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下套:马来西亚为何“热衷”中国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0:14

给中国下套:马来西亚为何“热衷”中国武器

更新时间:2010-7-5 8:42:01点击数:文字大小:大中小-

  自前些年开始,马来西亚就开始与中国武器扯上关系。最开始是KS-1A中程防空导弹,接着是022导弹艇,直至当前Su-30MKM战机的配件。虽然KS-1A的出口最终失败,022导弹艇的传闻也证实是谬误,Su-30MKM的配件采购仅仅是个意向,但种种迹象显示了马来西亚已经对中国武器表现出特殊的兴趣。FN-6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成功出口最终宣告中国武器首次进军马来西亚。


  说到马来西亚,很多情况下都是令人咬牙切齿的。一方面是领土争端,另一方面是时有发生的辱华事件。同时还有一些其它的矛盾存在。当然,矛盾的主线还是领土冲突。


  在中国武器与马来西亚产生联系的时候,产生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极力反对中国武器出口马来西亚。认为马来西亚与中国有领土矛盾,不能让马来西亚引进中国武器反过来打中国。另一种说法则支持中国武器进军马来西亚。认为反而是中国武器的引进会让马来西亚军事力量的一些节点被中国所洞悉。


  马来西亚毕竟是一个小国,而中国是一个军事大国,拥有相对完整和军事系统。马来西亚进口中国武器从军事角度来说对中国确实是一柄双刃剑。毕竟,通过进口中国武器,马来西亚也同时对中国武器乃至中国的军事系统有所了解。然而,中国对于马来西亚来说是一个庞然大物,少量武器的出口并不足以对中国的军事优势形成冲击。反而是马来西亚在引进中国武器的同时,面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将剩余的一点点神秘都暴露出来了。同时,考虑到中国真正与马来西亚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两次军贸洽谈,可以发现中国在武器出口方面也是有选择的。无论是FN-6便携式防空导弹还是KS-1A中程防空导弹,都是防御性质的。而在中马两国的可能冲突中,FN-6或者KS-1A都几乎不会上阵,也就基本不存在对中国军事优势的削弱。因此,综合来看,军事层面上,中国向马来西亚出口武器是利大于弊。


  武器出口是个敏感的军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马来西亚在“热衷”中国武器的同时,不可能没有注意到武器贸易所必然的政治本质。因此,马来西亚开始“热衷”中国武器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一些政治问题的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马来西亚引进中国武器,以及一些相关的传闻,包括最近关于Su-30MKM配件的问题,都有对相应国家打中国牌的意思。显然,中国对于与马来西亚军事关系相对紧密的美国、俄罗斯和印度来说都是敏感的。若这三个国家在与马来西亚的军事关系中有所懈怠,马来西亚就可能寻求打打中国牌。这次关于Su-30MKM配件的问题,显然首先是马来西亚对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不满,才有了中国配件的说法。


  考虑到东南亚内部的军事竞争和同样复杂的领土矛盾,马来西亚寻求与中国加强军事联系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东南亚国家虽然总以中国为借口去加强军事力量,但是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东南亚国家互相之间的军备竞赛气氛浓烈。毕竟,靠采购几件武器就能够对中国军事力量形成有效的威慑这个想法并不是很现实。在2008年,印尼就曾经以马来西亚军力威胁为由向安巴叻油田海域增派6艘战舰。而这个海域,正是印尼与马来西亚存在领土纠纷。甚至双方还一度发生对峙。跳出与中国的矛盾来看,引进中国的力量对于改变地区局势还是很有帮助的。当今世界格局下,俄罗斯鞭长莫及,美国只对围堵中国有兴趣,印度也出不了印度洋。中国反而是未来最有可能对东南亚格局带来实质性改变的力量。就南海问题来看,马来西亚加强与中国的军事联系也有一番考量,算是一种阳谋。


  首先,马来西亚的举动表明这个国家从政府到军方层面意识到军事力量抵抗的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引入中国武器原则上不改变军事力量对比,也不带来明显的损失。如果中国武器在成本和性能上可以接受,那么引进也并无不可。


  其次,马来西亚政府和军方对南海局势的可能改变有所预见和准备。


  一方面,在政治上,马来西亚仍然表现得和其他南海周边国家一致,都在主权问题上与中国斗争着。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军事联系,马来西亚又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对应地来说,相当于马来西亚在与中国对峙的问题上向后退了一步。


  原本站在一排的菲律宾、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四国中,其他三国就被相对突出了。换句话说,就是其他三国被冒尖了。有朝一日,当中国决心解决南海问题的时候,会首先对谁动手呢?在与中国建立了军事联系之后,马来西亚方面会认为,至少不是自己。那么,在南海问题真正爆发之后,马来西亚就有充足的时间做出新的应对。


  或者观望,或者吐出吞下的东西,或者全面引入区外大国力量。总之是有了一个缓冲的时间。


  第三,马来西亚给未来的合作打开了可能的契机。随着中国对南海战略方向的重视和加强,东南亚国家必然将承受日益增加的战略压迫感。通过军事联系释放一定的善意,就可能也收到善意的回应。或者首先嗅到改变的气味,成为和谐南海的榜样,从而实质上获得共同开发的收益。或者在改变的过程中,成为新模式的合作者和倡导者,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当然,就目前双方军事合作的层次和方向来看,还相当初级。马来西亚是否能顶住所谓民意甚至是美国方面的压力把这种善意持续释放下去还有待观察。而马来西亚的政策的连贯性也同样需要进一步地验证。不过,马来西亚的行动至少已经说明,一些契机已经实实在在的出现,中国对南海方向的渗透和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这些契机的存在都是以中国国家实力的迅速上升为背景的。因此,中国也应该利用这些契机去主动改变南海局势。


  南海周边国家并非一个整体,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应用分化瓦解的策略来达到目的。


  毕竟,解决南海问题,仅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小步,布局东南亚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大步。这一小步必须走,却也可以成为一大步的得力基础。以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为依托,中国的策略不会成为阴谋,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作为小国,南海周边国家缺乏战略操作的空间,更多地只能被动地应对。只要中国能够勇于出招,勤于出招,不难想象,美国在南海编织的脆弱大网会被撕得粉碎。


  未必中国在战略上的操作效果还会不如马来西亚这等小国?话说武器出口中国都更多是被动的。有时候,可以拿一些经济利益去促成这种涉及到深刻政治改变的问题。


  譬如出口一些廉价高效甚至是可以改变地区局势的武器,来促成军备竞赛和区内矛盾的升级。


  民族感情上,确实不喜欢马来西亚。


  可是从利益上来说,马来西亚做得没有错。有可以捞的利益,为什么不要?要说有错,也错在中国。


  是中国没有足够强势去保住自己的利益。马来西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当然,南海问题有时代的大背景搀杂其中,也并非如今可以轻易评判。


  只是,在力量对比越来越有利的今天,要敢于去运作南海,升级斗争,在变化中寻找机会。


  目标只有一个,拿回南海控制权,利用内线优势,蓄势以待,以一当三,调动美国力量。或东进或南下或西出,打开中国从海洋走向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