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自信和感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1:12

知足、自信和感恩

——陈教授的幸福观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  472000)

 

在我们这短暂的一生中,人人都希望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健康,幸福,快乐,成功,长寿,等等。事实上,确实有部分人能够得到他所想要的,幸福着,快乐着,并且得到应有的成功和长寿。这部分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生的乐观者,达观者,这类人是天性所然,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这类人少之又少,和平时期这些人可能远离尘世,生活在半封闭的圈子之中;一旦社会发生动乱,他们可能就成为我们的领袖,引领我们前进;另一种是经历了人世间痛苦磨练后的觉悟者、得道者。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在浑浑噩噩,痛痛苦苦之中度过凄凄楚楚一生。如是说,是不是我们多数人就不能获得幸福了?不是的,知足者常乐,脱离实际的欲望越少者越容易感知幸福。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是健全的人还是残疾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处在寒冷的两极或者炎热的赤道,还是处在风和日丽四季如春的地方,幸福不是单行道,快乐没有通行证,即便是在庄严的大学课堂上或者深山老林的佛堂、道观中,没有智者能够告诉你快乐的秘籍是什么,通往幸福捷径在哪里。《现代汉语词典》中讲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其实,幸福是个人内心愉悦的一种感受,一种意识,一种认知,一种良好的习惯。幸福是有着强烈满足感的快乐,是人生价值得到体现和满足的深层次感受。能够感受到幸福,也就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并且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幸福不是零碎的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深处的精神愉悦。佛语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说一切烦恼,皆由心生;一切痛苦,皆由心受;一切善恶业缘,皆由心起。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曾经说:“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确实是这样,我们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只要我们能够做一些努力,做一些改变,幸福和快乐就触手可及。曾几何时,一些宗教和学说告诉我们,人只有今生多做善事,才能在死后进入幸福的天堂或西方极乐世界。多做善事是对的,但是寄希望于来生却是不现实的。正如葡萄牙二十世纪残疾女诗人伊丽莎白·布朗宁所说:“人间处处有天堂。” 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不要把幸福寄托在遥不可及的未来或者只有神才能享受的域外天堂。我们每个人既需要快乐,同时也是快乐制造者;我们希望幸福,同时也是幸福的提供者。只有我们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后,才能感知幸福,享受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说,幸福是两个恋人间的互相拥抱,两颗心互相激烈的碰撞;有人说,幸福是远离尘嚣的寂静的田园生活,一杯香茶,一段静思,应时躬耕;有人说,幸福是希望的等待,如同将种子播种在心田;有人说,幸福是在知识的海洋中的翱翔,给人以启迪和力量。如果我们撇开感性的偏激的认识,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赞同下面的说法:其一,从禁欲方面说,幸福就是拥有良好的品质和美德,过分的脱离实际的欲望越少越好。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把这叫做“存在的理想状态”。其二,生活的满足,这是对生活肯定的评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到满意,那就是幸福的,满足的,就能够徜徉在生命的绿洲之上。其三,令人愉快的情感经历,这是指某一时刻的感受——欢欣,愉快,兴高采烈。因为经历愉快,所以感觉良好。

所以,保持完整的人格,用一生去追求并让自己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善待我们同类以及我们周围的生灵,宽容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曾经侮辱、伤害、欺骗过我们的人,甚至是放下屠刀的敌人;既保持继续上进的追求,又心怀感激我们现实的生活: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与启蒙;师长给予我们的知识;朋友给予我们的友情与关爱;同事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协作,等等。就象我前面说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对当下的一切心存感恩。当然,在感知我们自己的幸福同时,尽自己之力帮助我们的亲朋好友、尽自己之所能帮助更多的人们追求幸福。果能如此,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满足?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不快乐呢?

实际上,我们以往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困惑,有那么多的烦躁,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思维成见,墨守成规,心态不够端正。曾经指导过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米卢迪诺维奇当年说:“心态决定一切,”是啊,幸福与快乐本来就是很“唯心”、很自我的东西,没有一个平静、平和、中庸的心态,就很难有幸福感。心魔这个东西是非常可怕的,正如弥尔顿所言:心魔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有人曾经告诉我有这么一句谚语:“欲汉多烦恼,静心自快乐。”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出处,但是我相信它的道理。如果能够及时破除那些困惑我们观念的成规和精神上的痛苦围墙,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并用它们来构筑新的通往幸福的道路与台阶,幸福与快乐也许离我们就不太远了。

也许,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如遗传基因、家庭环境、身份户口等,这些东西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曾经有人做过关于遗传基因对性格的影响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遗传基因仅决定性格的一半。也就是说还有另一半由我们自己决定。同样的研究还得出:同样是胎生的哺乳动物与人,动物出生时大脑的发育率已经完成了98%,而人类仅仅发育了38%。也就是说我们还有62%的心智是在后天由我们自己塑造的!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人的三天一大吵、一天一小闹,父母的离异,家中有人吸毒或者酗酒,虐待,重大疾病等,确实会减少我们的幸福感,甚至让一些人终生感觉不到幸福。有些人选择逃离,小小开始流浪,但是社会的冷漠并没有给予他温暖,相反,不良的刺激让他成人后对社会产生敌对、敌视,严重者甚至成为社会问题的制造者。同样,在过于重视身份户口的社会里,一个农业户口的青年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就业的岗位等,那是何等困难!并且对我们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伤害。也许这些人中的部分人能够进入城市谋求工作,但是只能做那些脏、乱、差、苦、累、重而报酬却非常低的活计,并且很少有用工业主或者用人单位愿意为他们缴纳关乎他们未来的“三金”!

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痛苦、所遭遇的困难都是不可避免的,那是我们个人的天赋、知识、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无论你多么富有或者多么聪明,都会经历痛苦和困难。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如何对待它。英国十九世纪进化论学者奥尔德斯·赫胥黎曾经说:“经历不是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什么,而是如何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对待困难和痛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变困难,另一种是改变自己来对付困难。想一想,一个正在攀登山峰的登山者突然遭遇不断从山上滚落巨石时,他应该怎么办?要么放弃登山、逃离困难,要么灵活地躲避落石、把落石作为垫脚石继续攀登。我相信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或许享受令人陶醉的登山的幸福不是持续的攀登,而是稍事休息中欣赏周围的美景和云彩的变幻多端。

那么,又是谁给我们制造了那么多困难与痛苦呢?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学家、政治家和我们自己。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产生道貌岸然的伪学家和政治家,这些人专以名誉、地位、财富、权力诱惑年轻人,把我们领上歧途,从而放弃人生的真正追求,并且美其名曰拥有名誉、地位、财富、权力的人是“成功者”,每个成功者都是最幸福的人。果真如此吗?我们将这些东西解剖一番。

名誉,作为群居动物的人来说,是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口碑,是获得友情和认可的前提。名声是很多人都渴求的。名誉能够带来许多好处。名誉也给人们带来压力去超越,去取胜,去尽善尽美。名誉同样也可以剥夺你的隐私。对知名度的过度追求常常让我们偏离幸福生活的正常航道。像金钱一样,知名度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正像对金钱的贪恋一样,对知名度的渴求也会带来痛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浪得虚名只能增加痛苦。所以饱经人生沧桑的洪应明在其影响许多人的名著《菜根谭》中讲:“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又讲到:“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是说如果能够撇开红尘俗气,没有那么多的名誉诉求,就不会遭受内心水火两重天的煎熬;消除心中的简单、狭隘、吝啬、自私,那么,清风明月就会随时来相伴。

地位是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又一个标准。在很多时候,地位与财富、与名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地,掌握财富越多的人其地位越高;地位越高,他获取财富越容易。地位是来自于他人一种认可,来自别人认可的客观社会价值与对社会的贡献。换种说法,地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一般由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限定。它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人们习惯性地把它分先赋性地位和自致性地位两种:先赋性地位取决于性别、年龄、家庭关系等;自致性地位往往与所受教育、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有关。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地位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不管这种位置是高是低。社会地位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无论这种位置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社会分工需要而形成的。地位会产生奇特的“地位效应”: 地位高的人的意见能够被多数人所认同并得到执行,而地位低的人所提意见、办法、哪怕是正确的,或与地位高的人一模一样,而很少会被人认同、赞成,更不会去执行。这种“言由人定、人以位重”的地位效应,是由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托瑞·海登提出的。他曾作过一个试验:让飞机场空勤人员(其中有驾驶员、领航员、机枪手)一起讨论解决某个问题,每个成员必须首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把全组同意的办法记录下来,发现绝大多数成员同意领航员的办法而很少同意机枪手的。当领航员有正确办法时,群体会100%同意;而当机枪手有正确办法时,群体只有40%的人同意。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地位效应的存在。看来,恰如其分的地位对人是有好处的。那么,如何提高地位呢?首先得有积极的心态,有向上的目标,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其次,创造或积攒财富;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方式争取权力和名声。

快乐是一种生理感受,是一种神经受到某种刺激后获得的兴奋、愉悦和惊喜,并且能够使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能够让人感觉到快乐、舒适、惬意。字典上对快乐下的定义多半是:觉得满足与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如一个笑话、一场风趣的魔术表演、或者街头某个小贩将某件物品卖了个超出想象的好价钱等。快乐之时的人们一定是幸福的,幸福之人也一定是快乐的。

虽然幸福与快乐一直连在一起使用,但是二者有别。快乐之所以与幸福有别,是因为幸福是持久的,而快乐都短暂的。那么,能不能使快乐持久呢?希冀快乐持久就象希望人长久保持亢奋一样难,持久的亢奋使我们的肌体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且使肌体变得越来越脆弱,最后变得不堪一击。所以,我们首先必须从性格上做一些改变,改变那种人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一夜暴富等不切实际的幻想,保持一个平常心,得也当然,失也应该。这样,就能够使我们在大喜来临之际不至于忘乎所以,大难临头之时不至于无所适从,从而从容应对,平静享受命运带给我们的悲与喜,欢与乐。

其次,改掉一些恶习、陋习,如吸烟、酗酒、习惯性抱怨、只动口不动手等,培养和坚持良好的习惯,这样我们就能够获得持久的快乐与幸福。这里讲一个中世纪西欧关于快乐的故事。一个国王让人在去他城堡的路上放置一块需要一个人尽全力才能搬动的大石头,然后站在城头观看路人的表现。许多达官贵妇们宁肯绕道而行也不肯搬动石头,并且嘴里还不停地抱怨国王的下人们不清理道路。只有一个经常路经此地挑水的农家姑娘,放下水桶,十分费力地将石头搬到路边。然而,当她拿起水桶准备走的时候,发现原来放石头的地方有个小口袋。她检起来一看,里面装有数十个金币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这是给搬开拦路石的人的奖励,希望你幸福快乐。”那些达官贵妇们之所以不肯搬石头,一是因为他们为身份地位声名所累,认为那是下人做的事情,二是他们习惯于抱怨。虽然他们绕过了石头,但是并没有绕开痛苦,幸福快乐也与他们擦肩而过。在这里,关于抱怨我要罗嗦几句:抱怨是我们人类的大敌,它让我们养成惰性、收获痛苦,从而也放弃了许多改变命运的机遇,也放弃了发现幸福和感知幸福的机会。所以,改掉抱怨这个毛病,坦然接受现实,并尝试着用我们的行动从中寻找快乐,发现快乐,制造快乐,获得即时的满足。

幸福不能一蹴而就,幸福需要积累,幸福需要一砖一瓦的构筑,幸福就象一棵小树需要施肥、浇水、除草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幸福又是很难把握和捕捉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傻冒的想法或幻想:“如果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子”;“如果我能够有一个高级干部的父亲”;“如果我有一个如花似玉、貌如天仙的妻子就知足了”;“如果我有一套宽敞明亮的房屋就满足了”;“如果我有一辆跑车就好了”,等。事实上,当你拥有了你想要的东西之后,新的欲求又产生了,这也正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源泉之一。但是对具体的个人而言,有时候就成为人生的负担。所以,要学会知足,学会感恩。

心中的富足和快乐源自感恩,源自“知足者常乐”。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学会计算幸福,常常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人生乐趣和正向力。正如一位朋友讲的:“感恩是做人做事的一股正向原动力。正向的期待,每每可带动正向的思维。正向的思维,每每可带动正向的行为。正向的行为,每每可带动正向的社会士气和感染力。”想想我们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论是身心健康、家庭、事业、精神生活、以至物质生活等。长远来说,学会感恩,对自己的身心和健康有益,学会了珍惜眼前一切,就不会轻易把一切看作理所当然,以为幸福一定是必然的,从而对目前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更加珍而重之,常心存感激之心,不论是生命中的至亲至爱、知己良朋、以至与家人吃一顿丰富晚餐的欢乐时刻。同时学会感激别人、欣赏别人,尤其是对自己有所启蒙启发,为自己做过一些好事、有恩于自己的人,不论是一位良师益友、一位在商业上帮过自己忙的亲密战友、一位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艺术家,抑或是一位说话充满智慧,经常给人当头棒喝、一言惊醒梦中人的伟大哲人。

感激的方法,可以是一句由衷的赞美话、一封感谢信、一个慰问电话或者一个电子邮件、一个衷心多谢的眼神或身体语言,以至一份简简单单的小礼物,均可令别人开心之余,也令自己感到开心豁达。实在没有时间的话,也须在心中留一份“无言的感激”。

懂得感恩的人,一般活得健康、长寿、精彩、快乐和有意义。

知足、自信、感恩,让我们幸福和快乐地度过一生。

 

 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三门峡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