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的复合——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18:42
美与丑的复合——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主义” « 于: 三月 28, 2006, 10:26:29 »
      中国人讲人情,世所共知。出门碰见熟人,不问别的,一句,“吃了没?”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又不至于使对方反感。多富有人情味呀!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一句小小问候语,实际上正体现了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国家的特点。在农业(特指封建)社会里,佃农辛勤劳作,打下的粮食一多半都以地租的形式交给了地主,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很难维持生计。若遇到天灾人祸、兵荒马乱的时候,简直就只有投河跳井的份儿了。所以,人们见面就问,“吃了没?”一则,可以判定被问者当时的生活境遇(足食,还是挨饿?);二则,很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谈话营造良好的氛围。
      进一步说,中国是个很富有人情味的国家。这种表现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比比皆是。中国人好客,便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重礼仪、重道德、重伦常、爱面子,凡此种种,使中国人对人生具有一种充满善意的态度和美好的冀望。“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仲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人情味的东西,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门的处事方式。久而久之,便在世人之间形成了所谓的“人情主义”。一旦将人情味提升至“主义”的高度,那就有些“变味儿”了。
      人情主义不同于“马列主义”、不同于“帝国主义”、也不同于“享乐主义”,更不同于“独身主义”……它有自身的内涵和特殊的用途。依我看,所谓“人情主义”,就是指人们利用人情关系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沟通,来达到自身所预定的目标或利益的哲学范畴。它并非高不可攀,在现实生活中,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例如,逢年过节,下级拎着大包小包直往领导家里跑领导左右为难,“你这样做,别人看到影响不好啊!”下级忙说,“不会的,不会的。我是来叙旧的,并非为了公事,总不能空手而来吧?这点儿小意思不承敬意,让您见笑了。再说了,他谁还没个三亲六故。上下级交交心,还犯法了不成?”由于跑得勤,领导升迁之后,下级便顶了上来,谁还能说人情的威力不大呢?
      诸如此类由人情来解决的事情,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上到官员的升迁晋级,下到百姓的住房饮水,大凡能与人情沾上边儿的,都可以用“人情主义”这剂灵丹妙药来搞定。人情主义无孔不入,它的泛滥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改革和现代化大计——政令难以实施,法制无人问津,政企改革步维艰;它的泛滥也使越来越多中国人丧失了应有的德操。逢场作戏、拍马溜须成了许多人的“必修课”。照这样下去,我中华民族可谓危矣!
     中国人历来以“和”为贵,认为世间万物“和则生,分则必亡。”这是个很好的传统观念,我们应当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用到当今世界中,便会形成“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然而,过分地强调“和”,便会让那些打着“以和为贵”的幌子的“人情主义者”有机可乘,大发和气生财的“财”。这必然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不看僧面看佛面”,“人情主义者”们经常这么说,这已经成了他们的座右铭。然而,要想使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通过法制来治理这些“假公肥私”者,要让人们诚实地生活、诚实地交往。这样,才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中国人真正的人情味才会感召更多的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