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向中情局的利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7:23

刺向中情局的利刃

这把刺向中情局心脏的利刃不仅是巴拉维,更是中情局情报型特工的退潮,和“特工至上,经验至上”模式之死。 2009年3月25日,美军军官与阿富汗当地权贵一起在霍斯特省军事基地出席庆典。双面间谍巴拉维制造二十几年来中情局的最大惨案正在此处。   1月6日,约旦安曼的群众在电视上获知巴拉维自杀式袭击美军基地的消息。   1月9日,一段巴拉维在塔利班领袖马哈苏德陪同下发表自杀袭击宣言的录像被公开。     32岁的巴拉维是一名约旦医生,也是一名双重间谍:在为美国和约旦反恐机构提供情报的同时,还为基地组织服务。2009年底在与中情局官员的会面中,他引爆炸弹,7名中情局特工被炸身亡,这是自1983年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被炸以来中情局遭受的最大打击。作为一名有着29年经验的中情局特工,作者Robert Baer将这起惨案比作利刃。这把刺向中情局心脏的利刃不仅是巴拉维,更是中情局情报型特工的退潮,和“特工至上,经验至上”模式之死。     文_Robert Baer 编译_凌奥幸     他是一个间谍,是个源源不断出产“金矿”的宝藏。他是目前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够渗入基地组织高层的间谍,中情局迫不及待想要见见这样的人才。2009年12月30日下午,中情局设在阿富汗霍斯特省的基地中心里,人们挤在一个临时审讯室的门前,想要一睹这位间谍的真容。这位名叫胡曼·卡里尔·阿布马拉·阿尔巴拉维的约旦医生,在美军对付本·拉丹的战斗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情局派了一辆红色休旅车去十英里外的巴基斯坦边境接巴拉维,司机是阿富汗当地人。下午4点半左右,车子返回中情局基地,巴拉维从车里走出,一只手藏在口袋里。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引爆藏在身上的炸弹, 7名中情局特工和1名约旦特工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炸身亡。     一时间,举世哗然。就在人们纷纷质疑美国反恐模式的同时,有谁又曾考虑过,这起惨案的背后中情局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事实上,双面间谍巴拉维之所以能成功制造爆炸惨案,其幕后推手正是中情局本身特工模式的悄然变化。     菜鸟指挥官埋下隐患     惨案发生前的12月17日,霍斯特基地的指挥官像往常一样打开笔记本电脑查看邮件,其中一个来自约旦安曼的消息引起了她的兴趣。     邮件来自约旦情报机构派往基地组织的间谍巴拉维,信中描述了最近几次美军无人驾驶战机在巴基斯坦部族地区实施袭击的情况,巴拉维在信中甚至还描写了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扎瓦西里在袭击发生之后的无助和暴怒。     这样的描述与无人驾驶飞机拍回的照片完全吻合,霍斯特基地的指挥官点头微笑,心中暗想:这个间谍真是不错。     出于保密考虑,我们姑且称这位指挥官为凯西吧。35岁的凯西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在弗吉尼亚北部度过,她曾供职于中情局下属的艾里克站,她当时的上司告诉我,凯西曾接受过基本的侦察训练,是个优秀、聪明的特工。她也是一个情报处理的行家,善于将战场传回来的各种报告进行编辑、归总。但是,凯西从来没有打算亲自见一见真正的间谍。     20世纪九十年代末,凯西加入中情局的拉丹小组,这个小组是个“清水衙门”,很少有人过问,并不受人待见。凯西的办公室远离主楼,孤零零地躲在弗吉尼亚的泰森角地区。如果想向局里汇报情况,必须开车来回。     事实上,直到9·11之前,中情局内部没有谁把拉丹当回事。对于中情局内部的一些老派保守分子来说,拉丹不过是个值得注意的人,根本比不上黎巴嫩真主党的杀伤力。9·11之后,情况发生了彻底改变,中情局建立在世界各地的情报站纷纷展开渗入基地组织的行动,雇佣合适的人员打入拉丹身边。如果想在中情局里步步高升,一定要先证明你正在做着跟“逮捕拉丹”相关的事情。作为一个基地组织专家,凯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虽然来到阿富汗霍斯特省是凯西第一次驻守统管美国以外的情报基地,但是她很快融入了当地环境中。     但凯西本人很清楚,能够统管霍斯特这样的情报基地,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侦察老手,不仅要在众多中情局精英中鹤立鸡群,同时也要有至少五年以上和当地线人打交道的经验,而且最好会说当地语言。但是,凯西跳过了所有这些硬件要求,从弗吉尼亚直接奔赴霍斯特任职,这就好比一个常年驻扎帕里斯岛的海军军官,忽然跑到前线指挥起一个营的士兵来。     这无疑是个隐患。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特工”     想要了解中情局,就一定要记住要点:自1947年该机构成立以来就形成了刻板森严的等级制度。每个中情局的特工,无论立场如何,都必须严格遵守这样的制度。处在金字塔最上面的是情报员型特工,他们在海外前线服役,手下拥有众多线人,并策划、指挥秘密行动。早年,这些情报人员大都家境良好,靠殷实的信托基金生活。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情局渐渐退出谍报领域,开始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普通出身的美国人开始加入中情局。     时代的转变并没有削减这些顶级特工的神秘感,他们仍然是中情局内部最专业、最精英的成员。这些情报人员着迷于间谍技巧,他们知道怎样窃取机密、潜进银行、颠覆他国政权。在正式任职前,他们都要先经过4个月的军事训练,练习在蒙着双眼的情况下拆卸AK47,学习填充炸药以及纵身跳下直升飞机等技术。     这之后,中情局还会将他们派到海外服役,在四到五年的时间里,他们将会在一名老探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和线人打交道以及脱离险境的技巧。经过数年的训练和实践,这些情报人员才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精英。     此外,在中情局内部,情报分析人员是另一个容易转变为特工的工种。他们可能不是肌肉结实、武艺高强之人,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分析报告上。但是他们聪明,知识丰富,多数是博士出身,书桌上常常堆满了世界各国的报刊。他们常常不擅着装,有些甚至邋里邋遢。     这些分析师们看不起那些情报员出身的特工,他们觉得所谓的间谍技术不过是骗小孩的把戏,而特工就好像美国西部农场的牛仔一般,看似帅气,其实没什么实用价值。他们相信,真正有用的情报其实就摊在众人眼前,你要做的不过是有个好脑子,把这些信息整合、分析出来。如果信息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那就只好借助窃听和卫星。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情局崇尚情报员型特工的热潮开始退却。这可能得从约翰·多伊奇说起。这位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务长是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任中情局局长。自从踏入坐落在弗吉尼亚州的中情局主楼以来,多伊奇就明确表示自己对情报员型特工的讨厌,对他们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的态度很是看不惯。多伊奇将好几次美国外交事务上的惨败,全怪罪于这些特工身上。     1995年12月,多伊奇曾这样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中情局的情报员型特工)甚至不及那些穿制服的军官有用,他们不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也搞不清自己的职责。”     多伊奇上任伊始,即提拔了大卫·科恩做特工部门的副总管。科恩是情报分析人员出身,没有海外执行任务经验,也从未和外国线人打过交道。多伊奇通过这个职务的任命,传递出了一个明确信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特工。     科恩一上任,便要求手下的特工断绝和肮脏线人的联系,割除与毒品贩子、独裁者的手下、军火商以及恐怖分子的密切关系。这些“肮脏线人”善于和恐怖势力打交道,有自己在当地的内线网。但是多伊奇和科恩一点不在乎,他们决心要好好清理中情局,誓要改头换面。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情局本部官员们被派驻国外,负责当地的基地运营,而凯西便是被派往阿富汗的其中一员。这些官员或是分析员出身,或是情报处理官甚至是后勤部门出身。无论是任务派遣还是晋升,是否有战场经验已不再占有优势。     情报依赖症     随着中情局清洗行动的持续进行,这个原本以谍报活动为主的机构,开始渐渐地依赖起外援的帮助,通过结盟的穆斯林情报部门进行情报搜集。9·11之后,这样的运作方式使得中情局越来越难以应付复杂的战事。随着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深入,中情局一年派驻巴格达的官员就达750人。要知道,整个20世纪九十年代,中情局派往海外的官员也不过才1200到1500人。     这些被派往海外的官员们,执行任务时间逐渐缩短为三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甚至来不及摸清楚当地的情况,更别提发动有实际意义的行动了。多伊奇、科恩推崇的这种运作模式完全破坏了“经验至上”的老规矩。     按照多伊奇的设想,中情局的官员们不必是专业化的特工。这些政府的官僚被派到海外待上几个月,美其名曰是“任务”,但看起来更像是野营:感受一下实际的战场,体会下别样的生活,然后便回到安全的美国大本营。对于多伊奇管理的中情局来说,那种将大部分职业生涯用来学习、实践谍报技巧的模式已不再盛行。     而凯西和派驻在阿富汗霍斯特的特工,便是多伊奇体制的牺牲品。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对情报侦察和与当地人打交道并不熟悉的凯西不得不依赖巴拉维这样的穆斯林情报部门特工。     巴拉维是一名有巴勒斯坦血统的约旦人,在土耳其念过医学院,还曾在博客上宣扬伊斯兰圣战。也正是因为这个博客,巴拉维引起了约旦情报机构的注意。外界无法知道约旦情报机构如何让巴拉维投诚为自己服务,也不知道约旦人为何如此信任巴拉维会轻易获得基地组织的信任。我们只知道的是,约旦情报机构受到来自中情局的巨大压力,为了尽快渗入基地组织,他们匆忙地选择了巴拉维。     惨案启示录     进入基地组织之后,巴拉维会定期通过约旦情报机构向美国报告基地的一举一动。他还会在定期的邮件里,主动告知外界自己可以拿到怎样的情报。所有这一切赢得了包括凯西在内中情局官员的信任。     但是,官员们还是希望能够越过约旦情报局直接领导巴拉维。几经斟酌后,他们决定亲自见见巴拉维,并让巴拉维徒步进入阿富汗,再派一名阿富汗司机驾车把他接到中情局位于霍斯特的基地。会面之前,中情局已将此事报告给白宫。为了让事情进展顺利,某人下令让更多的人参加会面,以示美国的诚意。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巴拉维手揣炸弹却可以成功穿过美军的重重关卡?答案未知。我们所知晓只是巴拉维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位双重间谍成功地站在美国中情局的霍斯特基地里,周围站着13位美国、约旦的情报人员,然后这位“人肉炸弹”引爆了自己,7人被当场炸死,其余6人严重受伤。这次爆炸是自1983年贝鲁特美国使馆爆炸以来,中情局特工人员伤亡最大的一次。     2010年1月10日,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在一封写给《华盛顿邮报》的约稿中,将这次爆炸事件完全归咎于情报的失败。但是在我看来,事情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曾经与我在贝鲁特共过事的老特工对我说,如果是他,他会选择开车去接巴拉维并在车上听取汇报。因为对于一个特工来说,不会将手下线人的身份暴露给外国人,比如那个开车去接巴拉维的阿富汗司机。     “如果按照你的做法,你可能不会活着回来。”我说。     “那总好过死掉好几个人。”他说。     回想起来,尽管巴拉维表面上尽心尽力为美国提供情报,但其实也并非没有疏漏。例如,他从没具体提供过有即时效应的情报,比如扎瓦西里的藏匿地点。他确实给美国定期汇报基地组织的活动,但是从来不会涉及其中的重要信息。作为一名成熟的中情局情报型特工,应该会意识到这一点。     当然,更大的错误在于选择让巴拉维进入霍斯特基地。老的情报型特工们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们从来都是单独和眼线见面。当然,这并非是凯西的错。如果要怪罪,就只能怪罪由多伊奇和科恩倡导的中情局新运作模式。     如果按照老规矩,凯西们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战场实践,而非浅尝辄止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海外驻扎。发生在霍斯特的这场血腥爆炸,或许就可以完全避免。我并非强调中情局已无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对迎面刺来的利刃,现在确实到了中情局改变运行模式的时候了。