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育儿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0:57
另类育儿经

 

看到现在我们的家长为子女教育操劳,担心,想起上世纪末的乡村小学情景

 

   我在农村25年,儿女在那里长大.

   由于儿跟娘“走”,他们都是农村户口. 失去了城市小孩前途无忧的优越感: 文革期间因为家庭背景“复杂”,他们又少了贫下中农子女根正苗红的优势.. 但是他们并不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亲情. 乡亲们也并不因为我的出身问题对孩子另眼相看

   到他们该上学的时侯,文革已经结束,但是一切新的规矩还没有确立.农村的教育尤其混乱.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文革的惯性思维中.真正有水平的人当不了老师,村干部子女亲朋尽管只是文革期间读了几年毛主席语录,但仍然作为贫下中农的代表走上了讲台.常常老师讲着讲着就挂在黑板上.马上就 “考考”我儿子,叫他上黑板板演,然后问其他同学, “他做得对不对呀”同学们看也不看,把眼睛一闭,头仰着.直起喉咙齐声喊: “对---------!”.老师顺水推舟 “就这样做懂吗?”学生马上又齐声吼 “懂-----------!”

   老师下田了,就让孩子们在教室“自习”.于是教室里反筋斗大劈叉的上演全武行,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觉.反正教室没有桌子,孩子们比古人还彻底的席地而坐. 趴在地上睡觉就跟我们现在的孩子躺在沙发上一样的舒服.时间长了,老师觉得把学生成天撂在教室练武打不行,就叫我儿子讲故事给大家听,还封他个 “避马瘟”的班长.这倒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与口才,满足了孩子与生俱来的表现欲望. 时间长了没 “本钱”讲故事时,就回家翻书充电又养成了需要什么就翻书的习惯,学到的知识印象深,比什么说教灌输都强.

   放了学,孩子们根本没有作业,在一起,甩泥巴巴,爬树采桑叶,喂猪养蚕,煮饭带弟妹(上学也把弟弟妹妹带到课堂).这时候儿子的优势就没有了,他年龄最小,屁颠屁颠地跟在别的孩子后面转.孩子们教他怎样利用锅灶里的余烬烘山芋,到什么地方可以挖到钓鱼的红蚯蚓;还培养了他出色的游泳技艺.夏天孩子们一丝不挂,到河滩上用稀泥把全身抹遍,一个个只露出闪闪的眼睛和相对白的嘴唇牙齿.排起一路长队爬到大桥上.一个接一个大喊着 ,同志们冲啊--------!  往河里跳

   妈妈在地里照顾不到他,等我回家他已经累得不行,歪着头爬在桌上睡着,手里还拿着筷子,碗里还有饭..替他洗澡时 他就象个软蚂蝗,任你摆布.撂到床上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第二天问他身上划的伤印是怎么回事,他说什么也记不得在什么时候留下的.

   他小时候玩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长,但是学习的时候精力非常旺盛,思维活跃,主动积极,效率高得惊人 凡事都求个彻底明白. 买个玩具给他,没有不把它拆了看个究竟的. 我往往是利用星期天提前教一些就足够他用的了,我发现一个现象,一学期的内容完全可以在一两周学完,所以他平时在校学习根本没有思想负担和压力.后来他就养成了提前自学的习惯,一直到上大学之前都这样.虽然有许多专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是我仍然认为一些聪明的孩子完全可以让他超前自学.他已经能够跑到前面.为什么一定要他停下来歇一歇.有人说是为了把基础打牢,打结实.难道考大学考多年的就比首发中的的基础更结实?孩子们提前学好份内的,可以有剩余精力学习其他知识,基础不更牢吗?

     对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熟知于心,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所谓因材施教.我的两个孩子就有区别,儿子的智力应该说是比较高的,前面我说过他托福考643,GRE考了2150这都不能算少的,而我的女儿就属于正常水平.后来考上师范大学外语专业. 现在在中学教高中英语.

    儿子一直都是轻轻松松的一路过关斩将.但是不等于他没有付出努力.考研时,我到南京他租住的小屋去看他,一张矮床摇摇晃晃,床上全是资料卡片 屋里潮湿阴冷,煤油炉上歪放着一个铝锅,锅里还有一口稀粥,样子十分悲惨,我舍不得他,他笑笑说,考研的都这样.

      后来他在南京一个外资企业工作.收入相当不错.两年积蓄了一些钱,我想起他考研的惨象就敦促他买一套房子,现在也增值不少了.这是题外话,但是也和教育学习一样,都有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儿子现在出国了,他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对他开辟新天地,适应新环境,迅速融人外部世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