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1:57

希特勒的原子弹

作者: 赖纳•卡尔施等 分类:战争风云 作品状态: 已完结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没有用悬疑小说的惊悚笔法,没有用好莱坞电影的震憾镜头,亦不需要网络小说的华丽笔墨点染,这部著作已足以颠覆传统:在二战时纳粹德国与同盟国之间激烈的原子较量中,德国人并非战后人们所认为的那般“一事无成”,而是差一点就在制造第一颗可用于实战部署的原子弹竞赛中拔取头筹。
已有26270人读过此书
该书已有496000字
阅读此书加入收藏

一、德国“传说”与《希特勒的“原子弹”》

纳粹德国曾造出过原子弹吗?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诸多未解之谜的一个,也是当年就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的德国“传说”之一。时光流逝并未冲淡历史研究者和探秘爱好者对此释疑的兴趣,许多年来,考证、推论,甚至臆测、杜撰,不时跃然于各类书籍和媒体。然而,关于“德国人是否在战争临近终点时已掌握原子弹”的问题,却从未走出雾里看花的层面,始终是“只见轮廓、难识真相”。

  • 希特勒的“原子弹” 一
  • 希特勒的“原子弹” 二
  • 希特勒的“原子弹” 三

二、从铀核裂变到世界“裂变”(1939年)

1938年圣诞节前夕,德国化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在中子轰击铀的实验过程中,成功使铀核分裂为两部分。原子核裂变现象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两条实用化途径:工业动力能源和军事能量释放,前者以和平应用为目的,后者则是战场级别的核武器概念。这就是《希特勒的“原子弹”》所叙述故事的起始点。

  • 1物理学进入现代世界历史
  • 2“撬门者”:奥托•哈恩
  • 3“铀项目”登场

三、憧憬与惶惑并存的时光(1940~41年)

1940~1941年是第三帝国座拥欧洲霸主的岁月,这个时段的“铀项目”研究也沉浸在奋发繁荣、充满憧憬的氛围中,一支群英荟萃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投入工作,在相关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也存在另一面,如同部分富有远见的将军对进攻苏联的后果心存忧虑一样,某些理性科学家也对核裂变的军事应用前途流露出不安,积极表象所掩盖的是时隐时现的疑问。

  • 1豪华阵容中的“主流”与“非主流”
  • 2理论进展和“捷径”
  • 3.历史迷雾:“哥本哈根之旅”

四、转折之秋:希望与失望(1942年)

1941年岁末,德军昙花一现的“闪击战”辉煌不再,此前的胜利景象不过是虚幻楼台一座,似镜花水月一般。为应对日趋持久和扩大的战争需求,希特勒发出“要使德国整个经济利益服从军事工业需要”的指令。此时的“铀项目”依然未见实质性进展,那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一如既往地沉溺于坐而论道,“炸弹”还在“理论可能性层面”徘徊。鉴于战略转变,军方高层决定收缩“研究战线”,宣布今后“只有那些在可预计时间内能收到具体应用效果的研究项目才有获得支持的价值”。同时决定对“铀项目”大幅度削减经费并重新编组,将剥离出来的“炸弹”研制任务回撤到军械局研究小组,“铀项目”被埃米尔·莱布将军(贝克尔于1940年自杀后莱布接任军械局局长)交还给帝国研究委员会。这个变故导致两次论证“铀项目”前景的会议召开,其中穿插了许多逸闻趣事。

  • 1“二月讨论会”插曲和军械局报告
  • 2“六月会议”和“菠萝比喻”
  • 3柏林、莱比锡和大洋彼岸

五、聚光灯转向“边缘者”(1943~1944年)

1942年夏季之后,把握制造核裂变炸弹的实际机会离德意志帝国渐行渐远了。以迪布纳和奥尼佐格为代表的“炸弹派”对“铀俱乐部”主要科学家颇为失望,从此另辟蹊径,独立寻找制造“炸弹”的方法。从1943年起,这个“非主流”性质的“边缘者”研究群体,又将希望寄托于对核能释放另一条途径——核聚变——全神贯注地探索。

  • 1海森伯格“印记”与重水之战
  • 2“炸弹派”:刀尖上的舞者
  • 3“黑色兄弟会”显形

六、最后一年:鲜为人知的“原子弹”测试

《希特勒的“原子弹”》让读者产生惊奇之感的情节在于,二战最后阶段的1944年10月~1945年3月,纳粹德国在北方波罗的海沿岸岛屿和中东部图林根地区,先后进行过三次核武器试爆,科学家们使用相对简易的方法成功触发了核反应。卡尔施和彼得曼通过研究分析战时和战后已公开资料、查阅近年解密的相关档案、对依然在世的几位当年事件目击者和亲历者采访,以及邀请专业人士到。测试“疑似”遗址现场进行物理勘测和化学检测,最后在通过上述资料综合的基础上,就这个数十年来始终为一层神秘面纱所遮盖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 1波罗的海的晚秋
  • 2奥尔德鲁夫的早春
  • 3希特勒的“原子弹”为何物?

七、“沉舟侧畔千帆过”:并非最后的话

1939年9月1日,德国国防军挥戈东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今整整70年;1939年初,哈恩-斯特拉斯曼的论文发表及迈特纳物理解释的公布,核裂变现象从此为人类所共知,至今已有70年;如果以1939年9月16日“柏林会议”作为德国“铀项目”进入官方议事日程的标志,希特勒的“原子弹”故事开讲也是70年。那么,这三个“70年”应该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偶合吧。

  • 并非最后的话 一
  • 并非最后的话 二
  • 并非最后的话 三

德国的“铀项目”

1938年圣诞节前夕,奥托·哈恩1教授及助手弗里茨·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2 在柏林达勒姆(Dahlem)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 for Chemistry)完成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实验,他们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希望在所得产物中找到放射性元素镭(radium,第88号元素,符号Ra),然而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却在结果中惊异地发现,铀核于大批中子轰击碰撞过程中发生了“破碎”,成为已经不再是铀的两个部分。3德国化学家使铀核“一分为二”,他们发现了原子“裂变”现象。

  • 前 言 1
  • 前 言 2
  • 1核裂变的发现及其后果
  • 2军方出掌管理权
  • 3分散凌乱的“举国研究”
  • 4海森伯格关于反应堆和炸弹的理论
  • 1戈托夫陆军研究小组
  • 2海军爆炸物理学家
  • 3帝国邮政部长的奢望
  • 4为了工业的新市场?
  • 5有多少个研究小组?
  • 1铀矿和重水
  • 2关于回旋加速器建造的难题
  • 3第一次反应堆试验
  • 4如何同样获得炸弹原料?
  • 5另一方:美国人和苏联人的反应

核反应堆试验

1940年,美国和德国科学家都在搜寻第93号元素的踪迹。为将这个意图变成现实,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麦克米伦(Edwin McMillan)和菲利普·埃布尔森(Philip Abelson)使用安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California University,Berkeley)校园内的小型回旋加速器,进行了中子轰击微小铀粒子的实验。他们在这年春天的实验研究测试中确定,铀核在裂变过程中产生了第93号元素(镎)。麦克米伦甚至怀疑还有一种更新的元素存在。然而对于这个假设中的第94号元素(也就是后来为人们所知的钚元素),他却没有能够发现更多的证据,可是实验研究的结果却是爆炸性的。

  • 1“捷径”:从增殖反应堆到钚炸弹
  • 2重水,还是石墨?
  • 3豪特曼斯:1941年8月的报告
  • 4冯•魏茨泽克:未披露的反应堆和炸弹专利
  • 5哥本哈根神秘会晤
  • 1重水、离心机和回旋加速器
  • 2陆军军械局淡出前台
  • 3邮政部长“铩羽而归”
  • 4帝国研究委员会接管“铀项目”
  • 5迪布纳有更好的主意
  • 1启动重水的生产
  • 2迪布纳与海森伯格:反应堆设计方案之争
  • 3格拉赫:“铀俱乐部”的“掌门人”
  • 4第三次袭击诺什克水电厂
  • 5应急计划
  • 6铀砌块代替铀板
  • 1在施塔特伊尔姆的实验室测试
  • 2哈特克与迪布纳合作
  • 3低浓缩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