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后的安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35:17
曹操最后的安排 原文地址: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彩云追竹编辑于2010年6月19日.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公元208年,曹操召名医华佗做他的私人医生,为其治疗“头风眩”之症。华佗用针灸为他止痛,却始终找不到根治之法。不久,华佗不愿再做私人医生,曹操一怒之下,将其处死。从此,他的“头风眩”再也无人能治。

  公元218年,刘备率军进攻曹操占据的陕西重镇汉中。63岁的曹操担心汉中失守,于是拖着病体,亲自出征。然而,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曹操始终无法取胜。最后,他意识到自己并无取胜的把握,于是在公元219年秋放弃了汉中。刘备大军随即进驻。曹操亲自指挥的最后一场大战,就这样黯然落幕了。

  此时,曹操的“头风眩”已十分严重。据现代医学专家考证,此病即偏头痛。由于曹操事务繁多,“思虑过甚”,加剧了病情。他自知命不长久,开始考虑后事。

  苦心挑选接班人

  据《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一生娶了14位夫人,生有25个儿子。长子曹昂战死沙场时,曹操正值壮年,并没有认真考虑过继承人问题。后来,他立卞夫人为正室。卞夫人生有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丕成为嫡长子。

  据文献记载,曹操有意识地考虑继承人问题,是在公元208年。那时,身居丞相的他已将北方平定。但他那时已54岁,渐入老境,且时时受到病痛的折磨。因此,他想把统一中国的重任,托付给一个有才能的继承者。曹操最先看中的是曹冲。曹冲机智、仁爱,常能纠正父亲“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带来的弊病。但不幸的是,曹冲早亡。曹丕后来常说:“若使仓舒(曹冲的字号)在,我亦无天下。”   曹冲死后,诸多儿子当中,只有曹植的才情真正打动了曹操。但是,曹丕长期以嫡长子身份参政,与世族交结,已形成一股相当庞大的势力。这引起了曹操的不快。他担心,曹丕将来受制于世族,从而改变他的治国之道。于是,曹操特地为曹植聘请了一批谋士,希望曹植能与曹丕相抗衡。

  然而,曹操的这一做法遭到了世族的强烈反对。他的心腹谋臣贾诩也劝他改变主意。公元217年,曹操无奈地“放弃”了爱子曹植,正式确定曹丕的继承人地位。

  随后,曹操进行了严密的政治安排。他限制其他儿子的权势,尤其是曹植,先后处死了曹植的妻子和亲信杨修,以此稳固曹丕的地位。但在弥留之际,他又打算改变主意。据《三国志?任城王彰传》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重,急召当时驻守长安、诸子中最有武略的曹彰回来。据推测,他是想让曹彰辅助曹植,一文一武,继承他的事业。但是,曹彰还未赶到洛阳,曹操就已撒手人寰。随即,在世族重臣的操纵下,曹丕迅速继任魏王。  从《终令》到《遗令》

  早在去世前两年,曹操就颁布了一道《终令》,即遗嘱,安排身后之事:“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在这份遗嘱中,曹操将自己的后事安排得十分详尽:因敬仰战国时的水利专家西门豹,他希望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位于今安阳市安丰乡)比邻;墓地要建在贫瘠的土地上,地势要高,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种树,不做任何标记;周围还要留出足够的空地,好让有功之臣死后葬在他身边。

  公元220年,曹操在临终前,又颁布了《遗令》:“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这份最后的交代,除了再次要求被葬在西门豹祠旁边,还明确地要求“一切从简”——给他穿平常的服装下葬,不要陪葬金玉珍宝,文武百官不要大举服丧……在《遗令》的最后,曹操还表达了对亲人的依恋,希望家人日后常常登上墓地附近的铜雀台,眺望他的陵墓。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66岁。曹丕遵照遗嘱,将父亲的遗体安葬在他生前指定的位置。  

  “七十二疑冢”

  从曹操颁布的《终令》和《遗令》中可以看出,他从来没想过要隐瞒自己陵墓的位置。

  公元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从长安(今西安)出发,亲征高句丽。途中,他拜谒了曹操墓,并亲自作了一篇题为《祭魏武帝文》的祭文。由此可见,那时,曹操墓的位置并非秘密。唐代中后期编纂的《元和郡县志》,也明确记载说,曹操的墓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30里处,与西门豹祠相距约15里。这一记载,与2009年年底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曹操墓”的位置吻合。

  到了宋代,史书上对曹操墓的记载,突然变得语焉不详。后世有学者推测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曹操墓附近的彰河泛滥改道,把墓地给冲毁了,导致宋人无处寻觅。

  与此同时,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开始出现。南宋地理专著《舆地纪胜》,首次采用这一说法:“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此后,“七十二疑冢”逐渐被演绎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曹操为了防止后人盗墓,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出殡时,邺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72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被同时抬出,葬入事先准备好的72座墓室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七十二疑冢”发生的故事,越来越离奇。南宋和金对峙时,宋朝出于政治需要,以汉自居,谩骂金朝是“夺权窃国的曹魏”。挨骂的金朝就干脆就以曹魏为正统,每年祭祀曹操。但当时,已无人知道曹操墓到底在哪里,金人于是将错就错,对72座疑冢统统祭奠一番。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在修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时,加入了“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的描写。就这样,传说成了“遗命”,“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

  从晚清至民国,漳河两岸的72座疑冢,大多被人盗掘过。但据专家考证,它们都是北魏、北齐时代的墓地,与曹操毫无关联。

 

延伸阅读——

曹操选接班人的心路历程


  读陈寿《三国志》,专门为曹操的儿子们做的传记里记述,曹操共有25子。曹操的长子是曹昂,是刘夫人所生,在宛城战张绣时死于乱军之中。卞皇后所生曹丕、曹植、曹彰三人可以说所有成年儿子中最出色的三人。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可惜曹冲只活了十三岁就早夭了。


  先来说说曹昂,曹昂其人其事记述不多,他大曹丕十岁,年轻时被推举为孝廉,很早就跟在曹操身边南征北战,由此可见,曹操很重视这个长子,有意带在身边培养。曹昂侍曹操很孝顺,甚至可以付出生命,宛城战张绣,因敌军偷袭,曹昂将坐骑让与曹操先走,自己被乱军杀死。对于曹昂,曹操很器重,按照中国古人的继承传统,长子是一般情况下的继承人。况且曹操鉴于刘表、袁绍传位于幼子而使兄弟反目的前车之鉴,十有八九会立其为嫡子。


  次子曹丕,后来的魏文帝,曹昂死后,他就成为长子,况且是曹操正妃所生,身份要贵重一点。曹丕此人很会掩饰自己,心机叵测,年轻时装出很孝顺,很老成的样子,博取了曹操的信任。曹丕在文学评论上有一定的造诣,其《典论论文》一文是古代文学界的必读。看不出曹操对他有多疼爱,但他是个守江山之才,经过多年考察后才被定为嫡子。


  三子曹彰,可以说是曹操众子中的一个另类,其天生臂力过人,勇猛无敌。曹操曾笑他不爱读书只好武艺,还给他起个外号叫黄须儿。后来代郡乌丸叛乱,曹彰率军平定了其乱,可谓有功与社稷。在与刘备的战争中,曹彰也曾出马陷阵。曹操很喜爱此子,常在众人前夸奖他,但从没考虑让其结班。    四子曹植,名气最大,其文对后世影响悠远。年少就以文成名,很受曹操之喜欢。但人年少得志,往往恃才傲物,与曹丕争嫡缺乏权谋。后来与一帮文人整日喝酒,喝醉了就胡乱批评朝政,结果被曹操惩罚了,从此在接班斗争中彻底败下阵来。原本曹操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一直倾向于曹植,后来看出此子性格狂傲,率性,不懂权谋,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最终也就放弃他了。


  七子曹冲,大家都听过一则故事就是曹冲称象,当时曹冲年仅七岁。曹冲生来就具有过于常人的智慧,自此曹操奇之。后来发生的故事,让曹操更加的疼惜此子。当时的社会,刑罚很严,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咬破了,管理马鞍的小吏恐惧死罪,曹冲得知就用小刀把自己的衣服上钻几个洞,然后做苦闷的样子,曹操见了就问其缘由,说:“世俗之人认为被老鼠咬破衣服,就是不祥之兆,所有感到忧虑。”曹操说:“这些都是瞎说,不要担心。”接着库吏以马鞍之事禀告,曹操笑着说:“儿子的衣服尚被咬破了,何况一个马鞍。”没有追究此事。象这样有错而获罪,经曹冲以理辩护,赖以宽大处理者有几十之多。曹操常对众臣说欲传位于曹冲。可惜,天忌英才,十三岁曹冲得了重症,曹操亲自为他祷告。夭亡后曹操非常哀伤,曹丕劝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是你等的大幸。”由此可见曹操最早选定的接班人是曹冲。


  大家看过以上五人的品评分析,应该对每个人都有一个印象了。曹昂以其忠孝,曹丕以其权谋,曹彰以其勇武,曹植以其文采,曹冲以其仁爱而知理都得到了曹操的喜爱。但要说曹操最喜爱的应该是曹冲了。其心仁爱,爱兼天下,比起权谋机变,文武全才可谓更上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