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6:57

洪江市

洪江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区,东、西、北与黔 阳县(今洪江市)接壤,南与会同县毗连。地理座标:北纬27.5o~ 27.13o,东经109.45o~ 110.3o。南北纵长19公里,东西横跨31公里,市区总面积216平方公里。1988年总人口8.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8万人、非农业人口5.29万人。在总人口中汉族约占97%,余为苗、瑶、侗、回、土家等少数民族。 

目录

·                                 • 基本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自然地理

·                                 • 地理气候

[显示全部]

洪江市-基本概况

 

洪江处层峰叠嶂之中,地势甚高,气候适人。盛暑烈夏,早晚可着夹衣;隆冬腊月,温度最低零下三四度;时至暮春,室内犹生火取暖。雨水以5、6月为最多,常年平均降雨量1485毫米。平均日照1354小时。无霜期304天。

境内物产资源颇丰,已查明有木本植物91科584种,林地面积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5万立方米;矿藏资源矾矿储量1亿吨,石灰石几十亿吨,石煤约1亿吨,还有瓷泥,重晶石、石英石、钨、铜、沙金、金刚石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万千瓦,可开发的占55%。市域内有枝柳铁路、209国道、1839省道和沅水等交通干线通过,水陆交通堪称方便。

洪江夏为荆州之寺,周末隶属于楚,秦为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镡成县地,东晋为舞阳县地,隋属沅陵郡龙剽县,唐属朗溪县,五代入于蛮。宋元佑五年(1090)置洪江砦,隶黔阳县;崇宁二年(1103)改属靖州三江县地,寻改三江县为会同县,随属会同县。元明清因之。清末置洪江镇。民国初期为会同县洪江镇,民国13年(1924)称会同县。洪江市,后又改为镇。民国22年以后为湖南省第四、七、十区保安司令部和第七、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抗日战争后期,湖南省政府在此设立洪江行署,辖第六、十两个专区。解放初,置洪江市,隶属会同专区。以后市镇建制交错更迭频繁,至197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洪江市,属黔阳地区(1981年6月30日改为怀化地区)。1988年1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经济计划单列市,1999年5月设洪江区。市区设河滨路、沅江路、高坡街、新街4个街道办事处,共31个居民委员会;郊区辖桂花园、常青、横岩3个乡28个村。  

洪江市

洪江山水秀丽,环境优美,曾被除誉为湘西的一颗"明珠"。市区以老鸦坡为屏障,呈扇状辐射,满山绿树成荫,雄溪公园的亭台楼榭点缀其间,气势壮观。城西嵩支山幽林深处的古刹大兴禅寺,如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省内著名寺庙之一。山间怪石成趣,古洞藏幽,以"丹凤朝对"、"双狮迎客"、"祖师洞"、"张家坟"、"白云洞"、"镜子岩"、"半山亭"、"水佛洞"、"观音岩"、"鲤鱼田"等影点构成嵩云10景,为城市的游览胜地。  

洪江旧城改造步伐加快。解放前,有"七冲、八巷、九务、条街",街道狭窄,机动车辆行驶艰难,代步之具,惟两人肩抬之山轿而已;房屋低矮潮湿,除少数富商豪绅所居住的窨子屋比较宽敞外,沿河一带商店,多为木板房屋,下层营业,上层为住房,居住拥挤;公共卫生设施少,阴沟堵塞,满街垃圾,臭水横流,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解放后,公共设施逐年增加,街道不断拓宽和延伸。1965年,改建跨巫水河的洪江大桥,来往车辆和市区东西两岸人民畅行无阻。1980年,中共洪江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制订《洪江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市政建设速度加快。对原有的南岳路、沅江路、巫水路、新民路等10条19600米长的主次干道进行拓宽改造和路面硬化,并新辟雄溪路,新建通往新区黔城与国道209公路和枝柳铁路贯通的洪黔公路为洪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全市16辆公共汽车,在市区内分4条线路行驶。城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有电影放映单位24个,文化馆8个,图书馆1个藏书5万余册,公园、儿童游乐场各1座,还新辟有体育广场、体育训练场、灯光球场和游泳池。

洪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遗存十分丰富。经国家古文物、古建筑专家考察论证,洪江现存一座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古商城正待开发。洪江古商城内有80多个馆、宫、殿、庙、庵、寺、院、祠,17家报社,23个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几家妓院,60多个烟馆,70余所酒家,80来个客栈,近百个作坊,近千个店铺,充拥于山城的每个角落。不愧是一幅展示明、清、民国社会景观的“清明上河图”,一所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资大全的活性博物馆。我们感谢历史,感谢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厚重的遗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洪江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曾经取得了第一次创业的辉煌成就,享有“湘西明珠”之美誉。在跨入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洪江人民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沿着“三个代表”的指引方向,继续发扬“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的洪江精神,努力开辟“二次创业、民营兴洪”之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昔日的湘西明珠再创辉煌。

我们热情欢迎广大洪江籍人士、各界朋友、社会团体和海外侨胞来洪江观光旅游,我们真诚地希望大家来洪江投资兴业。只要来洪江,一切好商量。我们相信,有您和我们的共同努力,洪江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洪江市-行政区划

 

洪江市现辖25个乡镇,共有316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洪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侗、苗、瑶、回、土家等20个少数民族,有深渡苗族乡、龙船塘瑶族乡两个民族乡。

17个乡:硖洲乡、龙田乡、岔头乡、 茅渡乡、铁山乡、群峰乡、湾溪乡、洗马乡、大崇乡、熟坪乡、龙船塘乡、深渡乡、沙湾乡、太平乡、土溪乡、岩垅乡、红岩乡;8个镇:安江镇、黔城镇、托口镇、江市镇、沅河镇、 双溪镇、雪峰镇、塘湾镇。

区划图



安江镇:辖4个村、7个社区:黄花坪村、中山园村、小溪坑村、虹口洲村、红心社区居委会、民主社区居委会、油菜园社区居委会、豹子垅社区居委会、两眼塘社区居委会、桃子垅社区居委会、新建立河西社区居委会
硖洲乡:辖12村:太和村、新庄村、溪边村、红村、仁建村、扶车村、古溪村、八门村、秀洲村、秀建村、下坪村、大桥村、稔禾溪村和沅建村
龙田乡:辖14个村:长碛村、胜利村、东风村、垅西村、金花村、龙田村、婆田村、高阳村、洪溪村、雪腊溪村、大垅村、涝溪村、松林村、助溪村
岔头乡:辖16个村:大沅村、大年溪村、双松村、黄双村、高坡村、鸡公坡村、陶家村、水尾村、羊坡村、竹山园村、岩里村、杉木田村、新江村、繁溪村、沅江村、胡家村
茅渡乡:辖9个村:茅渡村、关冲村、定坡村、芒冬村、颜容村、大塘村、栗子溪村、婆田村鸭池村、洒溪村
大崇乡:辖9个村:盘龙村、岩脚村、砂溪村、赤溪村、石板桥村、民主村、兰家村、和平村、小龙江
熟坪乡:辖15个村,1个居委会:熟坪村、大垅溪村、下山村、大湾村、连丰村、网塘村、竹坡村、双溪桥村、尚保村、光荣村、平山界村、罗翁村、花园村、黎明村、大坳村、熟坪居委会
雪峰镇:共16个村,1个居委会:公坪村、母溪村、金塘村、深渡江村、株竹村、芦木溪村、永红村、兰溪冲村、青山洞村、大坪村、下新街村、龙家田村、两溪口村、先锋溪村、桐溪村、车力溪村、界脚村、大坪居委会
铁山乡:辖12个村:长滩村、冷溪村、凉竹湾村、袁家溪村、大段村、高源村、沈家坡村、高桥村、向家田村、禾梨坪村、小溪村、水口山村、铁山村
塘湾镇:辖14个村:里木冲村、木兰溪村、花岩村、枳木槽村、响溪村、陈家村、文峰村、中山村、江溪村、白羊村、隘上村、水源村、兰家村、兰皮洞村
洗马乡:辖15个村:稠树脚村、岩背后村、洪家冲村、大塘村、老树溪村、三角溪村、古楼坪村、大泥村、芽柳村、中段村、花柳坪村、中和村、甘田冲村、徐家洞村、铁山溪村

湾溪乡:辖11个村:双江口村、云峰村、堙上村、下垅村、甘田印村、油榨岩村、花树脚村、和丰村、横溪坳村、秧田垅村、蒿菜坪村、先锋村
群峰乡:辖10个村:杨柳村、横碧洞村、上洞村、蛇形村、永胜村、芙蓉溪村、草鞋田村、龙山田村、双塘村、木洒溪村
沙湾乡:辖14个村:平阳村、月亮村、樱桃溪村、独田村、老屋背村、瓮田村、平原村、升子岩村、沙湾村、溪口村、石修村、寨头村、健康村、光华村
太平乡:辖10个村,1个居委会:松板村、补顺村、太平村 、道理坪村、溶溪村、黎溪村、磨回村、横江村、福田村、深溪村、太平居委会
土溪乡:辖11个村:双龙村、官溪口村、砂金村、凤凰村、沅光村、岩坳村、塘宝村、双溪口村、沅光村、塘公溪村、水田溪村
深渡苗族乡:辖13个村:红庄村、牛溪脑村、曹垅村、下寨村、深渡村、上坪村、横岩村、色木村、合建村、邓家村、花洋溪村、集中村、浪溪冲村
龙船塘瑶族乡:辖9个村:龙船塘村、红心村、地胜村、小熟坪村、翁野村、黄家村、光明村、白龙村、翁朗溪村

黔城镇:18个村,5个居委会:均田村、莲塘村、株山村、百丈村、东山村、大田村、长坡村、渔塘溪村、高桥村、柳溪村、板桥村、水源村、兰花村、桃源村、金牛村、铁坑村、倒水湾村、小江村、王皇阁社区居委会、北正街社区居委会、南正街社区居委会、牛头湾社区居委会、芙蓉社区居委会
双溪镇:16个村,2个居委会:双溪村、烟溪村、塘冲湾村、大马村、磨里坪村、毛田村、泥溪村、严家团村、山门村、大禾田村、梓木冲村、桐坪村、尖坡村、高山村、红花村、梅元冲村、双溪铺居委会、盛兴居委会
红岩乡:辖9个村:茶溪村、茶花村、菊花村、门溪村、红岩村、高坪村、明亮村、关塘村、坪岩村
岩垅乡:辖13个村:青树村、竹坪垅村、青松村、春晨村、铁门村、谷雨村、芦荻坪村、力丰村、干溪坪村、空田村、星火村、江丘村、青山村
沅河镇:辖10个村,1个居委会:黔阳坪村、十里村、清水青村、沅城村、沅河村、堰桥村、鄢家溪村、大坡村、富团村、保勇村、沅神场居委会
托口镇:辖16个村,1个居委会:朗溪村、三里村、王家坳村、新田村、新塘村、豹雾村、石桥村、裕农村、竹峰村、阳岫村、沙坡村、马田村、阳荆村、杨柳村、通洲村、罗岩村街道居委会
江市镇:辖13个村,1个居委会:里坪村、暴木溪村、老团村、岳溪村、双龙村、翁坡村、龙尾村、红莲村、荆竹村、板栗溪村、蒋公溪村、竹滩村、申坳村、街道居委会

洪江市-历史沿革

 

洪江市历史悠久。
今之洪江,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镡成县,县治在黔阳西南,属武陵郡。东汉、三国因之。
东晋义熙年间(405至418),废镡成县并入舞阳县,舞阳治(今芷江)迁镡成,并改为镡城。南北朝:齐建元元年(479),舞阳改为沅阳,仍属武陵郡。梁改沅阳为龙标县,隶属南阳郡。陈武帝永定三年(559),改属沅陵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辰州,龙标改属辰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复属沅陵郡。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属辰州。贞观八年(634),分置朗溪县,龙恻县改为龙标县,属巫州,州治设龙标。武后天授二年(691),巫州改为沅州,龙标县隶属沅州。长安三年(703),沅州改为舞州。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又改为巫州。天宝元年(742)改称潭阳郡,属黔中道。代宗大历五年(770)更名叙州。
五代时,龙标为少数民族据有,废县置州,仍称叙州。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湖南归顺,奖(芷江)、叙诸州随之。神宗熙宁七年(1074)置黔江城。元丰三年(1080)改置黔阳县,以在黔水之阳,故名(一说县境石皆黑色,故以黔名),隶属于沅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黔阳县属沅州路总管府,隶湖广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黔阳隶属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沅州府降为州,黔阳属辰州府,隶湖广布政司。
清顺治四年(1647),黔阳县纳入清室版图,仍属辰州府。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为府,黔阳属沅州府。
民国初年,废府存县,黔阳县属辰沅道。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处”,将绥靖范围内的19个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区。翌年5月,行政督察区正式设立专员公署,黔阳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设黔阳。民国26年12月,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仍设黔阳。民国29年(1940)4月,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迁洪江,黔阳县属第十行政区管辖。   

1949年10月3日,黔阳解放。是年11月1日,成立黔阳县人民政府,县治改设安江镇,隶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销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黔阳县隶属芷江专区。是年12月2日,芷江专区更名黔阳专区。翌年5月,专署机关迁黔阳县安江镇大畲坪。1975年2月,专署机关迁怀化市。1981年6月,黔阳行政公署更为怀化行政公署,黔阳县隶属怀化行政公署。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改为新洪江市,市治设于黔城。

洪江市-自然地理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水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东接溆浦、洞口,南邻绥宁、会同,西界芷江,北依怀化。地理座标:东经109°32’至11031,北纬265°91’至27°29'。

洪江市

市境东起洗马乡土岭界,西止托口镇鲤鱼湾,长102公里;南起龙船塘乡雪峰界,北至岔头乡大沅,宽55公里。总面积2173.5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2105.36平方公里,水面68.18平方公里。总面积占全省l%。

地势受雪峰山脉影响,东南高,西北低;山地夹丘陵与河谷平原相连。东南部多山地,海拔在400米以上,最高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中部安洪江谷盆地,地势低凹,且较平坦,海拔在300-400米之间。

境内溪河纵横,沅水纵贯全境,渠水、舞水分别于托口、黔城注入沅水区域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度。

洪江市-地理气候

 

洪江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74.1%。境内依山临水,形态类似“鸡型”,地势由东、南、西三面向北倾斜,以中部云雾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894米,境内最著名的山峰有焦岩山、大峰坡、老鸦坡、密岩尖、嵩云山等,海拔在

洪江市

170~894米之间。沅水自西向东转北流入城区,巫水自南而北合沅水于城市中心,割市区为三部分。用材林和竹林大部分集中在中间山区,包括横岩乡4个村、桂花园乡的铁溪村,全区森林覆盖率为53.8%,其中横岩乡高达75%。

 洪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在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9.2℃;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7.7℃,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无霜期年平均为304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1485毫米左右,4~8月份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2%;年平均日照1354.3小时,为可日照时数的30.25%。

洪江市-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洪江市土地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493公顷,园地面积13342.13公顷,林地面积14278.33公顷,牧草地面积51.8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5222.27公顷,交通用地面积969.14公顷,水域面积8276.57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9334.09公顷。

洪江市

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矿产20余种,矿床及矿点38处,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重晶石、黄金、水泥石灰石、石灰石、耐火粘土、磷、电石、铜等,位居全省前5名的有黄金等矿产。

水利资源:洪江市境内有大小河流327条,河流总长度596公里,年平均降水总量32.2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16.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6亿立方米。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流长106.5公里。全市水能蕴藏量101.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8.76万千瓦。市内有水电站52座,装机总容量48505万千瓦,发电量2.05亿千瓦时。市内共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19座,蓄水总量0.9亿立方米。山平塘4727口,蓄水总量1.3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洪江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甚多,尤其有“楚南上游第一胜地”之美誉的黔城,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内有芙蓉楼、南正街、万寿宫、中正门、钟鼓楼等游览胜地。还有以岩鹰洞、“白吊水”为主体的龙船塘旅游区,是一个集天然森林与七大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当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万人次,旅游创汇10万美元。

洪江市-经济概况

 

设立新的洪江市以来,全市人民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突出项目带动促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我市“十五”计划任务的如期完成及市治顺利搬迁,市域经济社会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洪江市


国内生产总值
2006年,全市GDP完成25.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0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6313元,增长14.5%。
农业
 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58亿元。
工业
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固定资产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1亿元,增长25%。
商务贸易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2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9亿元,增长14.2%。
财政收入
完成财政总收入1.41亿元,全年财政总支出3.37亿元。
金融
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80亿元,比年初净增2.9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25亿元,比年初净增0.38亿元。
人民生活
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16364元,增长23.0%;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增长6.0%。

洪江市-教育事业

 

洪江教育享有“湘西明珠”的美誉,曾跨入“湖南十强、潇湘七雄”行列,获湖南省“义务教育先进县”称号,

洪江市

被列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199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基”达标。2000年提前5年实现怀化市提出的“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奋斗目标;勤工俭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农科教”一体化成为全省的旗帜,教育教学质量处于怀化市前列,美术教学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洪江市现有全日制普通中小学219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城镇完全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15所,村小175所;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公办职业中专1所,民办学校24所。目前,全市在籍学生52370人,在职教职工3735人。
    近年来,洪江市致力于教育改革,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
是“普九”工作卓有成效
1999年-2004年连续6年通怀化市“普九”年检,近五年来资助贫困学生61237人次,资助金额450万余元,有效解决了“读书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洪江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为85.7%,小学毕业率和升学率均为100%,中小学年辍学率分别为0.84%和0.02%,各项指标均超过省定标准。

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自2000年以来,我市连续五年被授予“怀化市高中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2005年,洪江市高考二本自然上线478人,应届高中毕业生二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居怀化市13个县(市、区)第一。近五年来,洪江市共有1576人升入各高等院校,5人考入清华、北大。

是学校建设步代加快
在洪江市新市治黔城修建芙蓉中学一所,占地165亩,投入资金逾3000万元,将于2006年8月正式开门办学。危房改造“改变城乡面貌”,近三年来,洪江市共筹措资金5290万元,改造危房28049平方米,新建校舍93184平方米。2004年,洪江市在大湘西较早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精心打造“洪江教育之旅”、“经典故事墙”、“诗式廊”、“科普园”、“竹诗墙”等数10个文化精品工程相继“出炉”。

是师资素质显著提升
近五年来,洪江市共组织4000余名教师参加了学历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71%的教师获得了普通话合格证书,88%的教师获得了计算机初级证书,350余名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

是职成民办幼儿教育蓬勃发展
到2005年,洪江市职业中专学校在校人数达4397人,比2000年增加3288人,创历史最高水平,对口升学率、就业率均达100%。民办教育达24所,在校人数6000余人,振华学校、西南文武学校在怀化市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学前两年教育和三年教育全面启动, 10个乡镇已创建有中心幼儿园。

是各项改革扎实推进
近五年来,洪江市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3年,黔阳一中成功实现了初、高中剥离,原黔阳四中改制为“国有民办”学校,更名为“洪江市实验学校”,学校迅速崛起,成为了怀化市屈指可数的优质初中。2004年,原安江纱厂子弟学校实现校企分离,学校交由洪江市教育部门主管,更名为“洪江市第六中学”;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2003年洪江市实现了教师全员聘任,分流教师672人。2005年,实行了教师队伍“新进入编考试、缺岗竞聘考试、晋升职校考试”,以考试均衡师资;改革了“画地为牢”的招生体制,推行“就近入学”和“自愿择校”相结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洪江市-人口民族

 

洪江市共有20个少数民族,两个民族乡,即:深渡苗族乡、龙船塘瑶族乡,两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的镇,即:托口镇、沅河镇。

洪江市


少数民族总人口4580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67%,即:侗族24998人,苗族13038人,瑶族6857人,土家族381人,回族114,蒙古族164人,维吾尔族14人,彝族53人,壮族56人,白族33人,满族24人,佤族4人,藏族28人,畲族2人,梨族1人,哈尼族1人,傣族1人,傈僳族1人、布依族19人,朝鲜族21人。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42.94万人,总户数138175户。城镇人口6.94万人,占总人数的 16.16%;农业人口36万人,占总人数的 83.84%。全市人口中,男性22.02万人,占51.27%;女性20.92万人,占48.73%。男女性别比为105.22 :100。年末常住人口40.54万人。人口出生率10.21‰,死亡率3.86‰,人口自然增长率6.36‰。

洪江市-旅游资源

 

洪江得沅、巫二水汇流,又扼西南交通孔道,自古为连接湘、鄂、黔、滇、桂的重要关口,有“五省通衢”。清

洪江市

康熙四年后,已发展成为湘西一大商埠,民国初期被称为湘西“小南京”,风景名胜古迹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有:岩门沙尖咀、岩门村两处商代遗址和岩门村春秋战国遗址;“古商城”中的十大会馆,目前仍保留的有:宝庆会馆(太平宫)门牌,这些会馆雕梁画栋,建筑宏伟,门坊多用青石雕琢磨制而成两侧有石雕、壁画。“雄溪五泉”,第一、二泉在老鸦坡脚下,但因修嵩云路被毁,第三、四、五泉均处白马坪(现雄溪公园内);宗教景观:嵩云山大兴禅寺,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十七年后重建,历来是本地和邻近数县民众朝拜的佛教圣地,每年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佛事鼎盛;自然景观:有秀美的“天柱峰”、“穿岩”、“嵩云胜景”、“丹凤朝阳”、“双狮迎客”;有神秘的“祖师洞”、“白云洞”、“水佛洞”;有迷人的“洪江水电站库区风景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