倦意,甚至有些许厌恶之情。  2007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市召开的Web 2.0博览会上,曾经对Web 2.0激动不已、满怀憧憬的从业者们开始更加务实与冷静,而悲观者开始释放”Web 2.0是泡沫”、”已经疲软”的悲观观点。
Web 2.0 的盛世危言
曾经让人激动不已的Web 2.0,被一些评论家视为”非理性繁荣的2.0″。
”很多人说这(Web 2.0)是又一个泡沫,你们是这样想的么?”提姆·奥莱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热烈的回应,即便是一群热衷Web2.0的人,对这个问题”不”的呼声也并不是那么热烈,甚至带有些许的冷淡,以至于奥莱理不得不尴尬的自我解嘲说:”好吧,也许是有那么一点点。但我认为这里的确会出现伟大的东西,事情才刚刚开始。”
奥莱理是技术图书出版商、奥莱理媒体公司的主席兼CEO,2003年,他灵感突发,提出Web2.0的概念后,人们对它的追捧就再也没有停歇过。2004年,由奥莱理媒体公司和 CMP 技术公司举办的第一届Web2.0大会在洛杉矶召开,参加的人物中不乏业内重量级人士,因此会议一般只有收到邀请的人才能参加,邀请函令很多Web 2.0从业者心往神之。
2007年4月15日举行的”Web 2.0博览会2007″依然盛况空前,来自全球59个国家、一万多名的技术专家、投资人士和创业者参加了这场盛会。与往届会议不同,业界对Web2.0狂热的追捧和对未来应用的无限憧憬,已经变成对现实的困惑和对未来冷静的思索,以至于连Web2.0创造者奥莱理的问题也不能重燃与会者的激情。
Web 2.0也务实
读写网创始人、博客Richard MacManus参加过两次奥莱理媒体公司举办的Web 2.0大会。他对这次博览会的评价是:会议场地和参与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次,而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更集中于网站开发专业人员的讨论,技术性和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更多。
从四天的议程设置上也可以看出这次的博览会更加注重公司的具体运营,而不过多的纠缠于理论。除了现场布展之外,近150场分会和小组讨论被分成七大类:Web 2.0基础、战略和商业模式、网站运营、产品和主题演讲、社区和营销、设计和用户体验、Web2.0服务和平台。内容既有涉及产业层面的讨论,如网络视频、移动Web2.0、公关2.0等,也有网站运营方面的微观讨论,如怎样设计高性能的网页、如何搭建短信服务等。
对于渴望了解Web 2.0以及正在经营Web 2.0公司的人们来说,这次博览会可以算是一场全面的展示。出现在展览大厅的以创业型公司为主,他们给人们展示了Web 2.0的发展新趋势:一种用户自己DIY互联网的风尚正在形成。
如果你的脑海里对Web 2.0的应用依旧停留在博客、播客、RSS等上面的话,可能你要错过新一轮Web 2.0了。一些非常轻巧的桌面应用如badges、widgets和gadgets等开始流行,用户可以复制、粘贴自己喜欢的内容到个人博客、空间或者网站上。
此外,Web 2.0也呈现越来越国际化的趋势。虽然Web 2.0的概念是从美国兴起的,可是越来越多的Web 2.0公司却是由非美国人创办的,很多Web 2.0公司的服务是面向全球各地的人们而提供的,网站设计从一开始就要考虑为使用不同语言的用户服务。
更有许多小公司创业者认为,互联网的未来进化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类似《魔兽世界》那样的MMOPG游戏如何同Myspace这样的SNS网站相结合?网页的概念即将终结,虚拟世界即将到来。
移动设备与网络服务的集成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科技趋势。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会通过无线网络传到Flickr等照片网站上;能用手机在维基百科全书上查询到需要的城市信息;移动IM则可以使你和你的朋友们随时保持联系。这样,在PC互联网上所能享有的一切Web2.0服务在手机互联网上都可以实现。
创业型网络公司向业界展示他们的务实的创造,对Web 2.0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而IBM、Google、微软等大的互联网公司对Web 2.0仍然乐此不疲、热情不减,当然,他们更主要的是向企业推销自己最新产品的机会。
尽管《搜》一书的作者约翰·巴特尔曾数次采访过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但当听说主办方只给30分钟与施密特对话,他还是忍不住抱怨:”光是谈YouTube这个话题,我就能一口气跟他聊30分钟。”好在施密特还带来了一些新闻,宣布Google即将发布包含电子表格和幻灯片在内的在线应用。
施密特还表示,Google很快将会推出一套名为”认领你的内容(Claim YourContent)”的工具,帮助类似维亚康姆之类的内容公司辨认哪些视频片段是未经授权播放的。他认为,未来互联网增长最大的领域就是移动和本地信息,特别是后者,很多搜索引擎公司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先天具备的本地信息优势。
与施密特相比,亚马逊的CEO杰夫·贝索斯在发言时却显得相对谨慎,他的话题很少谈及亚马逊卖书的主业,反而大谈特谈公司的副业–为那些寻找基层设施外包服务的小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
亚马逊目前给包括微软在内的企业提供不同的网络服务,包括:SQS、S3、EC2和MechanicalTurk。贝索斯承认目前公司在这些服务上还没盈利,但是使用该服务的公司数量却越来越多。”创建应用约有70%都是在后台完成的,各家网络公司都差不多。这些东西既不能让你的公司创意变得更好,也不能让你的产品更快推向市场,但是你却不得不以高质量水准来做,否则会给产品带来隐患。”
疲软的迹象?
虽然认准了Web 2.0是大势所趋,各大公司都在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但他们内部对于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产品也有不同的解读,实际上反映出业界对于Web 2.0的困惑也同样围绕着他们。
施密特表示说:”Google和DoubleClick从2004年起都一直在成长,而同时广告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定向广告和本地广告方面。”而在收购DoubleClick同时,Google还收购了一家做搜索引擎优化的公司Performics。
约翰·巴特尔向外界透露了关于Google收购DoubleClick的一些内幕故事。他在2004年采访Google的共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时,布林曾认为Google绝对不会和DoubleClick公司合作,因为这家公司没有什么目标,同时又喜欢过分吹嘘。
《福布斯》杂志记者Rachel Rosmarin则认为,尽管这次Web2.0大会要更为实际一些,但是和以往的会议内容仍有很多重合。人们翘首以盼,希望能听到一些已经成功的互联网大公司在会上分享一些关于未来的远见,却总是失望的听到外交辞令般的回答:无可奉告。失望的情绪弥漫在这些参会者的心中。人们已经感到一种Web 2.0的疲软。
在美国的IT博客圈里,类似的怀疑也不断被讨论。在这个涌动着一万多名互联网业内人士的大会上,已经颇有些盛世危言的征兆了。
Market Watch著名专栏作家约翰·多拉克认为,Web 2.0已经开始逐渐浮现出泡沫迹象。”就我的观察而言,这个展会是为那些想在技术行业里快速发家致富的人准备的,当然还显然得是22岁到29岁的人。”
在他看来,这个大会上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各种各样只是在讨论退出策略的小分会。”很显然,硅谷又一次涌动着各种各样的飞钱了。但是很多一开始还算不错的公司过早的专注于讨论退出策略,对于那些想在这一堆Web 2.0创业公司里脱颖而出的胜利者而言,可真不是什么好事儿。”
爱德曼公关公司副总裁史提夫·罗贝尔虽然因故没有参加会议,但他在自己的博客上预言,这是一场”非理性繁荣的2.0″。这场盛会让他想起了昔日的一幕:《工业标准》杂志在1999年举办的各类互联网世界大会,如今的Web 2.0博览会仿佛昔日会议的重新上演。他甚至预言在未来一到两年之内,故事就会出现结局。
罗贝尔也承认,这样的繁荣并非全是坏事。”要知道,很多预言家和专家在web1.0时代就提出很多超越那个时代的观点。每个繁荣时期总是会出现一些过于超前的判断,现在(Web2.0热潮里)一些超前的言论已经出现了,但那并不意味着转变不存在。”他认为,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总会留下一批真正能给用户带来好服务的公司。
当然,或许还是Rachel Rosmarin说得对:很多Web2.0公司倒是没赚钱,可是举办相关会议的公司却发了大财。她的话听上去不无道理。Web 2.0 博览会刚刚落幕,奥莱理媒体公司和 CMP技术公司就对外宣布,将在2007年的11月分别在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举办Web 2.0 博览会,2008年4月,Web2.0博览会还将在旧金山举办。
Web 2.0 七大困惑
业界对于Web 2.0理解的越深入困惑就越多。
在走过了三年的发展历程之后,业界对于Web 2.0理解的越深入困惑却越多,可说是全球同此困惑。结合这次博览会的议程,《互联网周刊》总结了目前业界讨论最为集中的七个方面:
什么是Web 2.0
奥莱理2005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什么是Web 2.0》的文章里,并没有给Web2.0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在文末总结了几条Web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表现:服务,而不是打包的软件,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并且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把用户作为共同开发者来信任;利用集体智慧;通过客户的自我服务来发挥长尾的力量;软件超越单一设备;轻量型用户界面、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
奥莱理称,任何一家要宣称是”Web 2.0″的公司,就要将公司特性同上述列表进行测试,越符合就越名副其实。而实际上,每个人对Web2.0的定义都不同,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基于技术层面上的互联网进化,有人则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为了方便市场营销而造出来的花哨词语。甚至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互联网之父Vinton Cerf这些IT大腕们也无法对Web 2.0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版权的困扰
Web 2.0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强调用户贡献内容。但是,随之而来的版权问题将会成为众多网站的”心病”。最典型的案例当属被Google花16.5亿美元收购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在被收购后不久,就惹上一身侵犯版权的官司。
如果用户在你的网站上发布个人信息,你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你是否有义务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如果政府来索要这些信息你该怎么办?网站能否使用用户信息来做广告,或者与其他会员分享信息?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如何从最底层的网站系统设计来保证保护用户隐私?
在博览会上,来自电子边界基金(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律师Fred vonLohmann谈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对于大多数拥有用户自制内容的Web2.0公司以及网站托管公司而言,容易触犯法规的问题在于,你距离吃水线有多远?搜索引擎公司已经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在托管服务领域新公司能受到多大的保护还不清楚,因为目前几乎还没有任何现成的案例。
Lohmann还表示,公司如果想安全的呆在”岛上”,最好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在美国的版权办公室登记注册一个版权代理人;在网站的服务条款里通告用户;要标明条款如有侵权则将终止服务并撤销内容。但是,如果有人从Flickr上下载使用别人的照片,算不算侵权?如何界定”非商业”用处等问题都没有明确定义,因此会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
商业模式难题
面对如过江之鲫般纷纷涌现的大大小小Web 2.0网站,人们普遍存在的质问是:让我看看你怎么赚钱?
很多创业公司依靠网络广告作为赢利方式,Google的AdSense和其他一些第三方广告网络渠道让它们可以在花钱很少的情况下维持生存。但是要想达到1亿美元的广告收入,网站排名就必须进入全球前10。
如何建立一个可以赢利的网站?如何将人们的线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相结合?如何利用社区的力量获得商业回报?在Lightspeed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Jeremy Liew主持的”Web2.0:让我看看钱在哪里”的分论坛上,他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了一些经验:创办一家消费型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容易,不需要用太多现金来维持收支平衡。但对于一家想创造长期价值的公司而言,靠被Google收购的计划显然行不通。要想上市,公司需要制定长期的路线图,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公司成长时,收入有时会落后于成本;公司有时会需要风险投资来弥补中间的缺口。
对于许多Web 2.0公司来说,如何建立能够赢利的商业模式,是最现实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VC 2.0
很多人总会把眼下的这股Web 2.0与2000年那场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但仔细分析,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差异。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新一轮的互联网公司仿佛是一个个轻量级的”小巨人”:只要有好的创意,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启动,而且有天使投资和创业者自掏腰包等不同融资方式。在退出策略上,风投可以通过公司合并或者被雅虎、Google等大公司收购而轻易退出。这与以前的互联网公司多以上市作为最后退出策略的方式有所不同。
天使投资在Web 2.0上重新焕发了活力。在一场由Techcrunch创办人Michael Arrington主持的”VC2.0″的小组讨论上,来自SoftTech公司的JeffClavier表示,对于投资者和创业者而言,失败的成本降低,从而激励了更多的人来冒险。在没有获得大笔的投资之前,创业者可以拿第一轮的种子资金来验证最初的假设。Redpoint Ventures的ChrisMoore则感受到了风投行业的竞争加剧,对于他们而言,投资必须要快而谨慎,但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
总体来看,投资者们似乎还是颇为乐观,毕竟把网站以一个好价钱卖给大公司对他们而言也还算是获益颇多。
但市场上有两个发展趋势不容忽视:首先,技术人员的成本加大。随着互联网公司的逐渐增多,要想雇佣好的技术人才,必须要投入更多资金,因此原本25万美元就可以尝试的项目,也许需要一倍多的价钱才可以。此外,由于大公司愿意以高价购买创业型公司,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风投的竞争加剧后,可能会有相当数量不怎么好的创意也会得到资金,从而占去了一部分本该投给更好项目的资金。
现在存在的困惑是:后期的投资者在交易完成后,究竟是否还应该与创业团队保持联系,继续发挥创业者作用?投资过多,讨论退出策略过多,是否会导致同类网站出现过多而重新出现互联网泡沫?
创业者应该持续发展还是择机出售
由于Web 2.0网站的创建成本低,成立公司很容易,很多创业者总要面临是追求基业长青还是出售公司给大企业的问题。
在约翰·巴特尔主持的”发展还是出售”的小组讨论上,三位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创业者-Six Apart的Mena Trott、Digg的Jay Adelson以及刚刚被Google收购的Jotspot的Joe Kraus,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Joe Kraus表示:”创业者需要在成功和控制之间选择,这点决定了你会向哪里发展,你是为了长远目标成立公司还是仅仅为了向其他的公司出卖产品?融资是另外一回事”。
Mena Trott谈了自己的感受:”控制是我愿意放弃的,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外来帮助的话,公司很难发展到我想象中的地步。这些年我们一直觉得自己能控制局面,尽管我们放弃了很多诸如头衔之类的东西。”
2006年某期《商业周刊》把Digg作为封面报道,结果吸引了一大批媒体公司,纷纷表示要高价购买。JayAdelson表示,当时自己和公司确实被这些报道和报价所吸引而有所分心。”结果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你还不得不去把每个人叫回到现实中,除非你觉得收购你的公司能比你做的更好,否则我们还是选择自己去做。”
Web 2.0浪潮里,最让人难忘的一幕莫过于创业公司先是如过江之鲫般纷纷涌现,而过一段时间之后,就纷纷传出关闭或者团队解散的消息。也正因此,还有人认为,如果只是为了出售,创业者未必需要开公司,开发一个好产品并不需要成立公司。
Web 2.0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
对于微软、思科、Google等这些大公司而言,Web2.0可能更多的给他们提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相比规模不大的初创公司,这些大公司既有品牌形象,又有开发实力,很容易抢占产品市场。但另一方面,如何在企业的实际运营当中运用Web 2.0来提高效率,却又另当别论。
麦肯锡2007年3月份的一份报告-《公司如何使用Web 2.0》显示,虽然很多公司都在讨论拥抱Web 2.0,使用博客、维基、播客等技术,但实际上,他们对此的投资速度却很慢,很多公司资源并没有投入到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上。
麦肯锡布鲁塞尔分部负责人、报告撰写人JacquesBughin非常吃惊会有这样的结果。在访问了一些被调研者之后,他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很多公司对使用博客、维基等仍然心存担忧,他们最担心如何管理信息及其分发;第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公司不同阶层的划分正是依靠员工拥有知识的不同而定。如果员工把自己最宝贵的信息在维基上公布,那么他在组织内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拥有大量知识的员工当然不情愿共享信息。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想在公司内部推行协同式办公技术的公司,就得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相应的员工奖励机制了。此外,Web2.0是否适合企业环境?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上万名员工的财富500强企业,Web 2.0应用的速度、安全性、稳定性是否足够?Web2.0的商业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成为会议讨论的焦点。
用户参与度有多高
Hitwise公司全球研究总经理Bill Tancer在小组讨论上展示了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Web2.0网站的网民参与程度并不高。以YouTube为例,用户中只有0.16%的人真正上传过视频,大部分的用户都是默默的观看者,从不贡献内容。如果大多数网民只是像电视迷一样坐在那里看视频的话,YouTube也许只是又一个新崛起的电视网络?
网站可用性专家JakobNielsen在2006年提出了一条网络社区90-9-1法则,即:90%的用户仅仅访问网站但从不贡献内容,9%的人偶尔会参与,只有1%的人才生产了绝大部分内容。但似乎有相当数量的Web2.0公司连1%的比例都达不到,比如Flickr上只有0.2%的人才上传图片,维基百科略好一些,也只是达到了4.2%。
对于依靠用户产生内容和价值的Web 2.0公司而言,商业模式吹嘘得天花乱坠,用户却根本不来浏览或者即便来了也不贡献内容,这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这些困惑不仅仅是引起人们争议的地方,也是每个自诩为Web 2.0公司的创业者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如果这些困惑能够得到解答,也许Web 2.0还能迎来一个明亮的未来。
文章来自:互联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