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修炼(秘窍、入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51:41
                                                             王沐先生论道教丹功四秘窍的体和用道教养生,以阴阳为主,阴静阳动,各有不同。一般讲“体”指静态位置,讲“用”指动态的运用方法。兹分别对“四秘窍”以及它的“体”和“用”,略加介绍。

四秘窍是:一、玄关一窍,二、阴跷,三、丹田,四玉枕。

因为丹功炼的是返老还童,益寿延年的方法,而以调动本身青春活力为主。此四秘窍不只停留在炼气上,在叙述之前,先将功法前段体用进度列一简表:

第一、筑基入手功夫阶段

(一)筑基炼神。

体——心、神。

用——守中、内视。
                         入静

信心、止念、松身。

(二)筑基炼气。

体——气:

先天气,后天气。

用——呼吸(后天):

正呼吸(后天):即用肺的自然呼吸。

逆呼吸(向先天过度):吸气腹向内收,呼气腹向外鼓。

息(先天用)——胎息、踵息、(气归脐为息、归丹田为胎息)。气通任督。

(三)筑基补精。

体——精亏不全,年龄在十五岁以上。

用——调肾、搂睾丸,暖信。(例:一擦一兜,左右换手)。

调用活子时(恢复旺盛的青春机能)。

此段目的,达到精满气旺神全,再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炼精化气功夫阶段

体——药(小药、大药、内药、外药、上鼎、下炉)。

用——采药、小周天、封炼、合凝、止火。

以上仅是这一段“体”“用”的阶段提纲,但许多丹法家未加区别,所以进度常常不够明确。

我打算用问答方式,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

(一)秘窍之一,“玄关一窍”。

问:此窍为什么称作秘窍?

答:丹功功法,常常涉及生理机能。为防受到非议,所以不愿公开。

问:玄关、玄关一窍、玄窍、玄牝、玄牝之门,是同义词汇还是有区别?

答:是同一个词汇,但有时用法不同。

问:玄关一窍有无“体”“用”分别?

答:玄关一窍无体有用,所以在丹经上说:“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鼻也,非谷道也。……非膀胱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所以无体可寻,寻则着相。”《性命圭旨》把玄关画在中田,把玄窍画在下田,就是过于拘执,其实不必指实位置。《普照图》和《反照图》窍位画的都不准确。

问:那么一窍运用方面是什么样子?玄关窍开是什么景象?在丹田过程是否一样?

答:筑基阶段的后期即微现此感觉。至进入百日关开始,开窍不明显,常与活子时同时而动。明李虚庵说:“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正好临炉依口诀,自然有路透泥丸。”这就是说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时,关窍随之即开,此时即由筑基转入炼精化气阶段了。

《参同契》卷中说:“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规中即玄关一窍。陈虚白《规中指南》专论此功法。真人即精气相结,浮游即上下交流移动,所谓坎离交接,水火调和。这是从一阳初动时开始的。

元尹清和诗:“闻欲不闻好温存,见于不见体惊怕。(指精气)只在勿忘勿助间,优而游之使目化。(静坐内观)一阳初动众阳来,玄窍开时窍窍开。收拾蟾光归月窟,从此有路到蓬莱”。这是伴同活子时而窍开,所以玄关运用是虚境。南宗二祖石杏林曰:“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明伍冲虚诗:“太极静纯如有动,仙机灵窍在无前”。都是此意。

以上皆言清修各派之论,但师传不同,不过一得之见而已。具体功法,《规中指南》可以参考。(《道藏》“称”字号五)。

(二)秘窍之二——阴跷。

秘窍名称与中医穴位相同,但位置不同。

问:丹法阴跷位置在哪里?

答:此“体用”关系与医经不同。阴跷在医书中为针灸经穴,但宋张燕阳则认为是修炼功法的总枢纽。丹经又名危虚穴,也称会阴,(方位在人身北方危月燕,虚日鼠的位置,也有日月交并之意)。

丹经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为说,来有专指阴跷者,而张紫阳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不同。

李时珍说:“阴跷一脉,与医家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察之,其言不必谬也”。

问:那么这一窍运用效果是什么?

答:《八脉经》认为是众脉总枢,实际是调动青春活力的中心。《慧命经》返还图指的“一候”位置,即指此处。清刘名瑞《虚危直论》说:“此穴上通天谷,下达涌泉,真阳出生之时,必从此穴通过。刘海蟾长坐阴跷而转老还童”。清柳华阳曰:“一候生妙用,二候采牟尼”。此窍即生采之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附载《八脉经》中云:“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采之惟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

问:这一窍还有不同名称吗?

答:有海底、会阴、三岔口、上天梯等。

问:那么丹功是守丹田,还是守阴跷?

答:这是动态,不用死守,所谓三关要路头,即是此处。所谓秘窍,均与内分泌有关,即炼精的重点。阴阳交会,以这里为重心。

(三)秘窍之三——丹田。

问:丹田有几个部位?在炼丹中那一窍最重要?

答:一般分三部分,上丹田也叫祖窍,在两眉之间;中丹田在脐上;下丹田在脐内。平日炼功以守下丹田为最有效。

问:下丹田究竟在什么部位?

答:因门派不同,说法也很多。我们全真派系统传授是在脐内一寸三分与肾相对。明赵台鼎《脉望》云:“丹经说丹田位置在脐内一寸三分,乃仰面而取之也”。仰卧由脐向下即将接命门之处。所以丹田位置应在腹内为是。道教在通三关后下降退符时,系走任脉,下十二重楼,过绛宫,达下丹田,此系与中医不同之处。所以在养生方面,以脐后肾前位置为是。今年太湖疗养院严伯正气功师在行功时,用最精密摄影机拍摄丹田位置。很明显地看出丹田在腹部正中,从放光看系在脐内。(见《气功》一九八六年第六期二百六十九页)可以证明道教传授是正确的。另有一说丹田位置是由神阙(脐)至阳关,也可以讲得通。主要在运用上,而不在执着呆守。

问:下丹田的部位是这样,不知它的运用如何?

答:丹田一处,位居重心,百脉之枢纽,生命之根源。在丹功四步功时中的名称,第一步筑基为守中之处;第二步为炼精化气,为坤炉(上鼎为泥丸);第三步炼气化神时为下炉(上鼎为黄庭)。二三两步作用是为收纳神气,内炼归炉的地方。尤以第三步为开始初步结丹之处。

问:丹田处所,丹家各派均已公开讨论,何以您还称之为秘窍?

答:丹功是为了达到调动青春机能,主要和肾的机能有关。而且与内分泌激素(荷尔蒙)有特别关系。因为,丹田是总的根基,静守以后,元气自充,尤其为肾连接最近,练功至任督通了以后,肾气人脑,从而使肾上腺与脑下垂体(玉枕)互相连系以增强生命机能。

近代气功 家胡耀贞先生的“升阳法”,即系道教秘窍的运用。我记得一天跟他炼功,他说: “今天是冬至,一阳生时,可以接我这方法炼下去”。

这也是道教的一种方法,虽然未用周天,但用此刺激脑肾,使其互相补益,也就是丹田法所称“还精补脑”的方法。但此乃小补,未调动全部力量。(注:升阳法是由命门将阳气送丹田,然后再丹田下降睾丸,由睾丸通至外肾,由外肾返回经会阴,再归命门。每日做三十六次。由冬至日开始最好,如不遇冬至亦可随时开始。)

我们重视人身自控恢复生命机能,也重视身体内元精元气元神互相(平衡调动。宋张紫阳说: “神为主,附丹田与肾关系图气为用,精为基”。说明元精是丹功的物质基础。而丹功内炼时需经过调动,发生、凝集、结成、四个步骤。上述第一步大都为人手功夫。如何做到化精为气的变化,是有一定法则的,四秘窍都是调动青春活力的处所,互相关联、互相呼应,不能每窍孤立来炼,而以发动青春活力,为其共同目的,因为口诀是口口相传,不公开传授,写在书上的也只是点到为止,丹田一窍,也是如此。

问:秘窍的位置应是有孔的地方,如《阴符经》说:“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今丹田无孔何以称窍?


答:丹经中除九窍外,认为在人身深处可以运用调动生命机能的处所,都称为窍。如清刘名瑞著的《道源精微歌》下卷“知窍章”云:夫人身有四窍,泥丸之外,别有三窍,上一窍是为天枢,屈心,下一窍是为天根,属身,前对脐,后对肾,中一窍是为虚间之地(按即玄关),能知中黄者,亦晓阴阳出入门户”。此窍的名称,都是从它的作用而来,不是从外形而命名的。

(四)秘窍之四——玉枕。

玉枕名词与中医针灸穴位不同,位置与口相对。平日月·经所称玉枕,系(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之一,在背后督脉之上端,是三关中难通之地。故丹经称为三车里的牛车,因为通过费力,比喻非牛的力量过不去。但三关小周天,只是运转督脉而已,人身还精补脑的功夫,也要从此升达泥丸,这正是丹功最主要而不详讲的地方。

问:为什么丹经不讲?

答:人身情动之处,精动之源,都是脑下垂体支配。此处正当此总枢纽处所。人身炼功是一整体,不能截然分开。肾气上升于脑,丹功称为“还精补脑”。究竟这一名称如何解释,说法不同。实际调动此处,使激素萌生,内分泌旺盛,调动全体有关生命机能,如活子时,丹田,肾气、精气、玄关、阴跷等皆是。

问;玉枕一处,气通精通时称关,还精补脑时称窍,究竟内炼是停留而守,还是通过即可?

答:通三关时气从夹脊上升,不可用力相助,自然通过最好。但窍的作用,实系通过时起的关联效果。所以在未通前的冲关活动,也先有此功效,但不可强守,不必强作停留,打通肾气与泥丸连接,即是此秘窍发挥作用。如果常用“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的方法,也是辅助功,不限次数,以早晚为好。

问:不明此窍行功时也有这功效吗?

答:丹功在养生上,是求得复返青春,巩固青春。青年时代有了内炼方法,可以巩固下去,不再衰败,所谓“上德无为”。(即专注性功)中老年时代,从年龄方面来看,青春年龄虽已过去,四秘窍一调动,却使生理方面青春再来。就象菊花一样,在深秋中开放灿烂的花朵,创出更大的有益于人类的成就。所以道教丹功,就是在生理上找寻返老还童的途径。觅到青春活力的根源。这秘窍称“秘”,是有它种种根源的。

至于体用分开论述,正是讲在这四个秘窍的功法,在术语属于命功,要研究的是人身(体)和生命(用)的原理和方法,使其全面发挥作用,不着相在一点上,不拘束在每一派的功法上,自会收效较快。

问:四个秘窍炼时是不是要分先后次序?

答:是的。我已经在开始时及分节内分别论到了。因为丹功有四个步骤,所以筑基阶段着重意守丹田,有了进展,再注意阴跷,再一步,活子时有动态,进而着重玉枕及玄关一窍。但方法要灵活,不可拘执。因为炼功的人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造诣不同,生理现象不同,任何理论方法,均不能一以概全。如人饮水,冷暖自如,必须立信心,减疑虑,勤加体会,始能悟到真诀。

问:为什么您不把道教丹法系统讲述,而仅论此四窍?

答:人手功夫,现在许多气功家专著或论文,都已讲到了,丹功大致相同,为了避免重复,所以我只就高一层的而旁人不肯说的略露端倪,亦谈谈这一功法对生理机能运用的体会。一偏之见,只供大家研究时参考而已    内丹学问答
潇湘书隐
  (一)甚么是内丹?
  答:内丹,指人通过修炼自身的精气神而在体内结成的丹,乃相对于以身外的药物炼成的“外丹”而言。 内丹之“丹”究竟是甚么呢?内丹家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就是自己的本来真性,有的认为是形如黍米的能量团,有的认为是一种光。
  (二)内丹修炼所追求的终极境界是甚么呢?
  答:复归本性,与道合一。
  (三)内丹修炼的总原则是甚么呢?
  答:性命双修。 性,即心性;命,指精气。修炼内丹,既要净化心灵,又要培育元气,以开发智能,强健体魄。
  (四)修炼内丹如何入门?
  答:未炼功,先积德。欲修内丹者,先要加强道德品行方面的修养,包括弃除不正的行为、习气、嗜好,按一定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并积极奉行利人济世的善事。然后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静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没有老师指点,如何习静坐?
  答:静坐没有特别的讲究,顺其自然就行。 每天清闲时,或盘腿(单盘、双盘、自由式均可)坐于床上,两手重迭放于腿上;或垂腿坐于椅上,两手平放在两腿上,上身挺直,颈椎稍往上一顶,头自然微微下垂,先不忙闭眼,而要凝神听自己的呼吸,待到觉得呼吸较细匀时,再微闭双眼,稍微用意顾念下丹田,而注意力仍主要放在听呼吸上 (听呼吸比数呼吸要好)。 若遇有杂念纷扰,最好是不去管他,只要身体稳坐不动,任他杂念急起急落,思前想后,等到坐过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以后,杂念自然就慢慢的平下去了。 中间猛然一觉,杂念全消。 若能一觉之后,把持不失,自有说不出的快乐舒适之感。
  (六)静坐一会后,觉得腰酸背疼,请问是不是出了偏差?
  答:这是正常现象。人身中许多病往往有一个潜伏期,过了潜伏期再发作,常常很厉害。 若能在潜伏期就把它诊断出来,则比较容易治疗。静坐时真气在身体内运行,就具有检查潜在疾病的作用。 因为真气遇到病灶,便会受阻,使人产生疼痛感,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静坐时间久了,积聚的能量不断增加,真气就能冲过病灶使潜在的疾病消除。
  (七)静坐一个多月后,觉得很受用,该如何进一步修炼?
  答:继续静坐,可以一直保有良好的感觉。 若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教道门中人指示炼精化气的方法。
  (八)有人问:我工作太忙,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如何炼功?
  答:古人说:动处炼性,静处炼命。 如何动处炼性? 举凡工作应酬,以良心作主宰,以中庸为尺度,无私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即是最好的炼性方法。如何静处炼命?无事之时,无论行住坐卧,总将一个神光下照于丹田之处,务使神抱住气,意系住息,神气恋恋,两不相离,如此聚而不散,融会一团,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日积月累,自然真气冲冲,包固一身内外。
  (九)有人说炼功要守窍,请问应该守甚么窍?
  答:守窍之法较多,但初学者应以下丹田(脐后一寸三分处)为主。尤其是日常用脑较多的人,心火过于上运,意守下丹田,可降心火而升肾水,使身中阴平阳秘。在守窍过程中,也应根据气机的变化灵活掌握,转换意守之窍。 若昏沉,宜移守上丹田;若散乱,应移守下丹田。 关于守窍的方法,诸家都强调“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可太紧,又不可全不用心,流于散乱昏沉。
  (十)听说炼功要掌握“活子时”,请问“活子时”是指甚么时候?
  答:子时乃一阳来复之时。 活子时,指炼功中凡静极恍惚,心中毫无欲念,而阳气自然生发,生殖器自然挺举之时。
  (十一)炼内丹功,在饮食上有甚么禁忌吗?
  答:以素食为主,少食腥膻。 素食中如蘑菇、竹笋、鲜菌等,味虽适口,但易于发病,也宜少食。 肉食中只可权食鸡鸭鱼并蛋类,其它肉类,宜少食为妙。
  (十二)内丹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答:内丹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师承的不同、掌握的重点不同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有以修性为主者,有以修命为主者;有主清修者,有主阴阳双修者。 这些流派,都自称渊源于唐末五代钟(离权)吕(洞宾)的金丹派。 按传统的划分法,主要可分为南、北宗和东、西、中派。
  南宗创始者为南宋张伯端,其代表作《悟真篇》被奉为与《周易参同契》同样重要的内丹学著作。 该派以“先命后性”的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 南宗内部又分为清修派和阴阳双修派两个支系。
  北宗创始者为金代王重阳,流行于江北,在修炼方法上主张先性后命,且以性功为主。倡清静独修。
  北宗与南宗在元代经陈致虚的大力会通实现了合流,从此成为全真教内部的两宗。
  中派为元代李道纯所创立。 原本无宗名,因其丹法以“守中”为要,故名。该派把儒家的“中和”思想融于道教的修炼论,始终以“守中”为要诀,认为“中”即玄关一窍,为人性命之根。 明代的《性命圭旨》、清代传《乐育堂语录》的黄元吉以及传中黄直透功夫的闵小艮均被视为中派。
  东派为明嘉靖时陆西星所创。 此派功法源于南宗,主阴阳双修,但非御女采战之术,而是神交气交,双修双补。 其要点在“凝神聚气”,“道法自然”。 明末着《金丹真传》的孙汝忠、清代编《道书十七种》的傅金铨,其丹法均与束派相类似。
  西派由李西月于清嘉庆至咸丰年间开创。 其丹法特点是清静与阴阳合用,第一步主清静自然,第二步主阴阳双修。 此派功法层次多,如筑基分小筑基、大筑基,炼己分内炼己、外炼己,炼心法分为九层,药物分作三层,炼功分为五关等。 清末着《性命要旨》、《教外心法》、编印《道统大成》的汪束亭,着《养生篇》的柯怀经,及近人苏州徐颂尧(海婴)均属西派。
  (十三)内丹学的基本特征是甚么?
  答: (1)内丹是一种以静功为特霉的人体生命内炼实践体系; (2)内丹功法从人的性功能练起,调整自身的内分泌激素,从而加强对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变人体自身的功能; (3)内丹以人体性潜能和无意识系统的潜能作为开发对象; (4)内丹学寓道于术,它不仅是一套系统的功法,而且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是以老庄的道家思想为主体的立身处世的行为模式。
  (十四)内丹功法的核心是甚么?
  答:内丹功法的核心叫做“取坎填离”、“抽铅添汞”,实际上就是还精补脑。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促使性能量升华,以之作为大脑的营养,从而保持大脑的青春活力。
  (十五)修炼内丹有何乐趣?
  答:修炼内丹的人在“活子时 ”到来时体内会分泌出一种类吗啡样的激素,使人产生酥绵快乐、如痴如醉之感。
  (十六)修炼内丹的关键是甚么?
  答:关键在于懂得玄关窍开之时。古人说: “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所谓玄关窍,意即人体至玄至妙的机关。有的人执着于认身体的某个部位为玄关窍,这是不妥当的。因为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人体结构静止的这一方面,而在于如何使“玄关现象”(现出玄关之象)这一属于身心状态的动的一面。玄关现象又称玄关窍开,它在平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练功过程中当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及静极而动时才会出现。玄关窍开是静定中无所知无所觉时突起知觉之心,前无所思后无所忆';干干净净的一种境界。这时会在腹部形成一个气穴,修炼者应凝神入于气穴,自有阳生活子时发生。
  (十七)练功要意守丹田,请问丹田的位置究竟在甚么地方?
  答:丹田的位置,各种文献所载及各家师传不同。有的说脐下一寸三分为丹田,有的说脐下三寸为丹田,有的说丹田在肾前脐后 ‘还有其它说法。这些都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练功实践中直觉体验出来的。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体会自然不一样。除了个人的差异外,还因为腹内的感觉神经是内脏神经,它向大脑感觉中枢传送的反射不那么准确,往往有误差。因此,对丹田位置的记载不同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对丹田的部位究竟该怎样认识呢?一般来讲,一谈到丹田的名称,应指前从肚脐(神阙),后至阳关';命门部分(小腹部),不是单指某一点';也不是单指一平面,而是指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立体部分。若在教功和练功过程中,各家门派师传不同,练功目的和方法不同,那就随其师所指点安排固定在某一部位,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十八)能否介绍气通督任之法?
  答:气通督任又叫小周天,是依靠人体的真气生发之机,加上不断练功,使精气充分积累而自然实现的。通督任之法,在默默凝神常照气穴 (即下丹田) ,迨至元气充满,自能冲开督脉,循脊上行至脑,复转而下行与任脉相通。但元气之通督脉,并不一定在静坐练功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比较明显的感觉是有一股热流顺着脊椎涌上脑后玉枕穴。
  (十九)请问入静有甚么方法?
  答:可试用下列几种方法进入入静状态:
  (1)数息法,就是在练功中默数自己的呼吸次数,从一数到十或百,周而复始,可以很快入静。
  (2)听息法,就是在练功中听自己的呼吸,使精神集中,协助入静。
  (3)意守丹田法,就是把意念活动寄托在身体丹田部位上,以利排除杂念,顺利入静。
  (4)意守外景法,因某些原因不能意守丹田时,可以守体外景物,加意守大海、松树、鲜花等。把意念寄托在体外某一景物上,也可以达到入静状态。
  (5)意守脏器法,由于某脏有病,在练功中可以直接意守某个脏器,如意守肝脏、肾脏等,不仅有利于入静,而且可以使气至病所(元气疏通该脏)。
  (6)声音诱导法,在练功中可以轻声诵读字句或咒语,也可以听钟摆之声,都是入静手段。
  上述入静方法,可任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同时进行,同时进行一般不宜超过三个内容.否则会人为地增加了杂念而不利于入静。
  (二十)除了静坐外,能否介绍一些辅助功法?
  答:下列功法,不拘场所,只要有空即可进行:
  (1)摩手熨目。将两手手心相对用力搓,使掌心如火,睁大眼睛,将手掌掌心向内覆于眼上,用掌的热气熨目。
  (2)鸣天鼓。举双手紧掩两耳,以双手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弹击后脑,声如击鼓。
  (3)舌功。以舌抵上颚,可使津液自生,再用舌满口搅津液,鼓漱三十六次,分三口咽下,咽液时喉中应汨汨有声。
  (4)提肛功。提缩肛门,如忍大便状。
  以上功法,勤行不辍,对身体大有好处。
  (二十一)如何对待练功中出现的幻景?
  答:在入静过程中,随着体内气机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乃至仙佛鬼怪等种种幻景。当幻景出现时.应不予以分辨,不生欣厌之念,以免激惹起更多的意念活动。要紧紧守住原意守对象,这样做,幻景自然消失,从而恢复宁静之态。所谓 “死心不动,万魔自退”。
  (二十二)甚么是练功偏差?如何纠治偏差?
  答:偏差,是指由于练功方法掌握不当,在机体出现异常时,自己不能控制和消除,而带来影响正常生活的痛苦。出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没有老师指导,对气功的练法掌握不当;
  (2)由没有练功经验、不懂医理的人传授,方法不对头;
  (3)虽有正确的指导,但自己未能正确掌握方法;病情不适宜练功,勉强去练;
  (4)练功中产生一些感觉或幻觉,盲目追求使之加强,不能消除,导致偏差;
  (5)练功中,受到突然的惊吓刺激,导致出偏;
  (6)选择功法见异思迁,今天练一套功法,明天又练另一套功法,造成功法混乱,思想矛盾;
  (7)在练功中盲目引气运行,违反了自然规律,致使偏差产生。出了偏差后,应停止练功,情绪不要紧张,消除恐惧心理,把意识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上来。试做放松功,放松思想及全身。或由气功医师行拍打法或用针灸、推拿、中药对症治疗。  道教秘传内功心法之入静法
                           
   
       入静,是修炼内功的第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断精进。入静也就是进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气功态。在这种状态中,练功者以一念代万念,浑浑沌沌,恍恍惚惚,没有区分,没有差别。道家称之为守一,佛家称之为入空。老子的哎道德经》中有一段活描述了这种状态:“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这两个字,非常有学问,历来许多学者都在解释它。南怀瑾先生认为:“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们姑且不用繁琐的训诂学来解释这两个字,单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入静的状态就是恍兮惚兮,没有区分,没有差别,也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不需要任何逻辑思维。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JL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泼泼,这也就是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种内景是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气作用于人之内气的结果。
   
       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人的下丹田就像一个熔炉,只有入静才能点起熊熊火焰:又像一个蒸锅,只有入静才能引起沸腾。
   
       对于初学者来说,达到入静的目标必须克服各种杂念。相传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吕洞宾曾说:“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他说的不是实有的刀剑,而是心剑、慧剑,意志和智慧的力量。在世俗的社会中。每个人难免不为各种烦恼、贪嗔、色欲所累,为七情六欲所苦,这就是种种的杂念。平常生活中不觉得,而一旦坐下宋闭上眼睛时,杂念就像奔腾的野马难以架驭。那么,修炼者就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不断地排除杂念,最终驯服这匹野马。驯服这匹野马的过程也就是功夫长进的过程和身体健康的过程。许多修炼者慨叹入静之难,实际上这就说明他的心镜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灰尘,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剑斩心魔。第二章清心法着重谈了清净身心的重要,读者可以参考。
   
        一、入静的征象
   
        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算得上入静呢?要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态、功夫深浅不一样,所以各人的体验必然不一样,但一般来说,都有——些共同的征象。
   
      神志方面
      练功者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但决不是昏睡,正常的思维处于停止状态,唯一线灵明独耀。换句话说思维处于感觉阶段,虽然对外物有所感觉甚至连绣花针掉地的声音也能听见,但只是感觉,没有逻辑思维,水平如镜,不起波澜。如果练功者感觉到自身消失,与天合一,那就是入静的较高阶段。
   
       呼吸方面
      练功者几乎忘却呼吸.这时的呼吸较平常呼吸更深,更缓、更匀、更细,好像一根丝线,不松不紧,不折不断。有时练功者感觉凡息停止,出现胎息,也就是人的肚脐呼吸;或者出现皮肤呼吸,皮肤吸气时有凉感,呼气时有热感。不管哪种情况,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一切顺其自然。
   
       体感方面
       体感方面最重要的是气场感。练功者能够感觉全身周围形成一个气场,真气与天地之气浑然一体,浑浑沌炖,恍恍惚惚,也就算初步进入了入静之门。继续练下去,练功者感觉身体无限扩大,直至消失。有的感到气血蒸腾,丹田部位真气跳动,滚动、流动,身体发热,发光。或者感到身体发轻发飘升入天空,或者身体发沉深入地下千丈。
   
       深层意识方面
      入静到比较深的层次时,天目穴往往还会出现各种景象。如见神灵,如闻虫鸣、鸟叫,异香扑鼻,佳人如画,多种山川美景、亭台楼阁历历如在眼前。这些都称之为魔景;练功者必须稳住心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保持心镜不起波浪。
   
        二、入静的姿式
   
        静功主要以坐姿为主,当然也包括卧姿。但卧姿只是在练功者身体太弱,实在坐不住的情况下采用,一般人尽可能采用坐的姿式练功。坐的方式有平坐式、散盘式、单盘式和双盘式.这些姿式也反映了功夫的深浅不同。初学者以平坐式为宜,这样四肢舒畅不受压迫,有利于入静。随着功夫的加深,修炼者必须逐渐过渡到盘腿式,特别是进入高层次的法门时.必须以双盘才能出功夫。因为这种姿式最大的优点就是收慑心神,而且下盘稳固有利于气机在躯千部位发动,而且一旦真气充盈寸,下盘坚固的阻力也有利于锻炼内气的力量,不管哪种姿式,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自然放松,放松全身才有利于入静。放松不是松松垮垮,而是要求脊柱竖直的情况下,全身的叽肉放松,既凝静而又不僵。太极拳有一名词叫“虚灵顶劲”,头住上顶,脊椎自然就竖直了绍过。不过一个初学者是不可能注意得太多的,否则反而会引起紧张。其实只要牢记放松,再随时注意调整身体的紧张部位,保持全身舒适就行了。
   
       三、入静的方法
   
       呼吸人静法
       呼吸入静法又称随息法,也就是意念集中在呼吸上,随呼吸上下出入,以达到一念代万念的方法。对初学者来说,呼吸入静法是一个方便法门。
       呼吸入静可以只注意吸气,而呼气不着意随之而出,也可以只注意呼气,不注意吸气,或随呼吸上下出入。
       练功者有了一定基础,全身经络已经畅通的情况下,可以着意于全身皮肤上,用皮肤的毛细孔吸进天地宇宙间的清灵之气,呼出全身的病气,浊气,用这种意念配合呼吸一段时间善,然后放松,什么都不想,呼吸自然,保持头脑空白和身体松弛舒适的状态,一旦杂念上来,再用皮肤呼吸法排出杂念,这样一念代万念,就能逐步进入入静的深层次。
   
       意守人静法
       这是最常用的入静法,意守的穴位主要有上中下丹田、会阴、命门、涌泉.意守法的优点是容易聚气,得气较快,但缺点是火候不容易掌握。所谓火候就是指神意于穴位的轻重程度。一般要求似守非守,轻轻着意,勿忘勿助,或者呼气时放开,或者吸气时放开。千万不可死死守住,否则就会出现阳气上亢、气滞的现象,引起全身各方面的不适,特别是头昏脑胀。意守穴位,一般以意守下丹田为普遍(肚脐下一寸五分),因为下丹田为真气生发之海,一般练周天功多以意守下丹田为主。
      意守穴位最好配合观想.
   
            体感人静法
      练功一段时间以后,全身经络都已通气,这时体内出现各种感触。佛家有“八触”之说,即动、痒、轻、重、凉、热、涩、滑。    实际上,体内的感觉不止“八触”。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会完全相同。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感觉是真气在体内发动的感觉,如真气的流动、窜动、跳动感,还有全身通气时真气的颤动感(类似通电的感觉)和气场感,还有真气生发时的热感。总之,练功者可以细细地体会这些感觉,仔细地在全身搜寻这些感觉,不知不觉也就把各种杂念排除了,从而达到入静的目的。以笔者的体验,体感入静法的效果比较好,——方面这种入静法比较轻松,不会带来任何流弊,或者引起紧张,一方面这种方法能提高内省的功力,为日后的现想法以及出现一些高功能打下基础。
   
       口诀人静法
       各门派都有相应的口诀,默念口诀是帮助入静的妙法。语言本身就有暗示的作用,特别是世代相传的口诀,经过各代师傅的传授,更是具有特殊的信息,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道教内丹术隐语简述
     作者:本阁会员:乾坤正道

           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尾闾在脊椎末端上数三节处;夹脊从脊椎末端上数第七节处,两肾中间;玉枕在脑后枕骨之处。
  三田:泥丸、膻中、丹田。泥丸居眉心处入内三寸,为炼神所在;膻中在两乳中心,为炼炁之处;丹田在脐下三寸入里一寸三分。
  上雀桥:印堂通鼻两窍一虚一实故称。
  下雀桥:肛门至尾闾一虚一实故称。
  十二重楼:气管,因其有十二节故名。
  绛宫:心脏之下一窍,为龙虎交会之地。
  玄关:念头起处,无中生有之处。
  玄牝:念头不动处。
  元神:先天无知无识之神,为炼丹之主,多称为性、汞、龙等。
  元:先天之气,为丹之元。多称为命、铅虎等。
  元窍:炁穴。
  元黄:指炁穴、玄关、黄庭。
  凝神:心若止水系脐下。
  胎息:真炁蛰藏于炁穴。
  勿忘:守其自然。
  风火:风者自也,火者神也。
  文火:无为风火。
  武火:有为风火。
  火化:风火炼精。
  候:用火次序。
  中黄:中脉。
  北斗:炁穴。
  无漏:炁聚、精固、神足,欲窦不开。
  戊土:真意。
  己土:亦为真意。
  效媾:神炁冥合。
  混沌:神炁合一之境。
  漏尽:精足无漏。
  巽风:呼吸。
  活子时:一阳复始,阳物勃起﹙非有淫念﹚之时。
  玉洞双吹:鼻息复出之时。
  卯酉沐浴:神住夹脊为卯时,神住黄庭为酉时。沐浴乃临休止周天之事。
  卯酉周天:右升右降之falun(关键词阻拦),为养圣胎功夫。
  回光返照:祖窍之神沉入炁穴,所谓虎向水中生之意。
  三元:精、炁、神之合称。
  谷神:元性,先天虚灵。
  性命根:祖窍。
  生死窍:胁腹。
  对斗:返观丹田。
  六候:采、封、升、降、沐、浴。
  根穴:男子阳具根部上缘凹处。
  窍中窍:阳具尿道口内,龟头冠状体下部交叉点相对位置。
  漕溪:脊椎中一窍,上下贯。
  须弥:头顶。
  宝殿:绛宝。
  外鼎:炁穴。
  内鼎:神炁入炁穴方成内鼎。
  阳关:阳精出入之地。
  圣胎:丹成之象。
  子午:举肾气为子,降心液为午。
  三三:上、中、下三关,每关皆有左右中三窍故谓。
  先天一炁:身中真阳。
  五龙捧圣:五龙喻法,圣喻丹,拽如法运丹冲三关至顶。


     两处关键词被拦截:
     1、fa轮
     2、yin茎
     不得不佩服这个拦截数据库的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