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九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37:44

韩寒九问

  问:《独唱团》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并且销量火爆,恭喜!请问你本人是什么时候拿到印刷出炉的成品?那时是什么感觉?当时,你身边都有什么人?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出版的当天晚上,你和你的团队是怎么过的?

  答:团队里的人还是让他们来回答问题吧。我虽然很平静,但比要出版新书的时候更忐忑。我很担心大家只想看我编了一本通篇批评政府的杂志,又接受不了那么文艺,导致恶评如潮。

  

  问:你是主编,主要为《独唱团》做了哪些工作?作为主编,你对编辑团队有什么工作要求?有工作作息要求吗?

  答:没有作息要求,弹性工作制,只要完成任务。

  

  问:能透露一点下一期的亮点吗?《独唱团》是约稿为主还是投稿为主?你如何在选稿中,体现“独唱”的价值与标准?

  答:三分之一约,三分之二选,其实这个标准已经很困难,因为在公布了稿费标准以后(他的稿费标准是1000-2000元/千字,一般的文学杂志稿费标准是100-200元/千字——编者注),虽然有一些好文章,但也有很多人把这里当成了被退稿件的彩票投注点,我们工作量很大。约稿的把握更大质量更高一些,做杂志的都知道,这是不变的道理。但是我们依然会将来稿和新人作为以后的主力。

  

  问:和最初定稿的《独唱团》相比,我们看到的《独唱团》可以打几分?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答:我不会给他(原文如此,可能韩主编觉得它是个男性——编者注)打分,打高了是我欺骗自己,打低了我如何向提供给我稿子的作者交代?我觉得很好,但我会争取更好。

  

  问:据说封面在下厂印刷后还修改了。为什么要修改?

  答:因为原来封面的封底一副漫画中的人物手臂上很不显眼的地方刻了“爱日”两个字,书上没有发现,因为太小,直到印刷成海报放大了以后才被发现,这个漫画当时是有一个故事的,这个人喜欢乱搞,所以在他的手臂上纹了自己的爱好,但是后来这个漫画没能上,所以我们单独拿出了一张做海报和封底,可是疏忽了这个。失去了上下文的联系,这两个字很容易被人拿来做文章,为了防止讨厌的假爱国者的骚扰,我也不想让《独唱团》的读者和作者受到影响,我销毁了两万份海报和前期印刷的书,50万个封面,损失了近百万,推迟了一周上市,所以第一期估计依然亏损。

  

  问:是否有人拒绝你或你的团队的约稿?

  答:没有,大家都很给我面子,但是其实后来的稿子不是很好约,因为一直没有出版,所以大家都想等第一期出版以后看看再写文章,很多人觉得它再也出版不了。

  

  问:请举例一个你非常想放进《独唱团》却没有能放进去的作品,并对作者说几句话。

  答:对不起,我为此努力了半年多,我已经尽力了。

  

  问:这一期里漫画比文字和摄影作品更尖锐。以后会给漫画更多空间吗?

  答:嘘……

  

  问:《独唱团》终于出版,走过这一路以后,你自己是否有什么思想和认知上的转变?

  答:文艺一直在。我了解很多人想看重口味的杂文、时评,但是一本双月期刊是不能去登时评的,你想看这些,网络上高质量的很多,杂文你看128页也肯定接受不了,没有哪个政权是被杂文给写垮的,但文艺能慢慢的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要相信文艺。

  韩寒:要相信文艺

  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独唱团》诞生片断

  怀胎一年多,《独唱团》终于出生了。杂志出生前,给韩寒打电话约采访,他拒绝。他有他的理由,并且说得很真诚。他与记者相约,《独唱团》上市后谈。

  韩寒如约而来。

  这时候,《独唱团》上架不到三天,卖了50万册,很多报摊卖断货。

  50万册,这是热销的概念。

  不少拿到这本“书”的人都先被那个除了牛皮纸和铅字什么都没有的封面震了一把:“独唱团”三个字,写得好看!据没有经他确认的消息,那是韩寒本人的手迹。记者的一个朋友下班回家在报刊亭抢购到最后一本,乐滋滋地跟我说:“捧着《独唱团》去菜场买菜,好装13啊!”

  “咪蒙”(她是谁?请参见本期阅读周刊)在博客里说,《独唱团》能让想一秒钟内看到爆点的人急死,让读惯了微博的同学们累死。真的,本报编辑部里的人翻开《独唱团》,都要睁大眼睛才能看清楚排得那么密密麻麻的字,挤得那么结结实实的漫画。更可怕的是,因为这本杂志,记者要在一天之内采访那么多人……好久没那么累了。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韩寒。而他接受采访了,但他不跟我们确认,这是不是他的“团”顺产后的首开尊口,但他在向记者承诺的时间前给予了回复——他信守诺言。当记者昨天早上打开邮箱,看到韩寒发来了两封回信,一封的发送时间是2:47,另一封的发送时间是6:54。其实两封回信的内容没有很多不同,仅仅修改了个别措辞,以及把《独唱团》临阵撤换封面的故事细节补充完整。

  韩寒没有回答记者给的他所有问题,他的执行主编马一木更是回避了大量敏感的提问,在我发去的采访提纲中留下一片空白。他们对下一期的内容讳莫如深,不愿透露有关另一本《合唱团》的任何信息,对某些问题,韩寒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嘘……”。

  这个“嘘”很让人感慨。就像韩寒在采访中有限的爆料,克制的风格,谨慎的诚实一样,提醒读者在读《独唱团》的时候,用眼睛去看能看的,用脑子去想不能看的,并——相信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