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重返 鸢飞鱼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52:51
——山东省潍坊市河流环境综合治理纪实
刘同贵 秦继鹏《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02日   14 版)

湿地航拍。
云 泽摄

白鹭升平。
唐国志摄

湿地远眺。
丰新成摄
河流改变城市
当纵贯潍坊中心市区的三条河——白浪河、虞河和张面河,自然的河水、湿地、森林融入潍坊,成为城市的“底色”和“血液”的时候,被改造的“三河”又回过头来,改变着城市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一些市民蓦然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河了。因为每天的生活几乎是围着河转的——
黎明的河边。都市的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在花香中起舞,在鸟鸣中晨练,自由地舒展着身体;
傍晚,树影婆娑中,忙碌一天的人们,用漫步享用他们难得的闲暇时光;
华灯初上,河流周边的餐馆、酒吧迎来了一天中最红火的时辰。家人、亲友在幽幽的桨声灯影中欢聚一堂,把美酒满斟!
虞河岸畔还建有极富中国特色的市民戏台。入夜,喜欢戏剧的票友,可以在这里引吭高唱,美美地过足一把戏瘾:你来一段国粹京剧,我来一段山东地方戏吕剧,他来一段潍坊土生土长的茂腔……三河管理公司还策划了一个文化项目——“周末戏相逢”,每周一次,让潍坊的专业剧团也来亮亮相。
白浪河上有了那种很古典的江南风格的画船。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水乡的场景,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在潍坊人眼里,船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可以带来一种诗意的、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
风清水润的“三河”,让潍坊人过上了一种与水相伴的高品质生活。而被河流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还有行为方式。
过去“三河”污染严重,从河边经过,那气味能把人熏个跟头。在那种情况下,你怎么提倡,他也文明不到哪里去。现在“三河”岸畔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步行道、景观道一尘不染。市民一进入滨河景区,一看到那些提示性的牌子,不由自主地检省自己的举止行为,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市里趁热打铁,拟定了一个“三河”生态保护条例,用不了多久即可颁布实施。一本图文并茂的《潍坊小学生生态读本》也在策划和编纂之中。这个读本,不仅介绍“三河”有多少种鱼、多少种鸟、多少种植物,如何保护;而且还告诉孩子们,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读本将作为地域性的教材,发到每个中小学生手中,让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接受生态文明的洗礼。
过去,由于人们环保意识差,这里的野生动物几近绝迹。以致在靠河并有着大片河滩的潍坊,许多人竟不知野鸭是黑的还是白的。
河流治理后,绿意盎然的“三河”成了市民的天然博物馆,许多人在芦苇丛生的河边认识了白鹭、认识了水獭。市民从亲身体会中感受到野生动物的可爱和珍贵,观念有了质的变化。
在今天的潍坊人看来,鸟类、野生动物也是这座城市的“原住居民”,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理应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它们。在潍坊人眼里,河流、湿地是有生命的,具有天然的生态修复功能。工程措施只是为河流修复创造条件,真正的生态修复,要靠河流、湿地自身来完成。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博士的话说,就是“用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只要河流有了生命,用不了几年,它就还你一个“原生态”!
放眼全球,被河流改变的城市首推美国的圣安东尼奥。论城市规模,圣安东尼奥在得克萨斯州都屈居第三,但其城市魅力却跻身全美城市的“第一方阵”。潍坊在河流整治方面异军突起,就在于他们取法乎上,瞄准了圣安东尼奥这样的滨水名城。
圣安东尼奥河岸上搭起多座风格别致的观景桥,潍坊除了独具风格的桥,还有浪漫的木栈道和数不清的观景平台;圣安东尼奥沿河建起各式各样的风味餐馆,潍坊光白浪河沿岸在建和待建的风情酒吧就达500个。别看每个酒吧体量不大,却都是出自国内外建筑大师之手的艺术精品。潍坊市规划局以“大师的小品”为题面向全球举行设计竞赛,经专家评审,获奖的方案才可以付诸实施。
优越的生态环境让圣安东尼奥成为发达的商务城市、旅游城市、会展中心、健康中心;独具特色的水生态环境,让潍坊成为北方少有的宜居城市。旅游经济、会展经济、文化产业风生水起,人气、商气在此汇聚……在比较中,潍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城市的美好前景。对自己的目标,潍坊丝毫不加掩饰,这就是:让潍坊成为“东方的圣安东尼奥”。向着这一目标,潍坊夜以继日,风雨兼程。许多富有创意的构想,将一天天变为现实。
鸢飞鱼跃看“三河”
“鸢飞鱼跃”——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千百年来,一直镌刻在潍坊白浪河畔的奎文门城楼上。
然而,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三河”相继断流而成为污水横流的垃圾场,在3条断了去路、找不到大海的河上,再也看不到鸢飞鱼跃的景象。潍坊人只有把放飞的风筝扎成鹰和鱼的模样,寄托他们的生态理想。
了解到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最近两个不经意的发现,是怎样让一些潍坊人惊喜莫名了:一是,有人在群鸟欢飞的白浪绿洲湿地看到了低空盘旋的鹰;再是,久违的白芍子鱼又成群结队地游弋在虞河的清流碧波中。
重现鸢飞鱼跃的景象,是潍坊倾6年之力锲而不舍地对“三河”实施生态修复的结果。在潍坊的决策者看来,治河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营造出一片可供观赏的人工景观,更重要的是:恢复河流原有的自然生态和生物群落,重新成为“生命的乐园”。
纵观全国,“城市美化”运动可谓风起云涌。有的城市为追求所谓“美化”和视觉冲击力,将河边原有的乡土树木砍伐一空,代之以大草坪和人工景观,修筑笔直的水泥驳岸,使本该生机盎然的河流顿时失去了生命力:树没了,鸟没了,芦苇没了,野鸭没了,活蹦乱跳的兔子也没了……只剩下一汪止水,一览无余,空空荡荡。
这种反生态的治河模式,被专家痛心疾首地称之为“渠化”、“河殇”。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 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城市建设中,湿地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消失,侥幸保留下来的,又面临“人工化”的“二度剿杀”,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潍坊没有那样做,而是果断舍弃风行各地的滨河大道,在“三河”六岸修建了一条条无机动车绿色通道和步行木栈道,既便于市民与景观“亲密接触”,又把车水马龙的过境交通远远地甩在“三河”景观的外围。尽量保持原有的土质或天然石质驳岸和岸线的曲曲弯弯,追求顺其自然。
潍坊“三河”的韵味不是坐着小车走马观花转一圈就能真正领略到的。只有像河边居住的市民一样,到河边的幽径走一走;在树下的排椅上坐一坐;在水边蹲下身子,照照自己;或掬一捧清水,感触一下人间罕有的沁凉,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潍坊治河者的良苦用心。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秉钊看了“三河”以后,意味深长地说:“潍坊的滨河景观已经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不像有的地方做的那样,过多的考虑临时逗留者,一味地追求场面大,却压根不去考虑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潍坊官员把“三河”当做礼物永久地献给了河流真正的主人。
“三河”整治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在紧靠左岸和右岸的河道底下各修一道专门用于排泄污水的箱涵。这种3.5米×3.5米钢筋混凝土的地下箱涵,空间大得足以开进一辆小汽车。地上三条河,地下六条河!六条暗河默默承接着城市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形成了“污水地下走,清水河上流”的格局。
目前,潍坊中心城区产生的污水流量,满打满算是已建成的地下箱涵容量的10%。那富余的90%箱涵容量干什么呢?原来那是为百年一遇的洪水准备的。一旦洪水来袭,神奇的地下河,将确保潍坊安然无恙。
潍坊的决策者没有停留在就生态论生态的层面,他们想得更加深远。这就是:借“三河”再现鸢飞鱼跃创新发展模式,以生态引领城市发展!
潍坊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绿廊计划”,建设森林城市。这个计划的要点是:把“三河”形成的大片都市森林,看做三条巨大的“绿色走廊”;由三条大的“绿廊”向规划中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延伸出带状的“支廊”。这些“支廊”宛如大片绿地向城市伸出的“绿色触角”,把未来的住宅楼或其他建筑分割成若干片,形成城中有绿,绿中有城,城绿交融,浑然一体的“城市大花园”。
北海路最南端,白浪河和虞河之间,有一大片废弃的矿坑,但在城市规划者眼里,那早已不再是坑坑洼洼的不毛之地,而是一片以洁净食品加工为特色的高科技生态工业园。
“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潍坊“生态带动城市发展”模式的最好诠释。城市综合体所在地潍城区,是潍坊最老的城区。潍城区把白浪河整治看做是突破“围城”、实现老区复兴的契机!西岸综合开发如火如荼,人气商气直线上升。这就难怪区里已经向上面申请改区名了。把听起来像“围城”的潍城,改成“潍州原是小苏州”的“潍州区”!因为区里将马上启动白浪河以西的大于河和小于河整治工程,按潍坊水网规划,这里还要横着挖3条人工河,“三纵三横”让潍城区变成四面环水的绿洲了。
“晴雨表”里看潍坊,潍坊是个“大磁场”!各大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对潍坊青睐有加,光是今年以来就在潍坊设立了4家分支机构。潍坊全市银行贷款增量在全省15个地级市中遥遥领先,今年1—5月份,人民币贷款总量也跃升全省15个地市之首。
生态格局的改变势必带来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有关专家建议,潍坊市域自南向北,从流域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形成5个走向的产业带:
以境内多条河流发源地的沂山为中心,建立青州南部、临朐南部和安丘南部的潍坊“三南”生态涵养区,大面积退耕还林。生态涵养区也是生态产业集聚区和生态旅游区;
生态涵养区以北,形成以本来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种养加工区;
再往北,以白浪河绿洲湿地和安丘大汶河湿地、峡山水库及其上游湿地和坊茨小镇(拥有103幢德国建筑)4个节点,以宛若长虹的轻轨旅游专线连接成都市休闲旅游区,作为逍遥游在潍坊最重要的载体;
接下来是被省政府定位为“两中心、两基地、一枢纽”的潍坊中心城区,即国际风筝文化交流中心和半岛商贸中心、职业教育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连接半岛和内陆的交流枢纽;
再向北为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生态过渡带;
北部沿海为滨海工业区,承接德日韩产业转移,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
水从“网”上来
“三河”在市区织成一张水网,滋润着日新月异的潍坊。但是,地处山东半岛咽喉的潍坊市,是典型的北方城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国的1/7,是全国42个重点缺水的城市之一,“灰蒙蒙、干巴巴”,曾是这座城市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
缺水的潍坊,“水文章”何以做得如此有声有色?答案要到潍坊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去寻找。
打开色彩斑驳的地形图,潍坊南高北低的地势尽收眼底。南部山区需水量少,年平均降雨量却达到800毫米以上;北部平原需水量多,却小于600毫米,且降水70%集中在6—9月份。降雨时间和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的结果是:汛期局部地区洪水成灾,干旱季度用水又极为紧张。一方面城市用水和生态用水缺口大;另一方面,在2004年以前,平均每年有5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入大海。
潍坊跳出原先一个流域、一座水库、一条河流、一个灌区的单一治水方式,依据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流域城市论”,把整个城市的水系看成是一个整体,从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高度,经略水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多库串联、水系联网,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治水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仅一个白浪河水系联网工程就将潍坊市域内的峡山、牟山、高崖、白浪河等10座大、中型水库串联在一起;再通过全市19处调水引水工程又把潍河、汶河、白浪河等几大水系并网,自南向北构筑起一个遍布全市的巨大的水网。水系“互联网”形成后,借助水系的自然落差,调剂余缺,以丰补歉,实现了水库之间,地表水、径流水之间的合理调度和优化配置,使一大块“死水”变成了“活水”。
水系的“合纵”与“连横”,让潍坊的水资源的“盘子”相对变大。在不增加水资源总量的情况下,潍坊年可调配的水达到2亿立方米;再加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扩容增蓄的2亿立方米,再通过推广农业灌溉技术和循环经济都措施,节约用水3亿立方米,潍坊的水资源困局,转眼变得柳暗花明。
“多库串联、水系联网”不仅是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对生态的优化配置。水系的联通还形成了城市风廊。清新的风沿着河流和绿地吹进城市,加快了城市风代谢,实现城市内外空气的交流,让潍坊中心市区的“风龄”始终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年轻。“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后,延长了的河岸线,让潍坊一举成为全省河岸线最长的城市。
潍坊治理“三河”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灌溉潍坊”,补充城市地下水,实现地上径流和地下水之间的平衡。在北方城市近几年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根据潍坊市水利局提供的数字,曾经是半岛“大漏斗”的潍坊主城区,“三河”回灌补源后水资源状况出现可喜的“一升一降”:近5年地下水开采量下降了60%,而地下水位回升了20米!
水网形成之后,一个最提神的变化就是:潍坊的河实现了碧水长流。切莫小看了这个碧水长流,水系联通前,大部分河断流干涸,与之相连的湿地也逐渐萎缩,变成了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当河床恢复常年流水后,河流的生态环境迅速改善,一度沉睡的湿地在水的滋润下,一个又一个神奇地复活了。
大水网还在编织中。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阶段性的成果。陆上的大水网形成之后,潍坊又把目光转向海洋,一个更为大胆的、发展海洋水库的规划正在酝酿之中。
建设海洋水库可以一举数得:既不占用土地,也无须移民,还能以淡水逼退海水对陆地的入侵,海滨建新城最头痛的绿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潍坊建设海洋水库,可以采用国际上最先进有关技术成果。海洋水库是人类治水思路的未来趋势,也是“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的必然要求。
潍坊设想中的海洋水库,不是一座,而是多座,构成一个覆盖潍坊所有的出海口的海洋水库群。海洋水库之间沿海岸线以看不见的管道相连,形成一张海陆互动、水系相连的超级水网。届时,潍坊将彻底化解缺水、水污染、水安全“三大世纪难题”,给潍坊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蓝色经济区以强有力的支撑。
闭上眼去想一想,蔚蓝的大海上,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堤外是波涛汹涌的海水,堤内是风平浪静的淡水。当需要调水的时候,海洋水库的水像回游的蛟龙,沿河道掉头而上,源源不断地涌进工厂,涌进田野……源头活水“网”上来,奔腾到海可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