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买房情结_吴晓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57:32

 这是发在FTC上的专栏。“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的这句话让人很无奈,用在今天,或许也是适合的。

 

标题:中国人的买房情结

 

 

房地产难题,在今天困扰了中国。上自政府,下到八零后,莫不为之烦恼。个中原因可谓千头万绪,今天只说一条,那就是工商资本的投机化。

我当年搞田野调查,到了徽南农村,看到无数高檐大宅,富丽辉煌,无比惊诧。在震惊之余,我却被一个问题给缠绕住了:这些大宅子的主人当年都是在淮扬一带显赫非常的盐商、茶商,贩盐卖茶在明清两代是最为暴利的产业――因为需要政府的牌照,相当于专卖的性质,那么为什么,这些盐商茶商不把钱拿去扩大再生产,却要把银子运回偏僻的老家,盖这些好看不中用的大宅子,买一大块产出效率很低的红壤地?有人解释说,这是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是显耀乡里的宗族思想在作怪。我不以为然,说来商人都是没国界的,只要有钱赚,连国家都未必认,何况乡里了。

又有一回,重读《史记》,我被司马迁的土地观给迷住了。在中国的史家中,司马公是最重视商业的一位,在《史记》中有专门的《货殖列传》讲到先秦和汉初的几个大商贾,后来史家的历代史书中都有《食货志》,可是几乎已经看不到商贾的名字了,一代不如一代,用在这个例子上非常恰当。司马迁把“富裕”分成三种,本富、末富和奸富,本富就是靠农田致富,末富就是以工商致富,所谓“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可是司马公接着又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绢文不如移市门。”

这就奇怪了。既然农田为“本富”,可是为什么赚钱却比不上“末富”,如果大家都去追求“本富”,不是明摆着会吃大亏乎?好,接着司马公给出了第三个结论――这也可以被看成是“理财建议”,他说,“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跑到商海中尽情扑腾,大把赚钱,然后回头去买房子和田地,用房子和田地把赚来的钱牢牢守住。

现在很多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中国的房价不就是这样被炒起来的吗?民众的烦恼不正是因此而生吗?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jwru.html?tj=1) - 中国人的买房情结_吴晓波_新浪博客

然而,批判归批判,事实却比冰还冷。历史学家李剑农在《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说,“司马迁之观念如是,秦汉间大多数人士之观念亦如是,甚至于由秦汉以至于今日,中国大多数人之理念,尚未能大异于是也。因此一切士农工商的活动,最后以取得大量土地而成富为目的。”李先生写这段文字是在1950年代中期,又半个世纪过去了,规律还是规律。

人们肯定还会问,为什么大家从高赢利的工商业赚了钱,偏偏要再转投到低赢利的土地中呢?司马迁其实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我来点破最后的秘密吧:因为中国的治国者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他们最早明白工商业比农业更能敛聚财富,所以早早的就把这些产业收归国有化。这个有多早呢?说出来吓你一跳,早在公元前770年,齐国的管仲就把盐业和铁业收归国营化,那时候,欧洲的铁器还没有普及,美洲还在猎人头玩。从此以后,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只要是能赚钱的工商业,国家无不收归国营,从盐铁,到茶酒,到漕运,到对外贸易,到矿山铁路,到银行电信,现在,我们还有一个部门叫国资委,专管此事。

当国家把工商业控制住后,私人资本在其中的角色就很微妙了,人人都知道那里的钱比农业多,可是谁也不敢往大里玩,因为千年以来的教训告诉大家,你搞得稍微大一点,一定会与“国家利益”冲突,一博弈,要么灭家要么抄产。我曾经算过一个数字,以用途最为广泛的铁器工坊为例,从先秦到晚清,最大规模的私人企业不过千人,2000年间规模几乎没有扩大过。

法国的年鉴派史家布罗代尔在他的著作中就曾经写道,无论中国还是伊斯兰教社会,政府的权力太大了,使富有的非统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因而,最成功的商人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是――在哪里再投资他们的利润。他最后说,“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

正因此,司马迁的第三段话就如幽灵般的出现了:大凡在工商业中赚了钱的,马上转身去购买土地,是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言论至此,读者应该明白,在千年中国,土地其实不是由泥巴构成的,它是一种“类货币”,是资产阶层逃避政府力量的一个避险性工具。

回头说到今天,中国房价为什么日见日高?除了城市化运动、地方财政被土地绑架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正是,近年以来,大量工商业资本汹汹涌进地产业,企业家阶层因“国进民退”对实业产生厌倦,投机心理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房产税的征收或是加大土地供应量,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解决之道何在?那就是以市场化的改革,活跃工商业经济,让工商资本留在工商领域。

 

  • 害了怕了2010-06-28 15:00:38 [举报]


    和老郎的观点有相似的地方---实业现在太难干了!!!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00:53 [举报]

  • 文章有深度.观念很新鲜
  • 微笑2010-06-28 15:13:04 [举报]



    受教了。。。
  • 新浪手机网友2010-06-28 15:16:34 [举报]

    自由市场经济你要颠覆本朝吗 钱可以从屁民身上刮 给你市场自由屁民听谁的 这等含沙射影的文字有何用 来自:手机新浪网(手机访问sina.cn)  你也想用手机抢沙发?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19:55 [举报]

    的确 看过你在锵锵三人行的节目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20:52 [举报]

  • kicciki2010-06-28 15:29:04 [举报]

    买房子是笨蛋,只有黄金才能保值!
  • 夜游人2010-06-28 15:30:03 [举报]

    博主绝对是个人才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30:22 [举报]


    除了解决之道,俺都收藏了。
    广州知更鸟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30:24 [举报]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在解放前有效,现在土地国有,能作为避险工具吗?
    大量工商业资本汹汹涌进地产业,现在只是为了逐利。
  • 中山律师胡叶荣2010-06-28 15:33:40 [举报]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37:06 [举报]


    难得一见的美文!
    可是至今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死“抱着”“传统文化”不愿松手啊!另有一功。
    “中国的治国者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啊欧!
    政府的权力太大了,它使富有的非统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 一言中的。
  • 哥毕竟是哥2010-06-28 15:37:28 [举报]


    我认为对于以末逐利以本守之这句话的解读有待商榷。
    农为本,商为末。那么就是农耕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
    以末逐利以本守之应该是说用工商业的发展所得利来稳固农业。
    以工商业之利得反哺农业,社会的根基更加牢固。
    可以认为囤积土地是表现形式之一,可不能说是唯一,似乎以点概面了。
    在农业的生产力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以商守末应该是一种伟大的思维。
    在农业生产力发达的情况下,如何考虑工商业和农业的兑换和分配形式则才应该是新课题。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应该是相适应的,不是么。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48:35 [举报]

  • 一针见血。。。。。。。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50:21 [举报]


    看来,房地产的永远搞它的房地产,工商业永远做它的工商业,不能够相互反窜,否则,房地产进入工商业,就像工商业涌入房地产,工商业的产品也会像房地产的价格,是吗?
  •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54:05 [举报]


    我还是不明白,能否请教吴先生: 既然是避险,为什么您认为买土地建豪宅是保险的呢?要知道,古往今来,多少囤地显富的人,反而容易成为公敌,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到底是避险固守还是投机泛滥?
  • 新浪网友2010-06-28 15:56:08 [举报]

    人活着为什么?就是为了享受,吃喝拉撒睡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享受,比如说面子.挣钱就是为了花钱.这才是很多人为什么在乡下盖大楼,在市里多买房子的原因.住的跟个乞丐似的,挣再多的钱有什么意义?什么叫光宗耀祖,什么叫惠及子孙?买房。不承认这点不行。
  • 哥毕竟是哥2010-06-28 15:59:12 [举报]



    农为本,商为末。那么就是农耕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
    之所以为农耕经济恰恰说明农业的不发达。
    在农业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这里的本应该是指主导地位。
    以末逐利以本守之应该是说用工商业的发展所得利来发展农业。
    以工商业之利得反哺农业,社会的根基更加牢固。
    只有当农业发达之后,才能使耕者有余粮。
    可以认为囤积土地是表现形式之一,可不能说是唯一,似乎以点概面了。
    在农业的生产力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以商守末应该是这种解释。
    在农业生产力发达的情况下,如何考虑工商业和农业的兑换和分配形式则才应该是新课题。
    观今日之欧美日,依然采取了以工商业补贴农业的方式。由此可见,农业为本(这里非主导之本,而是根基),商为末,
    以商逐利以本守之,是解决商与农的兑换与分配的解决之道。
    农业为本,商业为末。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即吃穿住行中的吃,是根本中的根本。
    也可以说是实体经济,那么商业(乃至服务业)则应该是虚拟经济,因为商业是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交换和各种精神需求。
    以商逐利以本守之,这时候就变成对于整个财富分配方式的一种指导思想。
    当一个工商业(或者说资本主义)逐渐的发展过程之中,一定会伴随着商与农两者产品的价格相差越来越大。
    那么这时候用一种反补贴的分配机制来解决这种价格差应该同样属于一种伟大的思维。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应该是相适应的,不是么。
  • 新浪网友2010-06-28 16:01:25 [举报]

    真是有水平,思维就是不一样。
  • yangtai3182010-06-28 16:03:41 [举报]


    好文章。有观点!
  •  
  • 新浪网友2010-06-28 16:16:06 [举报]


    有买房的这些钱可以办移民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