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2006年中国互联网10大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3:24
又到岁末年终时。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网络传播》与互联网业界同仁共同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变化与争议。新闻即将成为历史,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这一年,哪些事让你难忘?这一年,又有哪些词语记录了你的欢笑与悲情?回首这样一个个历史时刻,或许你止不住地感动,或许你只是感叹,或许你在更理性地思考……
回顾与展望,《网络传播》一如既往地推出年度网络新闻回顾,用独特视角对2006年的重大事件进行全面分析与梳理。翻动着2006年的日历,让我们一同搜索记忆里的那些事,回眸我们共同走过的2006年。
2006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争议不绝、质疑不断、呼吁连连。由博客引发的官司和种种非议,博客实名制激起大家争议,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中国移动"11条军规"和信息产业部出台的"14条军规"对网络媒体产生最直接影响;"网络恶搞"成为2006年最热门的关键词,"你被恶搞了吗?""恶搞你是因为爱你!"等这些话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富豪的起起落落也上演了一幕幕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这些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互联网该怎么发展,又该怎么管理,网络媒体做什么创造了财富,又是什么改变了网民。
繁荣与治理
200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称,CN域名注册量逼近120万,位居亚洲第一,增长速度也居全球首位,而国内COM域名注册量为150多万个,按照这个增长速度,2007年CN域名注册量超越COM域名不是问题。
CN域名猛增的背后是新网站的增多以及现有网站实施品牌保护措施和安全措施,毕竟国际顶级互联网域名控制权在美国手中,我国4个".cn"域名顶级节点升级已部署完毕,同时用于".cn"下二级域名解析服务器也开始运行。自3月1日开始,国内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国防网站将分别与顶级域名".cn"下设置的AC、GOV和MIL等类别域相对应。这意味着用户访问这些重要机构网站时,信号直接走国内的域名解析服务器,不必再经美国域名公司ICANN管理下的解析服务器,网络安全性得到加强。
CN域名繁荣的背后也是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2006年中国网民数量超过1.2亿人,仅次于美国的1.58亿位居世界第二,庞大的网民基数也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网络媒体带来发展的机会,但部分互联网SP盯上他们的钱袋子,通过强行定制,强行订购和对用户欺诈,包括违约群发诱导定制,如非法短信群发,含有挑逗性内容,隐藏业务资费等信息;进行虚假宣传诱导,违规开展按条定制业务等屡见不鲜。而网络用户对SP的违规投诉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2006年7月,对于中国网络媒体而言,胡萝卜加大棒同时上阵,喜忧各半。喜的是,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范畴,作为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和至高荣誉的中国新闻奖,因为有了网络新闻作品而成为最大的亮点,也因为有了网络新闻作品而更为全面;忧的是,中国移动出台的"11条军规"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后中国联通对SP进行资费抽查并加大对SP监管,SP企业的纷纷裁员让这次的行业寒冬更加难熬,对于新闻网站而言,这11条"军规"中的"二次确认"也是致命的,因为新闻网站盈利主要依靠无线业务,一般占其整个收入70%-90%的比例。中国移动出台的"11条军规"当中,二次确认"杀伤性"最大,中移动内部试点数据显示,进行"二次确认"后,SP新增用户和新增信息费收入平均下降70%~80%左右,总收入下降约20%。
2006年9月,信息产业部出台"14条军规"来规范移动电话信息服务领域内资费和收费。信息产业部立誓要以要打SP的"人民战争"来整顿SP违法和不良行为,整顿的原因还是SP本身的问题太多。每天都有很多用户在向电信运营商投诉,SP一直通过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骗手机用户的钱。如果消费者去中移动投诉了,那么SP就把强行订制的业务取消掉。那些没有去投诉的手机用户,谁管?这也许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SP们自己吞下自己种的"苦果",对于不法SP们的恶意定制、黄色信息等行为,消费者的板子却最终打到了SP运营商的头上。
在14条和11条"军规"的行业政策调控下,网络媒体受到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收入单一依靠无线业务的弊端已经显现。众多网络媒体总结为行业政策风险,其实这是给网络媒体敲响了警钟,也给网站带来了新机会,更是网络媒体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经之路。网站必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06年网络新闻作品正式进入全国性最权威的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范畴,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奖励,更是经历10年时间发展的认可和新闻网站"身份"的确认,也将对未来网络新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鼓舞、促进作用。它表明网络媒体在新闻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确认,也是对新闻事业促进和发展,推动传媒的合作和竞争,满足社会对日益增大的信息需求,使人感到鼓舞,但同时也是鞭策,因为它给网络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继续发挥其优势的同时,遵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培育出一支懂新闻传播规律、能吃苦耐劳的采编和评论队伍,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2006年第一次纳入中国新闻奖的网络新闻,也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的特点和优势。人民网的评论《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新华网的网络专题《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集聚了新闻性、重要性、互动性和网络特色等多项突出优点,形式多样,为2005年中国新闻增添了活力。
规范管理亟待破题
2005年末,胡戈的"馒头"把中国互联网视频恶搞带入了鼎盛时期,2006年以来,恶搞之风愈刮愈烈,五花八门的恶搞视频铺天盖地而来。从方言配音到电影剪辑,从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到现实生活中的名人,恶搞的枪口甚至瞄准了红色经典、英雄人物。
"恶搞"是2006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然而,当前"恶搞"作品在网络上却可谓"新作不断"、"超越不断",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时尚",更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想恶搞的人进入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境界",整个恶搞呈现"人有多大胆、恶搞就有多大产"的"繁荣局面",这些应当引起高度警惕。从视频到文本,从网络到电视,从流行歌曲、热门节目到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
"恶搞"被网民总结为四大罪状:一是造成是非不明、荣辱颠倒;二是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三是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四是不利于未成年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面对"恶搞",我们找不出非常恰当的反对理由,如果定要给它"罗织"一个罪名的话,那就是庸俗。
终于有一天,不少的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坚决反对"恶搞",并得到大多数网民的支持和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将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台"反恶搞"的管理条例,欲将网络视频也纳入自己的监管范围,一旦条例颁布,那就意味着以后就不会再有"馒头"式的作品流传在网络之上。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博客提供了一个迅速生长的成熟环境。2005年国内博客用户超过了500万,而到今年这一数字已经改写为1748.5万,足足翻了三倍,如果说2005年是博客元年,那么2006则是博客发展年,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队伍壮大、人数陡增外,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和缺陷也日益显现。
在博客上进行人身攻击引发的官司日益增多,更有甚者通过博客泄露商业机密或者毁坏公司商誉也大有人在,在博客上进行个人情绪宣泄、语言暴力,发布一些不负责任和不真实的信息等现象则是家常便饭,博客之间"互殴"、"群殴"使得互联网上硝烟四起。一系列博客纠纷却让我们看到,在网络的平等交流和对话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何维护个人的网络生存权利?如何制定和遵守网络文明规则?于是信息产业部正酝酿博客实名制,并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进行调研、起草管理办法。
由此博客实名制也成为2006年网络上最大的争议,这争议的背后是博客是要自由还是要约束,是要自律还是要他律等问题的争执。想要直接立法限制博客,国内外环境并不具备,其面临的阻力是难以估计的。充分考虑现实阻力,从各方都容易达成共识的地方着手,面临的阻力会较小,利用技术手段,巧借"外力",坚持不懈,徐徐图之,才能构筑一道各方都能接受、有中国特点的博客传播的自由底线。
缺少自我约束和监督管理的博客,带给人们的是个性张扬,但也将会是"占山为王"的混乱。没有道德约束的博客就像一株罂粟,摇曳着绚烂与丑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愈陷愈深。目前,对博客的监管则相对薄弱,司法监管还处在"盲区地带"。如果博客中"不文明的语言"现象是属于道德范畴,是由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也是确实需要改变,但目前必须接受的现实。毕竟,网络还处在"任性的孩童期",网络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博客出现"危害社会的谎言、谣言"时,则是法律范畴。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维护和发展社会文明的义务。社会对网络的宽松绝不是放任自流。无论是博客还是"恶搞"必须有个度,而这个度就是法律的规定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只图自己痛快甚至为了"点击率"等商业目的而肆意侵犯别人知识产权和人身攻击等问题,都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
文明之风正当时
网络,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现在却成为暴虐滋生的温床;本来可以成为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2006年的中国互联网,是个多事之年,"网络暴民"层出不穷、前仆后继,网络暴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网络暴民"是个人宣泄,那么利用网络乱发广告、垃圾邮件;侵范他人隐私,利用网络媒体大肆传播;发送病毒,造谣生事,传播迷信;网上传播污秽影视图片的色情行为,传播虚假新闻;利用网络行骗;网络游戏暴力、网上教唆违法行为,网络抄袭、剽窃、盗版等侵权行为;与网友讨论时不摆事实讲道理,而是乱扣帽子,用强势的言辞压人,甚至危言耸听,动辄对别人进行无理谩骂和人身攻击等不文明行为正在网络上蔓延。
2006年4月9日,千龙网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后,得到了众多网站、网民的积极响应和鼎力支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网站和网民的共识。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始成为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行动。《倡议书》发出立即得到各个网站的响应,也得到广大网民的支持。这表明健康向上是我国网站的主流,广大网络媒体工作者有觉悟、有能力、有信心来抵御各种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正在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网络脏口并非不治之症,而是一种不难克服的坏习惯,网上不吐脏字,有话好好说,有理耐心讲,这是"文明上网"的起码要求。
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而不变的是《网络传播》评选中国互联网10大新闻的宗旨和目的,那就是梳理和记录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深刻烙印;有效地延伸这些重大事件在引导未来互联网发展中的固有价值和深层意义,我们期待中国互联网繁荣的那一天,更期待着和谐网络那一天的到来。(孙光海 谷泉 苑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