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毕业典礼演讲串"蜗居"等热词被称"根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4:57
2010年06月24日 07:09:3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毕业生争相和校长李培根院士合影 记者陈勇许少峰摄

毕业典礼让不少学生落泪
23昨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李培根讲话成为众多师生当天网络签名
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都是李培根昨日演讲中出现的词汇。
该校能源学院鲍永杰说:“没想到校长会这么亲切。”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句引用的话经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说出后,昨日成为该校众多师生的网络签名。”
●5月底从国外回来的飞机上写出初稿
“校长要用心讲话。”李培根告诉记者,“如果演讲稿由其他人代劳,文采可能会比我好,但不能代表我与学生的讲话。”
此次演讲稿系李培根本人撰写,“在5月底从国外回来的飞机上,已写出初稿”。
邵宇平1个月前因踢“毕业杯”足球赛造成右腿骨折。昨日,他拄着拐杖参加了毕业典礼。他说:“‘根叔’讲的很贴近我们,没有官腔,很多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
北京理工大学78岁退休教授杨宗基,昨日专程到汉参加了孙子杨奕的毕业典礼。他认为,李培根校长的演讲很实在,讲到了学生们的心里。
●“根叔”称谓最初可能出现在论坛上
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现在被该校学生习惯性地称为“根叔”。
昨日,在该校本科生毕业典礼上,7000余名学子多次现场高呼“根叔”、“根叔”。
在副校长张晋的印象中,“根叔”的称谓最初可能出现在该校白云黄鹤论坛上。“听起来很亲切,是学生对校长的一种‘尊称’”。
李培根表示,“根叔”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他也没什么印象,但出现应该有好几年了。现在,不论是学生在公开还是在私下场合这样相称,李培根都会欣然应答。
●3小时里与1200名应届毕业生一一握手
昨日,华中科大6个院系的1200余名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与“根叔”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约3个小时内,身着导师服的李培根与他们一一握手、合影,其中的百名学生还与他相拥。
外语学院应届毕业生刘艳丽是昨日与“根叔”拥抱者之一。“大学4年一定要抱一下‘根叔’”,刘艳丽如愿以偿。当她走下舞台时,班上另几名女生纷纷过来与她拥抱,希望借此拥抱“根叔”。
【原创】 “根叔”的讲话“可以有”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我想,这句话会因为华中科技大校长李培根的引用而被更多人记住。而“根叔”那篇名为《记忆》的讲话也会被不少人记忆。
一篇被掌声打断30次的讲话,应该得到这样的待遇。
所谓“言为心声”,好的讲话是能够启发思想,引起共鸣的。怎么叫共鸣?30次鼓掌叫共鸣,7700人共同喊一个名字叫共鸣。难免有人说“根叔”是在哗众取宠。但是,不“哗众”,怎么能激荡思想?怎么去引起共鸣。遥想当年,革命领袖们振臂一呼,算不算哗众?大家都曾年轻过,年轻人的思想最活跃,年轻人的思想最前卫,没有最新鲜、最鲜活的东西,怎么能进入他们的头脑?!
联想到前一段媒体的报道,中央领导同志专门强调怎样怎么讲短话、讲有用的话。表面看,这是一个怎么说话的“小问题”。事实上,这实在是一件大事情。古今中外,发表讲话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君不见虽然有不识时务的苍蝇骚扰,奥巴马还得耐着性子把话讲完。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也不难发现,很多事情就是靠一篇演讲、一篇文章被历史记住,甚至改变了发展进程。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的3分钟演讲,永垂史册;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直接指导了全国的抗战,等等,都是经典。
但经典不代表现实。现在,就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会议在召开,有多少讲话在进行,但同样不知道的是有多少将成为经典,有多少会被人记住。相信不少人都看过那张经典的照片,会场上,台上讲得热情激昂,台下睡得云山雾罩。很多时候,这不能怪听众,而要问讲话的人。大多数人没有伟人的魅力,也很难创造那么多经典,但把话说明白,说的大家想听、愿意听,这并不难,也是起码的要求。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对不起观众,不是么?
从这个意义上说,“根叔”的讲话“可以有”,而且要越多越好。如果到了“这样的讲话‘真没有’”的境地,才真得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