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51:59
“般若波罗密”是梵文Prajnaparamitar 音译,旧译为“般若波罗密”。“般若”(prajna)意为“智慧”,又译“明”。“波罗密”(Paramita),意为“到彼岸”、“度”、“度彼岸”等,意为认识诸法实相的智慧,能度生死之此岸,达到涅槃解脱之彼岸,犹如船筏,可渡大河,故曰“波罗蜜”。两个合在一起,通常译为“智度”、“明度”、“无极度”等,意为通过智能慧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世界。后秦的鸠摩罗什所译的《大智度论》,所专门讨论的就是如何通过修习,得到佛智,进入涅槃的境界。 这里所讲的智慧,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一般智慧,而是一种独特的佛教智慧。佛教认为,众生对真理的认识和对解脱的追求,都要通过这种般若的智慧才能得到,什么是般若的智慧呢?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由因缘而生,没有独立自在的自性,人们所看到的都是虚幻不实的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诸法性空”。修习者如能认识到这种“诸法性空”,就能摆脱世俗认识,从而得到般若智慧,了解真如实相。 大乘佛教看来,“波罗密”也就是“度”的方法,并非仅此般若一种。一般认为有六种或有十种,称为“六波罗密”或“十波罗密”。“六波罗密”又称“六度”、“六度无极”等。其内容为: 一、              布施波罗密,音译“檀波罗密”或“檀那”,一般分成财施、法施、无畏施等,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施与他人,或为他人造福,积累功德,以求成智解脱。对于大小二乘来说,布施的目的各不相同。小乘佛教的布施,主要用以求得自身来世的幸福,摆脱来世的贫困。大乘佛教则主张普度众生,提倡为一切众生而做布施。 二、              持戒波罗密,音译“尸罗波罗密”、“尸罗”等。持戒,也是修行的一种方法,指信徒遵守戒律、教规,禁止一切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思想与行为,去恶从善,保持信仰。一般说来,泛是大小二乘、在家出家的一切戒律,都是所应持守的内容。与布施一样,大小二乘的持戒目的也不相同。小乘持戒为的是自身清净,种自善根。大乘的持戒则是为了一切众生。 三、              忍辱波罗密,音译“羼提波罗密”、“羼提”等,意译为“忍辱”,泛指忍受一切有情的辱骂击打,以及忍受一切非有情数的寒热饥渴等,安于受苦而毫无怨情,进行佛教的修行。同样,修习忍辱,小乘是为了自身,大乘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 四、              精进波罗密,音译为“毗黎耶波罗密”、“毗黎耶”等,精进,即精勤勇猛之义,原指粗励身心,修习其它五波罗密,泛指在修行过程中不懈努力,勇猛修行,故又译为“勤”。也有大小二乘之别,小乘之精进,为求自身解脱;大乘之精进,为求救度众生。 五、              禅定波罗密,音译“禅那波罗密”。“禅”为“禅那”之略,译曰“静虑”;“定”为“三昧”之意译。合称“禅定”。是一种止散乱之心、观察佛教四谛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心虑集中,用以观想佛教真理。一般认为,凡是考虑事情的得失,对世间事物进行分辨、认识,都是心有散乱,未能专注一境。 六、              智慧波罗密,就是前面已经谈过的般若波罗密,是指以“缘起性空”的佛教真理去观察认识一切事物。 所谓“六波罗密”,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主要标志之一。作为具体的修行方法,它是大乘佛教所特别提倡的,被提到了非常的高度,甚至被看成是全部大乘佛法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其中的般若波罗密,在般若类经典中竟被说成是一切菩萨之父,一切诸佛之母,是一切佛法的最终本源。所以,在全部“六波罗密”中,般若波罗密处于最高的地位,是诸种波罗密的核心。 一般说来,“六波罗密”是大乘佛教通用的修行方法,但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对于“六波罗密”的使用,诸家各派则是各有所重。如天台、华严等派,一般主张定慧双修,兼重禅定与般若的作用。而禅宗各派,则特重禅定,用禅定统摄一切佛教知识的内容,并对禅定作了新的解释,使之更加活泼自由。而律宗则侧重于持律的重视戒律的持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六波罗密”即“六度”,不仅在佛教思想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激发了大乘佛教思想的深入发展。即便在佛教的日常生活中,它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出家精神”的象征,它要求每一位佛教徒必须在具体的生活中发挥“六度”精神,依照“六度”的原则来要求自己,守持戒律,乐善好施,忍受苦辱,慈悲济人,又能修习禅定,以获得佛教的无上智慧。可以说,大乘佛教的出家生活,正是“六度”精神的生活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