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挨揍并非因为经济落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19:19
                                                           中国挨揍并非因为经济落后
中国挨揍并非因为经济落后——《走向共和》观感及总评

中国人最圆滑的处世哲学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寻找一个借口,寻找客观原因为自己的失败进行辩护,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在主观决策上存在什么问题。

有一个甚为流行的说法:“落后就要挨打”。这让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客观理由,从而让人们忘记或者忽略了,我们一百多年前挨揍的真正原因。

一部《走向共和》,引起人们极大争论,这恐怕也就是中国这样的国度才有可能发生的吧?因为人们都在为自己寻找某种安慰,有些人将中国挨揍归罪与那些汉奸卖国贼,有些人将中国挨揍的原因归罪与腐朽没落的专制制度,有些人认为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不足以与西方抗衡,有些人认为如果老佛爷不执政中国可能会好些等等,总而言之,这都是些客观原因,很少有人去从中国人当时对世界应该如何去认识这个主观心态中寻找真实深刻的挨揍原因。

当时中国从上到下,是怎样认识西方世界的呢?如果不搞清这个问题,我们永远也无法搞清我们中国当时真正挨揍的深刻原因。

《走向共和》我是从网上看到引起很大争论才开始看的,因此只是从戊戌变法之后才开始看的,前面的主要内容一概不知。不过我猜测,剧情恐怕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展开的吧?

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解答了,毋庸我再多嘴。

鸦片战争能否避免发生?

这个问题恐怕很少有人提起,更是没有人去回答,甚至可能会有人讥笑说,这也叫问题?历史根本不存在假设等等。

我也知道历史没有“如果”二字,但是如果我们平心静气研究一下当时现状,恐怕可以找出亿万个理由想方设法避免鸦片战争。有人马上会跳出来说,不对!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我承认我承认,那的确是西方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但是我们也应该自问,为什么西方要强加给我们那场战争?马上又会有人搬出一大堆理论说教,谆谆告诫我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靠掠夺战争增加自己的财富。果真如此吗?我经过长时间历史反思,总感觉那些理论和理由有些牵强陈腐。那么我们就假设一下,一百多年前,我们到底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的发生。

当西方殖民者来到中国时,我敢断定,西方人一定被中国的富庶状态震惊了。这根本不同于他们看见的非洲以及美洲,那些地方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没有文明,没有健全制度,没有成文法律,甚至没有文字。西方人看见那些原始社会,把那些人看作野蛮人。然而西方人来到中国,不可能有那种看法。因为中国在各方面都不比西方逊色。

当时的中国,犹如一个富家纨绔子弟,奢靡成风,自高自大。西方人航海来到中国,看见中国这么富庶文明,曾经想卑躬屈膝跟中国人好好做做生意。可没想到中国人根本不正眼瞧他们一眼。中国有数千年文明历史,一直靠自给自足过着富庶生活,周围都是藩臣属国,一直以来,那些藩国唯一的使命就是进贡。因此,英吉利也好,美利坚也好,法兰西也好,在大清帝国眼里,无非都是一些夷狄小国,他们的使命就是进贡,做生意?门儿也没有!

“道光十四年八月庚申,卢坤奏英商律劳卑来粤,致书称大英国,请暂停贸易。谕是之。”(见《清史稿》宣宗本纪)

就是因为英国人自称是大英帝国,大清皇帝便恼羞成怒,马上就中断了贸易关系。

“道光十四年九月乙丑,英吉利兵船入广东内河,褫卢坤职留任。庚午,上阅健锐营兵。癸酉,英吉利兵船出口,复卢坤太子少保,仍革职留任。”(见《清史稿》宣宗本纪)

英国兵船示威性转了一圈,当地官员马上被革职,说明大清皇帝根本没把英国放在眼里,对付英国的示威行动不知道如何应付,只知道对自己的官员下手。当时英国可能还没看出大清帝国的虚弱本质,因此没有马上动用武力。

鸦片战争,顾名思义,就是因为鸦片问题发生的战争。

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力排众议,废除清初“寸板不许下海”之禁令,诏:“听百姓以装载五百担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虽然废除了禁海令,然而还是严格控制船只载重量,因此制约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以至于中国失去成为海洋大国的机会。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贸易港口,允准外国商船往来贸易。”

然而,后来与西方国家的正常贸易一直磕磕绊绊,逼迫英国使用卑劣手段,将大量鸦片通过沿海地区腐败官吏私运进中国,从身体上精神上摧残中国百姓。实际上大清国皇帝不是没看出鸦片对臣民的毒害作用,曾经三令五申严禁鸦片,甚至以杀头相威胁。

“(嘉庆十五年)二月丙子,诏以鸦片烟戕生,通饬督抚断其来源。
(嘉庆十八年)秋七月甲戌,申严贩运鸦片烟律,食者并罪之。
(嘉庆二十年)三月己酉,两广总督蒋攸钅舌疏陈查禁鸦片章程。得旨:“洋船到澳门时,按船查验,杜绝来源。官吏卖放及民人私贩者,分别治罪。”
(道光十一年)二月戊戌,申禁各省种鬻鸦片。
(道光十一年)六月丙申,申定官民买食鸦片烟罪例。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辛巳,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请将内地吸食鸦片者俱罪死。
(道光十八年)九月丙午,庄亲王奕镈等坐食鸦片革爵。丁未,上阅健锐营兵。己酉,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请弛鸦片禁。命休致。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命伊里布等查禁云南种罂粟。”(见《清史稿》)

大清国这么严厉查禁鸦片,可鸦片仍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并耗费了中国宝贵的白银,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中国人就这么下贱,就这么不怕死?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皇朝官僚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阿谀奉承,自谋私利,不但不把百姓死活放在心上,甚至连皇朝权威都没放在心上的贪污腐化官僚阶层。反正国家是皇上的,不是自己的,官僚们做官的唯一目的就是抓紧时间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造福,谁还关心国家将来如何?谁会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

中国就是在这种富庶腐败的背景下,被英国拖进了战争轨道。

当然也不能完全怪罪大清皇帝,因为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根本不了解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还在用陈旧过时的方式跟外国打交道。他们仍然以为,那些西方国家跟周边属国一样,对自己会毕恭毕敬,按时进贡,永远低自己一等。任何外人来中国的目的,无非都是入觐入贡,根本没有权利提出其它要求。在这个主导思想支配下,大清帝国根本没有兴趣用平等态度对待那些西方人。所以西方人经过种种试探,看出大清帝国毫无贸易诚意且本质极端虚弱后,干脆动用武力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

人不辱我而自辱之,这就是鸦片战争的真实写照。

《清史稿》宣宗本纪论曰:“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此论恰当表明了当时举国上下之心态。

后来的大清皇帝不思悔改,一意孤行,不知权变,不改陋习,对外政策忽左忽右,小胜便得意,挨揍就缩头,以至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国力也随之日益没落。

其中丧权辱国的代表人物有,琦善,穆彰阿,老佛爷,李鸿章等等。后人评价他们卖国亦不为过,实际上在当时背景下,他们除了卖国也的确没其它道路可走。

在同时代的日本,腐朽没落的幕府政权也差点走上跟中国同样的道路。然而日本由于没有中国那种源远流长的文明自负,有识之士很快求得变通之法,停止跟西方的无谓对抗,虚心向西方学习,全盘西化,在中国走向没落的时候却强化了自己,最终成为东亚霸主。

这个结果,在中国与日本之间是如此鲜明不同。

《走向共和》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阐述了当时中国的深刻背景,揭示出中国帝制专制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原因。然而其叙述手法,在描绘出当时客观现状的同时,对历史人物主观世界进行了一些人性化描写而已。主要表达的精神实质就是上述那句话:“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翻开晚清史料,这句话可谓无比精辟。尤其是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之乱,自始至终都是大清帝国自己惹出的麻烦。

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李鸿章,就是在那种背景下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难道李鸿章从其主观愿望上真想签订那些条约吗?在腐败官僚专制体制下,也只能造就出李鸿章这种丧权辱国的官吏,这才是《走向共和》真正想说明的问题。

《走向共和》督促我们进行历史反思,如果我们当初及早改变腐朽没落的专制体制,是否历史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历史虽然没有假设,然而现实却可以无限假设。《走向共和》好就好在让我们及时对照现状,在反思历史的同时,深思现状是否已经可以让我们满足?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继续改革?到底需不需要进一步开放?到底需不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到底需不需要更新我们的观念?

在当今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然而我们的观念更新是否跟经济发展相适应呢?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见一些无知无畏的人散布言论说,中国已经无需进一步学习外国,中国应该向某些国家宣战等等。这些人把自己看成高明的战略家,整天吃饱撑得自作聪明分析国际局势,一心想把中国拖进战争深渊,妄图乱世称雄,过过英雄瘾。这些人对当今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颇为不满,对当今政府的平稳外交政策大发牢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把国家政权交给这些人,中国恐怕很快就要回到晚清时代,重新陷入丧权辱国的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富庶无比,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也已经在世界上崭露头角,所不同的就是,当今政府已经认识到晚清那种排斥世界的做法不可取,而是积极回到国际社会中,积极跟国际社会主动融合,不断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如果有人螳臂挡车,阻止中国进一步跟国际社会保持接触,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必然是万人唾骂,他们必然要遗臭万年。

经济落后并不是挨揍的必然原因,思想观念落后就必然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