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女娲补天,我们补什么?(南方都市报 2007-5-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9:26
女娲补天,我们补什么?
2007-05-25 10:16:0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媒体思想之熊培云专栏
最近,一场场公祭大典在中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庆祝“中华母亲女娲诞辰”到“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纪念”,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据说,不少地方“曲线救祭”,把仓颉、司马迁、蔡伦、李白一个个摆上祭台;更有甚者,孤身回到史前——“元谋人”的故乡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搭起了“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台”,还有新造出的“和圣”——河南焦作民间隆重公祭“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
笔者并不反对公祭。毕竟,大到整个人类小到一个国家,在其历史长河中总归是有些风物值得怀念的。否则,我们的人类或者国家岂不是做得太失败了。回想在极端的年代,“万般皆下品,唯有领袖高”,只有一个活着的偶像,其他的偶像都被赶到猪圈、牛栏里去的时候,那日子可真是糟糕透顶。从这方面说,从对三皇五帝的独家朝拜回到对普通创造者的普遍纪念,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公祭一直存在。比如巴黎便有先贤祠,这个曾经为国王还愿而建的教堂,现在成为法国众多伟人的安息之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人、大仲马……然而,法国人怀念他们,不仅是出于对本国历史本应具有的温情与敬意,更是对某些价值的坚守与追寻。事实上,这种公祭同样体现在钞票印制上。在欧元通行之前,法郎纸币上便印着包括孟德斯鸠、笛卡尔、莫里哀、哈辛、高乃依、夏多布里昂、德拉克瓦西、塞尚等在内的许多思想巨子的头像,供后人缅怀。
从这方面说,中国各级政府如果能够本着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纪念本国历史上的人物,自然是件好事。当然,以官方名义展开大规模公祭活动,不管是否像现在这样动辄耗资千百万,首先得问问纳税人是否同意。
记得去年北京中非合作论坛来了不少非洲客人,当时便有人开玩笑说“老家来人了”!虽是笑话,却也不无道理。进化论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便是“人类起源于非洲”。如此说来,各国若是真要祭祖,找个“黑人物”才算正统。当然,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猩猩们可能也有意见了。
另一方面,由某个官办机构为全中国人指定一个祖先,在我看来,是件不切实际的事。至少,它脱离了国家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加入的实体这一常识。任何文明都不是在瞬间发生的,也没有哪个部族首领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跨越不曾经历的时间与现实,莫须有地搜刮出一个所谓共同的“始祖”让同代人与后代人“跪拜”,这既是对历史的断章取义,对时间的粗暴中断,同时也是对所有历史开创者的高度轻视。
眼下,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争伏羲,山西运城与湖南宁远抢舜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山西高平夺炎帝,更有不少地方抢女娲。这些争抢看似轰轰烈烈,简单一点说,就是在争那些“文化英雄”究竟是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然而,和孙悟空比,那块石头到底长在哪片灰堆里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只是为了抢夺资源,最该拥有女娲“祭祖权”大概是天津的“泥人张”。试想,女娲抟土造人的手艺,不就传到了“泥人张”手里了吗?
当然,对于一些商人来说是重要的,如果可以让那些已然死去却又活力四射的古人站到他们的服装店前为自己击掌拉客,却不用给工钱,何乐而不为?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那些“挪用公祭”招揽政绩的官员。
在此,我们并不否认经济对文化的推动作用。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女娲文化得以传承,最重要的是“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所具有的价值内涵。所以,在一些官员和商人忙着争夺女娲时,其实我们更应面对的问题是:女娲补天,我们补什么?
如果天塌下来时我们不能在精神上直起腰杆,那么我们就得补钙;如果文化塌下来时价值标准成了拜物教,我们就应该补一些人文情怀;如果制度不能阻止恶,我们应该查找原因,戮力而为。祭奠可以让我们从亡者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命运,但是,如果所有的祭奠都流于形式,那么最需要祭奠的便是祭奠者本身。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5250259.asp
关键词:公祭
2007-05-24 10:17:1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最近,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不一而足。一时间,一些历史名人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成了“香饽饽”,多个地方争相祭奠。        (5月23日人民日报)
就近期举行的公祭而言,5月14日,甘肃临洮县公祭老子;5月13日,湖北竹山县公祭女娲;5月9日,江苏南京市公祭妈祖;5月4日,河南内黄县公祭颛顼帝;4月5日,陕西黄陵县公祭轩辕黄帝……      (综合)
1月6日,河南焦作民间隆重公祭“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并为其冠以“和圣”的头衔。 (1月有9日东方今报)
泛滥的“公祭”与弱化的“财政硬约束”
“公祭大典”的蔚然成风历来备受诟病,至于被篡改的文化传承、被放大的封建迷信、被异化的“搭台唱戏观”等等,已经被拷问得漏洞百出了,笔者要问的是:这些连绵不绝的“公款公祭”的地方政府,是如何在“财政硬约束”中获得合法性预算支出的呢?
“公款公祭”的盛行,是我们剖析“弱化的财政硬约束”的最佳范本。首先,是财政硬约束“法治性”缺位。其次,是财政硬约束“公开性”的缺位。第三,是财政硬约束“科学性”缺位。经济学家科尔内认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通病,就是缺乏财政硬约束的条件下,总要患‘投资饥渴症’。”这些年,行政成本的争论、政绩倒挂的争论等等,往往暗示着预算约束的弊病。根治“泛滥的公祭”和所有“公款”类浪费的危机,只有还原财政硬约束的刚性与威慑力,不然,血汗财政就可能在异化的地方政绩里继续瞎折腾。□邓海建
公祭搭台,经济唱戏
近年来,我国各地举行的各类公祭活动层出不穷,大有泛滥成灾的趋势。笔者随手把“公祭”一词“百度”了一下,仅新闻就搜索到了19500多篇。
不少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公祭,绝大部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想公祭搭台,经济唱戏,挖掘旅游资源,扩大地方影响。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举行公祭,确实可以表达我们对先祖前贤的追思和怀念,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契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祭都能取得良好效果。以公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载体,其作用毕竟有限。就公祭的本质而言,作为祭祀的一种,难以摆脱封建迷信的阴影。长袍大袖的汉服、之乎者也的祭文、繁冗复杂的礼仪……让人感觉恍如隔世,这无疑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其消极作用非常明显。  □郭振栋
柳下惠诞辰也公祭?
时下一些地方“公祭”历史人物成了风尚,几乎有头有脸的先辈都被“公祭”过。但是否所有的历史人物都要公祭?这里以柳下惠为例(据报道,1月6日,河南焦作民间隆重公祭“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史记最早出现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籍是《孟子·万章下》。如真有柳下惠其人的话,他可能比孔子年纪还要大;孟子不可能见到柳本人,而“柳下惠坐怀不乱”很有可能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公祭”又有什么意思?
固然,少数人聚一聚,譬如自命为“后人”、“宗亲”者的祭奠,无可非议。问题在于举凡公祭,均有当地党政出面,财政拨款,一副政府行为形象。即使那个自命为民间公祭的河南焦作公祭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仍然有“领导、学者、嘉宾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加之舆论“造势”,这就值得商榷了。  □周荣光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zy/200705240371.asp
算一下“公祭”经济账如何
2007-05-26 10:27:0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四年前,我撰文质疑以国家名义公祭黄帝,我认为,“此例一开,炎帝、伏羲、女娲、尧、舜、禹等等,还有大批地方神、民族神、行业神岂非都可以由各级政府来祭祀了吗?”想不到短短几年,我所担心的都成了事实,其规模和排场比我想象得还大,有的祭祀对象还被三四处地方争抢,并且都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祭”。我四年前的观点没有改变,不必重复。但据我了解,不少地方之所以热衷于办“公祭”,真正的目的还是开发旅游和招商引资。所以当地的党政领导和部分民众以为,不管怎样,能发展经济总是好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算一下经济账。
不少地方在“公祭”结束时都会总结,通过“公祭搭台,经济唱戏”,共签订多少亿合同,引进多少亿资金。实际大多是自欺欺人,不是将意向性合同说成事实,就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原因很简单,这些祭祀地一般都不是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最近更扩大到一些贫困地区,投资者和商人在商言商,岂能不考虑经济效益?要真有利可图,即使不办“公祭”,照样能招商引资。要是“公祭”那么灵,黄陵和陕西应该是全国吸引外资、台资、港资和内资最多的地方,实际情况如何?
那么能不能通过“公祭”开发旅游呢?也未必。老实说,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精神上或物质上的享受,说白点就是吃喝玩乐,轻松愉快,而不是为学习或研究历史文化,或者接受什么教育,否则何不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或者直接上政治理论课!而那些祭祀地一般并没有什么可靠又可观赏的历史遗迹或文物,游客来了看什么?像有一处陵墓,现有最早的遗物是元代的石碑,游客怎么能相信这是上古的遗址?为了弥补这类不足,地方上往往不惜工本,大兴土木,但这些新建筑是不会有多少吸引力的,建多了更会使游客厌烦。而且陵墓周围和祭祀场所应该庄严肃穆,不可能建成游乐场或购物中心,不能搞得不伦不类,而“公祭”最多一年举办一两次,平时能接纳多少游客?
还有些地方梦想通过“公祭”募集捐款,完全是一厢情愿。听说某地在香港募捐,结果所得还不够支付往返旅费。某地举办“公祭”花费上亿,全部募捐不到千万,其中最大一笔数百万还是出于一家准备在该省投资的企业。世界上的慈善家越来越多,慈善资金越来越多,但无不用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有谁会资助建陵墓,办“公祭”?如果慈善家得知一个地方政府将大笔的钱花在“公祭”上,谁会将钱捐给这样的政府?
有的地方政府宣称通过一次“公祭”增加了多少游客,旅游消费增加了多少万,其实其中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海外华人、港台同胞、后裔,大多是由公费招待,有的连往返旅费都得报销。广场上黑压压一大片人中,宾馆酒店里上百桌筵席中,自己付的钱有百分之几?有没有哪里的政府敢公布一下全部“公祭”活动的收支账?或者将本地旅游开发的全部数据如实公布?
当然,从“公祭”中获益的人肯定不少,建议审计和纪检部门认真查一下。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5260207.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