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岛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1:04
                                       

    海岛,是陆地地理环境中一个特殊的综合体。

    1980年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

  在这特殊的时间、地点我被上级领导分配到江苏沿海某海岛任史地教员。二十七年后回忆个中滋味,是苦?是怨?是收获还是惆怅,许多感慨常在生活中荡起涟漪,为庆贺第二十三个教师节,制成以下文字与诸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们共勉。

       

                     海岛的环境

   该岛离陆地不远,只是中间有一道海峡将它和陆地隔开。“隔海千里远”形象地说明了陆地区域和海岛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别。那年新学期刚开学,我就详细考察了岛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岛中心是一海拔近500米的山岭,陡峭的山坡近乎直接延伸到海面,极小的过渡带成为民居、政府部门、学校商店等人文实施集中的地盘,人地关系异常尖锐,争水、争地难以协调,植物稀少,土层薄瘠,水土流失严重,几乎找不到一块有生产能力的土地。鉴于此,岛民的生活用品,几乎全部从岛外运来.    岛上有人口约3000,是比较小的乡级行政区。大部分以“江、杨、武”为姓,其他如马、苏、张、王等姓也占一定的比例。有人考证说远在汉朝就有居民定居于此,本地有西汉时期的界域刻石可以说明这个事实,还有人根据界域刻石引申说本地的先民以采盐维持生计,并为争夺产权发生过械斗。这些史实由于环境的变迁和正史的漏载,已经很难辨其真伪了,我们现在知道的该岛前面的海峡最早在元朝时曾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从江南运往北方的物资,从这里经过。放着岛北的深水大海不走,为什么要拐弯抹角绕道这里呢?显然是海峡两侧有了港口,可以从这里带走燃料、淡水、食品或北上南下的人和物,如果从那时计算,已经有七百多年历史了。到距今六百年的明朝,为抗击日本浪人对沿海的侵略,沿海的重要哨口及岛屿都有抗倭据点,该岛与海峡南岸诸哨,互成倚角,可以随时挫败倭寇的骚扰,岛上的江杨武三姓,就是当时作为军事将领来此定居的。如果这样计算,这里有人定居的历史近500年了。真正有史可考的是清乾隆年间僧人普受在此大修寺庙,香火盛极一时,此间崔应阶编撰的《云台山志》记载该岛西人口已经比较稠密。那时距今二百余年。长期的海岛生活造成了当地居民特有的思想和性格--即“岛民意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地理环境对人类及社会的影响早有述及,普遍认为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本人曾对世界上40多个岛国作过调查,绝大部分有过侵略、战争或动乱的历史:较远的英国和日本侵略成性,世间几乎无人不知,离我们较近的如地中海中塞浦路斯希、土两族的争斗,斯里兰卡政府军与猛虎组织的战争,尼加拉瓜政府与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的战争,菲律宾频繁的军事政变,所罗门群岛的军事政变,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以海盗横行著称。从动乱发生的频率看,海岛可以归结为最不安全的地带,原因还是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一方面岛屿土地狭小,资源匮乏,对外依赖性特强,如日本如果没有周围陆地国家的原料和市场,简直就无法生存,短暂的和平时期其实是在酝酿着更大的掠夺。由此可以推断岛民的个性特征都含有临时和苟安的成分,在行动方面有特殊的爆发力,“算计”任何外来事物。我在当时对岛上建筑曾作调查:大部分结构性能差,使用价值低,几乎没有楼状建筑,不是因为没有钱盖房,而是因为“临时”观点的影响。由于隔海千里远的缘故,很多男人长期在外捕鱼养家,女性岛民几乎数年不离居所,外面的新生事物很难被他们接受,所以他们的意识和行动总是“晚一拍”,经常看到他们穿落时的服装,讲过时的思想理论,做过时的事情。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一部分岛上妇女到陆上参加家长会,学校用专车接送她们,在陆地多年不见的争座位现象在这群人中很引人注目,这也反映出岛民不能顾全大局、把自己和外人隔离开来的性格特征。因为岛民偏安一隅,受资源和环境影响,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内部常常是“窝里斗”,为一点权利喋喋不休,但在对外方面显得很团结、仗义. 鉴于此,全国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开始历次运动都有客族与土族的斗争,要经过一定规模的磨合才入正轨。

                    教育环境

   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一定影响到教育环境。学校坐落在距海不到50米的半山腰人造小平原上,背山面海有两排平房:后面较高的为教师的住宅用房,有三户岛外教师及其家属和三四个单身教师住在里面,前面临着操场的一排有六口教室,1980年我分去时有高二、初三、初二、初一四个年级,记六个班,二百余学生,正好依偎在这片教学区。听说在岛西还有一个分校有两三个班也归这里管,遇有活动到这小小的“本部”集中。从教室外观看,学校有较长的历史,有些室宇之间还留有大量“文革”时期的标语口号及毛主席语录牌。大概也是临时观念的影响,许多墙缝根本就没有水泥弥合,留有较深的空隙,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空间,有时在操场上打球老鼠从从洞中钻出,追着人群转圈。有一天夜里,徐校长家储水的陶缸里传出“哗哗”的水声,还以为是小鱼、山螃蟹之类,走进一看:一条刀把粗的毒蛇正竖在缸中。和学校为邻的根柱师傅家还捉到一条滚进被窝的毒蛇,由于他们谨慎小心才没有被伤着。有的老师刚从繁华市区来岛,从未见过这种现象,编起打油诗流传一时:“我们‘大’学校,世上难以找,毒蛇钻被窝,老鼠追人跑。”陆地上援岛的老师们,大部分周头进校,周末离岛回家,吃住在校六天,尽管有专职管厨师傅买菜购粮,受天气的影响,经常有过不了海只能吃大米饭、就萝卜干、喝白开水的日子。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淡水也很缺乏,学校食堂正中,就打了一口井,周围居民也在低洼处挖井蓄水,由于不知道地下水的存储规律,不是受海水影响盐分太高,就是有水时间很短,有的地下水与岩石缝隙遇到一起,很快漏得无影无踪。很多居民或单位食堂用船从陆地买水使用也解决不了危机,有的家庭一份水要循环多次最后还要泼到菜地中,由植物保管稀少的水源。这种情况到旱季更显突出,为了取得有限的淡水,有的人从两里外的地方来到稀少的泉眼边排了半天的队,得到一担半泥半水的“溶剂”,回家还要加上石灰、明矾等化学物质澄请、除杂,隔了夜才能使用,因缺水而忍饿的大有人在。由于隔着海面,加上“临时”观点的影响,没有人提出办电或引电的主张,岛民们到八十年代中期还使用着煤油灯,各种电器自然无法使用,业余文化生活特别单调,到了晚上,住校老师们三三两两的在煤油灯下看书或下棋,由于灯光昏暗,根本找不到感觉和激情,纯属消磨时间,大部分人8点前就躺下了,偶尔有人多熬一会,第二天从痰液或鼻涕中都会排出黑色油灰.

  八十年代初期,岛民们仍以大集体的形式从事渔业生产,男人们长期在外打鱼或养殖活动,很少过问孩子们的事,对教育漠不关心,失学率很高,能上到高中毕业的如凤毛麟角。在校的学生大多抱着临时混混、长长大有了块头和劲力,去取彩挣工分,要求稍微高的是混到初中毕业能写写信、算算帐就行了。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学生普遍厌学,岛内教师很多与他们是邻居或是亲戚有一定联系,与他们有共同语言,上课尚能聚精会神.我们这些来自岛外的,又担任历史和地理在当时看起来并不适用的学科,跟岛民的生活实际联系极少,特别是历史,不同年代的政治、经济、改革跟他们的岛民意识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很难做到古为今用。加上岛外教师在气质、语言习惯等方面与他们有很多隔阂,在师生群体中,老师成了孤家寡人,学生严重不合作,经常出现台上大讲、底下小讲,老师满腔热情、学生满目狰狞的现象,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用来整顿纪律,师生之间出现了严重对立的情绪.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我陷入了苦苦的沉思中。

                     因材施教

    我经过观察,发现学生有许多闪光点经常在不同场合曝光:他们讲求实际,不喜欢离现实太远,乐于助人,对新鲜的、离自己比较近的事物特别注意。谁和他们亲近,就愿意听谁的课,岛上土著老教师和他们朝夕相处,有的是亲戚近邻,不管什么学科都比较认真。学生内部也比较团结,有他们独特的想法。彼此之间用特有的语言和行为交流着。我便利用学生年龄小,考虑问题单纯,可塑性强,很容易接近的特点和住校的条件,长时间观察模仿他们语言和行为习惯,甚至把当地居民常用的俚语、土话都掌握,为溶入学生群体打下一定的基础,上课时每每讲两句在学生中流行的歇后语或岛民特有的地方话,学生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有些学生受少儿好奇心理的驱使,对历史故事和地方掌故较有兴趣,特别是联系到本地某一家族在历史上的具体表现,学生都用好奇的眼神全神贯注,有时还积极参与,配合老师完成教学过程.我便利用业余时间,搜寻能反映那段历史的典型故事,有时根据特殊时代,编撰纯属子虚乌有的事件,最后用学生爱听的语言把它展示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当时的地理学科,理论性很强,也没有乡土教材联系具体实际,根本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获取抽象和遥远的知识,根本不知道从地理中学会生活。为了使学生能从地理学科中学会生活,为以后从事生产活动打好基础,我联系身边的现象教地理:海岛、海岸、山峦、沙滩等都是岛上独具魅力的教材,饱经风霜的船老大是海洋气象、海水运动的第一观测预报员。要想使学生获得以后驾御海洋的本领,必须从中学地理着手打基础,为此自己的一有空就到海岸边实地考察,观察海岛两侧的海岸地貌和海水运动,对照地理学原理逐项钻研,既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又为联系实际教学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记得有一次午饭后,我和几个中午在学校吃饭的学生在学校下面的海岸散步,正聊着海峡中泥沙的来源,偶尔发现平静的海水里有一块奇异水域,不停地向上涌水,有的怀疑下面有天然气,有的说是螃蟹或章鱼在水底“吹气”.....我知道他们学过有关水体密度的知识,引申出水上泛说明上下密度不同,下面有密度较小的气体或液体涌出--可能是天然气或淡水露头。结果潮水退出后,果然发现此地有一淡水泉眼。后来我们的生活用水大多从这里取出。从这以后,学生时刻注意海岸带里的一切,把看到的现象反映给我,并一起探讨。有的学生发现海岛两侧的海岸景观大不一样:南侧以淤泥质为主,落潮后潮水退得很远,海岸北侧则悬崖峭壁,粗大的沙滩里夹杂大量石块。我利用这种观测,叫学生分析岛屿两侧哪一侧障碍多、水浅、水流不畅,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南侧,甚至把南侧个别特别缓慢的区域都看清楚了,我就根据动力学原理,分析因为水流不畅,细小的泥沙容易淤积成泥滩,而水流较快的只能留下较大颗粒成为沙滩。学生受此启发,成功地分析了岛上若干冲---洪积扇的成因,规划出海峡中未来的淤积趋势,为建设港口提供了参考意见,还有的学生根据岛上地形和树木分布,成功躲避突发的沙尘暴。学生看到老师有许多丰富而有趣的地理知识,常常提出一些大人们出海回来时讲述的所见所闻,如奇异的海上景观、特殊的气象谚语、复杂的海流系统、独特的捕捞方式等,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一一作答。由于岛民的封闭,很多知识在其他地区早成旧闻,海岛上的学生们却刚刚触及。有一天学生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西北海上神仙现身了,霎时间造了几个城市和大山。百慕大飞机也被神仙拉海底去了。”我听后哈哈大笑,向他解释了“海上神仙现身”是一种特殊的光学现象,叫“海市蜃楼”。“百慕大黑三角”事件早有报道,有多种解释,但决不是“神仙”“拉”下去的。为了丰富学生的海洋知识,缩短他们和岛外学生的距离,我除在课堂上联系实际讲地理外,课外利用“文革”时留下的语录板做阵地,采用地理墙报和学生共同探讨各种地理现象,从一则谚语、一次遭遇、一条新闻中拾取地理信息。还通过办讲座的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正感到了地理就在我身边,学起来趣味无穷。

                           硕果一角

   海岛七年,磨练了我的意志。刚进岛时的不适应很快化为乌有。逆境可以折磨人,同样也可以锻炼人。正是海岛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逼迫我去想办法,结果提高了我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以后的年代里我陆续发表了《龙潭摩崖石刻古字考》、《火灾与山谷风》、《海岛上的鸟粪堆积与水土流失》、《石海补考》、《旧县与古海岸》、《“鬼谷”探幽》、《古湖探奇》、《凰窝地名来历之我见》、《连岛北海岸小考》、《凰窝山与道教》、《张氏与凰窝》,其中《古湖探奇》一文获市报社和科委联合主办的“金秋杯”有奖征文二等奖,也是在一百多篇发表文章中挑出的四篇精华中唯一出自中学老师的文章。由于我在乡土地理领域的特殊贡献,区政府安排《区志》编撰人员时,首先想到了我,1989年我成为《连云区志.自然地理》部分主笔。

教学方面,根据自己的实践写成教学论文《野外实习——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好方法》、《寓“理”于各科知识中》、《新课标与观察法学习地理》、《诗歌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等获得市级、区级各种奖项不胜枚举。我收集的资料被建港指挥部的工程师看中,为后来修建吹泥站和拦海大堤提供参考,我当时预言的港口泥沙走向及港口发展趋势正越来越成为现实。我考察过的沙滩,有的已经变成全国著名海滨旅游度假中心,有的已是全国能源基地--田湾核电站的一部分。我工作过的学校几经搬迁,彻底脱离荒凉野生的海岛环境。我的学生有的成为大学里的地理教师,有的在气象部门工作,有的远涉重洋,在美国和新加坡等地发展,有的成为各级政府的领导,有的在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或领导工作,有的成为海洋捕捞专家,腰缠百万,更多的服务于平凡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生活实践都或多或少的应用着我的知识和方法。我的早期学生在八十年代就单独写出了很有地方风味的小册子,里面的许多资料被《区志》采用。另一学生对海岸地貌的观测细致入微,非常难得的平卧褶曲都被他找到,高中阶段就写出很有见地的地学论文。更多的学生学会了我教给他们的塌实求真、一切从实际出发、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的治学精神,我对地理现象的研究方法、风格影响着这一代人,也许当年学过的地理知识已经抛到九霄云外,我这个人也远远忘却了,我对知识探求的方法将永远成为他们无形的老师,左右着他们的行动!

 

                    江苏连云港市连云区海滨中学   胡可才

       

                                2001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