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旅游景点之三:扶海洲---仿古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32:37





扶海洲史话

掘港西南方有一条仿古街,名“扶海洲”。街长200米,占地10亩余。街内秀阁巧院,雕栏玉砌;砖塔凉亭,飞檐斗角;牌楼高耸,楹联醒目。“扶海洲”,市井繁荣,街面兴旺。茶馆酒肆,高朋满座;书店画廊,顾客如云。骚人墨客多会于此。品酒吟诗,泼墨挥毫。“扶海洲”街北去300米有公园。园内建3层楼阁一座,名“扶海阁”。登阁则闻枝头珍禽鸣叫,窗前横笛悠扬。推窗凭栏,引颈眺望,老街石道,串场河水,虫宾山晨曦,碧霞夕照尽收眼底,令人顿发思古之幽情。

  街、阁名“扶海”,取物换星移而古韵犹存之意。古“扶海洲”地域即今之如东县,原为海中沙洲,历经沧海桑田,演变至今。洲之成陆可远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清《扬州府志》载:“秦汉时州(泰州)东百里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洲。”《嘉庆一统志》中载有“掘港在县东江中沙洲上”。又据《后汉书》记载,广陵郡为刘邦侄吴王濞之封地,“扶海洲上有草名师,其实食为如大麦,从七月稔熟,民敛获至冬乃讫”,说明“扶海洲”已列入牌版图吏治,且日渐发达。

  扶海洲为长江口最早出现的一块卵形沙洲,汉时东西长约80里,南北宽约40里。如东县境内汤园乡曾挖掘出一巨大独木舟,经碳14测定为三国年间之物,说明当时扶海洲沿未与大陆连接。《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西汉时“扶海洲”为东经120。70,~121。15,,北纬32。13,~32。37,,与今如东县城地域正好相符。清人李琪《崇川竹枝词》一百首之开篇两句“淮南江北海西头,中有一泓扶海洲”,确指了这一方位。而如东县境内在地层浅表常挖到很厚的贝壳层,当地俗称“(wai)儿龙”;又县城古称“虫宾山”,即“土人弃贝壳于此成山”,均是古代此地为海和沙洲的佐证。由于海岸线不断向外淤张,在东晋年间,沙洲终于汇入大陆。

  “扶海洲”的开发是历代劳动人民长期努力的结果,先人们为此付出了鲜血和汗水。掘港原有一庙,庙门东开,面对大海,匾额上题有“辟我草莱”4个大字,意即披荆斩棘,开辟荒滩。传说古代有兄弟三人,来到这茫茫沙洲。他们不畏海风肆虐和海水侵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里留下了先人的第一行足迹,收种了洲上的第一茬作物。后人敬仰他们的开拓精神,立庙祭祀,永志不忘。

  西汉时,吴王刘濞领三郡五十城(扶海洲在其境内),“东煮海水为盐”,开了淮区煎盐的先河,于是扶海洲便有了第一批“盐丁”。江淮的盐利曾为国家大宗收入,汉武帝时亦曾将盐的课入作为国防费用。三国时期,战祸频仍,北人避乱南徙,其中不少人来到“扶海洲”。《宋书。州郡志》载:“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今扬通州县三国俱为隙地。”此时扶海洲与大陆之间有长江北泓(古称横江)阻隔,是世外桃源。现今居民存留的一些族谱中沿有“为避战乱,卜居于此”的记载。此后,“扶海洲”上五方杂丑,外来者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加上当地鱼盐之利,扶海洲的经济不断崛起,后来又由于洲与陆成为海防口岸。宋人孙觉《过掘港营寨》诗句“海口来屯数百兵”、“石炮声疑霹雳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防止和抵御倭寇入侵,在掘港建“备倭营”,设东营和西营,派重兵把守。掘港遂成扬州门户,海防要塞。外来人口及军士的增加,使交通便捷,商业兴旺,市井繁荣。不久,经营笔墨纸张与茶烟锅席的徽商、经营酿造业的晋商以及经营竹木、油漆的浙商纷至沓来,渐在市场独领风骚,形成流派。以海鲜为主料,具淮扬风味的餐饮业更为发达,有“十家三酒店,一日两潮鲜”之说。明朝中期以后掘港也因其商贾云集、百业兴旺而被誉为“小扬州”。自东晋义熙七年(411)设置如皋县后,原扶海洲长期为其辖地。其间,或撤县,或复置,均未尝分离。直至1940年如皋县划治为二,其东部即原扶海洲部分单设为今天的如东县。

  扶海洲从一浅海沙洲逐渐成陆并与大陆接壤,前后约历3000年。3000年来,这里演绎了无数轰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先人们勤劳勇敢、百折不挠、征服自然、抵御外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今人。人们建街建阁、开店兴业,总喜欢以“扶海洲”命名,抚今追昔,不忘先人,其意均在传承文明,开拓未来。(图片来源:http://www.rdhx.com/read.php?tid-90.html  海边胖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