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仇富更可怕的“仇视成功”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36:13
比仇富更可怕的“仇视成功”心态叶耘

前两周有篇文章谈国人仇富,短短几百字遭遇200多个热评;上周本人不慎介绍了下身边的职场成功案例,告诉大家“月薪二千只要拿出挣一万的职业风范,总能比别人更早挣到一万”,又被贴了上百个便利帖。所幸的是多数读者明白了本人的良苦用心,让我感到欣慰;不幸的是,我最想影响的那部分人,似乎依旧没有被影响,评论里还是一如既往地发牢骚、抨击社会、甚至莫名地仇视成功,并坚持只用社会的不公来指责试图帮他们找到正解的人。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真空的,人生下来除了灵魂平等,躯壳都被各自的家庭贴上了五花八门的标签,所以永远都会是不公平的。不过这些标签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并不能让你跳得更高、跑得更快。许多所谓的“特权阶级”上查三代也是苦出身奋斗出来的,为什么不去想想他们的祖辈当初是怎么努力出人头地的呢?我们也见过各行各业的精英,尽管现在很风光,也给子女创造了优越于常人的少年时代,但只要子女自己不努力,照样打回原形,那样的“啃老族”,你也要去嫉妒吗?那你所仇视的,是人家父母的成功,还是人家子女有老可啃?
网友“一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非常有见地,这样留言:“很多人之所以只是普通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相信自己是普通人,一旦有人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可以付出更多来收获更多,他们就给自己找出无数理由,试图证明别人所说的努力啦,奋斗啦只是空谈。其实他们只是安慰自己:看,我现在普普通通非常平庸是很有理由的。”可以说,这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读者“仇视成功”的心态。这让我心头十分沉重。读者们和我一样,都是人在职场江湖举步维艰,所以才会关注跟职场相关的话题,关注我的专栏,希望我能讲点有用的案例让大家一起受益,却被文中所举《蜗居》海萍的例子转移了兴奋点。
仇富会毁掉人的生活,仇视成功会毁掉人的希望,没有希望的人会比没有生活的人活得更痛苦,所以仇视成功的心态比仇富的心态还要令人担忧。很多客观条件比如出生和父母,是我们自己不能把握的,那又怎样?大多数人都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但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最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要努力比别人跑得快,因为只有那样,你才能在后半程跑赢他们,累是累点,一旦成功,你拥有的将是双倍成就感。正如另一个网友留言说:“如果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规则和形式,只有自己努力变成优秀,避免被淘汰。优秀的,依然有更多的机会,这个是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变的规律。怨天尤人,不能解决问题。”
看到起跑已经落后了,索性坐下来不跑,那么后半生的不幸一定是你自己造成的。
有人觉得本人充满优越感,这里纠正一下,准确说那不过是自豪感。因为我的的确确是凭着自己,在没有任何关系支撑的情况下,从十八年前国营单位不到300块钱的工资挣起,后来又经历了不同行业性质的跨国企业。我喜欢尽量尝试不同的人生体验,包括给《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兼职写专栏,并从这些生活和工作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把十八年前的自己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这就是我自豪的资本。而且我周围这样的人非常多。我们每个人的奋斗史和挣扎心路都能写一本社会大全,只是坚持努力下来,才发现如果换一种视角看社会,社会也许会还你一个公道。不管大家爱不爱听,相不相信,下周我还是想给大家讲两个大学生的故事,希望这个案例不会有人觉得太高端了。1年的时候,我所在公司的市场部经常做些大的市场推广活动,每次活动上都会请30-50个大学生来临时帮忙,有负责在电脑上安装演示软件的、有负责软件演示介绍的、有负责给顾客介绍公司促销方案的,也有街头发传单的,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每人每天报酬是100-150元不等,管一顿午饭。
大学生A是个大三的文科生,他干了一天下来活不是最突出,活动力却是最强,那次活动请的30个学生来自5所高校,他半天就把人头混熟了,谁一天拿多少钱弄得门清,发现自己是100一天,有人竟然拿150一天!他没有去比较自己和150一天的同学工作性质有何不同,自己能否胜任150一天的技术工作,就在头天下班的时候发起了罢工运动,要求把所有人的工资都调整到150元一天,因为认为上班时间早(早8点至下午5点),他还要求每四人结组打车上下班,车费由公司来报,否则第2天就罢工,集体不来上班。因为整个活动共5天,第一天只是培训和筹备工作,真正的工作第2天才开始,可以说他罢工时间把握得很好。公司刚给他们做完培训,还没用上就要“人才”流失,公司正常的反应应该是挽留。 可是他忘了,他将要从事的工作──散发产品传单──入门的门槛很低,公司很容易就再找几十个学生来代替。所以他当然没有成功,而且在公司市场专员否定了他的提议,请大家自由选择是走是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跟他走,他就这样在失衡的心态中离去,但愿他能从中有所领悟,不会把自己未来的路走绝。
另一个学生B是学信息技术的大三生,负责演示软件的安装,一天拿150。但是这个学生很有心,他不像其他学生那样,装完软件就在一旁聊天说笑,而是很热情地帮负责介绍产品的同学给有疑问的顾客补充解释,甚至还和顾客聊天,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再对症下药进行重点介绍。 5天活动结束后,其他学生都高高兴兴地领了报酬走人,只有他留下来要求跟我们谈话,他的设想吓了我们一跳,竟然在几天时间内了解到我们推广活动的频率很高,主动提出来以后由他组织各类专业的学生来定向给我们公司服务,他给所有带来的学生进行培训和分派工作,并保证他们敬业,不用公司的人操心。
一开始我们并不放心,怕他熟了以后像A那样搞运动,第2次只让他带了10个人来观察,果然没让我们操半点心,后来逐渐发展到几十个学生都由他组织、管理,每次都完成得很像样。他从大三到硕士、博士的五年时间里一直定向为我们公司服务,兜揽的事从最初的发传单、装软件、给客户介绍产品,发展到帮我们的新闻发布会设计舞台演示,媒体产品测试的时候也去技术支持,并搞了一系列适用于高校、教育机构、金融、制造业等行业的软件演示方案,到后来连我们公司自己的工程师碰到演示难题都要向他求教。当然,他的报酬也不再是150一天,而是按照每一个项目结算,他和他组建的团队那些年每月经常能收入5000-12000不等,变成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学生B因为提供了增值服务,在心态积极向上的情况下,赢得了自己的成功。
我不赞成把成功量化成钞票和房子的数量来衡量,毕竟成功有许多种,最重要的是我们心头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跑赢了自己的起点,就是成功者,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如果许多年还在原地踏步,找出各种理由来抱怨社会的不公,然后寻找各种出口进行发泄,那对不起,恐怕您自己都没法欣赏自己。
不相信成功的人,成功也不会相信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