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美军最新作战思想被中国专家破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26:30

大快人心:美军最新作战思想被中国专家破解

更新时间:2010-7-12 15:14:08点击数:文字大小:大中小-

 

 

  美国的“空海一体战”概念呱呱坠地,就差一点被中国的“无锡碎骨指”化于无形。


  原因在于,美军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完全以太平洋上的美中大战为战略背景,这当然直接刺激了中国媒体。但出色的是,受此刺激,中国人民谁怕谁啊,一把抓住美国《空军时报》提出的该战略面临的三大障碍——预算紧张、军种文化和当前战略重点在阿富汗,将空海一体战转眼解构成必然夭折的空中楼阁。


  针对“太平洋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据报载:有中国专家认为,美军连阿富汗这样的小规模战争,都打到一半就用完了储备的巡航导弹,如对中国展开海空联合作战,其开支将大到无法预计。


  这一点虽与美报的担忧不谋而合,无形之中却偷换了概念——美中大战必将耗资惊人,空海一体也需要大笔投资,但后者正是为了降低前者的代价,提高其可行性而生,即使美国永远打不起美中大战,也不是否定空海一体的理由。军种鸿沟就更不是根本障碍,否则美军近二十年联合战力的迅速发展便无法解释了。如果任由阿富汗战争耗尽国力,丢掉高端战力,奥巴马政府恐怕也无法向国人交待。


  “军种的消亡”早已是未来战争学家的大胆预言,将海空战争要素有机融合,难度不管有多大,绝对是改变战争规则的领先方向。对此,我们是未雨绸缪,还是偷换话题,不言自明。 空海如何一体


  目前,这一概念虽然只通过私营的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露面,实际上其幕后推手是长期担任五角大楼内部智库“网络评估办公室”主任、美国军界号称“尤达大师”的军事未来学家安德鲁?马歇尔,执笔该报告的该中心主任安德鲁?克里平耶维奇是他过去的同事。


  虽然关于空海一体战的细节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在这个长期被忽略和阻碍的思维方向上放眼一望,并不缺乏发挥的空间。比如,虽然在无法保证得到前沿空军基地的情况下,海军舰载机的打击显然比空军轰炸机的环球奔袭经济得多,但在有前沿基地时,空军的陆基战术飞机就常常与海军的航母势不两立,近年出现的海军作战中心甚至采用与空军不同的信息分享协议。对此,克里平耶维奇强调:“很显然,有时航母可带空军进入没有陆地基地的区域。但地面空军基地能够出动大量架次的飞机,这也是航母所无法比拟的。”


  对美国海空军而言,预警、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隐身、远程和快速地对地面和海面目标实施打击,特别是应对时间敏感目标和地下加固目标等新使命,完全是殊途同归,区别只在于通过远程隐身轰炸机,还是舰载攻击机,或者巡航导弹甚至常规弹道导弹等手段而已。


  实际上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美国海空军已经有融合的初步迹象。比如目前在空中加油、空运、通讯和情报方面,海军已经依靠空军帮助,而在不久以前,海军使用的软式加油系统还与空军加油机不同。在阿富汗战场,美国空军的战术空中管制人员也能引导海军战机的攻击。最近,两个军种又都不约而同地装备了“全球鹰”长航时侦察无人机,并都在积极准备开发无人的第6代战斗机,两军都在大力开发的激光武器对陆基和海基防空反导都同样重要。在信息战方面,两军更是唯有携手。


  因此,在空海一体战方面,一个当务之急当然是合并空军和海军的作战中心。同时,海空军共同开发通用联合预警平台、远程反舰导弹和联合巡航导弹;海军为未来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增加常规弹道导弹,承担对陆攻击任务;空军的B-2隐形轰炸机增加通常由潜艇所担负的攻势布雷能力,以便能够封锁港口;甚至使空军飞机能够对海攻击敌方舰艇。这些过去曾经为军种鸿沟阻挡的能力交叉融合,无疑都将有效地提高美军整体打击效能。

  还有人发现:美国空军的F-22战斗机、B-2轰炸机与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的共同点在于隐身。长远看,如果这些力量组成一支以隐身为特色的联合特遣部队,势必可以成为相当强的渗透力量。如果由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联合组成一体化的“联合战区强行进入部队”,也将是一种革命性的战争潜力。


  附记:对不起,为了在哗众取宠的网络上取宠,我的标题又用了正话反说的调侃。上文说到的中国专家其实是中国新军事思想的先锋人物乔良,但在此我对乔将军绝无嘲讽之意。且不说百家争鸣而已,即使我的观点完全正确,我也不认为乔将军的观点说明什么水平问题。从这一观点,我恰恰深有感触:军事领域日新月异,错综复杂,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发言者都未必时时处处抓住要害,我自己也时而发现自己以前有的观点需要修正甚至站不住脚。妄猜,专家百忙之中突然接受某报编辑一个电话采访,主题和事实未及研究,只听编辑带预设观点和情感色彩的提问,顺口联想一些论据,无意就成就了报纸的偷换概念。也许,此事不论证,不争辩,不褒贬。


  纵观当今军事新闻观点,使观点不够成熟的重要因素,往往是媒体的集体情绪化,时效压力和编辑知识结构、素养带来的表面和片面,以及追求简单化明确结论的新闻技术需要。有时能看到,面对央视主持人急于论证编辑预设的简单结论的发问,张召忠和宋晓军说了一堆技术问题,就是没有正面回答。这的确是一个媒体研究的有趣问题:访谈节目请来的专家,对编导的观点框架未必都有很好的准备和沟通,如果不同意,又不愿墙头草,只能回避,怎么也不能明确置疑或争论。这一点,水均益的提问要显得客观得多。凤凰的鼎盛嘉耀在军事观察室的一问一答,则双簧痕迹明显。不过凤凰有个什么三五个嘉宾一起说的节目,倒总是针锋相对,能把话题深入和全面起来。只是这样的开放式思维和观察,对内地正习惯了“环时体”(还未说事先煽情,事实往往带情绪陈述)的受众,怕是又消受不起。不过话说回来,环时也在变得客观一点了,原因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