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真:人文学者讲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7:45
http://wuns.whu.edu.cn 2007-11-23 作者:学生记者 夏凌捷 杨勇 
        “作为一个人文学者,要通晓自然科学的确不容易。”简单诚恳的开场白,令在场学子由此感到,从事跨学科研究之艰辛。
    11月5日晚,博导论坛24期跨学科论坛91讲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曾参与CCTV《大国崛起》(德国部分)栏目审读的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德国史专家李工真教授以“流亡科学家和曼哈顿计划”为题,为同学们讲述原子弹与氢弹的研造过程。
    学问:从外行到内行
    “说实话,我很心虚,因为我知道在座的有学物理和化学的同学,我的理科知识只有普及水平。”在学生中素以“名嘴”著称的李工真,一开始便以坦诚打动了大家,“为了研究核历史,虽然五十多岁了,我还在继续学习物理和化学知识。”
    自幼生长在武汉大学并多年从事历史学研究,李工真周身挥洒着儒雅的文人气质。而当谈及核裂变、链式反应、核聚变原理与效应时,他的旁征博引与驾轻就熟,更是征服了在场的同学们。一大堆西方科学家冗长的姓名,他脱口而出;复杂的化学元素转化,他毫不含糊。“天哪!李教授的记忆力怎么这么好!”物理学院的张超同学感慨道。
    李工真从二战前后的世界形势谈起,谈到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颠沛流离的“流亡科学家”。他还详细讲述了约翰•冯诺依曼等科学家如何从核裂变开始研究,进而利用核裂变的巨大能量制造原子弹。依循着李工真的生动讲述,大家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回到了阴暗肃静的实验室,看到了冯诺依曼那专注的表情、坚毅的目光……
    一场讲毕,李工真连喝了两瓶水,并特意邀请化学学院的同学给他挑错。“李教授,我真佩服你,一个错也没有!”不少理工科的同学纷纷称赞。“那我以后就胆大了,敢讲了。”他的回答逗乐了大家。
    责任:从台上到台下
    早就听闻李工真上课讲座,教室往往一座难求,这次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席地而坐,摄影记者也只能艰难地在人堆里移动。历史学院的胡锦超同学说:“我顾不上吃饭,提前一个小时过来,门口就已经挤不进去了。”尽管讲座内容比较深奥,中途却鲜有人退场。法学院卢绪刚同学略显激动地说:“李老师既是名嘴又懂理科,他有讲座,我怎么能不来呢?”
    无论授课还是讲座,李工真从不带讲稿,并且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给《武汉大学报》撰写的《讲授〈德国现代化〉的体会与感受》一文中,他写道:“要想将授课上升为一门‘讲台艺术’,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授课的内容了然于胸,滚瓜烂熟,以至于从头到尾完全不用讲稿。”“当学生们感受到教师正在讲授的内容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时,便立即产生共鸣;当教师讲述的知识和理论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时,他们便被打动,他们的力量便被唤醒。”这一次,李工真依旧是“空手而来”,两个小时的讲座几乎没有停顿和修正,一气呵成。
    讲座的互动环节,大家都争先恐后提问。有同学问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21世纪正是自然科学的急行军时代,很多人文科学的知识也要涉及自然科学……”李工真回答道。
    “这些流亡科学家懂得人文知识,拥有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做出了如此大的成就。”面对同学们的提问,李工真感触良多。他说:“我可以保证我给学生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正确的,我们要为社会的公平、公正说话。我不能改变社会风气,但我可以改变我影响所及的范围,包括我的学生、读者乃至听众。”在他看来,不管从事科学研究还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份责任都无法推卸。
    就是这样,李工真以其独具一格的授课方式、生动诙谐的语言和充满哲理韵味的教导,使大家在欢笑之余、课堂之外领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