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事-特稿/低成本利用高技术 印度汽车业欲冲刺海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9:43
特稿/低成本利用高技术 印度汽车业欲冲刺海外
时间:2006-03-07 GMT 关键词: 印度汽车业 制造商
人们眼中有“两个”印度:从印度之外看,它是一片充满机遇的乐土;从印度向外看,它又是一个视全球其它国家为机遇的国度。
印度经济高速发展,预计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印度人口不断膨胀,收入不断增加,对各种商品与服务需求若渴。这可以解释,它为何吸引着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注意力。
正如印度汽车制造商马亨德拉(M&M)公司董事长克沙布•马亨德拉(Keshub Mahindra)对印度汽车商业杂志Autocar Professional所说的那样:“我们这里成本低廉,有创新能力,拥有强大的、专业化的技术队伍,我们的商务语言是英语,还有法律和民主政治体系。”
全球滚珠轴承领军企业美国铁姆肯公司(Timken)最近预测,到2010年,其印度业务收入将增长4倍,从现在的每年5600万美元增至2.1亿美元。
此外,尽管该公司正在日本和韩国建立技术中心,但其对整个亚洲地区的核心工程支持力量还是设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实际的设计工作也是在那里进行的。
美国的道康宁公司(Dow Corning)已经在印度浦那(Pune)建有一个制造工厂,但也计划扩大印度业务,其中包括建立一个应用工程技术服务实验室,为该公司及其客户进行产品创新和开发提供研究设施。
并非只有外国公司才看到在印度设立业务的价值。本土商界也愈发相信,认为印度可以成为它们的出口跳板。
印度商界还认识到,决不能重蹈当年日本铃木汽车(Suzuki)进入印度后本地企业错失良机的覆辙。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印度,而在当时,印度几乎没有任何符合其要求的零配件生产商,迫使铃木将许多自己的供应商从日本引入印度。
这些日本企业与印度方面组建了一些合资企业,并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为印度构建起基本的基础设施,促进了印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发展,并带来了许多新工艺、新流程以及日本企业优秀的制造准则。
然而,印度制造商没有抓住这个机遇,只是满足于现状。一旦他们需要技术,他们首先就是去海外寻找。
现在,掌管许多印度零部件供应商的则是一批更为热情洋溢的经理人。
包括印度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商巴拉特锻造公司(Bharat Forge)和汽车制造商马亨德拉在内,很多印度企业正出现在国际市场。而且它们不仅只是出口,同时也谋求在全球进行收购、兼并与合作。
印度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意识到,想要发展,就必须走向世界,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事实上,除了塔塔汽车(Tata Motors) 和马亨德拉之外,实际上没有其它公司在印度进行汽车设计和开发,而那些跨国公司仅仅将该国作为汽车生产基地而已。这让印度零部件企业感到受了束缚。
巴拉特锻造公司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巴芭•卡利尼(Baba Kalyani)表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他讲述了他的公司是如何通过“三步走”战略取得市场统治地位的。
第一步,要在本土市场获得领军地位。该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实现了这一目标。
第二步,利用其在本土市场的领军地位,为产品出口奠定基础,尤其是面向欧美等发达市场。第三步就是通过收购实现全球化。
卡利尼称:“我们制定的收购战略,基本上是为了在重要市场立足并确立前沿技术优势。
“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收购活动,成为汽车底盘和引擎零件产业中的最佳企业。”
卡利尼表示,这个策略将延续到下一阶段,即产品创新和知识产权形成阶段。
他强调,印度汽车产业要想取得成功,关键不在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是低成本利用高技术的能力。
“这不仅将增强你的竞争力,而且会推动你前进,最终跻身世界前列。”
印度汽车行业另外一个引人关注的进展,即是塔塔集团(Tata Group)最近宣布,公司计划生产一款售价10万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8万元)的汽车。
这款后置发动机的四门汽车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计划于明年年底或2008年年初推出。
塔塔集团董事长拉坦•塔塔(Ratan Tata)解释称,这里有一个现成的市场,目前使用两轮或三轮机动车的人都将是这种汽车的潜在客户。而且,如果印度公司不生产这种汽车,中国企业必定会这么做。
不过,这款车身上还有一个地方让人受到启发——它将交由印度不同地区的“当地企业家”装配。塔塔汽车负责现场培训以及其它与质量相关的事项。
塔塔表示:“我们将给予年轻创业者们建立企业的机会。”
“我们将大量生产零部件,并将它们成套送往这些装配工厂,这将让我们能以同样的质量打入印尼和非洲等国际市场。(文/威廉•金伯利William Kimbe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