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为写“好作文”放弃真话 为分数虚假赞美-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51:21
语文教学是不是正在教孩子撒谎?小学生为写“好作文”放弃说真话

  见习记者 黄冉 时报记者 陈瑶

  时报讯 牛通社记者周子晗因为在语文考试中写了一句对祖国的另类赞美:“祖国祖国你在哪里,为什么我看不见你?”而被老师扣光了分数,引发了一场关于答案对错的争论。

  11月9日时报A3版刊登了《答案对错之争 印证语文教学尴尬现状》这篇报道后,牛通社记者袁也向记者透露,自己还曾为了写一篇“好作文”而撒了谎。

  不久前,袁也曾在天桥上吹笛子卖艺体验生活,并在牛通社大本营(nts.qnw.com.cn)写了一篇名为《卖艺练胆》的体验日记。

  袁也说,其实,体验日记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作文”。不过,经过他和妈妈的商量,另一版本的作文被舍弃了,原因是那篇作文里,他撒谎了。

  韩寒曾经说过“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作文里开始的”。周子晗的造句、袁也的作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正在教孩子撒谎呢?

  学生

  写“好作文”时感觉像在撒谎

  袁也说,在街头卖艺后,自己按耐不住兴奋之情,在牛通社大本营上写了一篇名为《卖艺练胆》的文章。

  但是袁也的姑姑看到后,觉得文章没什么内涵,于是就“指导”袁也另外写了一篇所谓的“好作文”。

  在写“好作文”———《卖艺的启示》时,袁也为了体现“赚钱辛苦”这个中心思想而撒起了谎。比如,明明是他刚吹了几个曲子就有人扔了一个子儿,他却写自己吹了好半天也无人问津。

  在结尾部分,袁也更是为了揭示中心而写了一句“父母赚钱真辛苦”,而真实情况是结束卖艺体验后,他一脸的兴奋嚷着说:“妈妈,我下周还要去!”

  “不是我真实的想法,感觉就像在撒谎。”袁也说,自己更喜欢先前写的《卖艺练胆》。

  袁妈妈得知后,对儿子说:“我也欣赏你的第一篇作文,第二篇太假!写作文就要真实,事实是什么,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你就怎么写!”

  袁妈妈名叫倪宗红,是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副主任,身兼老师和母亲两个角色,倪宗红有着自己教育的方式。

  她觉得,袁也今年读六年级,本就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幻想和憧憬的年纪,却被老套刻板的文章给框死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分数都曾写过虚假的句子

  时报牛通社小记者们纷纷表示,也有过类似袁也的困扰:虽然在牛通社大本营上,自己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遇到考试中写作文,可就不敢了。

  拱宸桥小学的周官子是牛通社的优秀记者,在大本营发表的文章,总是充满着古灵精怪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在考试中,她这样的文章总是拿不了高分。

  之前一篇关于祖国的命题作文,就把周官子给难倒了。

  “祖国历经千辛万苦一步一步走了过来,就算有再多的坎坷也不曾放弃自己的信念,最终变得强盛了,但是祖国也没有因此骄傲,因为她知道明天才是最美的。”这是周官子作文中一段被老师称赞的文字,但是周官子却说,其实这句话是自己虚构出来的,“老师很喜欢,是因为她并不知道我是在撒谎啊!”

  还有一位牛通社小记者说,老师有时也这样教他们:如果实在没有东西写,可以有一点虚假的东西。

  但是她并不喜欢在作文中撒谎,“但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也只能撒谎了。为了保证分数,只能撒谎。”

  记者随机电话采访了5名牛通社记者,结果他们均表示自己曾写过“虚假”的句子,大多是一些赞美的语言或者对某一事物的深刻体会。

  家长

  老师在写作上的思想引导要有度

  “我个人不喜欢那种中规中矩的作文,让人觉得很老套很不真实,孩子嘛,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的思路圈死呢?”周官子妈妈也为女儿抱不平,“我们总是鼓励她写和别人不一样的文章,这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假如没有感慨,就不必为了考试硬是编出感慨来。”

  小记者张葛思涵的爸爸也认为,老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既然有“育人”这一块,那么作文考察的就不仅仅是文字功底了,老师肯定也会在写作上对学生进行一些思想上的引导。

  “老师的引导确实是必要的,但是也希望老师能够允许学生说出和成人观念不一样的话来。”张爸爸说,如果孩子对一样事物没有自己切身的体会,是很难写出真实的感受的,那就是在撒谎,是不能打动人的。

  老师

  其实虚假的文章一看就没说服力

  什么样的文章能得高分?参与过多次中考语文阅卷的青春中学语文老师周慧的回答是:有语言文字功底的、有个性的、真实的。“只要学生能够用较好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那就是一篇好作文,语言功底是基础,但是真实是根本啊。”

  周老师前天正在给班上的学生上作文课,课堂中一名同学的作文就被评为“太假”。

  原来,这名同学在作文中写,自己给一名得了甲流的同学打电话,电话中那名患病的同学告诉他:甲流不可怕,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我一定能战胜病魔。周老师把这篇文章朗读给全班听,结果引起了哄堂大笑,包括作者本身。

  一问,这篇文章是这名学生虚构出来的,“这种说教口吻的文章,一看就没有说服力。”周老师说。“连学生自己都觉得文章很假,那别人怎么会觉得他写得好呢?”

  考场作文讲究立意但也鼓励创新

  王展清是建兰中学的语文老师,同样参加过不少中考的语文科目阅卷,她说,考场作文和平时的文学创作本来就是不一样的,考场作文有相对规范的东西,是要讲究立意的。在一些大是大非的观念上面,如果考生流露出的是比较灰色的人生观,那老师一定会加以引导,并且会给他扣分,“但是如果有的考生看法很独特,只要积极的、健康的,我们还是鼓励的。”

  而观察能力不够是学生作文风格统一的原因。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这一次年级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呵护》,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写的是自己生病时父母照顾自己的情景,感觉有些老套。

  王老师说,这样的题材其实生活中很常见,但是从课本中学到的人物都有既定的模式,学多了容易被框定思维,而且学生没有留心观察,所以文章会千篇一律浮于表面,被说成空洞,没有说服力。

  心理学家

  隐性暗示让孩子在作文中撒谎

  杭师大教科院心理学系主任朱晓斌老师说,学生在作文中撒谎是成人的要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

  朱晓斌老师回忆起之前看到的一个案例,一名小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自己和同学在课间打闹的过程,并且在把对方压在地上后兴奋地说了一句“爽啊!”。结果老师看到作文后,大发雷霆,所有参与打闹的学生都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当这名学生受到批评之后,就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对孩子本身来说有失公平,其实学生之间的打闹并不是真正的打架,而是趣味性的游戏,大家乐在其中。二是给了学生一个强烈的信号:不能写自己真实情感。

  “这些暗示是一直都存在的,成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想得到的模式来指导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结构和立意是必须考虑的,假如只是纪录过程和真实情感,会被认为是流水账。”朱老师认为,正是这种隐性的暗示,让学生慢慢学会了如何写合老师胃口的“好作文”,也就是撒谎。

  朱老师随后感叹:“假如这名学生最后换一个角度,写自己经过这次打闹之后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今后再也不这样做了,那老师还会批评他吗?”

  作家

  语文考试能不能没有标准答案

  “不管是‘标准答案’也好,‘新八股’作文也好,它们都与语文的本质背道而驰。”杭州市作协秘书长、评论家夏烈说。

  在夏烈看来,文学需要的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真诚的感受力,当我们用一个所谓的答案去衡量对错时,恰恰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语文是没有标准的。”

  但是现在有一群非常聪明的老师,他们会在既顾及孩子心智健全的基础上,又把考试应付好。“当然,好老师和差老师之间的区别大了去了。”

  “自然的,也就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脑袋很灵光,每当面对考试,他们都会自动地把自己‘二元化’,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你要什么答案我就给你什么答案,于是假、大、空的文章就诞生了。”

  令夏烈最感到痛苦的是,“当我们把孩子教育成这样时,我们竟然还在沾沾自喜,不少人喜欢用‘公平’来做借口。如果没有标准答案,教育就不公平了。而我想问的是既然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平稳的,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人文较发达的地区,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些更深一些的尝试?我们的语文能不能变成一种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