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要击落的第三只“出头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43:5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GDP赶日超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发展的势头不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指日可待。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经济总量就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美国的政客们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别的国家超越并取代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因此,正像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枪挑经济冒尖直逼美国的第一只“出头鸟”——日本,90年代末算计结盟后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的第二只“出头鸟”——欧盟的成员国并引发希腊债务危机和欧元危机一样,他们的目光已经盯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只“出头鸟”——中国。

 

第一击:日本

 

二战结束以后,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从1953年到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远远超过同时期联邦德国(5.6%)、法国(4.2%)、美国(4%)、英国(2.4%)等发达国家。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1950年的1.5%,猛增到1980年的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至1985年,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达129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在各国外汇储备总额所占比重达到8%,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

 

与此同时,美国却面临着经济萧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当年的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吸引外部资金投向美国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但是,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强势和逐利资本的流入,美元大幅升值,也使国民收入水平迅速上升,创富成本、制造业成本大幅增加,使美国的出口制造业迅速萎靡低落。而财富的急剧增加诱使美国人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导致进口需求不断增大,特别是1979年的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致使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国自1982年经常项目连续出现赤字,到1984年对外贸易赤字达到1224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40%多。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财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达成一揽子协议,同意采取共同行动,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协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这就是史称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此后,日元汇率一直坚挺,从当时的1美元兑250日元到1987年兑120日元,美元贬值约50%。为了防止美元过多过快地贬值,1987年2月22日,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召开了七国财长会议,决定保持美元汇率在当时水平上基本稳定,史称“卢浮宫协议”。这个协议使各国央行共同干预汇市的行动到达顶峰,日本为此一直保持了长期低利率政策,这也直接催生了日本的经济泡沫并使之急剧膨胀。

 

两个协议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广场协议”签订后近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虽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总量曾经突破5万亿美元,接近6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50%,但是此后却是连续十多年陷入滞涨期,如今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人均GDP已是西方七国中最后一名。

 

第二击:欧盟

 

1951年4月18日,在法国外长舒曼的倡导下,原西德、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此后又分别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1日,6国正式将这些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1年12月9日,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召开特别首脑会议,签订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及《欧洲政治联盟条约》,通称为《马约》,1993年11月1日,该条约在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批准后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

 

欧共体成立之初只有6个国家,到2004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在组织和疆域规模扩大的同时,欧盟的GDP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欧元也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眼看着欧盟坐大,美国的政客和金融大鳄开始谋划如何削弱欧盟经济并狙击欧元。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发起攻击:一是利用投资银行不受金融监管的漏洞,在外汇市场上兴风作浪,轮番攻击欧元,并制造金融危机来破坏欧盟国家的金融体系;二是高盛等财阀利用一些财务状况不佳的欧洲国家为谋求加入欧盟,希望改善自身财务状况的时机,鼓动这些国家的政府采取将外债对冲欧元、美元或日元的掉期产品组合等办法,通过金融创新把债务隐藏至若干年后再浮现,这样虽然暂时规避了欧盟对申请加入国家财政赤字的严格规定,但无形中等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同时引诱这些国家政府过度举债,透支财力、透支信用、透支未来,债务到期后一旦政府融资受阻,立即形成主权债务危机;三是利用世界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绝大多数在美国本土的优势,不断降低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信用评级,如虽然欧盟已经建立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来缓解主权债务国的融资压力,但美国的各大信用评级机构仍持续调低希腊的信用评级,甚至调为垃圾级,触发并加剧了这些国家的信用危机,使其融资雪上加霜,并危及整个欧盟地区的经济。

 

希腊债务危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引爆的,并进而引发了多个欧盟国家的接连反应,葡萄牙、西班牙、匈牙利等国的巨额财政赤字问题也暴露出来,主权债务危机大有蔓延恶化的趋势,整个欧盟经济也因此遭受重创、萎靡不振,经济发展的势头不得不延缓下来。

 

第三击:中国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看到美国扮演了一个诱奸者的角色。首先利用中国政府官员不懂经济、不会管理的弱点,通过西方古典经济理论来对中国政府官员进行洗脑,使他们对西方经济理论敬若神明、顶礼膜拜,不管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完全照搬照套;然后通过吸引大批中国人才留学美国来培养利益代言人,并采取各种方法让部分已完全“美国化”的留学人员回国后进入官场或关键领域,掌控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大中型国企的经营权,为日后发动经济战争打好埋伏;接着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利用中国某些政府官员崇洋媚外、急于求成的心理,采取“请君入瓮”的战略,漫天要价,设下陷阱,逼迫中国开放主导一国经济命脉的金融市场,并通过QFII在中国股市和第一轮银行开放中攫取暴利;随后美国各投资银行又趁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和大型国企像“瞎子摸象”般“出海试水”之机,在国际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资源市场呼风唤雨、操纵价格,劫取和掠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使人民的血汗钱像溃堤的洪水般流泻而去。

 

即使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还是难以阻挡,加上房地产堆起的经济泡沫不断膨胀,中国的经济总量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加。据IMF提供的统计数字,2008年中国的GDP达4.22万亿美元,已逼近日本4.84万亿美元的数字。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放缓,不少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是美国的出口急剧下降,失业率大幅攀升,而中国依然保持强盛的发展态势,2009年更是跻身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让美国政客和金融大鳄们惊羡不已,尤其是以国会议员查尔斯·舒默为首的一批政客数度推出“中国汇率议案”,加快了蓄谋已久的“枪打出头鸟”计划的实施步伐。

 

这一枪由多个步骤组成:一是逼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甚至不惜抡起“汇率操纵国”的大棒挥向中国,以遏止中国的出口增长,消除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缓解美国国内就业压力,减轻美国外债压力,并希望中国成为第二个日本;二是要求中国外汇实现可自由交易,实行完全市场化,以便美国的金融大鳄们可以随时攻击人民币;三是威逼利诱中国彻底开放金融业,好让美国的金融寡头牢牢掌控中国的金融市场,并通过波谲云诡的金融创新来掏空中国人民的财富;四是采取贸易壁垒或贸易制裁措施来打击中国的出口业,如提高中国产品的准入条件、设置技术或质量门槛、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严厉的惩罚性关税等等;五是以环保、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名义来抵制中国产品,或加收环保税、或实行碳汇交易等来削弱中国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国内一些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还对美国抱有幻想,认为美国只是从维护本国利益的角度来处理经济问题和争端,不会对中国有任何恶意。现在应该是让他们清醒过来、彻底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时候了,即使是面对二战后由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日本,面对昔日一条战壕上的盟友欧洲各国,美国人也不会心慈手软,照样痛下杀手,何况对与他们没有半点沾亲带故、甚至还有可能直接威胁他们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位的中国呢?

 

醒醒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