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4成本187美元 组装最不值钱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37:11

国产PC厂商炮轰芯片商钳制产业链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更多
  • 设置置顶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W H Y    发表于2010年07月09日 23:34 阅读(2) 评论(0) 分类: 商业模型 来源:手机Qzone 权限: 公开
  【摘要】七喜电脑董事称PC行业的的规则是由英特尔制定,全行业都在为英特尔打工。并降低同英特尔的合作,与AMD结盟
  【正文】一直以来,PC产业处于单一的供应链条中,电脑中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基本上都是英特尔“说了算”,硬件升级更新的速度也是由英特尔决定的,大部分OEM厂商只能等着上游CPU的更新,来通过控制库存,提高运营效率来争取份额。
  “游戏规则都是英特尔制定的,全行业为英特尔打工,没有OEM厂商愿意揭开英特尔中国区畸形的盈利模式。我在犹豫我要不要成为那个‘揭盖子’的人。”七喜董事副总裁毛骏飙告诉南都记者。毛骏飙还带来了一个让业界吃惊的消息:七喜将全面降低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到普通的供应商关系,并与AMD结盟。
  这家曾经有四分之一利润来自英特尔返点和广告还款生存的本土品牌PC商,缘何与PC业主宰者英特尔高调宣布决裂,英特尔中国区利润来源是否存在“灰色地带”,中国PC产业这些年又经历了怎样的控制与博弈?
  中国区利润之“灰色地带”
  据了解,英特尔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最高的级别是MNC,一线PC厂商,如惠普、联想、戴尔等都属于这个级别,因为这类客户规模足够大,拿货的价格好,返点也多。在与英特尔谈判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这类客户合作条款都是跟英特尔总部谈。这类公司也相对规范化运作。
  第二级是Local OEM,像本土的神舟、方正、同方、七喜等国产厂商都属于这个级别。这个级别的OEM PC厂商在台式机时代,都曾迎来一段辉煌期;第三级是Channel OEM客户,像新蓝、八达等地方区域性品牌属于这个级别,在英特尔中国区的赖一龙时代,曾大力扶持过这类品牌,如今已经退守到区域商用客户市场。除了以上三类OEM客户,另一类就是零售客户,包括联强、神州数码都属于这类客户。
  据南都记者调查,英特尔总部对于英特尔中国区的考核,主要是集中在后三类客户中,对这三类的考核也集中在三个方面,比如销量,比如平均单价,而这三类客户也是最容易形成销售灰色地带。据七喜董事副总裁毛骏飙爆料,以第二类客户Local OEM为例,如方正、同方、神舟、七喜等,一个月总销量都不大。“一个月你卖5万台机器,英特尔给你供10万颗CPU,其他的5万颗CPU就流到国际市场卖掉,到香港抛掉了。这就形成了国产PC业畸形的盈利模式:终端市场大打价格战,赔钱卖产品。赔的钱又从香港CPU水货市场赚回来。”
  泛滥的水货托高英特尔中国区利润的同时,又会造成什么结果呢?毛骏飙认为,一是竞争不健康,二是扰乱其他国家的市场。另外这块灰色地带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比如一款缺货的CPU,OEM厂商的拿货价是60美元,零售卖出价是80美元。“这20美元的差价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对于深知行业潜规则的民营企业来说,这20美元变成了利润,如果某些PC操盘手的高管隐藏这部分利润,就成了管理上的黑洞。”
  金元政策捆绑PC产业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是被商场奉为圭臬的准则。在与国内的OEM厂商合作的时候,对OEM厂商的考核,就是英特尔金元捆绑政策的集中体现。
  在PC圈内,大家都知道英特尔的考核规则:一是考核英特尔与AMD芯片使用量的占比;一是考核平均售价,不能老卖便宜货。
  压制AMD是英特尔的长期策略。在英特尔与电脑厂商的合作协议中,并没有书面文字明确要求不允许电脑厂商采用AMD的处理器。但是通过“市场基金返款”政策,英特尔一度牢牢将OEM厂商控制在自己手上。在“市场基
  金返款”政策下,使用英特尔的芯片,并在PC机器上贴上“INTELINSI-DE”,就有大笔的广告返款,而使用AMD则没有这样的优待,OEM厂商自然会选择前者。七喜电脑2002的公告显示,英特尔的广告返款已占到公司利润的1/4,并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源泉。
  此外,在2005年之前,英特尔的O EM厂商做广告,广告补助最高的时候能返还50%。而PC厂商又能在大量专业IT媒体上拿到3折甚至更低的广告折扣。在专业媒体上做广告,反而能通过英特尔的广告基金赚钱。
  除了提供广告返款,英特尔更直接的做法,就是如果OEM厂家使用AMD的芯片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停止供货。2006国庆长假后,英特尔一度减少甚至停止向清华同方电脑供货,原因就是同方与AMD合作力度加大。尽管清华同方当时否认了这一说法,但渠道人士对此仍深信不疑。
  考核OEM厂商的平均售价,也是英特尔确保利润的一大筹码。TCL原PC部门的一位资深人士告诉南都记者,“英特尔会要求OEM厂商不能老卖便宜货,而是卖得越贵越 好(对于英特尔来 说 ,高端CPU的利润要远高于中低端产品的利润)。而国内做PC OEM的都知道,卖配置英特尔高端CPU的PC是亏钱的,高端PC在国内的需求很小。”
  然而,英特尔方面又要求OEM厂商消 化 一 部 分 高 端CPU。为了完成美国压过来的任 务 ,OEM厂商也不得不把任务扛回来,然后硬着头皮拿到香港去消化掉。本来成本是200美元的CPU,150美元卖掉,这无疑是赔钱的。利润只能用畅销的C PU赚的钱去填不好卖产品的窟窿。“这中间英特尔掌握着配货的权力。在中国市场好卖的,还是配置中低端CPU的PC。畅销的多给你点,难卖的少给你点(你自己负责消化),OEM厂商就能赚钱。”毛骏飙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博弈此起彼伏
  尽管在PC产业发展的二十年里,上游英特尔用自己的游戏规则主导着缺屏少芯的国产PC产业,但来自下游的斗争反抗却此起彼伏,从未间断。
  为了制衡联想等一线大厂,英特尔过去几年一直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左右PC厂商的排名和份额。圈子里最熟悉的英特尔两次发牌是01年时,英特尔把奔腾四代处理器的首发权授予了TCL,当时TCL电脑的总经理杨伟强一战成名,南都也曾把他称为“奔四少帅”,2004年推出迅驰第二代DOTHAN时,它又选择了扶持此前从未涉足笔记本电脑业务的海尔。
  2004年时联想反击,开始与AMD低调合作,推出了2999元的圆梦电脑;2005年时,清华同方李健航高调挑战英特尔与AMD合作。随后英特尔阵营不断哗变,包括方正、七喜等都与AMD联盟,国内所有一线电脑厂商全部倒戈与AMD合作。
  同方内部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无奈表示“就因为上了AMD的机器,我们跟英特尔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暂停报销广告费、供货时间推迟和减少销售价格返点等。那几年,每回一开会就吵架,就是吵AMD的比重问题。”后来英特尔发动价格战打压对手,在英特尔的策反之下,一些电脑厂商也增加了英特尔产品的采购量,联想、清华同方也重新修补与英特尔的关系。
  然而,事实证明,英特尔并没能点石成金,尽管有广告宣传费报销、更低供货价、产品首发等支持,英特尔曾经大力扶持过的类似TCL这类“黑马”或者八达、道洋、佳业等区域兼容机制造商,也并没有形成气候,PC业进入大者恒大,规模竞争的品牌时代。
  这场博弈也并不仅限于英特尔AMD芯片双雄,威盛在两年前也曾以挑战者的身份一度给国产PC厂商带来过希望。当时威盛效法联发科,在深圳成立了“开放式移动产业联盟”,目标瞄准上网本市场。此联盟当时轰动一时,不少山寨手机厂商、MP3厂商及配件厂商,纷纷转战山寨本市场。但好景不长,就在威盛的NANO还没来得及占领市场的时候,英特尔携ATOM强大市场攻势,低调进军山寨本市场,威盛在这短暂的战役中以失败告终。2009年一季度IDC数据显示,即使在上网本最红火的岁月里,威盛占有率也仅为0.4%。
  但随着PC业向移动市场转型,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也终于有了破冰的迹象。ARM阵营加入战局,抢滩移动芯片,传统的笔记本市场,厂商为了模糊竞争保持利润,在产品线布局上也越来越多引入AMD,有PC厂商透露,尽管一线大厂不愿宣传,但AMD已经占领了5000元以下主要中低端产品线。与英特尔的反垄断诉讼和解后,AMD在推广口径上一直突出“游戏规则已经改变”,私下里,AMD加大对PC厂商的拉拢。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